03.03 為什麼警察執行任務時0不讀ling讀dong,7不喊qi喊guai?

zh周晶


大實話:這種叫法主要是為了防止某些發音不標準的士兵讀錯和聽錯信息。

可能很多人感覺這麼簡單的幾個數字,怎麼可能唸錯和聽錯呢。其實,你現在感覺自己不會出錯,主要是因為你是看著這些數字,所以感覺很簡單。但是,我們可以做一個小實驗,你就會發現,你會出錯,並且大部分人嗯都會出錯或者犯疑惑。

如果你感覺你發音足夠標準的話,難麼就把下面這兩組數字念給你旁邊的人聽一下,然後讓他寫下來,看看他寫的什麼。

零、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零、七、二、三、四、五、六、一、八、九

相似的發音容易傳遞錯誤信息

如果你讀完上邊的兩組數字,你會發現,其實一和七在我們聽的時候發音是很接近的,然後就是六和九發音也很接近。但是,在軍事用語中,一是被叫做么的,七是被叫做拐,然後九則是被叫做勾。

要知道,在軍事作戰中信息傳送環境不可能像室內這樣如此安靜,並且也不會給你那麼多時間一個一個數字去確認。但是,又必須保證信息的準確性。所以,便有了這種變式的叫法,這樣一來便可以避免因為發音相似而傳遞錯誤信息了。

改音但是不改本意

當然,有的人可能會問,那麼為什麼零不念做其它發音而是洞,一念做么,七念做拐,九念做勾呢?這就要說到文字的起源了。

如果你仔細觀察的話,你會發現,任何國家的造字都離不開幾種基礎本意:象聲,象形,聯想延伸。

零念做洞而不念做圈,這主要取決於軍事作戰環境,畢竟在戰爭中出現洞的概率是要比出現圈的概率要大的,這可能就是因為環境影響。

然後我們說一下為什麼一被讀作么,因為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中,么就代表是最小的,而一就是最小的。然後就是七,其實數字7的形象就好比是一個老人的柺杖,所以被讀作拐也很正常。而9被讀作勾,這也很好理解,因為數字9就是類似於一個魚鉤的感覺。

所以,我們也得知道,這些讀音並不是被隨意這樣叫的,而是有一定的原因的。並且也有它內在的邏輯在裡面。

有理有據,實話實說,關注:大實話。讓我們一起用理性的視角看世界。


大實話


為什麼警察執行任務時0不讀ling讀dong,7不喊qi喊guai?

警察在執行任務時,氣氛都是十分緊張的,是容不得出任何差錯的。你想,你彙報一個號碼,號碼是“01011717”。你讓一個口音很重的人念,他能給你念成“林一林一一西一西”,唸的人可能覺得自己說得很清楚了,但聽的人會一頭霧水。其實還有一些地方的方言,旁人聽是分不清“6”和“2”的,“6”依然是“6”,“2”的發音卻成了“樂”。這兩個讀音太相似了,根本無法分清誰是誰。搞錯了怎麼辦?損失誰來彌補?所以,執行任務時的數字,不僅1和7有特別念法,2也有,被讀作“兩”。

十個數字,念法分別是:

腰兩三四五六拐八勾洞


有個笑話,說的不是數字,是漢字方言。新兵訓練的時候,指導員用普通話嚴肅地安排任務:

一班去殺雞,二班偷蛋,我來給大家做稀飯!

大家都面面相覷。

怎麼剛開始軍訓,就要吃飯呢?

後來還是老兵威武,給大家做了翻譯:指導員說的是,一班去射擊,二班去投彈,我給大家做示範。

你想,本部隊都有人聽不懂,遑論敵軍?於是民間各地都有相似版本的傳說,打某次戰爭的時候,通訊員就選用的本地方言作為交流語言,導致外國軍隊請的中國通完全聽不懂中國軍隊在說什麼。這種事是有的,不過更多的是用暗語。你再偏門的方言,錄下來找人鎖定大概位置,再精確鎖定,就會很快破譯。

領導的方言,或者方譜(方言普通話),一直以來是個很讓人頭疼的問題。有時候部隊裡開會,方言味濃厚的領導,在臺上講兩小時話,下頭根本沒幾個人聽懂,前頭有倆帶頭鼓掌的,後頭雖然沒聽懂,也跟著鼓掌。不過,戰場都是聽從於直接上級的,上一級都會給出非常具體的任務,彼此之間又很熟悉,很少有聽錯的情況。而大型戰爭和行動的重要指揮,早已放棄對話這種既暴露又容易出錯的方式,都是使用密語,即電報,寫下來就是白紙黑字,電報密碼經常換,搞得對方摸不清頭腦。



豆子人民藝術家


我們要知道一個前提,中國存在很多的諧音字或者韻母相同的字,這就存在有可能聽錯的風險,那麼警察或者軍隊執行任務的時候,採用洞么代表01的事情就發生了,為何要這麼做呢?這個問題的答案非常簡單:避免聽錯。漢語是一種存在大量單音節詞彙的語言,其中表示數碼的十個詞彙即為單音節詞彙。

由於漢語中存在大量的同韻發音,結果就是導致很多單音節詞非常容易聽錯。在十個漢字數碼當中,“一”和“七”的韻母相同,在通過純語音交流信息時如不經過核對出現信息傳遞錯誤在所難免,但在一些緊急情況下又缺乏反覆核對的時間(同樣的問題也處在“四”和“十”上,但由於公務語音信息中一般很少出現“十”,所以這個問題不如“一”和“七”嚴重)。

而對於“零”,則是另一個問題:“零”在發音上既不是爆破音也不是半爆破音,聽起來不夠響亮,很容易在語音信息中遭到忽略。為避免出現上述問題,人民軍隊的指揮員們在革命戰爭時代摸索出了“么、兩、三、四、五、六、拐、八、勾、洞”的語音專用數碼,這套數碼既避免了因諧音產生聽錯的可能,又儘量選擇發音響亮的漢字、在嘈雜環境下也能保持語音清晰度,而且在記憶上很方便(“么”自從古代時就具有“一”含義,“兩”與“二”基本通用,“拐”、“勾”、“洞”分別是是阿拉伯數字“7”、“9”、“0”的外形描述),因此普及非常廣泛、最終成為我軍進行無線電通信時標準的數字語音。建國後,部分人民解放軍被改編為人民公安,這套由人民軍隊發明的數字語音也就隨之進入公安系統,並被一直沿用至今。

實際上,不止在警方,我國其他歷史上與軍隊關係密切的部門如鐵路、民航、交通、電信、海關等等也都使用這套語音,從普及範圍之廣且能夠沿用至今,也不難看出其在設計上的合理性。


軍機圖


我們經常會發現,在那些警匪片或者軍事片中,特種兵或者警察,會一邊開車一邊打電話:“洞兩洞兩,我是洞么,我是洞么,收到請回答!”然後對方回一句:“洞么洞么,收到收到!”



可能我們不太能接受這種叫法,因為畢竟,聽起來這種讀音既土又彆扭。其實一開始,數字都是我們課本上學習的讀音,一二三四,這樣很正常的發音。但是後來,為什麼到了軍隊,數字讀音就會發生這樣的變化呢?


其實這要追溯到抗日戰爭時期,那時候,紅軍戰士來自五湖四海,這時候,問題就來了。因為在全國各地,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方言,比如山東讀“2”,用拼音我都打不出來,山東老鄉你懂的。當然,其他地方也都有自己的發音。

在戰爭中,經常要與數字打交道,千鈞一髮之際,如果因為一個發音搞錯了數字,誤了大事,那可就糗大了。於是,乾脆就重新規定了一種朗朗上口,不容易出錯,也沒有讀音歧義的數字讀法。零(洞)、一(么)、二(兩)、七(拐)等等,比“110”讀作“么么零”,既好讀,又不容易錯。於是,這種叫法就一直延續下來了。


歷史密探


首先舉一個栗子:報警電話110,大家平時都怎麼讀?大多數肯定念成“么么零”,假如念成“一一零”,是不是有種怪怪的感覺!但是,仔細思考一下,“1”不是讀作yi嗎?為什麼在這裡讀成“么”這麼自然呢?實際上,這個問題涉及到一個概念,叫做“數字軍語”。

儘管我軍2011年版《中國人民解放軍軍語》並未將數字軍語列入,但數字軍語在解放軍或者警察系統中推廣運用,時間比較悠久,至少是紅軍時期就已經運用了。這種數字軍語,將0~9這10個數字分別讀作:么(1)、兩(2)、三、四、五、六、拐(7)、八、勾(9)、洞(0),其中么(1)、兩(2)、拐(7)、八、勾(9)、洞(0)這5個數字的讀音與普通話發音不同,這裡有幾種解釋:

1、2、3、4、5、6、7、8、9、0這十個數字在軍事領域以及各軍兵種廣泛運用,特別在炮兵通訊中大量使用。由於軍隊人員來自天南海北,有的方言口音區別很大,如1和7,6和9等方言,特別容易聽錯。作戰和訓練時大量與數字打交道,來不得半點差錯。0、1、2、7、9的聲母由於發音部位和發音方法不同,在發音上無法發出很大的聲音。由於戰場環境噪聲大,使用電子通信設備時,話筒的頻率響應對這幾個數字的增益比較低,使發射機功率達不到要求。所以必須對其發音進行改進。於是約定俗成,數字軍語使用中改動了1(么)、2(兩)、7(拐)、9(勾)、0(洞)的發音,十個數字念成:么、兩、叄、肆、伍、六、拐、八、勾、洞。這樣改動後,再讀起來朗朗上口,不容易出現差錯。

詞典中對么、兩、洞有具體解釋。

么:數目中的“一”(只能單用,不能組成合成數詞,也不能帶量詞,舊時指色子和骨牌中的一點,現在說數字時也用來代替“一”)。如:么么三(113)。另麻將用語,么萬、么條、么餅、么雞、么喜、么牌。

兩:數目,二。一般用於量詞和“個、半、千、萬、億”前:兩個黃鸝、兩本書。

洞:口令中用以代替數目中的“零”。如:洞洞八(008)。

拐:軍語中代替數目中的“七”、“7”。取“7”字形象柺棍、柺杖。如:拐洞拐(707)。

勾(鉤):軍語中代替數目中的“九”、“9”。源自猜拳划拳。一人伸出幾個手指,另一個人同時伸出手指或拳頭,按事先約定的規定決定輸贏。通常食指作勾(鉤)狀,餘指合攏表示“9”,勾(鉤)代表“9”由此演變爾來。如:勾兩勾(929)。

實際上,這種數字軍語在很多國家也都存在,比如美軍使用阿爾法、貝塔、查理、德爾塔,分別代表A、B、C、D。雖然發音似乎長了一些,但確實更容易從發音上區分開來,能夠有效避免各類誤聽誤傳。


軍備解碼


在執行任務的時候,外界會有很多不確定因素,有可能是信號不穩定,有可能是雜音太大。而零是閉口音,讀起來沒有爆發力,有可能聽不清而導致任務失敗,動是開口音。具有很強的爆發力,不容易聽錯。七和一容易混淆,所以就叫成拐。


天天翻牆搗瓦twj


這種特殊的讀法源自戰爭年代。漢語拼音韻母中的“i”,頻率最低,清晰度最差,跟“a”相比,“i”的頻率只是“a”的一半,差了至少3個分貝。戰場上噪聲大,通信兵如果發“i”,很可能要付出鮮血和生命的代價。後來人們研究出,在1234567890中,保留3456和8的讀法,把1讀為么,2為兩,7為拐,9為勾,0為洞。


所向披靡的人生VIP


這種讀法好像最先是用於發報,因為0.1.7這些數字,發音很容易和其他音弄混,所以單列一個特定讀法,發便準確記錄,理解。用於軍事指令,需要指令簡短,直接,不易誤解,所以採用了這種讀法。後來就成了約定俗成的規矩


愛叨叨的姨


為了區分明確,避免誤會。就跟高中選擇題把D讀成d(漢語拼音的發音)一樣,為了避免聽成B。 我第一次聽見軍事數字讀法是在電影裡,導彈發射時倒計時,五,四,三,兩,么。


正在看片呢


最先用於軍語是對的,軍隊以前通訊主要是無線電,無線電明碼全是數字,1到0,如果按現在的讀音很容易造成音混淆,這樣譯碼容易出錯,所以就用腰三四伍六拐八勾洞,這樣讀碼不容易混聽。久而久之,通過影視等,大家都知道這樣叫,有些人還以為是方言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