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在日本生活幾十年會說日語嗎?

反迷你的自來也


這個問題我來給你回答,筆者是科班出身的日語學生,現在在國外工作,身邊有很多一句不會日語就來日本的人,我就用我的經歷來告訴你在日本生活幾十年會說日語嘛。


在日本生活了十幾年的搬家大叔

在日本生活過的人估計誰都經歷過搬家,但是在日本搬家不像中國,隨筆自己找個三輪車就拉到下一個地方,首先日本就沒有租用的三輪車,而且開車需要駕照,所以外國人沒有駕照的情況下搬家非常的麻煩。

中國人搬家服務

於是就有很多人在日本有駕照的中國人,做起了搬家服務。自己有一輛車,然後通過微信或者中國的軟件來聯繫中國人拉貨或者搬家,按照次數來收費。找日本正規的搬家公司,一般單身公寓搬一次需要2萬日元(約1200RMB)或者更高。但是如果找中國人開的搬家公司或者接私活的人,每次只需要5000~8000日元(約300~500RMB),所以差價就出來了。一般中國人都會找便宜的地方,通過微信搜索“搬家”就會出現好多附近的人,都是搬家服務的。

筆者一次需要搬家,找到了一箇中國大叔,通過聊天,發現他在日本已經十多年了,一直從事給別人搬家的事情,也夠養活自己,他的簽證是家族簽證,搬家這個交易完全屬於私下交易,如果被日本入管局發現,就有可能被遣送回國,但是據他所講,暫時還沒有發現過。

他住在日本某大學的旁邊,留學生很多,所以每年留學生畢業以及留學生入學的時候是非常忙碌,平均每月搬家收入也有30萬日元(約1.8萬RMB)有時更高。

為何來日本?

據該大叔所講,他患有肝臟疾病,在國內治療已經花光了家裡的積蓄,無法再治療下去,他就依靠著家族簽證辦理了日本的醫療保險,在日本想要治療自己的疾病。在國內只是吃藥已經都吃不起了,但是在日本控制他疾病的藥物非常便宜(實際上這些除去報銷80%之外,對於需要照顧人口,加入保險的人幾乎是免費),為了自己的病他來到了日本。沒想到一來就是十年,他在中國的親戚幾乎沒有了,年齡原因多數人已經去世,他說他已經七八年沒有回國中國,因為他的病他沒有辦法離開太久,所以索性就不回去了。

接下來他也沒有回去的打算,因為回去之後醫療費是一筆非常沉重的負擔,在日本反而生活的更加自由和輕鬆,至少他不會為大筆的醫療費用操心。

會不會日語?

日語但是是會的,但是會只是體現在“聽”。大叔說他來的時候已經半百了,學習能力幾乎也沒有了,但是不能幹什麼事情就讓自己的孩子跟著自己。他也經過努力,去學習,去聽去認,現在他的水平是可以聽懂,但是說起來還是比較困難,而且帶有很濃重的方言口味(日本方言),有的詞語,比如行きます。他知道是 去 的意思,但是不知道為什麼是 行きます 的變形,動詞為什麼這麼變?形容詞為什麼這麼變?他不清楚,只是知道這樣說沒有錯。

而且他會的日語非常有侷限性,多是生活相關的詞語。他有一臺車,每年需要車檢,所以他也會一些車檢相關的詞語。

高中來日本的學生

除了上述的大叔以外,筆者還認識一些高中就來到日本的學生。他們一般是在日本先讀語言學校,然後去讀大學,最後日本大學畢業,找工作然後留在日本的套路。

A的經歷

暫且稱為A吧,A是高中就來到日本,讀了語言學校,然後順利進入日本的大學學習數學專業,現在畢業在日本當導遊。當時他在語言學校時,學費是需要自己掙的。來到日本之後,他就選擇了白天上學,晚上在居酒屋打工,所以他最開始記住的句子是【 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またお越しくださいませ。】(非常感謝,歡迎下次光臨)。在學校雖然教日本的語法以及詞語,但是課堂上的東西都是日語的基本,對他來說,需要面臨的是生活,是馬上能夠使用的句子。

在居酒屋打工時,日本的店長說話帶有很濃厚的方言口味,比如“はい”他就說成“はいゆ”,都是表達是的意思。每天接觸的是這個環境,就讓他的日語也帶上了和濃重的方言色彩。

日語究竟如何?

日語一級肯定是通過了的,說話溝通也沒有問題。但是可以明顯的感覺有些單詞發音的時候他故意的就省略掉了,比如すごい、寒い後面的い,為什麼省略掉?因為日語口語一般說冷的時候,很多人講“さむ~”,就表達了冷的意思,但是在他認為さむ就是一個詞語了,就是代表冷的意思,實際原型是さむい。

上面只是一個例子而已,這麼簡單的詞語當然大家都知道。

還有就是他的語法非常不好。

動詞,形容詞變形和接續是最基本的,但是在加上未然形,連用形之後,就有些迷糊了。知道行かない是不去的意思,但是為什麼是行かない,而不是行く、行き等詞?他們說不清楚。

在當初的學習中,很多人重視的是實用性,而忽略了一些基礎性。

總結

上述只是兩個例子而已,很多人的情況不同,所面對的生活不同,接觸的領域不同,所以語言的方式也不同。有很多人在日本日語突飛猛進,也有很多人說話依然是磕磕絆絆。所以,樓主的問題,來日本十年肯定會日語,但是日語的程度依然是參差不齊。


用正確的眼光分析日本。

部分文章:

《在日本做什麼職業最掙錢?看看你的職業在日本能掙多少年薪》

《在中國生活的日本人眼中的中國青年,究竟如何評價80 90後?!》


日本二三事


這個問題我覺得我可以回答!

一轉眼,來日本已經快9年了,剛來的時候,根本不會說,我是家族簽證來日本的,老公是工程師,在日本做研發,來了以後,第一件事就是學騎自行車,第二件事是學日語,對於我這個運動白痴來講,學日語比自行車簡單!

剛開始就是看電視,看新聞和天氣預報。然後在家附近的一個由日本的志願者開設的一個日語教室,裡面的老師,全都是免費教學,就這樣風雨無阻地學了不到半年,再加上自己在家學習,來日本七個月就過了二級,但是後來因為老公的工作,我們搬家了,不能再去免費學習日語了,索性就在家自己學,也找到了一份工作,就一邊上班一邊學習,來日本不到兩年,就過了日語一級,但是由於不是科班出生,總覺得自己在寫日語專業文章上很欠缺。

一級通過以後,就考了中文教師證,邊教中文邊學日語,日語還好,看電視,綜藝節目,有時會還是有聽不懂的詞,說話也還好,只要自己想學,基本都能學會吧!!


水晶4445733


我認為:無論學那種語言,基本方法沒有區別。就要多聽、多說,但最最重要的一點是:多問!我是寧波人,外地人來寧波打工的很多,有些外地人與我在同一個辦公室,但幾年下來,兩個寧波人之間的對話,他們還是聽不懂!何故?因為他們習慣用普通話交流,聽到寧波土話,懶得刨根究底,例如寧波話"推板”一詞,你若不問,無人解答,哪怕你在寧波住了十年也不明白,一問,有人解釋就懂了;原來是"差,壞,不好"之類的意思,而且問一遍是不夠的,大量新詞彙一來,你就把舊知識忘了,要常聽、常問才能記住大量詞彙。但這僅僅是"聽得懂",要學會說活,還得模仿其腔調,一字一句,慢慢地學,漸漸自然會流利起來,學本國語言如此,學外語也完全一樣!


阿斌270202161


看人,看年齡。

有人上兩年語言學校已經能無障礙交流。

有人混六年(語言學校2年,大學4年)只顧打工 ,在只有中國人的小圈圈裡活著。大學畢業也找不到工作。公司面試的自我介紹也講不清楚。

也有被自己父母帶到日本定居在日本上學的小孩,在環境的影響上,日語學的非常快。一年就會發現他的發音和日本人一樣。

也有將自己父母接到日本定居的,結果父母因為年紀大,沒有學日語的意願。生活中一句日語也不講,即使能聽懂幾個單詞。 如果附近有相同年齡的中國人的朋友,還能待下去。如果沒有,連個打麻將的有沒有,雖然孩子一片好意接父母來養老,父母最終還是會選擇回老家。


生活幾十年還不會說 倒不至於,但是,如果你是成人後才去日本的,那麼你的發音和選詞還是

能分辨出來的。就像大家聽到的 外國人講中文一樣。


總之在日本,中國人實在太多。不能一概而論。




洪韋


日本是帶夠了,覺得太小了,真感覺憋屈,第一年語言學校,日語沒有提高,周圍都是中國人 送報紙,第二年周圍全是日本人不讓講漢語,聽為主,回家反覆看相同電視劇,感覺日本人說快了我聽能聽出來發音了,單詞量不夠,開始查字典學習,第三年開口說的比較流暢,正常交流沒有問題,努力把日語說的標準,第四年正常交流日本人覺得我是日本人,開始聽日本相聲 ,但是也有很多單詞文化等不熟悉,需要問清楚,基本上我語言天賦不好,可是這四年下來,估計這輩子日語也可以了,雖然回國10年多,但是基礎還在,有環境的話很快就適應了,畢竟年輕時候學的東西掌握的還是牢一些,希望年輕人多走出去鍛鍊,掙錢真的機會很多,人生走出去以後才更精彩


海哥32013923



Yuri君在日本


大學自學加學校選修了一個學期,平時看看日常類的日劇,日漫,過了N3了。打算等今年有空過一下N2

但是打算學日語前要考慮好,日語發音有點奇怪。特別是對英語口語影響挺大的,反正我現在有的時候要講英語的時候不自覺的就會說成所謂的日式英語發音


Algerk


借問日語代之答英語,事不同而理同也。這裡大部分香港新界移民是六七十年代以土地換居留的交換來英定據,即當港英當局要徵用開發新界土地時,即出臺這個交易條件,那未這批移民到現在已四,五十年的居住英國了,他們的英文現況如何呢?分如下三類。

一,小孩子來後即插班英國小孩學校,並無在語言上的開小灶,而是讓學童們在跟班課程中,逐漸把英文水準迊頭趕上,這個過程也因學童的年紀大小成反比,但都能趕上,即使是上中學的,到會考時也能進帝國,牛津,劍橋。

二,青年人,到英後有一年的免費英文補習,這足以對付打工,交流

三,中老年中層次參差,有呆五十年,基本無英文水準,只講二三句問候語,也有好的,比如我本人,因是公派,(不屬新界移民)出國前半年英文,年紀大了近五十了,但二十多年過來,口語是川英,無法牛津了,但能交流,比如現在同時在發頭條,耳機聽BBC四臺節目。最大的語言能力的提高是看學術論文,所以八年前回石河子大學續職時,給一位同時到帝國理工的朋友,說我們的英文過關了,故申讀課題容易,而他也找人代與申請就困難。

語言的最佳學習是3一6歲,如果這孩子在一複雜的語語環境中,如馬來西亞華人小孩輕鬆愉快地掌握英,荷蘭語,普通話,廣東話,馬來西亞語


天觀易3階控制論創新


我們有優勢,比日本人還通漢字,認真學習,看電視,看小說,很快就會日語的,而且工作中基本無障礙。把一本中日字典翻散架了。


臘梅123249794


如果經過系統的學習,保持學習頻率,短則三五個月,長則一兩年,就可以做到無障礙地交流,當然生活和工作的環境可能對之後更深度的學習會有影響。

這個問題的話,不知道題主的意思是否是

不經過系統的學習,在日本生活幾十年會說日語嗎?

會說,但詞彙量會非常有限。

沒有系統學習的話,對後續的學習也會有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