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乾貨丨SCI、EI、SSCI、ISTP、CSSCI和CSCD,論文索引大科普

讀了研究生的同學都聽說過發表文章要SCI、EI檢索,那什麼是SCI、EI檢索呢?估計很多人都不太清楚,然而對於一些剛入門科研界的研究生們,在投稿前,都應該先搞清SCI、EI、ISTP、SSCI、CSSCI和CSCD的涵義與特徵。在這裡小編將給大家簡單分析一下。

乾貨丨SCI、EI、SSCI、ISTP、CSSCI和CSCD,論文索引大科普

SCI:是美國《科學引文索引》的英文簡稱,其全稱為:Science Citation Index,創刊於1961年,它是根據現代情報學家加菲爾德(Engene Garfield) 1953年提出的引文思想而創立的。時至今日加菲爾德仍是SCI主編之一。SCI是由 ISI( 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Inc.)美國科學情報所出版。現為雙月刊。ISI除了出版SCI外,還有聯機型據 SCISEARCH。ISTP(Index to Scientific &Technical Proceeding)也由其出版。

SCI是一部國際性的檢索刊物,包括有:自然科學、生物、醫學、農業、技術和行為科學等,主要側重基礎科學。所選用的刊物來源於94個類、40多個國家、50多種文字。

SCI成為國際公認的反映基礎學科研究水準的代表性工具。並將其收錄的科技論文數量的多寡,看做是一個國家的基礎科學研究水平及其科技實力指標一。然而SCI就其本身而言,最重要的功能是幫助科技人員獲取最需要的文獻信息。這也是編輯該部索引的主要意圖。

SCI最大的優點是引文功能,在這裡讀者能很快地瞭解到某一作者的某篇論文是否被他人引用過,通過引文次數可以瞭解某一學科的發展過程。

SCI選取論文情況

SCI選取期刊、論文標準較其他刊物嚴格,已成為公認事實。經有關部門調查指出,SCI選刊依據主要有三方面:編輯質量、引文指標和專家評審,其中引文指標最為客觀。經統計1995年 SCI收錄我國6種期刊的影響因子(即期刊論文被引用的比率)都不足0.4,平均不足0.23,而同年SCI收錄的3400多種期刊的平均影響因子約為1左右,其中影響因子最高者達到48.9,可見我國期刊的引文指標距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之大,這恐怕是影響我國期刊入選 SCI的重要原因之一。

面對現實如何提高投稿入選率,應從兩方面引起注意:

一、力爭向國外投稿。從進入SCI核心圈的8200篇論文看,有 91%是發表在國外期刊上,只有9%發表在國內期刊上。據專家分析,幾年內國內期刊入選種數不會有更大的突破。因此,論文外投越多,入選機率越大。

二、注意論文的質量和規範化。據中信所信息分析中心1993年調查結果指出:提高入選率關鍵在於論文內容和學術水平是否能引起對方足夠的重視。此外,SCI非常注意論文格式的標準化程度。

乾貨丨SCI、EI、SSCI、ISTP、CSSCI和CSCD,論文索引大科普

EI:《工程索引》(EngineeringIndex,EI),1884年創刊,由美國工程信息公司出版,報道工程技術各學科的期刊、會議論文、科技報告等文獻。

ISTP:《科技會議錄索引》(Index to Scientific & Technical Proceedings,ISTP),也是由ISI出版,1978年創刊,報導世界上每年召開的科技會議的會議論文。版本(及區別名稱)出版週期,收錄文獻源,印刷版(ISTP) 月刊 每年報導4700多種會議錄,光盤版(ISTP) 季度更新,每年報導10000多種會議錄,網絡版(WOSP—S/T) 周更新,同光盤版。

SSCI:是美國《社會科學引文索引》的一個簡稱。《社會科學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簡稱SSCI)為美國科學情報研究所建立的綜合性社科文獻數據庫,涉及經濟、法律、管理、心理學、區域研究、社會學、信息科學等。收錄50個語種的1700多種重要的國際性期刊,累計約350萬條記錄。

CSCD:是《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的簡稱,學科範圍:數學,物理學,力學,化學,天文,地球科學,生物學,農林科學,醫藥衛生,工程技術,環境,管理科學。來源期刊:核心庫669種期刊,擴展庫378種期刊。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創建於1989年,收錄我國數學、物理、化學、天文學、地學、生物學、農林科學、醫藥衛生、工程技術、環境科學和管理科學等領域出版的中英文科技核心期刊和優秀期刊千餘種,目前已積累從1989年到現在的論文記錄300萬條,引文記錄近1700萬條。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被譽為“中國的SCI ”。

CSSCI:為《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hinese 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formation)英文名稱首字母縮寫,是由南京大學研製成功的、我國人文社會科學評價領域的標誌性工程。CSSCI的來源期刊或來源文獻,不僅包括中國(內地、香港、澳門、臺灣),而且將包括歐美等各國出版的中文人文社會科學學術期刊。來源期刊按引文量、影響因素、專家意見等標準評定。在國內,只要具有CN(中國連續出版物編號)的正式人文社科學術期刊,又是學術性的期刊,都可參加評選。隨著技術手段的成熟,CSSCI今後也將關注和收錄學術集刊(具有正式書號的連續出版物)以及其他形式的學術成果。


敬請關注“職稱大師”,歡迎您給“職稱大師”發私信或者在下方留言,“職稱大師”將為您提供優質的職稱論文寫作和發表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