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如何評價徐浩峰電影的動作戲?

xwaicdd


關注令狐伯光,帶你瞭解中國影視娛樂大小事!

徐浩峰電影的動作設計,徐浩峰身份是北影教授,出身武術世家都不重要,最終不得不提的還是徐浩峰開創的民國武俠電影。

武俠電影一直是中國電影,特別是香港電影除了功夫片當中,最成熟貢獻也最大的華語電影類型。

97後香港電影衰落,武俠電影也衰落了。徐克再拍了《七劍》,李仁港拍了《錦衣衛》《見龍卸甲》《關雲長》,陳可辛拍了《投名狀》《武俠》,劉偉強拍了《血滴子》等等,都沒能拯救武俠電影。

這十年的中國武俠電影,只剩下臺灣導演蘇照彬的《劍雨》。

徐克的《龍門飛甲》不過為《狄仁傑》技術探路,狄仁傑走的又奇幻類型路線,沒有多少人把它當作正兒八經的武俠電影。然後就是大陸導演路陽的兩部《繡春刀》,好歹給中國武俠電影挽回點面子。

《繡春刀》看起來像是古裝武俠輓歌,除此之外便沒了。

最終不得不提的人,必須就是把武俠電影,從古代朝代背景,一舉拉到民國背景的武俠大師徐浩峰。

同樣是民國題材,有兩部電影的票房成績,觀眾的口碑和票房反饋,形成最鮮明的對比,這兩部電影就是2016年香港陳木勝導演的《危城》,和2016年徐浩峰導演的《師父》

兩部電影陣容完全不是一個級別的,《危城》有彭于晏,吳京,劉青雲,古天樂,袁泉,江疏影等等,絕對是中國香港內地中生代群星雲集。還有吳京這種功夫明星,彭于晏不是打星,身材肌肉練得不錯。劉青雲和古天樂是演技實力派,故事本身也不差。

《危城》最終票房非常差,已經相當能說明問題。

《師父》的陣容完全不能比,廖凡得了柏林影帝也沒什麼存在感,小宋佳就一混電視劇咖,最終票房看來不高,但也比《危城》要高,主要是口碑很好,動作設計更是受到廣泛的讚譽。

中國武俠片的沒落,現在拍不出以前那麼好是一個問題。中國觀眾武俠電影看得太多,形成審美疲勞想要求新也是一個問題。新一代武俠電影製作理念,已經和以前截然不同。

武俠片的未來,徐浩峰的民國現實風格武俠能夠延續下去,姜文的《邪不壓正》預料也是這個路子。古裝武俠也需要走《繡春刀》的路子,現實的打鬥加上浪漫的情懷。

徐浩峰武俠電影的動作戲,不是武行專業的人說不出個所以然來。站在武俠電影的角度。徐浩峰武俠電影動作設計理念是現代搏擊打鬥方式,與傳統飛來飛去的武俠電影很不同,這種動作涉及更加真實,更符合現在觀眾的觀影習慣。

所以,我們有理由期待徐浩峰的《刀背藏身》,把民國武俠電影,中國武俠電影延續下去,甚至是探索更進一步。


更多關於武俠片的問題,歡迎大家關注討論!!!


令狐伯光


如何評價徐浩峰的電影動作戲。

挺好的。有很多說法筆者都感覺新奇。

看過《師父》

《箭士柳白猿》

他聽過的武林掌故很多,也確實拍出來一些味道。與那些流行的動作電影差距很大。刨去了花哨的動作設計,採用武術的打法,這種設計吸引眼球。

不過因為演員的問題吧,畢竟不是練武的,身子上能看出來,但也挺好了。

他的動作電影展現了一個徐浩峰的武林世界。

就這樣。

祝身安體泰福壽安康。


紫雲觀濤


徐皓峰是當下國內最具影響力的武俠導演之一,而徐皓峰的動作戲主要集中體現在《倭寇的蹤跡》《箭士柳白猿》和《師傅》三部電影中,徐皓峰的動作更偏向於民間武術的實戰,看起來雖然笨拙,但是實用性強,讓人為之佩服。


徐皓峰電影中的拳法快速凌厲、招招致命,以最短的距離和最快的時間內打到對手,比起個人的單挑,群戰彷彿更能展現徐皓峰的水平,尤其是《箭士柳白猿》中的武林仲裁者踢館橋段,十分精彩。

比起拳腳徐皓峰的動作中兵器佔了大部分,其中既有日本武士刀又有長棍、中棍,在《箭士柳白猿》中對棍術的設計十分具有創造性,而在《師傅》中我們又看到了詠春刀的大顯身手,詠春刀與雙刺、斬馬刀的對決堪稱整部電影的精華所在。



除了在自己導演的電影中對武學有特殊的理解,其中從他的武學專著中,我們也能看得到徐皓峰對武學的獨特理解。因為徐皓峰本身與民間武術流派的緊密連接,才早就了當下屬於他自己的武術體系,用在電影中更像是個人對武術認知在影像上的呈現。


關注頭條號武俠小王子李言,我陪各位一起聊武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