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0 太深了!人類的這四種慾望,羅素把它們分析了個底朝天!

伯特蘭·羅素(1872—1970),英國哲學家、數學家、邏輯學家、歷史學家,也是上世紀西方最著名、影響最大的學者和和平主義社會活動家之一。

伯特蘭·羅素與懷特海合著的《數學原理》對邏輯學、數學、集合論、語言學和分析哲學有著巨大的影響。1950年,伯特蘭·羅素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以表彰其“多樣且重要的作品,持續不斷的追求人道主義理想和思想自由”。他的代表作品有《幸福之路》《西方哲學史》《數學原理》《物的分析》《心的分析》等。

太深了!人類的這四種慾望,羅素把它們分析了個底朝天!

而今天哲學詩畫要和你分享的是羅素的另一本書《論人性和政治》,一起來快速進入吧!

《論人性和政治》是羅素寫的一篇散文。羅素認為,人從事政治活動源於四個動機:佔有慾、競爭欲、虛榮心和權欲。雖然佔有慾是資本主義制度的主要動力,競爭欲卻是一個強大得多的動機。虛榮心是一個有著極大潛力的動機。權力慾同虛榮心一樣,是永遠無法滿足的。只有無限權利才能使人完全滿足。權力慾這一動機究竟引導人做出有益的行動還是有害的行動,取決於社會制度以及個人的能力才幹和道德品質。另一個重要的動機是追求刺激。人優越於畜生之處表現在他們會感到厭倦。文明生活已變得十分沉悶。於是,人們以各種方式追求刺激,以擺脫厭倦(有點類似於叔本華所說的倦怠和無聊)。追求刺激具有破壞性。因此,我們必須為滿足這種衝動提供無害的發洩途徑。

羅素認為慾望仍是我們存活於這個世界的最主要動因或動力。無疑,要得到食物的強烈慾望一直是並仍然是未來人類社會導致巨大政治事件的主要原因之一。但人與其他動物有一個很重要的區別,那就是他有著可謂無盡頭的慾望,永遠不可能完全得到滿足,即使到了天堂也會使他不得安寧。而動物不同,比如巨蟒飽吃一頓後就睡覺,不到需要再吃一頓時它不回醒。人大多不是這樣,當慣於靠吃幾個椰棗節儉為生的阿拉伯人獲得東羅馬帝國的財富,居住在幾乎令人難以置信的豪華宮殿中時,他們並未因此就閒居不動了。飢餓不可能再是一個動機了,因為只需稍一頷首,希臘奴隸便奉上精美佳餚。但是別的慾望使他們繼續活動,而這種統領人類的慾望主要分為四種:佔有慾、競爭欲、虛榮心,權力慾。

太深了!人類的這四種慾望,羅素把它們分析了個底朝天!

羅素

下面咱們就瞭解下羅素所說的這四種人性中的慾望——

1,佔有慾

佔有慾——佔有儘可能多的財產或財產的所有權——這一動機的根源在於恐懼和擁有生活必需品的願望的結合。

羅素回憶說,他曾經幫助過兩個愛沙尼亞來的小姑娘,她們在一場饑荒中九死一生倖免餓死。她們住在羅素家中,當然有足夠的東西吃,但是她們卻把閒暇時間用在到鄰近的農場去偷土豆,然後貯藏起來。億萬富翁洛克菲勒在童年時經受過極度的貧困,也以與此類似的方式度過他的成年歲月。同樣,坐在拜占庭帝國柔軟光滑的長沙發上的阿拉伯酋長們也無法忘記沙漠,貯藏起遠遠超過肉體可能需要的財富。但不論對佔有慾作怎樣的精神分析,沒有人能夠否認這是巨大動機中的一個一一特別是對較有權勢的人更是如此,因為如前所說,這是一個無盡頭的動機,不論你獲得的有多麼多,你永遠還希望獲得更多,完全的滿足是一個你永遠無法實現的幻夢。

2,競爭欲

雖然佔有慾是資本主義制度的主要動力,但它卻遠不是征服了飢餓以後諸多動機中最強大的一個。相比於佔有慾,競爭欲是一個強大得多的動機。在伊斯蘭教的歷史上,一次又一次由於國王的不同妻子所生之子意見相左,王朝遭難,在因此而生的內戰中造成普遍的破壞。同樣一類的事情也在現代歐洲發生,當英國政府極不明智地允許德皇出席在斯匹海德舉行的檢閱時,在德皇腦子裡出現的想法並不是我們想要他有的想法。他想的是:“我必須有一支與老奶奶(英國女王)一樣優秀的海軍。”我們此後的一切麻煩都來自這個想法。如果佔有慾總是強於競爭欲的話,世界將是一個比現在更幸福的地方。事實上,許多人會心甘情願地去面對窮困,只要這樣做能招致對手的徹底毀滅。因此才有了目前的稅制。

太深了!人類的這四種慾望,羅素把它們分析了個底朝天!

3,虛榮心

虛榮心是一個有著極大潛在力的動機。任何和孩子們打交道多的人都知道他們是怎樣不斷地做個什麼怪動作然後說“看我”。“看我”是人類內心最基本的願望之一,它可以有無數的表現形式,從插科打諢到追求死後的聲名。意大利文藝復興時代有個小王公,在臨死時神父問他有沒有什麼要懺悔的,他說:“有,有一件事。有一次皇帝和教皇同時到我這裡來訪問,我把他們帶到我的塔頂觀賞景色,我沒有抓住能把他們二人推下去使我流芳百世的機會。”歷史並未敘說神父是否赦免了他,但他的虛榮心卻被後世人廣為傳播和宣揚。虛榮心的問題之一是,越是有鼓勵它的東西虛榮心就越強。人們越談論你,你就越希望被人們談論。政治家和文人也屬此列。他們越有名氣,媒體宣傳機構就感到越難滿足他們。在人類的一生中,虛榮心影響之大是怎麼誇張也不會過分的,從三歲的稚子到蹙眉震天的君主無一例外。人類甚至犯了大不敬之罪,往神明身上加上了相同的慾望,以至於很多人認為神明也渴望得到永不止息的讚頌。

4,權力慾

不過,雖然我們上面討論過的動機都有極大的影響,還有一種動機影響卻勝過它們……權力慾如同虛榮心,是永遠無法滿足的,除非是無限的權力,別的什麼也不能使他完全滿足。由於這特別是精力旺盛的人的惡癖,權力慾的偶爾實現與權力慾的頻繁滋生二者完全不成比例。這確實是大人物生活中最強烈的動機,享有權力後更增加了對權力的愛,無論是芝麻小權還是國君大權,統統如此。

太深了!人類的這四種慾望,羅素把它們分析了個底朝天!

在英國1914年以前的幸福日子裡,家境富裕的太太們可以僱上一群傭人,她們從對僕人行使權力中得到的樂趣隨歲月俱增。同樣,在任何專制政權中,掌權者體驗到權能賦予他的快樂後變得越來越專橫殘暴。既然對人的權力表現在使他們做不情願做的事情上,被權力慾驅使的人就更容易製造痛苦而不是允許人們得到歡樂。如果你有合理的原因向上司請假不上班,拒絕你比答應你更能滿足他們的權力慾。如果你申請建築許可證,管事的芝麻官顯然能從回答“不行”中得到比說“行”更大的樂趣。正是這類情況使權力慾成為如此危險的一個動機。但它也有其他較為可取的方面。

這個可取的點就是追求知識,人類的知識獲取和發展進步其實也是在權力慾的驅使下進行的,科學技術的一切進步都是如此。在政治上也是如此,因為改革者與暴君有著同樣強烈的權力慾,對權力慾作為一個動機全盤攻擊否定完全是一個錯誤。這一動機究竟引導你做出有益的行動還是有害的行動,取決於社會制度,當權者的視野和道德品格,以及你個人的能力才幹。畢竟,有些當權者想通過權力為人民謀福利,而有些卻只是為了自己的私慾和名望,抑或在行使權力時所帶來的快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