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你知道拉薩城裡那座黃色小樓的傳奇故事嗎?

拉薩的八廓街遐爾聞名,這早已成為不爭的事實。

凡是到過西藏,去過拉薩的人,幾乎沒有不去八廓街的。

有人說,它風情萬種;有人說,它靚麗多韻;竊以為,是說不無道理。

八廓街的迷人之處,只有踏上那經過千餘年曆史風雨的洗禮、被數百萬虔誠的靈魂叩拜過的石板路時,才能有深刻的、難以替代的體驗。當你依照藏族人的習俗,由左向右按順時針方向(意即順自然、順時間)漫步前行時,不管你是否有宗教信仰,你都會感悟到異域文化的強烈衝擊和藏傳佛教神威力量的震撼:這裡散發著古老藝術超凡靈氣的誘惑;這裡激盪著康巴漢子粗擴、豪放血脈的跳動;這裡譜寫著生死輪迴生命長歌的樂章……

你知道拉薩城裡那座黃色小樓的傳奇故事嗎?

在這裡,你可以看到虔誠的佛教徒不遠萬里在世界級文化遺產大昭寺前磕著等身頭頂禮膜拜;偎桑爐裡為敬佛而焚燒的桑煙(粉碎後的松柏枝葉)嫋嫋瀰漫空中;低沉的法號聲和誦經聲迴旋耳際,身著各色藏裝的轉經者與穿著隨意且不合時令的外國遊客混雜交織;渾厚豪放的藏族歌曲與歡快浪漫的印、巴民歌從道路兩旁的商店、餐廳中徐徐傳出;琳琅滿目的各式工藝品令人眼花繚亂……此時,置身於熙熙攘攘的人流中會使你恍如身在異邦,抑或是在夢中。

你知道拉薩城裡那座黃色小樓的傳奇故事嗎?

在八廓街漫步的途中,當你走到東南角的巨大的經幡柱前,一幢黃色的小樓會映人你的眼簾,這就是蜚聲中外的“瑪吉阿米”。藏族人習慣地稱它為“黃房子”。

這幢看似很不起眼的黃色小樓,卻有著不平凡的歷史典故。在藏區,崇尚白色是藏族人亙古不變的習俗。一般民宅、村居牆壁都以白色粉飾,而只有寺廟、活佛的駐錫地和高僧大德的寓所才有資格“身披黃色的外衣”。這就是這幢小樓的神秘之處。

你知道拉薩城裡那座黃色小樓的傳奇故事嗎?

對西藏曆史和藏文學稍有了解的人,都不會不知道一個響亮的名字——倉央嘉措。倉央嘉措是西藏第六世達賴喇嘛。他不僅是一個傑出的宗教領袖,還是一個才華橫溢的浪漫主義詩人。特別是倉央嘉措的愛情詩,更是獨樹一幟。有人形容他的詩,像風在雪域高原處處飄蕩,似歌在西藏人人頌唱。

風流惆儻的六世達賴喇嘛常常獨自一人走出寺廟雲遊四方,在深人民間、體驗普通百姓生活、感受俗家凡民情感的過程中,他奮筆疾書,寫下許多具有反封建色彩、純樸自然又富有民歌風味的愛情詩篇,在西藏群眾中廣為流傳。

而上述的那幢黃色的小樓,正是第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經常下榻的地方。

這座黃色的小樓還有這樣一個傳奇的故事:公元1683年,(清康熙22年),六世達賴倉央嘉措誕生於藏南門隅地方的一戶農家。1682年五世達賴阿旺洛桑嘉措圓寂後,當時的當權者桑結嘉措隱而不報,並要求康熙皇帝予以冊封為王,遂願後,更加專權跋扈。1696年,康熙親自率領大軍擊敗準噶爾部後,得知五世達賴早已身亡的消息,遂降旨嚴厲斥責桑結嘉措。桑結嘉措深感畏懼,於是才派人迎請13歲的倉央嘉措,立為六世達賴。六世達賴,天資聰慧。尤喜賦詩。據說,他在微服雲遊之際,來到八廓街的黃房子,俯視窗外,見轉經的人流中,有一貌若天仙的女子,偶然抬頭張望,與他不期而遇,遂一見鍾情,把黃房子作為他們幽會的場所,並在此寫下了膾炙人口的詩句:

在東方高高的山巔,

每當升起明月皎顏,

那瑪吉阿米的笑臉,

會冉冉浮現在心田。

詩中的“瑪吉阿米”即純情少女、(未來的)聖潔母親之意,也可引伸為美麗的遺夢……

你知道拉薩城裡那座黃色小樓的傳奇故事嗎?

八廓街的黃房子,伴隨著歷史歲月的流逝,會不斷豐富美麗、浪漫而動人的故事,會在越來越多的人的心目中留下美麗的憧憬與夢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