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整顿校外补课”后,孩子还需要校外培训吗?

江益焱


近来课外培训机构遭到最严整改的消息引起家长热议,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一部分家长认为自己孩子的学习本就跟不上,再加上经济能力的限制,孩子上不了正规的课外辅导班,如今部分不符合规定的课外培训机构也被叫停了。当然大部分家长是叫好的,课外补习班给家长带来了太大的经济压力和太多的时间精力,更是过于侵占了孩子太多的休闲娱乐时间,有利于孩子跳出“校内减负,校外加负”的怪圈。

从政策上讲,校外培训市场乱象丛生,规范校外教育培训机构是非常有必要的。

上面提到的部分家长的担忧当然也有一定道理,但并不能因此就去肯定那些无证无照培训机构存在的合理性。毕竟学校老师才应该是孩子学习过程中的主要角色,而不应该寄托于校外辅导上。那些辅导班只应该起到辅助作用,不能本末倒置了。如今,部分学校确实存在为了谋求个人利益而将教学压力从学校老师到课外辅导的变相转移。

当然取缔违规课外辅导机构只是学生素质教育和减负路上的第一步。

首先,中小学九年义务教育的升学考评体系应该多多借鉴西方学校的考评方式,要制定出更全面、更科学的考评制度。举例讲,如果学校在制定考核标准时继续讲奥数题作为选拔标准,那么奥数班或者超纲教学班还是会以各种形式存在。

另外,学校和教育机构应该要让家长意识到,课外辅导实为变相的“揠苗助长”,其实是过犹不及的。不少兴趣班其实是利用了家长的焦虑心理,把课程的内容提前交给小朋友,他们通过提前学习一些知识,于是相较同龄小朋友要聪明些,这就产生了家长认为课外辅导学习很“有用”的假象。实际上,由于孩子的部分时间花在了本该在以后学习的知识上,以至于他们基础知识掌握的并不牢固。长此以往,等到中学时期,弊端可能就出现了。再加上过度依赖校外培训班会使的孩子自身学习能力下降,惰性会越来越强,这是不利于孩子学习成长的。


华尔街见闻


整顿校外补课只是针对各类大小补习班的一次管理型升级,但是对孩子来说并不应该因为行业的整顿,而影响对孩子学习的投入和判断。

如果孩子的学习成绩不理想,家长就应该想方设法帮孩子去解决困难,解决困难的方法有很多,找校外培训是其中的一种,家长自己上手帮孩子辅导是一种,找孩子的任课老师出手相救也是一种,网络购买相关的教程也是一种。

哪种方法最有效,其实家长应该带孩子去尝试。但是要提升孩子的学习成绩,最主要还得让孩子提高课内的学习效率。孩子的智商相差无几,最关键的差距在孩子的时间利用效率上。

不管整个行业如何整顿,也不管减负的口号多么响亮,对中国的大部分孩子来说,他们需要分数,他们需要更高的分数,她们需要漂亮的分数帮他们获得各类优质学校的通行证。

所以对大部分家长来说,我觉得需要的是一双明亮的眼睛,在培养自己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到底需要什么?对孩子成长的期待到底是什么?自己在帮助孩子成长的路上,会不会受到一些无关因素的影响,这些无关因素包括别人家的孩子在学什么?不同的人对各种不同政策的解读?孩子的兴趣快乐和学习之间的关系平衡?减负到底是减时间减难度还是针对孩子的个性特点进行培养?

家长如果知道孩子需要什么,知道自己的孩子缺在哪里,知道自己的能力极限在哪,然后制定可行的实施计划,有耐心爱心时间,甚至视金钱为孩子拼凑一个积极向上的人生。


九斗学生心理


从题主提出的问题,我看出题主在"孩子参加校外培训"这事上,似乎已"中毒很深",陷入了“三大误区”,且不能自拔!

1、国家整顿“校外补课",对你而言好象是一个"噩耗"。

2、你根本打心眼里就没信任过学校的正规教育。

3、在你看来,只有"校外补课”才是提高孩子成绩的唯一手段。

其实,近日国家教育部再次重申整顿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禁止在职教师有偿补课等行为,进一步规范学校办学行为,这对家长和学生而言,是个利好消息。

近年来,社会教育犹如一块大肥肉,高额利益催生了社会大量的教育培训机构,乱象众生。在高额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为迎合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连蒙带骗,使尽各种招数进行超纲超前的“唯分数”应试教育,加重了学生课业负担,损害了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

纵观教育发展历程,其实,“补课”并不是提升成绩,造就人才的必须手段。只有学校,才是教育的主阵地。

奉劝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大事,还是将希望放在学校及教师身上,给学校和老师更多的信任。

孩子不能到校外培训补课了,不补就不补吧。

只要国家整治得力,大家不补了,公平公正,天大的好事!

当然,如果别人依然在补课,那么,你一样也可以有机会去补。

何况国家整顿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目的也是规范他们的行为,让家长更放心地将孩子送去培训,也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啊。


三味聊教育


谢谢关注,我是教育悟语!针对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明白,整顿校外补课机构的目的是什么?

一直以来,“再苦不能苦了孩子,再累不能耽误教育。”是天下所有父母的心声。或许是一个个的父母太望子成龙了,校外培训机构顺势发展迅猛,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部分中小学生对学习的补充性需求。但是,校外培训现状却不容乐观。尤其是一些培训机构开展以应试为导向的培训,违背教育规律和青少年成长发展规律,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造成学生课外负担过重,增加了家庭经济负担。更严重的是“课外辅导”的盈利性,让部分学校和部分教师出现了不良教育教学行为。为了遏制这种愈演愈烈的不良态势,真正减轻中小学生的课外课业负担,减轻家庭日渐沉重的经济负担。所以,教育部联合四部委发文整顿课外培训机构。



那么到底孩子需不需要参加课外培训呢?

1.我们首先要尊重孩子的意愿。一些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孩子一般学习主动性很强,他们在学校和家里都已经比较好地完成了学习任务,他们不希望再浪费时间去做一些重复性的事情。针对这类学生,家长就可以让他们自己研究一些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不需要再参加课外辅导。针对一些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家长应该与孩子充分沟通,让他们明白自己成绩不好的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如果孩子的学习态度转变了,我认为充分利用好在校的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即使不上课外辅导,学习成绩也是能够提上来的。



2.我们要给孩子充分的选择权。当今很多中小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主观选择意识,我们做家长的重点是做好引导,而不是强加干涉。如果孩子愿意通过补习来提高自己的成绩。我们可以充分了解各类培训机构的优劣,再分析给孩子听,让孩子自己去选择。如果孩子确实不愿意去培训机构辅导。那么我们就应该想方设法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让孩子充分利用好在学校里面的学习时间、学习资源。有不懂的问题,抓紧时间请教同学或者是老师。如果孩子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了,那么学习成绩也一定会有进步。


所以我认为决定一个孩子成绩的好坏,培训机构不是关键,也不能过度依赖培训机构。如果孩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参不参加补课机构真的无所谓!


教育悟语


我们应该先要明确:整顿校外补课,一方面主要是禁止学校的老师去校外培训机构补课,防止他们在课堂上不把真才实学交给学生,利用假期的漏子去赚取一笔外汇。另一方面主要是因为现有的一些校外培训机构经营资质不够完善,或者未达到所需要的要求,违规办校,欺骗广大学生和家长,所以需要整顿。

就目前的阶段而言,孩子利用周末或寒暑假的时间去参加校外补课,仍是不可阻挡的趋势,校外培训的市场依然非常红火。

孩子在学校学习的科目繁多,再加上学习时间有限,一节课讲完后休息十来分钟又要进入到下一节课的内容(更何况有的老师还要拖堂),老师在课堂上讲的知识自然不可能全部吸收消化,晚上的空闲时间一般都是扑在题海中,往往还想复习总结上课所学的知识点时,才发现时钟已到了晚上十一二点,到了睡觉的时候了。

这样下来,孩子的薄弱科目或者知识的薄弱点在哪里得到补充纠正呢?很明显就是校外培训机构了。这就涉及到校外培训机构的一个重要功能了:查漏补缺。中考、高考考那么多科,每个学科都擅长的人几乎是寥寥无几,如果某个科目挂科特别严重,而又不去补的话,那就真的可能会“一科误终生了”。

现阶段的孩子基本上是很少有自己的休闲时间的,即使他们没有感到压力,但是他们的家长可真是压力山大,哪怕他们考的再好,家长们在现行小升初、中考以及高考的升学率下(为了考一个好的高中、大学),也会让他们参加补课,哪怕只有几分的提高,他们也是乐意的。因为在中考高考场上,一分之差就可能和别人拉开成百上千名的差距。



校外培训机构,侧重于方法技巧的传授,并通过讲练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不断巩固提高。选择的题一般也是和教材配套甚至略高于教材的,题也是比较经典的例题,有代表性有典型性的,是真正的因材施教。在这一方面,是和学校侧重的素质教育是互相补充的。因为学校老师不仅有自己的教学任务,而且教的学生较多,不可能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去提高各自的答题技巧。即使也讲了相应的方法技巧,也不可能立即了解学生的接受情况,因为时间有限,因为精力有限。

综上,校外培训机构查漏补缺、因材施教的作用,孩子的升学压力以及家长的期望等因素,导致了校外培训的经久不衰。当然,去不去校外培训,建议还是根据孩子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及家庭的物质情况进行考虑比较好。


牧子扬


其实整顿校外补课,尤其是在职教师有偿补课,不只是现在才要做的事,在好多年以前一直就严厉打击各种校外补课机构,尤其是在职教师有偿补课,只是现在国家层面更重视,并且多次发声要严令禁止。

既然多年以前一直就在喊,也在查,并且多地都有处罚在职教师有偿补课的新闻,为什么到现在还是有这样的现象发生,不管是校外培训机构还是在职教师有偿补课,我想是个城市就会有这样的事情存在,甚至不乏很多农村。这个问题的核心原因其实就是你所问的:孩子还需要校外培训吗?从过去多年的发展来看,不管打击多严厉,这种现象始终存在,原因是市场有需求,并且还相当大。

另外需要澄清的一个概念,整顿校外培训机构,并不是取缔。所谓整顿者,就是取缔一些非法存在,让合法的,有资质的按照政府规定和要求合法合规运行。言外之意,校外培训机构会依然存在,但在职教师的补课班一定会取缔(至于是否有人仍然胆大包天,顶风作案,我就不好说)。为什么不全部关停呢?因为市场有需求,部分学生有需求,任何事情的发展变化都需要一个过程,如果一下取消市场上所有的培训机构,那必然会导致非法的地下补课市场的滋生。相反使得市场秩序更乱,学生的权益更加无从保障。

究其原因,是高考,中国的高考制度不变,补课将永久性的存在。


奔跑的人666


一、课外补课的去留

从标题和国家初衷来讲,是整顿,不是取缔,说明社会补习班还是有存在土壤的,那么补习班为什么存在且发展迅速呢?无论是周末还是寒暑假,学生还像往常一样去补习班上课,春季和秋季是同步提高,寒暑假是预科班,试问一下,是家长愿意补还是学生愿意补,亦或是老师愿意补?中高考的存在,以分数选拔人才,人人都想上名校,但是名校又有几个呢?这就意味着想去名校就要达到一定的分数线,那么问题就来了,对于好学生,本来该考上二本的,想上一本怎么办?对于考不上学的想上学怎么办?这样课外辅导就应运而生,而且越做越大,现在几近饱和,但是,学生到底能不能通过补习班改变自己的命运呢?这个很难说,就看学生自己了,真正想提高的,通过补习可以提高,不想学的学生和父母把补习班当作救星,以为交钱补习就可以考上了,结果可能比不补还差。所以这个问题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二、说说公立学校

现在社会都在恨老师,说老师上课不讲重点,留到补习班讲,这个问题不是普遍存在,至少我身边大多老师还是兢兢业业的,勤勤恳恳的教育学生,关心学生,特别是班主任,学生生病请假,学习还是生活中的问题,包括心理的问题,老师和班主任都会及时的去解决,他们早出晚归,他们带病上课,为了学生考出好成绩,有一个名校上,有人会说,我孩子的学校和老师才不是这样,他们就是课堂不讲,课外讲,那我只能说你孩子上的学校有问题,是差学校,一般情况下,好学校不可能有强制订资料的现象,更不会有老师订资料得回扣的事,学校管理也比较严格,老师也不会为了这点钱去冒风险,我知道,县城学校订资料的回扣被学校一把手拿去了。

三、说说辅导班

首先,辅导班参差不齐,分全职和兼职,辅导班全职老师基本是普通大学毕业,这些人不能进公立学校,或者嫌公立学校工资低而选择辅导班。兼职老师基本来自县城,大城市公立学校老师不可能为了几十块钱去上这个课。其次是一些开辅导班的人,大多是为了赚钱的商人,也有教育出身的,学校老师开辅导班的肯定有,毕竟是少数,也许在一些偏远地区有不少老师开班的,我身边没有。如果遇到公立学校老师开班,你尽管举报他们,国家给你撑腰,怕什么?不过就算老师不开辅导班,社会人士开的辅导班还是有不少学生和家长选择去上,毕竟,为了比别人考得好。

总之,有需求就有市场,不过是国家现在加大力度整顿那些不合格的,不合法的,没有资质的,存在安全隐患的,还有误人子弟的辅导班,希望我们的孩子真正能够在快乐中学习,积极上进,学有所成,成为国家需要的人才。


郑州新视角


这个问题是个糊涂题!

整顿是行政行为,是端正教学秩序的重大举措。

孩子需不需要补课是个体行为;只要家长愿意出钱,本人愿意去上课,又有人愿意教即可。

打击卖淫,不等于没有嫖娼;

打击贩毒,不等于没有人吸毒。


享受生活2068


可以说,不管是父母还是孩子都还是会去找人给孩子补习的。

针对权贵资本的事,一般雷声大雨点小,久治不愈。针对小屁民的,绝对是一撸到底。

小作坊的,要么去当家教,彻底变成阴沟里的老鼠。要么关掉自己的小作坊,带着自己的学生投奔大组织。



强者越强,弱者直接杀掉。

补课的人不会少。


落落大方居


整顿校外培训,目的是剔除一些不合规的机构,让培训行业进去良性发展,孩子是否需要培训还是要根据情况去看,正规的机构能让孩子更加优秀毕竟现在孩子放学也比较早,多学点总归好点,比玩手机打游戏强多了,培训让孩子接触另外一种思路未尝不是好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