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2 中國城鎮化還有多大的空間

中國城鎮化還有多大的空間

譚浩俊 中國不良資產行業聯盟研究員

如果不解決好這些問題,城鎮化的空間就會很窄很窄,窄得無法再向前推進。

中國城鎮化還有多大的空間

看到這個題目,很多人會認為,這是一個很無知的問題。中國的城鎮化水平才50%,發達國家已經超過80%,空間有多大,不是一目瞭然嗎?

事實確實如此。關鍵在於,我們所說的空間,是實實在在的空間,是能夠給廣大居民帶來幸福和愉快的空間,要到能夠推動中國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的空間。而這個空間,顯然不只要看到數量、規模,而要看到質量和效率,看到獲得感和幸福感。

首先,從50%多到80%要多長時間。從50%多到80%,對中國這樣的人口大國來說,20多個百分點,可是一篇大得不得了的文章,其有多大空間,可能這筆賬太難算,也算不清。如果完成了,對中國經濟社會會帶來怎樣質的變化,可能充滿著無限的想象。關鍵在於,完成這個目標、縮小這個差距,到底要用多長時間,應當有個相對具體的目標,而不是籠統地說要提高城市化率。不然,會變成盲目追求指標,最終也實現不了目標。尤其是經濟欠發達地區,更要有更加明確的時間表。

其二,如何提高城鎮化的質量。城市化決不是城市居民數量和規模那麼簡單,也不是建了多少房子和修了多少馬路。前些年,很多地方通過撤縣設區等方式使城市規模迅速擴大,城市居民也迅速增多,實質並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同時,不少地方為了增加土地指標,採取了將農村居民通過土地徵用的方式集中到一起,名義上是成為了城市居民,名下的財產也多了,實質上生活水平和質量卻下降了,是守著新房產過貧民生活,有的還因此重新回到貧困人群行列。對此,早在2013年人國人大常委會審查城鎮化報告時,就有代表提出了質疑和批評,他們認為,城鎮化絕不是把村莊改造成城市,而是農業人口向城鎮的遷移,是資源要素集聚和經濟發展上的城鎮化。所以,這樣的城鎮化,還是有許多需要提高和完善的地方的。

中國城鎮化還有多大的空間

第三,城市配套嚴重滯後。在城市化問題上,由於過於講究速度,導致多數城市配套設施跟不上城市化步伐,去教育、醫療、就業、社會保障、城市基礎設施等,都滿足不了城鎮化的需要,造成很多城市仍然處於原有居民與新市民之間在各種福利和待遇等方面的差異。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只看城鎮化率,而不看城鎮化效率,那麼,縱然城鎮化率再高,也不會達到城鎮化的目標,產生不了城鎮化效應。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一些新型城鎮,包括所謂的特色小鎮等,從起步起,就預示著將來很有可能又是一個各種配套不健全、不完善,短板很多的城鎮化。

第四,人的素質城鎮化是一塊短板。城鎮化率的提高,必須伴隨著人的素質的同步提高,如果人的素質跟不上,同樣不是真正的城市化。很顯然,目前進入城鎮的居民在文化素質、就業技能素質、生活習慣與方式等方面,還是存在較大差距的,如何在推進城鎮化的同時,注重人的素質提高,也是推進城鎮化必須實現的目標。

第五,城鎮化過程中的生態保護問題突出。正在召開的全國人代會,上海代表團拿出了一份有關城鎮化過程中如何保護生態的調研報告。20位在滬全國人大代表去年組成專題調研組,用大半年時間,遠赴黑龍江省的哈爾濱市、伊春市,湖北省武漢市、仙桃市、恩施州,以及上海松江小崑山鎮深入調研,尋找我國城鎮化進程中的生態環境問題與應對經驗,形成了“關於我國城鎮化進程中生態保護和建設”的調研報告,提出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的九個方面建議。報告認為,我們國家城鎮化率已經超過50%,改革開放以來,每增加1個百分點,平均能耗增加18%,資源消耗和對環境造成的影響不斷增加。所以,如何在城鎮化中做好生態保護和建設,這是今後很長時間內都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如果這個問題不解決好,城鎮化率的提高,就會成為一份越來越重的責任,甚至帶來新的風險。

中國城鎮化還有多大的空間

總之,城鎮化率的空間很大,但這個空間裡,需要解決的問題也很多很多。如果不解決好這些問題,城鎮化的空間就會很窄很窄,窄得無法再向前推進。

更多精彩文章,

tanhaojun196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