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东莞理工学院是一所怎样的大学?

讲台岁月


东莞理工学院是广东省一所省市共建的本科院校,创办于1992年,2010年入选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高校。

东莞理工学院现有松山湖和莞城两个校区,占地2210亩,建立了以工科为主,理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现有在校生10700余人,学校建有16个教学实验中心。
排名参考:在校友会2018年广东省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中,东莞理工学院排在全国第229位,广东省第13位,办学层次为区域高水平大学。
在软科2018中国最好大学排名榜中,东莞理工大学排名全国第434位。东莞理工学院现有教职工1418人,博士527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1人,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462人,包括六位双聘,特聘院士。学校现有广东省重点学科6个,分别为机械工程,环境工程,化学工程,计算机应用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环境工程。以下是大学必备网推荐的东莞理工学院部分优势专业学科名单,供参考。
下表为东莞理工学院历年录取分数线参考(湖北理科)
东莞理工学院的建设目标为工科优势突出,应用特色鲜明,服务成效显著的国内高水平理工大学。(配图来自学校官网)


途虫的百味人生


东莞财政作支撑,力争上游搞高建;两大校区距离远,学生待遇差距大。

东莞理工学院是一所什么样的大学呢?简而言之,生源质量越来越好,硬件设施完善齐备,双创活动如火如荼,东莞财政大力扶持。

作为东莞市的亲儿子,东莞理工学院受到了东莞市政府的各种关照,不仅仅是财政上的支持,其他再各种社会资源、媒体宣传、政策倾斜上都有支持,是东莞市全力打造的一张高等教育名片。学校的毕业生在东莞就业,其认可度也是十分之高。

近些年东莞理工学院的综合实力一直在上升(虽然缪老师经常抨击国内的大学排行榜不靠谱,但是人家位次的上升那是显而易见的),越来越多分数超过一本线的孩子选择来这里就读。

学校近年来提出了建设高水平理工大学的愿景,侧面说明了学校的心气儿,事实情况是学校也在学校管理、师资建设、学生们的衣食住行方面下了力气去做。

(关注缪老师获取一手教育资讯)

东莞理工学院分为两个校区,莞城校区在市中心,面积非常小,跟很多中小学相比都非常接近,好在交通方便,周边繁华。松山湖校区就要大了很多,虽然距离市中心比较远,坐校车也得40多分钟,但是风景更优美,教学资源更丰富。目前学生分配是三个偏文的学院在莞城就读,其他学院全部在松山湖。

学校的住宿条件尚可,一般都是4-6人间,两个校区外面都美食街,衣食住行还是很方便。生源主要是本省比较多,外省投放的招生名额不是太多。学校比较重视体育运动,同时对于创新、创业的活动也是非常支持。

(觉得文章不错就分享出去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目前学校有一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机械工程、中国语言文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区域经济学、环境工程、工程热物理、光电信息工程、结构工程、应用数学、法学理论都是学校重点打造的学科。

哦,对了,别忘了,他还有一个名誉校长——杨振宁。



缪老师妙笔生花


广东人,广州上大学,个人谈谈对东莞理工学院的认识,不吹不黑,知道什么讲什么。我们上大学时(七八年前),东莞理工学院可以说完全没存在感,我们甚至不知道存在这间学校,填志愿时看都没看过它。大学班上也有不少东莞人,但他们说只是实在考不上其他学校的人才会去读东莞理工。

东莞理工学院的实力其实相当普通,为什么?看看其官网介绍,1990年筹办、2002年升格为本科(此前为专科层次),2006年才有学士学位授予权(此前4年的本科毕业生都没学位?),有硕士点已是2010年的事。这是什么概念?其实就一间广东普通地方院校。最近这几年为什么冒了出来?因为据说2015年省政府要打造理工强省,要重点培养理工学校。为此本是广东二本末流的东莞理工学院就被强推到一本招人,实力有多少就摆在那里,至于学校名声、影响力什么的,那都是想多了。所以年年录取都要降分招人,还不如二本排前的院校。

但近年来(尤其是扫黄后)东莞经济发展有长足进步,东莞理工作为东莞市属唯一高校,肯定会投资不少,所以在广州深圳的高校之外,东莞理工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snakeloo


简单的说东莞理工学院虽然说办学历史并不是很悠久,但是学校很有发展的潜力,环境优美,学校气氛还算是可以的。是一所以理工类为主的学校,比较受教育部门的重视,学校是很不错的。

学校办学于1990年,东莞第一所本科院校,由杨振宁博士任校长,2006年拥有学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目前东莞理工学院拥有两个校区,开设二级院系14个,本科专业一共有43个,拥有在校生20000人左右。涵盖了工、理、管理、经济、文、法、艺术、教育等学科领域。

截止到2018年,东莞理工学院拥有省特色学科5个,分别是:“环境工程、化学工程、机械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力与系统”。

学校不少专业在河南、河北等省份都是属于一本批次招生,像“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土木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应用化学、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等专业大都是属于一本批次的专业。相比较于同等层次的院校,东莞理工学院的发展还是比较的快的,潜力很大的。

并且学校的地理位置很不错,将来工作就业的话,只要好好努力的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您的关注、点赞就是对我最大的鼓励和支持!


尘归尘路归路


东莞理工学院是东莞第一所普通本科院校,省市共建,以市为主,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任名誉校长。学校于1990年筹办,1992年4月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成立,200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变更为本科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2006年5月获批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08年5月提前参加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以良好成绩通过,2010年6月与清华大学等61所高校一起被批准为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2012年获批为“广东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015年9月被确定为广东省重点支持的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单位,2018年5月被确定为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8年5月学校开设国内首个“杨振宁创新班”,2018年10月成立国际联合研究生院,2018年11月,学校大学科技园入选 “国家大学科技园培育单位”。从2019年起,独立招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全日制学术学位)和环境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筹集社会捐赠教育发展资金6.2亿多元(包括现金和实物),校友会2019中国大学社会捐赠排名34位。

现有松山湖、莞城两个校区,共占地2340亩,其中松山湖校区坐落在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学路1号,占地2000亩(含C23已完成初步规划方案设计新增地块370亩及教师村130亩);莞城校区坐落在莞城区学院路251号,占地340多亩;教职工1600人,其中正高职称人员170人、副高职称人员350多人,博士700多人;有普通全日制学生20252人,成人教育学生18936人,迄今为地方培养各类人才约11万人。图书馆总建筑面积45020平方米,累计藏书逾200万册,有70个数据库、172万册电子图书等数字资源;建成万兆带宽主干、部分千兆带宽到桌面的校园网,3.8万个信息点,建成覆盖全校的无线校园网,AP数量6300多个。

学校建有19个实验教学中心,其中10个是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立了以工学为重点,管理学、文学、理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设有18个学院、52个本科专业。学校面向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在13个省(市)部分专业第一批本科招生。

凸显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学校主动适应和支撑引领社会经济转型和产业发展,确立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坚持知行合一、立德树人。2018年6月21日,我校作为唯一的地方院校代表,在新时代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做大会发言。开设国内首个“杨振宁创新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东莞理工学院—文华数字化课程中心荣获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优秀案例”。2018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项;承办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CON赛事,获得季军。在第十五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首捧“优胜杯”。在 “挑战杯·创青春”广东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连续三届捧回“优创杯”。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创新创业活动,2018年获广东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优秀组织高校奖”和1银3铜的好成绩;完善“攀登计划”学生科技学术孵化平台,获批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2018年—2021年)。学校被确定为广东省教育厅第三批“易班”建设试点高校。编制了一流本科教育2025行动计划。招生方面继续保持良好势头,生源质量进一步提升,其中2018年市外理科最低排位较上一年提升6978名。2005年以来,学校(含联合培养基地)共招收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550名,其中已毕业219名,在读331名;2019年首次独立招收硕士研究生79名;2018年首个博士联合培养项目正式启动,协助招收诺丁汉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共7名。学校教师中获合作高校兼职研究生导师资格210人,博士生导师资格26人。历年毕业生就业率98%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4%以上。

大力开展学科建设工作,打造高水平学科专业集群。紧跟学科发展前沿,围绕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断调整优化学科和专业。大力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推进学科集群发展,重点建设智能制造、绿色低碳、创新服务三大学科专业群。学校获批为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程硕士被增列为硕士学位授权点。现有化学工程、电路与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机械工程、环境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等6个广东省重点学科,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网络空间安全等3个学科纳入广东省高校“冲补强”重点建设学科。新获批4个工科专业,理工科专业34个,理工科专业占比为65.4%,理工科专业集成度进一步提高。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应用化学、软件工程4个专业通过IEET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进一步提高智能制造类专业集聚度,完善现代产业学院专业建设。根据2018“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位居全国第92名、省内第6名,是我校首个进入全国前100名、且排在前50%的学科。

高层次人才资源加速集聚,建设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围绕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奋斗目标,学校确立了人才强校战略核心地位。坚持“内稳外引”和“引育结合”,建有4个海外创新中心和人才工作站,以超常规措施,面向全球引进一批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与产业一线、把握智能制造领域关键技术的“杰出人才” “学科领军、骨干人才” “产业精英人才”以及创新创业团队,首批遴选校内18位教师进入学科领军、骨干人才特聘岗位。近三年共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优秀青年博士等530多人,包括徐建中、陈和生、周炳琨、王立军、卢秉恒、杨志峰、田禾等双聘、特聘院士9人,柔性引进院士2人(含外国院士1人),其他杰出人才18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8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现有 “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1人、省级培养对象11人;实现东莞市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珠江人才计划”“珠江学者”零的突破;大力加强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建设,现已招收博士后81人。

积极开展科研工作,构建服务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体系。近三年,承担了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037项,科研总经费13亿多元,在工业废水电催化氧化深度处理装备及应用、电镀废水处理技术及设备、光固化成型方法、半导体照明产品质量检测等领域突破系列关键技术,形成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学校先后以主要完成单位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教育部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特等奖等系列国家级、省部级及市厅级科技奖励。有力支撑中国散裂中子源建设,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共建4个联合实验室,为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建设研发系列重要装置,加快建设“东莞理工学院—中国散裂中子源多物理谱仪”项目。建有广东省重点实验室等各类省级科研平台27个,东莞市重点实验室等市级科研平台32个。组建20多个高水平学科科研团队。牵头组建东莞市先进光子技术研究院,积极参与材料科学广东省实验室建设。着力建设科技创新研究院,成立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大学科技园有限公司等,在2018年全省高校科技创新暨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工作推进会,学校获得“国家大学科技园培育单位”称号。

拓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形成多元国际化办学格局。作为广东省五所高水平理工科大学中唯一一所于2017年成功获批成立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高校,学校获批设立东莞理工学院—法国国立工艺学院联合学院,首批在智能制造相关的通信工程、软件工程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3个专业开展合作,引进法国成熟的工程师人才培养体系和师资,为东莞乃至珠三角培养具备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师人才,近两年招生220人。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等世界前100的名校创新方式正式开展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2018年3月,汤加王国国王图普六世应习近平主席邀请对我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专门到访学校并达成汤加留学生合作意向。截止目前,与英、美、加、澳、法等25个国家和地区的51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作为“中拉清洁能源与气候变化联合实验室”共建成员,与古巴、巴西、厄瓜多尔、秘鲁、墨西哥等5个国家共8所拉美大学(研究机构)达成合作。参与3个欧盟“伊拉斯谟+”计划师生交流项目。2015年成立广东省首个粤台联合培养项目粤台产业科技学院。在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俄罗斯等建有4个海外创新中心和人才工作站。自2016年国际学院招收外国留学生以来,累计招收来自34个国家的276名留学生。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与金融2个专业设立全英班作为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国际化教学改革试点,采用全英文教学,为区域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学校已成功跻身地方高校“第一方阵”,在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发布的2019中国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中,位列2019中国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第188位,比2018年的位次(第229位)提升了41位;在全国非“双一流”大学排名中,位居全国第73位;在中国理工类院校排行榜中位列第65位。

在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团结带领广大教职员工,以更高效率的改革创新、更高层次的开放合作、更高境界的担当作为,谋划推动学校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发展,大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以卓越的创新教育与实践造福社会,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国内一流、代表东莞形象的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


空心菜_555


东莞理工学院是广东省东莞市第一所普通本科院校,定位应用型大学!省市共建,以市为主,杨振宁任名誉校长,学校于1990年筹办,1992年4月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成立,200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成为普通本科院校!2010年6月,与清华大学等61所高校一起被批准为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2018年入选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入选高校!



认识东莞理工学院,咱们先认识一下东莞这座城市。东莞,广东省地级市,位于广州东南,南临深圳,是全国文明城市,著名的科技之城,国际花园城市,可以说这城市还是挺不错的,而且东莞理工学院是东莞的亲儿子!



在上海软科中国最好大学排行榜中,东莞理工学院全国排名434位,广东省排名第23位,东莞理工学院有松山湖、莞城两个校区,拥有教职工1500余人,在校生1万余人,18个学院,48个本科专业,在学科实力方面,学校现有化学工程、环境工程、机械工程等广东省重点学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获IEET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可以说这学校还是比较不错的一所应用型大学!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如果感觉对你有帮助请点点关注,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敏锐视角


东莞理工学院怎么样?学风氛围怎么样?不知道是该上本省的河南大学还是这个东莞理工?

题主所选择的学校就是东莞理工学院和河南大学,我个人更倾向于河南大学,不管是从国内学校的名气还是学科实力、就业等方面,河南大学都要好一些。

东莞理工学院

东莞理工学院是广东东莞市的第一所普通本科院校,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由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任名誉校长。为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化学工程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3个一级学科被授予高等学校副教授评审权。
排名
在校友会版中,2018东莞理工学院全国排名第229,相较于2017年的276名,排名上升了47位。
最好大学版本排名中,2018东莞理工学院全国排名第434名,相较于2017年的342名,排名下降了92位。

优势专业:化学工程、电路与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机械工程、环境工程、机械工程、中国语言文学、电子科学与技术

河南大学

河南大学简称河大,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建 ,首批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位于开封,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具有“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和国防生后备军官选培资格。

排名

在校友会版中,2018河南大学全国排名第84,相较于2017年的85名,排名上升了1位。最好大学版本排名中,2018河南大学全国排名第173名,相较于2017年的172名,排名下降了1名。

优势专业:生物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土木工程、通信工程、化学、应用化学、临床医学、地理科学

感谢大家的关注,我会继续为大家带来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谁不曾彷徨


东莞理工学校有两个校区,一个位于松山湖,一个是莞城校区。松山湖校区环境比较好,但是不靠近什么商圈。所以休闲娱乐比较少。莞城校区就是占地面积比较小。但是靠近商圈,出行方便。休闲娱乐场所较多。学校年轻但是有活力。校园环境优美,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还可以。但是学习氛围一般,理工科专业较多,而且较为被重视。日常的管理也不是很严格,所以如果是理工科选择这里还是不错的选择。


东莞阿囍


东莞理工学院是一所理工类特色鲜明的教学1型大学。它的工商管理,环境工程,工程热物理,光电信息工程,结构工程。应用数学。法学理论区域经济学等学科特色非常鲜明;机械工程,环境工程,化学工程。电路与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等专业更是锦上添花,实力强大。

东莞理工学院是东莞的第一所普通本科院校,省市共建。学校从1990年开始承办,200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变更为本科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2006年5月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学校现有松山湖,莞城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210亩。其中松山湖校区占地1870亩。咨询更多高考问题,请关注有着40年丰富高考志愿填报经验且无一例考生滑档的金牌高考志愿填报专家,或者关注陕西省目前唯一正规注册的,国家有关机关审批的专业权威机构一一西安市户县金牌高考志愿填报咨询服务中心(百度可以查询,辨别一切真伪)。


现有图书197万册,有70个数据库,172万册电子图书等数字资源。现有18个学院,48个本科专业。

学校面向全国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应用化学,环境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等9个专业在12个省自治区一批招生,现有全日制普通学生2万余人。

单有教职工15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520余人,博士640余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1人。


金牌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曾经有人问我

你读大学了?

是啊!

哪里读呀?广州吗?

不是啊,东莞。

东莞啊!

一般这段对话讲到这里,就有点卡壳了,没有再问,也没有再答。

确实,这所高校没有广州大学城的高校群出名,也没有很牛逼的地方。但是,它一点也不差,它叫东莞理工学院,是东莞的骄子,我的学校。

就像经历过酸甜苦辣的人才有评价生活的权利一样,我在这里生活学习,我有向你们分享的信心。

标题并没有骗你们,东莞理工学院的荣誉校长确实是杨振宁先生,在开学典礼或者是毕业典礼上都能听到杨先生的致辞呢。这所学校正在高建,一本专业正在不断增多,二本专业也有,但是就在今年,连二本专业的招生分数线(502)也超过了以前所说的一本线(500),由此可见,这所高校的发展是很迅速的。

重点介绍一下环境,东莞理工学院分为两个校区,莞城校区与松山湖校区,城里的交通方便,吃的玩的应有尽有,这也是湖里的同学所羡慕不已的。而湖里的同学其实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松山湖校区位于国家一级的风景区——松山湖——松湖烟雨,在这里骑行烧烤的游客一年四季都有那么多。而在学校里的风景也不差,学校面积很大,依山傍水,小山上的果树往往硕果累累,水里的鱼也是数不胜数。校内也有风景区,像观鹭台、情人桥等等也是风景无限的。

校内配置齐全,篮球场有三大块,完全可以满足学生的需求,足球场有真草与假草两个,晚上在球场上散散步,生活也是很惬意的。篮球场旁边有体育馆,还有游泳馆,这两大馆让学校的室内运动都得以施行,是下雨天但又想运动的人的最好去处!

校内学习氛围也很浓厚,班上的学霸也不少,老师的教学质量很高。上课的时候,一般都需要提前半小时到达才能抢个好座位。说起学习方面,图书馆是莞工人最喜欢的地方了。馆中书籍应有尽有,你四年时间不停地看也看不完。特别是考试期间,复习的气氛非常浓厚,馆中基本座无虚席。

我知道,东莞理工学院确实算不上是最好的学校。但是请相信,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你来了,你会发现,这里是最适合你的。你来了,有一天你也会因为这所高校而自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