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别被电视剧《虎啸龙吟》给骗了,为什么历史上的司马懿一家人都很狠毒?

阆里巴人


我们来看看司马一家都做了哪些事情吧。

东汉末年,公孙家一直占据着辽东,远离中原,公孙家一直对曹魏保持着若离若离的关系。公孙渊成为辽东太守之后,就不怎么把曹魏放在眼里,曹睿十分的生气,就派幽州刺史毌丘俭攻打辽东,只是碰到雨季,辽水大涨,毌丘俭只能无功而返。

公元237年,公孙渊自立为燕王,并且与南边的东吴,北边的鲜卑联合,对曹魏不利。公元238年,曹叡命司马懿征辽东。司马懿就带着四万步骑抵达辽水,打败了公孙渊的主力,然后兵围襄平城。

襄平城内粮食吃尽,公孙渊就派人向司马懿请降,被司马懿给杀了,公孙渊率军突围,最后战死于梁水边上。

司马懿入了襄平城之后,将城中十五岁以上的男子,共七千多人尽数杀死,然后筑“京观”。京观是什么呢?就是将尸骸堆在一起,然后加上泥土,这样筑成一个高台。然后司马懿又将公孙渊的部下两千多人也都杀了。

公元249年,司马懿趁曹爽兄弟带着曹芳去祭扫魏明帝曹睿的陵墓,发起了高平陵之变,

司马懿跟曹爽说,只要他投降,就会放过他,曹爽相信了。而司马懿却违背了他的承诺,将曹爽与他的部下何晏,丁谧,邓飏,毕轨,李胜,桓范等人都夷三族。

公元250年,王凌与他的外甥令狐愚意图废黜曹芳,改立楚王曹彪,司马懿率军征讨。司马懿下赦书赦免了王凌,王凌就投降了,司马懿却把王凌和他的同谋的人夷三族,还命曹彪自决,还让曹魏的诸侯王都召至邺城,让人看住。

公元254年,李丰,夏侯玄,张缉合谋要废除司马师,被司马师发觉,司马师就将这三人夷三族,并且将曹芳废黜,贬为齐王,改立曹髦为帝。

公元260年,曹髦与王沈,王业,王经率宫中禁卫攻打司马昭,贾充命成济杀死了曹髦,而司马昭夷成济三族了事,贾充没有受到处罚,后来又立了曹奂为帝。

公元265年,继任为晋王的司马炎受曹奂的禅让,建立了晋朝。

后来,东晋明帝司马绍向王导问司马家怎么获得天下的,王导就将司马家怎么对待辽东,曹爽和曹髦告诉了司马绍,司马绍就说,我们司马家这样拿下的天下,又怎能长久呢?怪不得说司马懿有狼顾之相,曹操当年竟然放过了司马懿,真是可惜。


历史简单说


不得不说,彼时还未凉凉的秀波大叔,将司马懿这一历史人物饰演的活灵活现,演技炸裂、人设完美、外形满分,立刻就让司马懿的嘴脸从一个狠毒奸邪的政客,摇身一变成为风度翩翩的国家栋梁

历史上的司马家,是否真的如剧中所演,一个个的都是赤胆忠心,只是迫于无奈才变成狼子野心的家伙?答案是否定的——司马家族狠毒的特点,一脉相承,属于家族遗传


冢虎司马懿——三国时期唯一笑到最后的谋臣兼权臣

三国时期,涌现出了不少权臣,如蜀汉诸葛亮、东吴诸葛恪,都曾手握大权,把持朝纲。当然了,兢兢业业辅佐阿斗的诸葛丞相算是没得黑,而诸葛恪虽然骄横跋扈,却也是忠心于东吴。倒是魏国,虽然立国早,根基深,却前后出了两个权臣,一个是著名的失败改革家曹爽,最后兵败被诛;另一个就是司马懿


通过高平陵政变夺取魏国实际统治权之后,司马懿变本加厉,一改往日顺从忠诚的面孔,不断的发展自己的势力,将整个曹魏皇族牢牢的把控在自己手中,开始走上了废立皇帝的不臣之路。前半生装怂的“司马老贼”终于雄起了,而标志性的事件就是高平陵政变

秘密豢养死士以图大事的司马懿,早就做好了谋权篡位的准备,深知曹爽性格的司马懿,选择了一种最无耻的方式打败曹爽——诱杀!许以荣华富贵,却最终夷其三族,这就是司马懿的为人。虽说其目的也是为了巩固自己的胜利果实,但似乎有些残忍,当然了,无毒不丈夫。如果他选择对对手仁慈,那也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司马懿后来的表现不多说,都是为了自己的儿子打基础

司马师之为人,堪称深得其父真传,且过犹不及

作为司马懿的长子,司马师雄才大略,早年便崭露头角,与夏侯玄、何晏齐名。司马懿死后由司马师大权独揽,掌权后的司马师对内整顿纲纪,对外力挫吴国诸葛恪;可以说是内外兼修、文武双全

可他的狼子野心也如司马懿一般,惹怒了当时的曹魏皇帝曹芳,迫于司马师的压迫,曹芳与中书令等人密谋除掉司马师,奈何司马家爪牙众多导致事情败露,参与谋划之人悉数被司马师杀死,皇帝曹芳也被废掉,转而司马师立高贵乡公曹髦为帝,继续掌控魏国大权

司马师平日十分骄纵,常常直入皇宫并携带佩剑,处处挑衅皇室威严,对待政敌也是不遗余力的打击谋害,奈何其势力过于庞大,以诸葛诞、毌丘俭为首的忠于魏国的将领反叛,均被司马师镇压

由于司马师膝下无子,其死后由其弟司马昭承接大权,并逐步开启灭亡魏国的进程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此时的曹魏已经名存实亡

托老爹司马懿和老哥司马师的福,权力移交到司马师手上的时候,已经大到有些吓人了。相比于司马师的咄咄逼人,司马昭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终于,魏帝曹髦忍无可忍,选择孤注一掷,试图以手中为数不多的宫中守卫,讨伐司马昭

曹髦虽然年轻,却也颇有能力,只可惜碍于司马家权势过大,他只能像傀儡一样被司马昭控制在手中,当他不顾阻拦非得披甲上阵,要和司马昭兵戎相见的时候,发生了三国史上最为血腥的一次弑杀

曹髦的圣驾直逼司马昭住处,而由于其皇帝之威严,也并没有人敢进行阻拦,眼看曹髦就要直入司马昭府中,此时司马昭及其党羽都明白,如果动手那就是谋反!

所以,聪明的司马昭并没有直接露面,而是托手下谋臣告知将领成济,“司马公养你何用?只为今日之事,还不速速前去!”受到蛊惑的成济策马奔至曹髦圣驾之前,面对曹髦的呵斥,直接一矛穿心将曹髦刺于銮驾之下。此时惊异的众人不知该如何自处,司马昭恰到好处的出现,先是演了一出“猫哭耗子”的戏码,随后将成济夷族灭口,成济死前大骂司马昭不止,至于其舌头被割仍嚎叫不已

所有人都明白,这一切都是司马昭所为,却没有一个人能够站出来,因为此时的曹魏无论是军政两界,都是司马家的人

司马家父子三人,分别在不同时期手握大权,为自己家族的篡位夺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最终司马昭死后,由司马炎取代曹魏,建立晋国并一统天下

可以这么说,从高平陵政变开始,所有人都知道了司马家的狼子野心,只是为时已晚,司马家已成气候,当时的曹魏贵族也已经无力再进行反抗了

所以说,要说司马家狠毒,那也是必然的,否则他们也不会成气候,并最终取代三国,建立大一统的晋朝了


如果喜欢我的内容,不妨点个赞或者关注一下吧!我是置身黑白的精彩,因为只有置身事外,才能看到黑白之间的精彩!


置身黑白的精彩


《虎啸龙吟》主要讲述了中老年司马懿和诸葛亮的战场对决,以及曹丕逝世后,司马懿培养势力、从托孤辅臣走向权倾重臣的故事。
很多观众看完该剧,纷纷表示:《虎啸龙吟》这部剧洗白了司马懿,因为本剧把历史上权谋过人,厚黑果决的主人公苏化——太彰显出他们身上的人性,而弱化了政治人物的暗黑属性。

司马懿是什么人?

他食曹家的俸禄,掌曹家的兵权,却经营着自己的势力,他靠着曹家两代主君的信任,趁着人家孤儿寡母稚弱无依时,窃取了曹魏的江山。是个老谋深算,韬光养晦的狠角色,更是个关键时刻可以施展毒辣手段的人物。

历史上司马懿一家人为什么都那么狠毒呢?个人认为,原因有三:

第一:险恶的政治环境。

司马懿生于曹操掌权最巅峰的年代——众所周知,曹操暴戾狠毒、多疑好杀,他活着的时候,司马家能够存活实属有幸;他死后司马家又是在曹爽的极力打压下苟且生存着。

司马家活得小心苟且,一旦拥有了掌控别人生死的权利,被压抑的情绪便会全部都爆发出来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曾经被打压得有多惨,报复反弹就有多激烈。

第二:这一家人龙凤辈出,目标是天下,不狠行吗?

司马家族,是个古老的家族,秦汉时代就已出位,至司马防时代,已蔚然成势,此时祖坟青烟滚滚、俊杰辈出,非常给力。司马防八个儿子各个是人中龙凤,司马懿只是八个俊杰之一。这样的家族实力在那个虎狼时代,要么进一步位极临品,要么遭嫉殃及全族存亡。

司马懿更是生了两个枭雄儿子,司马昭、司马师。

一切迹象表明,司马防一代就已经制定了家族一体进取的战略。为了家族的大目标,一切自家人都可以牺牲,何况危及家族的外人呢。

这种狠甚至已到了六亲不认的程度了——司马师的原配妻子夏侯徽是一个才女,经常帮司马师出谋划策,同时她也知道司马师的谋逆之心。但司马师终究不信任这个出身曹魏家族的妻子,甚至不惜将自己的原配夫人毒杀了。

至于司马昭派成济杀死傀儡皇帝曹髦,为了平息大家的愤怒,还杀掉成济灭口,成济被杀之前大骂司马昭,这种毒辣手段数不胜数。

第三:我若不狠毒,别人就会对我狠毒。

从司马懿屠杀曹爽一家的事件来看,当时就觉得他是一个毫无人性,内心狠毒的人。不过,反过来一想“成王败寇”啊——如果司马懿败了,被屠杀的便是司马懿一家了;或者司马懿放过曹爽一家了,那以后遭殃的还是司马懿自己。自古以来,权利的争夺都是伴着狠毒残忍,所谓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在这种生死存亡的时刻,退让会被排挤打压,妇人之仁只会让自己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电影烂番茄


《虎啸龙吟》只是一部影视作品,其实违背事实的地方非常多,笔者是不太认同这部电视剧,改编过多。历史上的司马懿一家阴毒,为了上位不择手段,让人咋舌。

一、恶魔家之首-司马懿。中国有句俗语,叫无毒不丈夫。连一名普通的男人都要说无毒不丈夫,何况从别人手里夺取天下的大人物。司马懿前期一直隐忍,为了取得曹爽的信任,“持衣衣落,指口言渴,婢进粥,帝不持杯饮,粥皆流出沾胸”,并装聋作哑,言辞混乱。曹爽对其戒备心下降之后,司马懿乘机发动政变。司马懿以谋反的罪名杀死了曹爽,并灭了他的三族,而且不论男女老幼,姑姊妹女子已经嫁人的全部杀掉,杀了7千余人。司空王凌因受曹爽重用,与侄子令狐愚密谋废掉曹芳,立楚王曹彪为皇帝。司马懿亲率中军讨伐王凌, 参与王凌谋反的人向司马懿自首,但是司马懿一律不赦免,宁可错杀不可不杀,凡牵连在内的一律诛灭三族,并派人挖开了令狐愚的坟墓,剖棺暴尸三天,同时逼楚王曹彪自尽。

二、恶魔之子-司马昭。

千古欲语: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马昭,为晋宣帝司马懿与宣穆皇后张春华次子。司马昭根本不把年青的曹髦放在眼里,经常当面冲撞他。五月初六,曹髦喊出那句流传千古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他手提宝剑,带领着宫里的卫队和一些太监等数百人,杀向了司马昭的府衙。司马昭对此早有准备,他让心腹贾充率领数千名禁军去劫杀曹髦的队伍。两军相遇,曹髦声称要讨伐有罪之人,敢有骚动抵抗者灭族,贾冲所带兵将都不敢迎战,贾充呵斥诸将说:“司马公养你何用,正为今日!”太子舍人成济持戈将曹髦刺死在车内,戈刃从曹髦背上穿出。司马昭闻讯“大惊”,自己跪倒在地上。太傅司马孚奔跑过去,把曹髦的头枕在自己的腿上哭得十分悲哀,哭喊着说:“陛下被杀,是我的罪过啊!

明明是司马昭下令杀了,他还要惺惺作态,此人阴毒,可见一斑。

三、恶魔之子-司马师

司马师是司马懿的长子,他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地位,娶了曹魏宗亲夏侯徽做妻子。可是当妻子娘家的势力越来越令人忌惮时,有点威胁到自己的时候,他竟自己下毒亲自害死了妻子,一点都没有犹豫!都说一日夫妻百日恩,况且她还为他生下了五个孩子,都没有换回来司马师的一点点情感。朝夕相处的人,都抵不过在利益面前的分量。由此可见,他是多么狠毒!司马师暗地里训练了三千死士,这些死士,有点类似于今天毫无节操的雇佣军或恐怖分子,他们不效忠于朝廷只效忠于私人,所以一旦动起手来绝对不会有二心。高平陵政变当天,司马师亲自带领着这三千死士,一路所向披靡,率先占领了司马门,进而控制了整个京师!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走遍全国名人故居


司马懿确实没那么可爱,而且他和张春华的关系也很奇妙。

司马懿最大的本事是什么,那就是装病,他可真是太能装病了,从曹操时代就开始,一直到曹叡死了,曹芳继位,其城府和算计非一般人能够企及。期间或许还存在未记载的装病,说起来很有意思,司马懿拒绝曹操当官就是装病,谋杀曹爽也是要装病,倘若当年没有曹操强迫他当官,会有此悲剧?

(《军师联盟》司马懿,出题者配图)

司马懿晚年生病,张春华看望他司马懿打骂,老东西,非常不想看见她,张春华因此绝食,他的儿子们也绝食,后来司马懿妥协,说,老东西死了么关系,就怕影响到我聪明的儿子。看看他。

(《军师联盟》司马懿,出题者配图)

司马师也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曹芳想废了司马师,没想到事情败露,反被司马师废,参与其中的大臣也被杀三族,同时皇后也被废。堪称魏国版“衣带诏”事件,和曹操做法惊人相似。

司马昭更是狠毒,曹髦率领仆从组成战斗力极其低下的讨伐军,司马昭的人把曹髦杀死,那个给司马昭出头杀人的成济反而后来被司马昭杀死,这当然就是拿他背了黑锅,倒霉至极。所以说有时候盲目的在领导面前表现自己,献殷勤,未必是什么好事。

(《军师联盟》三司马,来自网络)


泊图泊途


所谓无毒不丈夫,成大事者都是狠毒之人。虽然说为君者要仁厚,但仁慈宽厚者只能做守成之君,而不可能创立一个新的王朝,夺取天下的。



曹操和司马懿都可谓是集狠毒之大成者。曹操在三国中杀了那么多人,一点也没有心慈手软过,否则在那种乱世,群狼环伺,心慈手软只会使自己被别人干掉。最终曹操虽然没有称帝,但是杀了很多忠于汉室的人,为儿子曹丕代汉扫清了道路。最终曹丕逼迫汉献帝禅位,建立了曹魏。



曹魏经过两代君主后,由曹爽这个大草包掌握兵权辅政。但是,曹爽明显不够狠毒,面对潜在的大敌司马懿,只是将其明升暗降,请出权力中心而不是彻底杀掉以绝后患。结果司马懿装病蒙蔽了曹爽,随后在曹爽陪同天子外出时发动兵变。而曹爽除了不够很之外,政治经验也相当幼稚。起初曹爽还是有能力反抗的,但是却相信司马懿的花言巧语,以为只要交出兵权,就可保住富贵。曹爽最后真的交出兵权,结果司马懿转眼间就杀掉曹爽全家及亲信党羽们,曹魏政权改姓司马了。



司马懿杀掉曹爽后,有忠于曹魏的势力起来挑战,结果统统被司马家父子杀光,包括太尉王凌,征东大将军诸葛诞等。魏国的皇帝曹髦不甘心当傀儡,带仅有的一点兵马去讨伐司马昭,结果被司马昭部将成济所杀。而司马昭出来假惺惺的作态,杀掉成济作为替罪羊。



正是由于司马懿三父子把狠毒的作风发挥的淋漓尽致,司马氏最后才能够取代曹魏,建立西晋王朝。但是也许是司马家的人都是天生狠毒,以至于在几十年后爆发了八王之乱,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八王之间为了权力斗争互相杀来杀去,而且一个比一个狠,杀得中原血流成河,最终导致西晋被外族所灭,中国也进入五胡十六国和南北大分裂的年代,直到300年后才由隋文帝杨坚重新统一中国。


平安读历史


历史往往比小说更有趣,原因就是历史比小说更富有戏剧性。和小说、影视作品中历史人物脸谱化的形象不同,历史形象是丰富的、多样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司马懿在《虎啸龙吟》中因为是主角的缘故,一些正面形象被放大负面形象被缩小,不过这是艺术作品,艺术形象加工也无可厚非,毕竟艺术形象可以根据人的要求做出修改,但历史形象是无法以我们现代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可以在艺术作品中更改司马懿的形象,但无法更改他们在历史中的形象。历史上司马懿狠不狠毒?我的答案是:狠毒,对待敌人司马懿包括他的儿子司马师、司马昭都十分狠毒,但仅限于敌人。

首先领略到司马懿狠毒的是辽东的公孙渊,公孙渊叛魏自立为燕王,魏明帝派司马懿平叛,司马懿攻下襄平后为了震慑辽东屠杀城中十五岁以上的男子,并把他们的尸体做成了“京观”,京观就是用敌人尸首夯土筑成的高冢。公孙渊叛变国家死有余辜也就罢了,他的公卿大臣跟随他做叛臣逆党杀了也就算了,襄平城中百姓何辜啊,不过是受公孙渊等裹挟,却要为公孙渊的失败付出如此惨痛的代价,杀死几个叛贼逆首也就算了,满城老小跟着遭殃太过狠毒了吧!司马懿屠城和历史上的屠城比起来并不起眼,前有古人后有来者,但屠城这种违背人道主义的事不要说在现代就是在古代也被看做是不详之举。司马懿平定公孙渊叛乱的战争打的很漂亮,但无法掩饰他屠城的这个污点,这个污点也成为后人批判司马懿的重要依据。


司马懿的主要敌人并不是战场上的对手,而是朝堂上的政敌。在隐忍中熬死了曹家三代皇帝后,司马懿在沉默中开始了爆发,曹爽也成了继公孙渊之后领教了司马懿的狠毒。司马懿先是以弱示敌麻痹曹爽,然后趁曹爽带皇帝祭祀魏明帝时突然发难,发动政变从曹爽手中夺取了政权。交出权力的曹爽遭到了司马懿的清洗,曹爽和他的党羽何晏、丁谧、桓范等人被夷灭三族。可怜的曹爽交出了权力,却依旧无法逃脱司马懿的清洗,自己死不算连累了族人一同被夷灭。

曹爽死后司马懿架空了曹魏,但司马氏的专权引发了忠于曹魏的地方实力派的不满,在司马氏建立晋朝的过程中,淮南出现了三叛,王凌、毌丘俭文钦以及诸葛诞先后 在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掌权时发动叛乱,但淮南三叛都以失败告终,王凌、毌丘俭、诸葛诞以及他们的追随者结局也很惨,统统被夷灭三族,这些人为自己的忠心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曹魏的皇帝,齐王曹芳因为和李丰、夏侯玄等人图谋废除司马师被废,高贵乡公曹髦因不甘司马昭的掌控武力反抗,被贾充部将成济杀死。

司马家对于阻挡自己掌权的敌人手段是非常狠辣的,晋朝的江山就是司马家利用阴谋手段建立在皑皑白骨之上的。但司马家并不是只有狠毒,对待政敌手下的二流人员,却是异常的宽容,曹爽手下辛敞、王沈等人得到了司马懿的宽大处理,诸葛诞叛变时,叛军阵营中曾经背叛魏国的文鸯、文虎(这俩是文钦的儿子,司马师更是被文鸯吓得眼球震出,最后痛苦的死去)还有唐咨投降司马昭都得到了宽大处理。司马懿司马昭对二流角色的宽大处理,收买了人心不说还瓦解了反抗力量,在襄平的屠城更对辽东是一种震慑,手段上来说是狠毒的,但也无法否认确实很高明,司马家手段很厉害,并不只有狠毒。


凉粥牧


美剧《权力与阴谋》有句名言:举起屠刀的人必死于屠刀之下

中华帝国历时2100多年,其中前1100多年(秦朝--唐朝),我们称为裙带帝国时代;后1000年我们称为文官帝国时代。

裙带帝国时代显著特点,官员任免、升迁不避血亲、姻亲以及依附这些关系的亲朋好友,例如皇室宗族、外戚家族、皇帝的近侍宦官以及攀附这些的亲朋,都可以任高官,他们往往形成巨大的势力集团,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在巨大的权力、利益面前,他们的政治行为可以说毫无底限。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描述的就是这个时代。

文官帝国时代,政府绝大部分官员都是通过科举做官,宗族、外戚、宦官都被排除在政治权力体系外,当然也不排除荫庇现象,但也是有荣衔、虚职,无实际权力。

回到提问,曹操统一北方、曹丕建魏主要依靠谯沛集团和颍川集团,谯沛集团主要成员是曹家夏侯家宗亲及乡党许褚、典韦等人,他们主要掌握军权。颍川集团主要成员主要有荀彧、荀攸、陈群、郭嘉、司马懿及钟繇等颍川士族,他们主要担当军师谋士。

曹操后期,对庞大的士族力量也是心生恐惧多有防范打击,他无厘头的杀杨修,其实是对弘农杨氏士族的敲打,杀荀彧是对颍川士族的敲打。

无奈曹丕篡汉,需要士族力量的支持,他对司马懿、陈群他们搞出的九品中正制首肯,就是对士族的妥协。

谯沛集团毕竟因底蕴不够深厚或许因为曹丕对宗亲的防范,曹真曹休之后再也没有优秀的领军人物,而士族毕竟因学养闻名,教育得法,优秀人物辈出,所以在三国长期的军事竞争中,曹魏军权渐渐转至颍川集团手中。这就打破了谯沛集团与颍川集团的力量均衡,所以曹爽辅政一上台,就直接剥夺司马家权力,虽然其行为还留有情面,但毕竟这种武断行为触动了整个颍川集团的利益。

高平陵之变,曹爽在陈群等颍川人士的劝说下投降但愿做个富家翁,他没想到的是这根本不是他一个人 的事情,这是两个集团之间你死我活的斗争。司马家痛下杀手,对曹魏宗亲进行了一次毁灭性打击。

不是司马家有多狠,他们是斗兽场中的虎、狼、豹,至死方休。

不革裙带帝国的命,安定有时,动乱无时。


茶亭浪子


为什么觉得司马懿一家狠毒,其实他们是被人家利用了。或者说,完全就是历史的胁迫。

看完我的回答,保证你惊出一身冷汗。

说到利用,往往让人想到一些负面的人际关系。一般来说,这样的关系,都充满了尔虞我诈,笑里藏刀。大家表面上客客气气,实则内心里盘算着怎么收拾对方。把这个词用到政治中,往往暗藏着难以想象的阴谋。

电视剧《虎啸龙吟》中,大军师司马懿成功躲过了朝堂上的明枪暗箭,成功官拜丞相,司马家从此对曹家天下取而代之。

这个结局看上去很圆满,但是想到第一季中,司马懿念念不忘的“攻克乃还”,终究是再也回不去了,只能捧着着心猿意马“依依东望”。
究竟是什么人有能力将聪明绝顶的司马懿逼到无路可退的地步呢?

一号嫌疑人 曹丕

一开始就硬拉着司马懿做官的人是他,被立为储君后,让司马懿掌管尚书台的人是他。在自己生命弥留之际托孤的人还是他。看上去一开始他就是问题的源头,但是为什么曹丕要这样做呢?
东汉末年中国从自耕农社会变成了士族社会。士族把好事都占着,他们垄断着各种官职,垄断着舆论,占据着道德制高点,这些人经营了上百年,盘根错节树大根深。但是天下大乱之际,光是说自己能以德服人、很有学问,是不行的,还必须能摆平这种乱局,得靠能做事的人。
问题是,能做事的人,不一定是士族,很多是寒族出身,他们可能很有功绩,却又被士族看不起。于是,各种冲突于是就浮现出来了。
在电视剧的第一季中,司马家兄弟八人,被人传称为司马八达。可见司马懿的出生就是士族。所以说,曹丕找司马懿帮自己,里面是有拉拢当时的士家大族来为自己背书的嫌疑。
与之相对的,曹植身后那些曹家亲戚和青州土豪。大多都是早年追随曹操创业的寒族,这些人相当一部分都是苦出身。打仗时敢不要命,但是就是没文化,在他们养老的日子里,这群熊老人总是给曹丕惹事儿。
这也就让曹丕越来越偏向于士族,通过士族来稳定自己的权力,为日后称帝铺平政治道路。
但是曹丕死的太早,人不到40就咽了气。事后再说,他利用了司马懿,实在是有些牵强了。

二号嫌疑人 司马昭

这个小子的嫌疑,可以说是最大的。一开始就喜欢玩弄各种阴谋诡计,经常挑拨曹家和司马家的关系。在电视剧的第二季里,他既然还实施啦。最狠的是,为了达到目的,她连自己的亲嫂子都可以杀掉。

在电视剧的结局,他把司马懿都欺负的不像话了。以至于司马懿都感叹:剑已不在我手里了。
好像就是这个路人皆知的坏小子,把司马懿逼到了依依东望的份儿上。但是,他毕竟是司马懿的儿子。你搞阴谋的资源都来自于司马懿,他在背后有那么大的动作,司马懿怎么可能一点察觉都没有呢。
三号嫌疑人 钟会
曹魏大臣钟繇的儿子。自幼才华横溢,上至皇帝、下至群臣都对他非常赏识。在电视剧中的颜值也是颇高的。
细想他在第二季中的出镜,先上天天找老师司马懿帮他出头,无望后就抓住小野心家司马昭不放,在司马懿夺权的高平陵之变中,钟会又第一时间冲到了前头。感觉就是那都踏马有你一般都存在,他这么卖力气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答案是野心,一个自视甚高者的野心。
跳去电视剧,说说他的结局,你就能看出来,他到底是个什么人。
在后来司马昭之心日渐显露的时候,还是觉得功劳不够大,没有篡夺皇位的基础的司马昭,在众人的反对声中,司马昭毅然决定要派钟会和邓艾去攻灭蜀汉,一旦这个事情能够做成,那么自己有了超级军功,就可以取代曹魏自立为帝了。

钟会领导魏军出奇兵攻至成都城下,诸葛亮的长子诸葛瞻和长孙诸葛尚,率领蜀军最后精锐都战死在城外,蜀汉就此灭亡。

这还没完,这个钟会转手就和姜维搞在一起,害死邓艾(就是第一季里的磕巴)打算奇袭长安,自立为王。结果部队不从,激起兵变,被乱军砍死。
一个能运筹帷幄的将军,还是政治家,居然不能洞察自己部队忠于朝廷还是自己,你说他不是自视甚高是什么?
真相只有一个
可以说,钟会早就对司马家动了歪心思。只要在革命前参加革命,自己就能当上开国元勋。问题是,怎么在革命前就参加革命呢?毕竟人家还没革命呀。

钟会的操作是:既然现在还没有人革命,那我就制造一场革命。

曹家和司马家不和,正好这个曹爽还是个废物。这种政治力量的失衡非常耐人寻味了,钟会其实什么也不用做,只需要经常拜访司马懿,在交谈中留下对曹爽猜忌的种子就可以了。

可是,司马懿哪里会吃这套。可是这个曹爽,片片在这时把能得罪的人都得罪了。得罪了也就算了,他还给别人留下反击的余地。

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残酷的马基雅维利是政治逻辑开始了。
每一个在曹爽那里吃了大亏的官员,都会自觉地向司马家靠拢,就算是司马懿对这些人不闻不问。这些人也会主动找上小野心家司马昭,居然你司马昭有心,那我们就联手吧。司马懿没动作没关系,我们可以怂恿曹爽去作死。早晚有一天,你司马懿会坐不住的。到时候,他们这些人什么也不用做,只要给司马懿点赞就可以了。
政治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一群人对另一群人的战争。
此文没有结尾,因为残酷的逻辑还会上演。

双木书匠


 1、公元238年,辽东的孙渊来犯魏,司马懿纵兵击败他,并将他斩杀。然后攻占领了辽东。这时他竟然下令,将年龄在十五岁以上的全部杀掉,就这样,七千余人去见了马克思!

  2、公元249年,魏正始十年司马懿,趁曹爽陪伴曹芳祭祖扫坟,发动政变,史称高平陵事件。之后把曹爽等人悉数下狱,全都被诛灭三族。五千余人被株连!

  司马懿狠毒,他俩儿子也狠毒,这都不稀奇,毕竟嘛,玩政治的嘛。可谁能想到,他老婆也狠毒!真可谓一家子狠毒!

  3、他老婆张春华也不是盖的,话说当年司马懿,为了逃避曹操,就在家里假装中风。这天在院子里晒书,不料突降暴雨。司马懿嗜书如命,就自己起来收书,却没想到这个过程,被家里一个女服务员看到了,要是装病这事情,被曹操听了去,那是死罪呀!张春华知道事态的严重性,害怕惹来杀身大祸,就亲手杀死了这个女服务员。

司马懿是何许人也?好色!这点也是遗传的。据说他的孙子,晋武帝司马炎因为嫔妃太多,不知晚上挑谁侍寝,让羊拉着自己的车,走到谁宫里就是谁了,这司马懿也不例外!偏偏自己的原配老婆张春华很丑,司马懿不喜欢她。

  4、有一天司马懿病了,张春华等到这个机会,来见司马懿,司马懿竟然骂道:“老东西,谁叫你来看我了?”张女士惭愧、伤心、怨恨、生气,竟然决心绝食自杀。这事正合老头子的意,谁承想,儿子司马师、司马昭,加入母亲队伍,集体宣布绝食。司马懿听后害怕了,向老婆正式道歉,并作出深刻检讨,并坚决保证,就算在外面彩旗飘飘,也务必在张女士这里,红旗不倒。

你认为他真的知道错了,哼哼,根本没有!老司马对别人说:“其实我家这黄脸婆,饿死才好,我只不过是害怕,我的两个儿子也饿死!”古人讲:脏糠之妻不下堂!能对老婆下如此毒口的,司马懿当真狠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