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如何评价徐浩峰电影的动作戏?

xwaicdd


关注令狐伯光,带你了解中国影视娱乐大小事!

徐浩峰电影的动作设计,徐浩峰身份是北影教授,出身武术世家都不重要,最终不得不提的还是徐浩峰开创的民国武侠电影。

武侠电影一直是中国电影,特别是香港电影除了功夫片当中,最成熟贡献也最大的华语电影类型。

97后香港电影衰落,武侠电影也衰落了。徐克再拍了《七剑》,李仁港拍了《锦衣卫》《见龙卸甲》《关云长》,陈可辛拍了《投名状》《武侠》,刘伟强拍了《血滴子》等等,都没能拯救武侠电影。

这十年的中国武侠电影,只剩下台湾导演苏照彬的《剑雨》。

徐克的《龙门飞甲》不过为《狄仁杰》技术探路,狄仁杰走的又奇幻类型路线,没有多少人把它当作正儿八经的武侠电影。然后就是大陆导演路阳的两部《绣春刀》,好歹给中国武侠电影挽回点面子。

《绣春刀》看起来像是古装武侠挽歌,除此之外便没了。

最终不得不提的人,必须就是把武侠电影,从古代朝代背景,一举拉到民国背景的武侠大师徐浩峰。

同样是民国题材,有两部电影的票房成绩,观众的口碑和票房反馈,形成最鲜明的对比,这两部电影就是2016年香港陈木胜导演的《危城》,和2016年徐浩峰导演的《师父》

两部电影阵容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危城》有彭于晏,吴京,刘青云,古天乐,袁泉,江疏影等等,绝对是中国香港内地中生代群星云集。还有吴京这种功夫明星,彭于晏不是打星,身材肌肉练得不错。刘青云和古天乐是演技实力派,故事本身也不差。

《危城》最终票房非常差,已经相当能说明问题。

《师父》的阵容完全不能比,廖凡得了柏林影帝也没什么存在感,小宋佳就一混电视剧咖,最终票房看来不高,但也比《危城》要高,主要是口碑很好,动作设计更是受到广泛的赞誉。

中国武侠片的没落,现在拍不出以前那么好是一个问题。中国观众武侠电影看得太多,形成审美疲劳想要求新也是一个问题。新一代武侠电影制作理念,已经和以前截然不同。

武侠片的未来,徐浩峰的民国现实风格武侠能够延续下去,姜文的《邪不压正》预料也是这个路子。古装武侠也需要走《绣春刀》的路子,现实的打斗加上浪漫的情怀。

徐浩峰武侠电影的动作戏,不是武行专业的人说不出个所以然来。站在武侠电影的角度。徐浩峰武侠电影动作设计理念是现代搏击打斗方式,与传统飞来飞去的武侠电影很不同,这种动作涉及更加真实,更符合现在观众的观影习惯。

所以,我们有理由期待徐浩峰的《刀背藏身》,把民国武侠电影,中国武侠电影延续下去,甚至是探索更进一步。


更多关于武侠片的问题,欢迎大家关注讨论!!!


令狐伯光


如何评价徐浩峰的电影动作戏。

挺好的。有很多说法笔者都感觉新奇。

看过《师父》

《箭士柳白猿》

他听过的武林掌故很多,也确实拍出来一些味道。与那些流行的动作电影差距很大。刨去了花哨的动作设计,采用武术的打法,这种设计吸引眼球。

不过因为演员的问题吧,毕竟不是练武的,身子上能看出来,但也挺好了。

他的动作电影展现了一个徐浩峰的武林世界。

就这样。

祝身安体泰福寿安康。


紫云观涛


徐皓峰是当下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武侠导演之一,而徐皓峰的动作戏主要集中体现在《倭寇的踪迹》《箭士柳白猿》和《师傅》三部电影中,徐皓峰的动作更偏向于民间武术的实战,看起来虽然笨拙,但是实用性强,让人为之佩服。


徐皓峰电影中的拳法快速凌厉、招招致命,以最短的距离和最快的时间内打到对手,比起个人的单挑,群战仿佛更能展现徐皓峰的水平,尤其是《箭士柳白猿》中的武林仲裁者踢馆桥段,十分精彩。

比起拳脚徐皓峰的动作中兵器占了大部分,其中既有日本武士刀又有长棍、中棍,在《箭士柳白猿》中对棍术的设计十分具有创造性,而在《师傅》中我们又看到了咏春刀的大显身手,咏春刀与双刺、斩马刀的对决堪称整部电影的精华所在。



除了在自己导演的电影中对武学有特殊的理解,其中从他的武学专著中,我们也能看得到徐皓峰对武学的独特理解。因为徐皓峰本身与民间武术流派的紧密连接,才早就了当下属于他自己的武术体系,用在电影中更像是个人对武术认知在影像上的呈现。


关注头条号武侠小王子李言,我陪各位一起聊武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