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 透過表面看本質,深度解讀期貨棉花的“成名之路”

透過表面看本質,深度解讀期貨棉花的“成名之路”

棉花圈裡有句行話,“世界棉花看中國,中國棉花看新疆。”可是,新疆棉花今年受災了!

透過表面看本質,深度解讀期貨棉花的“成名之路”

5月7日,北疆大部分地區降雪。5月6日到8日,全新疆範圍內的大風、低溫、霜凍、降雪極端天氣造成棉花受災。5月15日,新疆喀什地區又降冰雹,棉花再度受災。

據瞭解,整個巴州地區補種後受災會影響到20-30%的產量,尉犁縣種植面積10萬畝,受災5萬畝。新疆作為國內最大的棉花生產地,供應量大,品質也被行業高度認可。現如今,部分地區棉花播種受天氣影響,生產成本提高,成為未來棉花價格看漲的主要因素。且內地棉因效益差,預計種植面積將會減少。因天氣因素可能不及上年,故2018年全國棉花產量或許低於2017年,預計為584萬噸,減產4.8%。上游棉花價格上漲,生產成本提高,是棉紗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

此外,外棉供求也偏緊。中國的主要棉花進口國情況如下:

美棉主產區播種時節遭遇中重度乾旱,影響新棉播種。

印度棉花市場近幾年在供需基本面的支撐下,一直維持著高消費低庫存高價位的狀態。2018年印度國內消費量會繼續上漲,印棉出口會減少。總之,上游供給偏弱,對棉價形成支撐。

看完了供給一側,再看需求方,下游紡織服裝廠商對棉價走勢向來舉足輕重。

目前,我國紡織服裝回暖。近期棉紗需求向好,利潤回升,皮棉價格保持堅挺,高品質棉花貨源稀少,價格堅挺,紡企生產中高檔紗線棉紗價格穩中有漲,大多訂單走貨,供不應求。近日紡企陸陸續續上調棉紗報價,上調幅度在100-500元/噸,工廠正常接單,出貨順暢。目前棉紡企業原料庫存補庫節奏正逐步加快,國內紡織產銷基本平穩,出口大幅回升。農業農村部近期發佈消息稱,紡織品服裝出口回暖,紡織企業訂單充足,棉花需求平穩,棉花消費量維持822萬噸不變。

綜上所述,雖然新疆部分地區新棉播種受天氣影響,未來棉花產量下降,成為現今棉花價格上漲的依據。但是鄭棉的連續漲停背後,不排除市場炒作,棉花減產,不代表供給不足。生意社分析師朱才群認為,未來棉花市場不會出現太大的波動,國儲棉和進口棉為市場提供一顆定心丸。在鄭棉期貨連續上漲,進口棉價格提升的特殊場景下,現貨皮棉價格上漲成為必然。同時,經銷商補庫存的市場行為,使得棉花成交增加,導致棉花價格水漲船高。棉紗銷售情況並不樂觀,產業鏈市場成交併不是主要因素,“供不應求”不是市場剛性需求。棉花價格的上漲,不會持續太長時間。國內市場棉花漲價,不意味著棉花市場的盈利提升。推進機械化生產,減少棉花生產成本,提高國內棉花市場競爭力,是國內棉花正在經歷的長征路。預計棉花上漲持續到6月份,之後將會出現上升疲軟期。

透過表面看本質,深度解讀期貨棉花的“成名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