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为什么有色金属行业在行业研究中很重要?

程万慧


2017年是有色金属反弹的一年,基本金属方面,铜、铝、铅、锌等4种基本金属价格涨幅惊人,累计涨幅均超过15%。再看黑色金属,螺纹钢期货价格同期累计上涨逾30%。另外,受新能源汽车刺激的金属钴,全年价格更是大涨翻倍。随着2018年一季度过后,开工季开始,贸易战出现,那么有色金属各品种情况如何了呢?今儿做一个分析。

有色金属板块回顾与展望

黑色系的期货活跃是2016年大牛市后的再度活跃,2017年这一轮钢铁、煤炭等前期产能大幅过剩的产业活跃,背后还是与供给侧改革有关的,一方面是环保、政策限制带来的的产能下降(如打击地条钢,环保停产等),另一方面去存库的行为(如稀土收储等),为行业带来了转机。但这种情况不能一直存在,未来需要开发新的需求,以及高端产能才行。所以,我们看到2018年来,螺纹钢为首的黑色系持续调整。

此外,中美贸易争端,直指钢铝,钢价承压也与此有关。2017 年我国铝材出口 424 万吨,产品集中度非常高。其中将近 50%来自铝板带,铝箔是第二大产品,占比27%,而型材占比 20%,这三类产品合计占将近 95%的权重。2017 年,我国对美出口铝材 102.9 万吨,占比近 1/4。如果美国对来自中国的铝材加征 10%的进口关税,这会对我国铝材出口造成不小的影响。

锌在2017年前7个月,锌的产量受环保、新矿山投产不及预期影响,同比负增长,供给收缩(包括四川九寨沟的地震,当地矿山暂停井下作业),但锌的需求情况却并不差,两个因素导致全社会库存只有12万吨左右,锌市场缺口越来越大。2017年7月之后,锌价快速反弹。随着反弹过后,锌价也出现了回落,2018年一季度走弱明显。

黄金是一个高位震荡,波段走势特征明显:一季度黄金从1236到1336的上升,在整个价格波动上,周期是相对比较短暂的,也就是一个月多一点的时间,不到整个周期的三分之一,而超过三分之二的时间都是为上升做铺垫。在过去的三次回踩浪,不管是第一次触及1307,第二次触及1302,还是第三触及1307位置,每一次的上升都有40美元左右的空间。显然2018年还是一个震荡箱体走势,难有的大突破,美联储加息窗口附近还是重要的节点。

所以,我们看到,今年黄金股走势方面,大市值股表现一般,一些小市值黄金,反而活跃;而2016年那一波黄金股行情中,则是纯正的大市值股走强,小市值股和黄金题材股走势一般。还有就是以铜、锌为主的紫金矿业,在2017年走强, 但2018年几次避险走势中,黄金股走强,该股都没有表现。

上述因素都是值得股民重视的,随着二季度开工潮之后,有色金属又明显进入到了活跃周期,相关品种值得研究。


玉名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分析显示,有色金属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材料,航空、航天、汽车、机械制造、电力、通讯、建筑、家电等绝大部分行业都以有色金属材料为生产基础。随着现代化工、农业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有色金属在人类发展中的地位愈来愈重要。2017年中国10种有色金属总产量达5378万吨,同比增长1.80%,产量保持良好增长势头。截至2017年,中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16年居世界第一,消费量15年居世界第一,成为世界有色金属产量、消费量增长的主要推动力。2011-2017年,中国十种有色金属产品的销售量整体呈现平稳增加趋势。到2017年,有色金属销量为5255万吨,同比增长1.44%。2017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规模以上数达到7215家,其中1143家企业出现亏损,亏损企业平均亏损金额为2019.2万元。随着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内部整合、行业转型升级持续进行,2017年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对外出口稳步增长,达到891.26万吨。近年来,在环保严控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双重作用下,有色金属行业景气度不断回升。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从高速转为中高速,由工业增长为主转向服务业增长为主。经济新常态下,整个有色金属行业需求持续低迷,受到去产能、环保等因素的影响。

中国在资源储备世界排名在前十。有色金属行业属于典型的传统产业,早已融入国际市场的竞争行业,国内外有色金属的市场竞争一直处于非常激烈的状态。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有色金属行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大数据背景下,有色金属行业意识到信息化的发展给行业带来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信息化是有色金属行业降低生产成本,节约能源,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加强对有色金属行业信息化的建设,可以提高行业效益,并促进行业发展,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2018年进一步推动有色金属新材料研发应用,坚持以需求为导向,通过材料生产企业和应用企业的上下游合作对接,完善有色金属新材料产-学-研-用体系建设。2018年中国有色金属表观消费量约达6080万吨。有色金属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加大对境外资源开发和产能合作工作的引导和支持。积极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积极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培育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十三五"时期,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将重点加强统筹规划,加大政策支持,完善境外投资服务体系,为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发展保驾护航,到2025年中国有色金属表观消费量将达到8000万吨。

想要了解更多关于行业专业分析请关注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19-2025年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


中研网


金属的发现与使用伴随着人类文明。


有色金属是铁、锰、铬以外的所有金属的统称。在广义上还包括有色合金。有色金属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材料,随着现代化工、农业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有色金属在人类发展中的地位愈来愈重要。

中国是有色金属生产第一大国,有色金属越发重要,而我国在有色金属研究领域,特别是在复杂低品位有色金属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也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与发达国家还有差距。



与此同时,有色金属资源短缺与国民经济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而外国贸易保护,全球危机,欧美制造回归,以及我国经济的增长,使的中国对外资源的依赖程度逐年增加,严重影响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在历史上,人类文明对自然的改造首先体现在生产工具所用的材料不断改进上,先后经历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等,每一次工具的改进,都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跃进。

所以,作为工业基础的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状况对中国经济能否继续保持相对较高的增长率就显得更加重要。


今后一段时期,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中国有色金属的需求将保持稳定增长,中国必须一边开源节流,一边加大有色金属的科研,加大话语权,尽量减少对国外依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