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为什么医生天天接触病人,但并不经常生病?

蒋光登


医生这个职业的悲哀在于,医生都是死于自己治不好的疾病。

医生不生病是假象,事实上医生各个都处于亚健康状态,长期高节奏,高强度以及高压力的三高工作不生病是不可能的,轻度的疾病根本不能让医生放下手头的工作,一边吊水一边上班的医生比比皆是,是不想休息吗?非也,实在是临床人手少,少个医生就意味着整个病房的工作做不完,意味着同事就得加班,小毛小病的谁会让同事为难呢?

其实科室不同,压力不同,接触的传染性疾病的病人数量不同,医生患病的可能性也不同,按照风险来说,呼吸科医生是绝对首当其冲,天天和病人生活在一个半封闭的病房中,在没有确诊之前,并不知道哪个病人是结核等传染病病人,每天查房要近距离的听诊体检,传染的机会是很大的,其次就是消化科,肝炎患者末期肝硬化很容易导致消化道出血,接触到会有传染上肝炎的风险,感染科其实风险也很大,但每一个患者事先就知道是传染病患者,医生也会加强隔离以及自我保护,所以风险反而有所下降。风险最小的应该数内分泌科医生,病人以糖尿病和甲亢为主,没有传染性。

但话说回来,经过临床多年历练的医生,免疫力确实比一般人高一些,这是因为医生平时吸入含有病毒细菌的气体,只要不发病,都会获得针对这些细菌和病毒的免疫力,相当于活菌免疫,所以医生要么不生病,生病了就说明免疫力很低了,而且感染上的都是耐药菌,治疗难度大。

医生,没有一点情怀,是做不称职的。


胡洋


初看此问题似乎已经潜在的将医生定义为由特殊材料做出来的人,具有某种抗病的特殊能力,而医生也是普通人,与所接触的患者并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问题中提到的通过接触而患病的疾病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其中之一是大家所熟知的传染病,其二是通过心理层面而患的心因性疾病。从接触的单位接触人数而导致发病者的比例来讲的确会有医生更不容易患病的现象,以下精灵医生就这一现象进行分析解答。

首先聊聊传染性疾病,对于医生比普通人更加了解不同疾病的传染途径,因此在接触患者的时候会针对不同的疾病进行特殊的注意和防护;对于一些通过呼吸道传播的疾病,有时防不胜防,即便有防护措施也可能会在一定程度接触到病原菌,但少量接触可以让体内的特异性免疫系统更好的调动起来,进而对疾病有更好的抵抗力;此外,由于医生对疾病的了解,很多疾病还在早期的时候就会开始注意休息和治疗,以避免其发展的过于严重和产生其他并发症。

再来聊聊心因性疾病,在人群中有些人容易受到心理暗示的影响,如看到了某某生病就感觉自己也生病了一样,医生中也有这样的人,比如很多医学生在医学院学习各种疾病的时候都不由自主的感到自己也患有了各种疾病。但从医学院到成为一名临床医生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除了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也包括心理的磨练,因此在心理层面医生也比普通人更具有一定的心理防护能力。

以上分别从两方面谈到了医生对疾病有一定的防护能力的原因,但是这并不能推论医生不经常生病,开始精灵医生就提到了,医生也是普通人,也会患有各种疾病,而且现在医生的工作强度和心理压力都要远大于普通的职业,医生这个群体反而是一些职业相关疾病的高发人群,很多医生都是身患多种疾病仍然坚持工作的,因此医生不经常生病实际上是一种对医护这个职业不了解所产生的错觉而已。


精灵医生


俗话说得“人食五谷杂粮,岂能不生病”,医生也不例外。去年网上一位医生挂着吊瓶坚持给病人看病的照片被刷屏,感动了无数网友。

这是真人真事儿,说得是陕西省宝鸡县的内科副主任医师。

不过生活中,我们在诊所、在医院,或者身边有从医的亲朋好友中,很少看到有医护工作者在吃药打针的。所说的有了上面的疑问。我们不妨分析一下原因:

1.职业特性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医疗卫生,预防保健习惯。作为医护工作者们,从接触医学专业开始起,再到走进医院工作,获取那么多的医学知识,接触了无数的病例,肯定会让自己有了很好的自我预防和保护的好习惯。包括生活,作息,爱好等等,比如极少(不是绝对)有医生抽烟成瘾,嗜酒如命。

虽说“术业有专攻”,即使不同医学专项专业的医生,但对于医疗卫生,疾病预防等各方面的知识,肯定比我们“外行人”要了解的清楚,全面,自然会指导自己家人进行相关的预防。

好的习惯,好的预防,就有好的体格和抵抗力。笔者有一次同一个妇科专业的同学一起讨论孩子发烧的事儿,他坚决反对一发烧就吃退烧药,尤其是生病乱吃抗生素类的消炎药,他家人发烧多是物理降温,所以家人很少生病,抵抗力非常好。他经常会告诫我们,如果生病“能不吃药就不吃药”“能吃药就别打针”“少用慎用抗生素,激素类药物”。

2.环境让他们更重视自我保护。医护工作者的工作肯定离不开医院和病人,这样的环境中,让他们比外人更小心和仔细。在医院我们经常会看到医护人员不断的用流动水洗手,有时候还要进行其他必要的消毒措施。

另外,大家都知道,医院里分出不同的科室,他们接触的病人也不同。不是所有人病都传染,那么外科医护人员较之内科人员就安全的多。传染科的医生处于相对较为危险的环境,他们都会有相应的更多的预防措施,戴口罩,手套,是最基本的,定期体检,注射疫苗等还要更细致的防御措施。一旦防范不当,也会被传染,非常危险。大家熟悉的“非典”期间,我们很多的医护人员因为长时间与“非典”患者接触,劳累过度,被传染SARS病毒,有的以身殉职。

他们说永远值得我们缅怀的英雄!

3.第三种情况,就是一个生活状态的问题。生病是偶然现象,再说了,谁生病也不会到处宣扬。假如医生生病,除非特殊原因医生必须带病工作,通常也不允许带病上岗,尤其是患有传染性的疾病。所以外人也很少看到他们生病的情况。


高山仰止622


“快乐的小大夫”为您解答,欢喜关注

谁说的,在我身边看并不是这样的。

首先医生也是普通人,也会得病的。各种疾病的发病率和大家差不多,甚至有的疾病发病率要比普通人要高一些,比如心脑血管病。

其次,并不是接触啥病人就要得啥病。

大多数医生治疗得得患者并不是传染病,比如常见得普外科脑外科等外科疾病基本都是不传染的,大部分内科疾病也是不传染的,比如神经内科疾病,心内科疾病等。所以天天接触这样的病人也不会得相同得病。

但是如果时可以传染的病,比如呼吸科和儿科的流感等病,在劳累和防护不慎的情况下也会传染的,比如前一阵子有一个医院的儿科大夫全都得病,科室停诊。

还有在传染病的科室比如在结核科或者肝炎科,医生长期接触具有传染性的病人,但多数情况下时不得病的,主要是医生有防护知识,平时注意。但是也有的医生被传染的实例。主要是医生抵抗力下降的时候,比如值夜班后,再加上不小心的情况下是可以被传染的。

总体来说医生天天接触病人也会得病,但怕平时注意基本能避免。

关注“快乐的小大夫”,做自己的医生,健康快乐生活


快乐的小大夫


应该说相对于普通人而言,医生接触各种病原体的几率更大,但医生总体患病率要低一些。原因大概有这么几个:

1. 良好的生活规律,生活习惯。 医生相对普通人而言,更了解人体的机能结构,知道科学的日常饮食、起居、运动规律对健康、疾病的重要影响。调查发现,医生职业中嗜烟,酗酒,暴饮暴食,长期熬夜的比例远远低于其他职业。因此大多数医生日常生活起居、饮食规律方面要远远的强于普通人。



2. 职业习惯,无菌意识减少了感染概率。 医生的工作环境实际上是恶劣的,病房里充满了各种病原体,尤其是那些呼吸道,消化道传染的病原体很容易造成医源性感染,一些血源性疾病,也可以通过手术、治疗时通过破损的伤口传播。 为了避免这些院内感染,医院有定期的消毒措施、院感检查;医生工作时的穿戴,防护也有特别的要求,尤其重要的是医生的无菌操作意识,始终贯穿在整个的诊疗过程中。这些习惯,也帮助医生在日常生活中避免了很多感染。

3. 医学知识、医疗职业能够帮助医生及早、正确处理自身病患。所谓知识就是力量,近水楼台先得月。医生自身出现健康状况的时候,很容易自我诊断治疗,将疾病消灭在萌芽之中。没把握的,也很容易咨询到自己的医疗同仁、朋友。在本院治疗的,同事们都会积极提供各种方便,免去很多排队、求人之苦。

当然,这并不代表医生不会生病。尽管有强大的医学知识技能保护,各种危害仍然防不胜防,医生也会生病,尤其近些年来,由于医生的工作强度过大,很多医生不得不长时间处在高度紧张,持续疲劳的状态,不少医生的身体状况严重恶化,甚至抑郁、过劳死、自杀时有发生,所以给医生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保护医生的健康,也是刻不容缓。


皮肤科董医生


没有啊,医生也是人,也会生病啊。难道说妇产科医生就不会得阴道炎,外科医生就不会有外伤吗?医生也是人,又不是神仙,自然生病吃药打针甚至做手术,都是正常事。

我曾经有段时间非常忙,连着上了几个夜班,再加上家里也有一些事情,结果一不小心就得了霉菌性阴道炎。说句实话,哪个门诊不看上几个阴道炎的病人呢,但是这并不代表自己就对这个病免疫了。不过还好,毕竟自己就是医生,平静地给自己用了药,然后就好了。

有时候医生可能会比较注意预防,因为毕竟自己有这方面的知识。

其实在我身边,医生生病很多,在高强度的工作下,昼夜颠倒,夜班加班,很多人的身体都有问题。我妈妈三十几年老妇产科医生,高血压糖尿病肩周炎一个都不少。而我一个阿姨也是几十年的心脑血管医生,结果自己五十岁的时候,得了脑梗塞。

医生不是超人,只是恰好学医的普通人而已。


妇产科女司机飒姐


医务人员天天接触病人,经常查房、做手术、换药、各种处置,但是并不经常生病。这是为什么呢?有三种主要因素。

一、病人因素。病人只有得了传染病,并且在开放期,才有传染性。而到医院看病的,大多是普通病人,例如心脏病、脑血栓、阑尾炎、骨折等等,这些疾病不具备传染性。

二、医务人员自身因素。工作中,医务人员做好了防护措施,保护自己。戴接触病人戴口罩,手术、换药等处置戴手套。针对各种传染病,也都有相应的防护措施。防护服、防护帽子、防护口罩、防护靴子,防护手套等等。
三、环境因素。医院为防止院内感染,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措施。空气消毒,定期监测,垃圾处理等,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都有效保护了医务工作者的自身安全,有效预防疾病的放生。


健康天使工作室


首先说一下,这个题目问的有认知性错误。医生也是常人不是神!

其实细究来看,医生这个职业感染特别是交叉感染疾病的可能性要远远高于普通人群。但是问题在于,一般常人看来,他的医生朋友和身边医生职业人却很少有他们说的这样或那样的疾病频发!为什么呢!这要从医生的职业习惯来概述一下。

首先,作为一名合格的医务工作者,不但要熟练掌握自身职业相关的知识理论外,还要熟悉各种病患所罹患的病情关系,也就是说每个执业医师所必须具备的!社会各行业各岗位都有一个其他职业所不知道的行规,当然这里说到的行规并不是黑暗的不可示人的。一个在校医学类科班生,学业完成后,尤其是入职开始,都要经受严格的岗前培训如:实习、规培及全员培训等等。所有科目培训自然包括治疗患者疾病同时如何有效地、安全地保护自己不被传染并预防传染,此为重点!

关于感染和传染,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或自身感受,或媒介宣传得知掌握,尤其近年来生化类文章和电影的宣传,使得大众也间接学习和掌握了一些相关知识。但这还远远不够。作为一名职业医护人员,如何利用好自身相关专业知识,在治疗疾患同时更优更好的预防疾病和战胜疾病,才是我们当下医疗卫生一线人员要做的重要任务。


亞東177


百姓们需要医生!

不请自来。医生是人不是神,他食人间烟火,吃五谷杂粮!当每一个新的传染病种袭击人类的时候,倒在最前面的一定是一些医务工作者们!非典,埃博拉病,还有很多叫不上名字的!下一次可能也会冒出一些不为人知的新病种!

我只能说医生们每天都战战兢兢的,去和形形色色的病人打交道。永远不知道哪一天新的病种又会降临到自己的头上了!

医生们在当下,是一种很辛苦的职业!君不闻劝人学医天打雷劈吗?医生们也要不断的学习,持续的充实自己,不然那就算不上一个好医生!

随着中国医疗技术人才的短缺,可以不用怀疑的说,今后医生们的地位也会渐渐好起来的。是人都会生病,不管你是哪朝哪代,医生都应当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一些骗子类型的医生就不在此列了。

我希望劝人学医,天打雷劈,早点成为历史!对学医有兴趣人快点去学医吧,社会需要你们!黎明之前是最黑暗的时候,天亮了就云开雾散好了起来!

学医一定有前途,有出息!请不要被当前的情况吓倒了!在这里祝你们早日学成,进入社会,为社会贡献出你们的一己绵薄之力!


用户64077389477


逻辑学里有个谬误叫草率结论,题主就是在没有调查,没有数据支持的情况下上犯了这个毛病。

知道历史上大型瘟疫来袭时医生的遭遇吗?好吧,我也没有数据,但我知道,2003年,非典突降中国,在还没被定性为严重传染病前,医护人员的感染率和死亡率最高。实际数字我提供不了,你从官方也得不到真实情况,但广东毒王一人感染100多个医护人员这个数字应该是准确的。

从古到今,在有医生的地方,人们觉得病的厉害,而且还能负担的情况下,肯定想看医生。医生不是万能的,对于已经研究明白的疾病,医生可以治疗,并在一定程度上做好自我防护,但对未知的疾病,如果具有传染性,接触传染源最多的人就是医护人员,不被传染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至于在现代医院里,医生不常生病的原因主要是经验。现代医院建立了分诊制度,对于发热病人分类处理,怀疑有传染病的加强防护水平。其实传染病除了隔离,也没有更好地避免传染的办法了,现代医学恰恰做到了,这个可能就是题主想知道的医生天天接触病人,但没有经常生病的原因了。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既不希望自己生病,更不希望医生生病,尤其是能给自己希望的好医生。培养一个医生要3、4十年,所以希望医院能更好地做好防护,保护好那些有医术有仁心的好医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