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摩拜和ofo到底是靠什么盈利的?长期低价包月不会破产吗?

千潮科技


欢迎在点击右上角关注:「太平洋电脑网」,更多有趣资讯等着您哦。

盈利了吗?摩拜和ofo都没有盈利啊。

看看大佬是怎么说的。在上个月的复旦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上金沙江创投董事总经理朱啸虎(同时也是ofo的投资人)在第三届谈到“共享单车大战”时表示,目前共享单场行业的格局已经确定,基本上前两家占据了95%的市场份额。

虽然占据了大量的市场份额,但是摩拜和ofo并没有盈利啊。朱啸虎表示这两家每个月仍然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运营,唯有两家合并才有可能盈利。

虽然不知道这两家共享单车企业能不能合并,但是很明显这两家是目前来说还没有盈利的。

但是它们是如何生存下去的呢?我们来看看ofo获得投资的情况:

(数据来源IT桔子)

我们可以看到ofo的融资情况多大上百亿,所以能够维持企业的运营并不出奇。

来看看摩拜的:

摩拜没有那么多,但是也有80多亿元。小编我长这么大都没有见过这么多钱.........

那么它们把钱烧完之后会盈利吗?今年6月底,戴威还说ofo在2018年能实现海内外全面盈利;朱啸虎说两家合并会盈利。虽然盈利像是遥遥无期,不过这些大佬都这么有信心,我们就更加不担心啦。

大家还记得之前外卖大战,饿了么、美团外卖、百度外卖在上一段时间的外卖大战上,斗争直至白热化。不过战争的硝烟褪去了,百度外卖被卖身、美团和饿了么占据主流市场。或许共享单车在不久的将来也会有这一天。


太平洋电脑网


主要就是盈利模式没想好,盲目扩张,粗放式经营,才导致现在的局面,摩拜被收购,ofo被曝资金链断裂,押金难退。

当时,大家都是为了抢用户,所以设计各种优惠,等着资本的青睐,或者跟着资本的想法走;在运营上比较粗放,扩张的太厉害,你看ofo甚至进军海外。

共享单车粗放体现在哪里呢?

1、乱停乱放:虽然APP上也告诉用户要停哪里,但是没有明确奖惩措施;

2、车辆损坏:零件坏的,比如刹车,这个很危险;整个车坏的,扫码开锁后不能骑;

3、扫码失效:也与乱停乱放有关,部分是灰尘雨水侵蚀;部分也有可能是恶性竞争搞破坏,非常影响骑行体验;

4、调度无方:

短途出行很多是单行线,比如我可能骑到地铁站,但没人从地铁站骑回去,所以这个时候要靠运营调度;但现实是很多都是某个地方非常多,某个地方一辆都找不到。

共享单车没有做起来,不能一味责怪用户素质低,商业不能过多依靠用户道德,而要制定商业规则和执行方法。

共享单车如何才能做起来?

1、停放规划管理:还是要一个城市一个城市运营,与交管部门、城管部门合作,规划和设立停放点,否则势必会占领和浪费城市资源;

2、大数据精准调度:这个其实很难,但必须做,根据短途出行人口数据和历史出行数据,确定起始位置各要多少量车,有多少辆在流动中等等;

3、事故车及时维护:排除事故车,及时维修或更换,这个可以通过用户举报得知,可给予一定奖励。

共享单车的本质是短途高效出行和资源优化配置,关键在于每个用户都能够随手可骑,

要方便和高效但又不能占据过多的城市空间,不能出现找不到车、扫码失效这种现象。


上木木说,专注互联网商业模式、品牌策划和自媒体运营,让懂品牌的人先富起来!


上木木说


现在的共享单车的竞争是为了挤死其他对手,争夺行业霸主地位,未来盈利应该靠这些方面:

1. 靠流量

摩拜和ofo是比较常用的共享单车,市场的占有量比较大,使用的人比较多,能带来非常大一笔流量,这也是受益的来源。

2. 靠骑行付费

骑行大部分开始有固定来源的,当成本一定时,使用的人越多,利润就越高,虽然骑行每次的费用不高,但是累计额也是一比大数据。

3. 靠广告

广告逐渐成为单车的获利来源,听闻ofo近日已经有了5秒的开屏广告,未来会不会更多,还是未知数。

4. 靠数据

共享单车带来的骑行数据,能为企业所利用,当下数据、资料就是一笔巨大的宝库,可以转化为经济价值。

5. 靠企业合作

当然单车的未来很有可能和企业合作发展,一项消费可以联动带起多个消费,甚至还包括活动的收益,比如举办骑行赛事等。

总结:当下的优惠活动都是为了抢占市场,以后的盈利才是企业的长久之计。


我是农民工“懂事长”李合伟(抖音号:hws666888),20多年创业经验,非著名天使投资人、创业导师。更多有关创业的内容,敬请关注头条号:合伟说,与我一起聊聊创业那些事!


合伟说


恰恰包月是一种暴力模式,而不会导致破产。

包月可以死死的套住你的押金,你不可能在包月期间去退掉押金。每人5元,1000万人交押金是多少钱,肯定不止1000这么个数字吧,而同时1000万人每人不止100的押金即是放到支付宝来说万元每天1块零几的收益,就拿膜拜来说每人299乘以1000万那天收益是多少?自己算。


自行车维护费用有多低,想必大家也都骑过,就拿初中三年来说维护费用绝对用不了100块,最常见问题,车胎没气,车链出现问题等等吧,找不到10天频道问题。自行车由来已久所以各种问题,在发展期间不断磨合抵消,故障率很低了。再则以共享为名,产品问题百出的话,大家也不会选择去骑行。所以说共享首相质量需过关,否则更没法玩了。


再则包月是源源不断的,同一时期集中爆发也是开始新模式时期,后期虽然少但也是不可避免的,会有人去选择的,如果我是学生,共享对我来说最好不过了。


管锥


1、大宗采购和单独购买的成本是不一样的!

所以这决定了共享单车的制造成本是和我们平时买的自行车成本是不一样的,远低于我们的购买成本。

2、共享单车从根本上解决了自行车的闲置现象,使自行车被充分的使用起来,所以1辆自行车1天被多次骑行变成了现实。

这样提高了共享单车的使用次数,增加了收入。

3、共享单车初期的时候,是要求缴纳押金的。这使得共享单车的平台,变成了一个融资的平台。在初期收到了一部分融资的回报(现在拼的狠,押金绝大多数平台不要了)。

4、共享单车的流量效应,使得广告业很快会渗透到共享单车上的。而广告可以是物理性的(车身广告),也可以是APP或微信小程序的。

以上就是我能找到的共享单车目前已知的盈利模式。

只要能实现盈利,资本就会继续投入的,直到市场上只剩下2个品牌互相都烧不动钱的时候,再整合。(参考滴滴)


不是解放托


虽然我不知道两家共享自行车公司是否可以合并,但很明显这两家公司目前都没有盈利。

但他们如何生存?让我们来看看获得投资的情况:

我们可以看到,ofo的融资高达数百亿,因此能够维持公司的运营并不奇怪。

我们来看看Mobai的:也有超过80亿元。我这么长时间没见过这么多钱.........

他们烧钱后会赚钱吗?今年6月底,戴伟还表示,2018年国内外可以实现全部利润;朱小虎说,这两次合并将是有利可图的。虽然盈利能力似乎无处可见,但这些知名人士对我们的担忧更加自信。

每个人还记得以前的外卖战争,饿了么,美团外卖,百度外卖战争中,奋斗直到炎热。然而,战争的烟雾已经消退,百度外卖被出售,美团和饿了么占据主流市场。也许共享单车将在不久的将来有这一天。


智慧城市研究


永久低价包月甚至是免费包月,肯定是会破产的,现在ofo和摩拜发免费月卡是有目的的。摩拜和ofo在一轮优惠福利补贴给用户后,出现了以往行业竞争经常出现的情况“第一名和第二名打架,结果老三、老四死了”,在共享单车行业,ofo和摩拜可以说是行业的第一、第二,酷奇单车和小蓝单车则是行业内的第三、第四。在这轮低价包月和免费福利下,酷奇单车和小蓝单车双双进入危机。

比标准答案更经得起考验的是马太效应,充分竞争的市场没有第三名。

而6-8月份也是共享单车行业投放和价格大战打得最火热的时候。摩拜在6月16日完成6亿美元的E轮融资,而ofo也在7月6日完成了7亿美元的E轮融资。两巨头已经远远将其他的共享单车企业甩在后头,延续投放圈地的战争的同时大肆铺开优惠活动。

酷骑单车表示,酷骑单车的资金实力不如两巨头,本身的现金流无法满足运营需求。当时整个行业被动陷入“优惠大战”,ofo和摩拜等巨头推出“1元骑1个月”的活动,即使

酷骑高峰时期的日订单将近300万,但是流水甚低。

而且越是在后面的共享单车玩家,越是希望通过加快速度推广占领市场,从而在共享单车行业中占有更高的市场地位,所以很多共享单车企业常常抽取用户押金来用在造车上,甚至是透支企业资金链来投放市场。在资本不投资输血、用户大量流失后,就连押金也没有足够的数量给用户们退了。


媒体训练营


目前来说,ofo和摩拜还没有真正实现盈利,还是需要一场大战才能确定共享单车的格局,就好比美团外卖和饿了么,还有百度外卖大战一样。最终的结局虽然可能不会像外卖大战那样的三家变成两家,但是却会像外卖大战一样持续亏钱和对手作战,目的就是市场份额,强者才可以通吃。

长期包月是ofo和摩拜激烈竞争的价格战的结果,价格战使得包月的费用变得如此便宜,一方跟进了,另外一方也会采取相等甚至更加低的价格。破产是不会的,因为共享单车行业很需要,有着强大的用户数量,而且共享单车APP也是一个流量入口啊,这些都是实际的业务,有了这些实际的业务就可以融资,京东也是亏了十年才可以盈利,而且是靠着融资活下来的,共享单车即使亏损也是可以活下去的。



至于盈利方面,ofo和摩拜的主要盈利来源就是骑车的费用了,另外ofo也开始做车身广告和APP开屏广告,而摩拜还没有类似的举动,哈罗单车也没有类似的广告举动。所有共享单车主要盈利还是来自骑车的费用。


财道


老虎君想说摩拜和ofo实现盈利了嘛?最近的ofo和摩拜似乎都摊上大事,首先是摩拜员工跳楼事件还没有平息,ofo的资金快撑不下去的“谣言”一直被各大媒体转发,喊了太多次的狼来了,最后狼真的来了。

其实从重重迹象可以看出,ofo真的很缺钱,原本通过支付宝芝麻信用免押金骑车的这项服务,已经停止。同时,点击进入ofo小黄车,会跳出交纳押金的页面,该页面上除了显示“交199元押金(随时可退)”,上面还新增了一项“95元充值免押(限时专享),用户使用月卡功能,就必须交押金,两种方式可选择。此前ofo也被传出挪用用户押金的新闻,但是ofo方否认了此条新闻。

摩拜和ofo作为共享单车行业的老大,盈利的方式有多种,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向用户收取押金,APP广告和车身广告也是一种盈利方式。共享单车想改变“烧钱”的局面,就必须改变商业模式。

摩拜和ofo的盈利模式还在不断探索当中,至于会不会破产,只能静待市场方面的消息。


环球老虎财经



共享单车火了之后,往往有一大批跟风者,共享汽车,共享充电宝,更夸张的还是有共享女朋友,真是无语,今天重点唠唠共享单车,共享单车,目前最火的就是小黄跟摩拜了,其他跟风者已经给干趴下了,该破产的破产,有些甚至出现了无法退押金的现象,那说说小黄车跟摩拜为什么会成功


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肯定会有优势的,无论如何你已经第一个出现在了人们视野当中,有了知名度,认可度,抢占了市场大部分蛋糕,而之后的跟风者有可能只是找不到车的替代品。


至于题目所说的,长期包月不会破产吗?我想说的是想多了,小黄车,跟摩拜,之前估值都已经过十几亿美金了,现在具体多少并不清楚,但由此可见,带来的经济效应,假设1000辆单车,押金199,有100个人交了,那就是很可观的数字了,何苦现在单车基本上那里都可以看到,交付的押金个人认为肯定是拿去做了其他投资,有钱在手,做点其他投资赚的多,还用看的上那骑行带来的一点收益?(不过几千 几万辆骑行 带来的收益也是可观的)而且一个品牌出名了,往往可以衍生许多周边产品,或者有人让在小黄软件上打广告,那也是不菲的收入,至于之后发展是否会在车身上帮人打广告那就不得而知了。

小黄已经越来越普及,跟支付宝挂钩,信用分高的已经不用押金了,其实出名了,已经不是考虑能不能赚钱的事情了,而是很多人找他们投资,名气效应带来的利润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你单单觉得靠骑车带来的收益就能养活一家公司,甚至每天都有破损单车出现的情况,那就有点单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