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二本医学院的医学生,最后都去了哪里?

琴陶




说说自己班级里的人和事吧。马上就要参加毕业十周年的同学会了,平常微信里有个大学同学群,方便联系。

二本毕业那会,年级辅导员召开应聘工作的动员大会,不知道是不是怕我们心气高还是怎地给我们降预期,说你们不要拒绝县镇的医院,可以先就业再择业。

我们学的临床专业,直接从我们班就业情况来看:

1.大城市的社区卫生院,北京上海南京的,都有,北京的社区卫生院一签8年如果中途违约,缴10万给医院,解决北京户口,要求班干部,英语过六级,名额紧张,由辅导员推荐。我们班去了2个。

2.南京某干部疗养院,包吃住,工资在零几年的时候3000块一个月。当年只要男医生。去了几个男同学,后因为工作单一,解约,重返市场。

3.江浙的镇医院,待遇贼高。来医院招聘的时候,问的最多的问题是,你有没有男/女朋友?家在哪?最后被招走的同学,都是离江浙镇医院家近的,或者外地男女朋友一起招,可能是医院考虑人才流动频繁的原因,降低不必要的成本损失。

4.省市级的三甲,二甲医院。省级能进的本科生,二甲居多,分配的时候也以医技居多,就是平常你们所见的检查科室。市级的可以自己挑选医技还是临床科室。当然这是在零几年。

5.县级二甲医院,基本上都是县级最好的医院,还有国家编制,属于国家干部。不少同学毕业后都直接留在自己的家乡县,医院工作不分节假,俗称没时间。几年下来,走路带风,习惯小跑状态。

6.乡镇级别的少,后面也通过各种方式离开,去了上级医院。

7.去自己家医院,私人医院。真有,2同学,家里开医院的,就等着毕业后,子承父业那种。

8.考研。当年我们班最好的考研院校,有一个去了北大医学院,一个去了湘雅医学院,非常牛叉,还有中山医学院,同济医学院的,也有不少同学临床工作了几年,又重新考了母校的研究生,让自己的择业上了一个档。到目前,前后期考研的同学人数占了班级人数一半。

9.军区医院,药代,转行,军区医院要求非常严格,整个系也就有一两个名额,这些都是班级极少数。转行的一般走上行政或者公务员路线。


dee1184


我就拿身边的同学举例

1、同学A.该同学是我小学同学,高三补习一年好不容易读了西安医学院,学的药剂学,她有亲戚在县里面的县医院,还是个中层领导,本来大家都以为她毕业后也会去县医院上班的,可是后来她去了市中心医院,那可是全市最好的医院了.后来我遇到了这位同学的父亲,其父亲说当时考虑到他好几个亲戚都在县医院,不太好,就把她弄到市医院上班;


2、同学B.该同学是一位初中同学,人长得还挺好看的,也毕业于西安医学院,毕业后去了市妇幼保健院,具体做什么不清楚;

3、同学C;该同学是高一同学,她的经历比较励志了;这位同学从小都是走读的,也就是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都离家比较近,晚上可以回家不用住在学校的,后来上了高中要住宿,但是一个宿舍的人多,还是不太习惯的,这个直接就影响了她的学习成绩,导致其退学去了其家附近的一家教学质量一般的高中.高中毕业后考到了市里面的一个大专,学医,本来她的高一成绩能继续保持的话可能会上一本的.上大专器件,考虑到不容易找工作,就考专升本考到西安医学院,另外学了两年医学,拿到了毕业证.


本来像她这种想进县里面的医院是需要考试的,但是她根据学姐的指导,最终没有经过考试,进了县医院上班.


1927年的古董先生


一、二本医学院药学学生.

有认识一个二本医学院学药学的人,他在大学毕业后在县医院里面上班,好像是在药房里面上班。

据说这个人在县医院上班没几年就在县里面买了房,然后找了个护士结婚、生孩子,一家人过的也算恬静。我是有一次去县医院才知道他在药房里面上班。



二、二本医学院研究生.

我上高二时候一个同学,高考的时候是在湖北一所医学院上大学,后来是在那里上的研究生。

本以为她上完研究生会在外地医院上班的,哪知道后来听说她是在县中医院里面上班,后来定岗是在内科。


三、二本医学院护士.

上高一时候班上一个女生。这个女生是那种学习效率比较低的人,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我们经常能见到她不睡午觉在教室里面学习但是她的学习成绩并不是太好。

后来她好像是补习了一年考上了省会城市一所医学院的护理专业,而且是本科护理专业。一般大家觉得护理专业专科毕业生就行了,但是这个同学是个例外。

后来听说这个同学在大学毕业后去了县里面的妇幼保健院上班。



饕餮视听


医生、教师和律师这三种职业在社会上地位很高,受人尊敬。我有几位学医的朋友,毕业以后工作方向都有所不同。学医并不容易,那二本医学院的医学生,有哪些就业出路呢?



一、读研深造

医学行业,对学历要求比较高,而且工资待遇差距很明显。要想以后能有不错的就业,有些医学生继续读研深造。在很多市级医院,最基本的也要是本科学历,刚进去也只做基础工作。我有位朋友当时以第一名的考研成绩进入南京中医药大学,现在是南京某军医院的牙科医生,工资待遇还可以。当时他也是二本院校毕业的。所以,继续考研深造不但能提高学历,还增加实践能力,为以后就业铺路。



二、进家乡乡镇卫生院

有一些医学生不喜欢大城市压力大的生活,也不想丢弃自己所学的专业,于是选择回家,通过考试或者面试,进入乡镇卫生院。中国老龄化日渐严重,留在家乡的大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有些地方医疗条件不好,也需要医学生们的工作支持。相对来说,乡镇卫生院的工作竞争不太高。

三、从事医学方面的工作

与医学有关的工作有很多,进医院工作不是医学生唯一出路。还可以进药剂行业,医疗保健公司等等。相对大医院来说,这些公司门槛比较低,可以从事销售职业,后期工资待遇也不错。



四、自己开诊所。

如果你自己的专业基础牢固,家里又有资金,可以合伙开一家诊所。当然,创业是有风险的,并且要承担所有的责任。要办理必要的证件,还要提前做好当地市场研究和判断。但自己开诊所工作自由,也是条出路。

五、放弃医学专业

我有个朋友原本是皖南医学院毕业的,现在在大学教新闻学专业。对他来说,学医不符合他的兴趣爱好,而且花费许多时间和精力。如果本身不喜欢医学,要想继续坚持很难。

综上,医学生毕业以后的出路有很多。选择没有标准,适合自己的才是最佳的,而且要持之以恒为之努力。


许悠然


二本医学院在读医学生,本人所在的医学院在省内还是不错,临床的来说,本科毕业应届生大概有30%考研的,也有陆陆续续二战的或者工作后考研,最终听学长学姐说,大概不会超过50%。没考上的,一般都是去县城里面的二人民医院或者社区医院,总得来说县里面的医院还是很乐意要的。

七八年以前,还能进一些市里面的一般的三级医院,现在没有关系几乎进不去吧。现在关系不硬都不好进。

没考上研究生的,没去县医院的,一般都会选择学校的附属医院规陪,也有的考到外地规陪。那些去县医院的,也得被单位送过来规陪。总得来说规陪不算累 工资也还可以吧。俺这附属医院,第一年一个月能拿4000左右吧,不用科室有点区别。等难道职业医师资格证,差不多可以6000左右,一般规陪结束也是去县医院。

我列举的只是大部分例子 ,不排除个例,比如家里有关系,或者个人能力比较突出,或者转行了。


silence162773884


我爸爸是一4线城市三级医院院长已退休,现在医院招人都要通过卫生局。笔试、面试。其实医院要求不高二本以上,必经市级医院。报名下来研究生,一本的都超了。当然内部人会照顾下,但是都要考试。也就面试的分数能照顾很不靠谱也没办法。本人并不喜欢学医上大学那会儿几乎所有大学都被我爸爸报了医学,为尊重个人意愿最后一个志愿自己报了个喜欢的学科。然后都是以两三分的差距。命运到了自己手里了。现在虽然过得也不错。不过想想奋斗这么久。还不如当初跟着老爸,不能说平步青云吧,起码没这么多波折。


kgdoju


作为二本毕业的医学僧,这个问题可以说是非常扎心了

首先我们从就业现状来分析一下:

  1. 一线城市省立三甲医院起点为博士,市立三甲起点研究生

听起来好像和本科一本二本没什么关系,重点是学历到达哪个层次。

但问题来了,普通医学院和一线二线医学院(我说的是协和、北医、上医、中山、南医、华西医……这些)的学历放在一起对比,肯定是一本医学院的完胜。

但二本毕业也不要灰心,其实在院校本地,用人单位对当地医学院的学生接受度非常大。当然,我也有很多同学爆人品,投简历到深圳广州这些地方的三甲也有中了的!(当然,爸爸是李铁也可以逆袭。・ω・。)

2.二三线城市部分省立三甲接受本科生,大部分社区基层大量缺乏医学相关人员

我身很多同学,最终也选择了在家乡的省会,或者二三线城市的一些效益中等的三甲医院工作。(不过本科生大多只能做治疗师,想在省会还是得考研。)

能进入三甲医院,对于一个医学僧来说,那简直就是最佳的归宿了,福利及体制齐全,每天一样的忙,但是呆在三甲就总有一种有组织的感觉。

当然,也有选择去社区的人,社区也很不错啊,只要有技术,有病人源,收入什么的比三甲还高,这个就很靠个人魅力和经营手段了!不过,重中之重就是一定要有技术!要看的好病!

3.只要专业过硬,哪怕专科毕业一样能做好医生

其实,还在读书的医学生,不要想太多自己几本几本,每个学校都有优秀的老师、优秀的资源,哪个学校没出过一两个有名的校友?一本院校只不过是国家拨款比较多,他们的硬件设施更好一点仅此而已。

接下来我们分析一下医学生毕业的大势所趋——

没错,就是考研!考博!

5年+3年+4年……

这年头,要是不秃都不好意思当主任了!

弃医从……了解一下?


白衣视界


  学医的基本都是精英群体,尤其是临床、口腔、麻醉这些热门专业,分数都是畸高的。普通一本医科大学的临床类专业,录取线高过不少211高校;而二本医学院的临床类专业,别看这个“二本”的标签,多数情况下录取线是远高于一本线的。

  除了高考时录取线畸高外,医生职业的入门门槛也很高。而且就业的难易度,也要看地域。经济发达地区的二甲以上医院,入职门槛基本要求是硕士以上了,一些三甲以上大医院,年轻的医生队伍中硕博成群。而在内陆或西部经济欠发达省份,就业门槛可能稍低些,有些省份普通一本医科大学毕业生,到县级医院(一般是二甲)还是比较容易的。

  二本医学院的学生出路在哪呢?主要是面向基层医疗单位,如乡镇、社区医院,这些地方少有硕士以上学历者愿意去的,二、三本毕业的医生才是这些地方的主要力量。二本学医的孩子,要找准自己的定位。服务基层也是一条很好的出路,只要自己热爱医生这个职业,即使只是在基层医院,也会收获职业幸福感——公立医疗单位也是体制内工作,如果你有人脉关系,入职后同样有机会提升至更高层次的医院;如果想要毕业后立即实现较高层次就业,则继续读研是非常有必要的。

  无论读什么层次的学校、学什么专业,最终还是为了就业,为了生活。笔者有多个二本学医的朋友,全部在医疗系统就业,有临床医生,也有B超、CT等非临床岗位,其中多数在乡镇卫生院,个别有关系的在乡镇服务了几年便调动到了城里的二甲医院。虽然有人吐糟医生辛苦、社会地位不高,但是客观而言,在体制内的多个行业中,医生还是非常不错的职业。


高考志愿梁老师


最近在患者群里面,之前的主治医师说了几句话,我觉得挺扎心的,大家看看。反映的社会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回归正题,既然现在就业形势那么严峻,那么二本医学院的医学生,最后都去了哪里呢?或者说有什么方向呢?其实医学生的专业对口的就业面还是比较窄的,跨专业就业会有一定难度。不过医学生肯定得好好学习啦,特别是不打算转行的。

1、考研。要想当一个优秀的医生,仅仅本科五年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有些医学专业是本硕博连读的,很多人为了更好的从事医疗工作或者更高学历,会选择考研这条路。医疗工作需要丰富的经验,必须谨慎,不得马虎,所以学业要精。


2、也可以去城市的社区卫生院,现在大医院爆满,而且不是每个人都离医院近,或者有那么多时间去医院,所以社区医院便利,经常也有很多人去,对于医学生来说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3、医学生当然也可以去医院啦,只是医院的等级可能会有所不同,省级的、市级的、乡镇的。省级的本科生要进去当医生的话还是很难的,有些可能有学历要求,必须研究生。市级的乡镇的看个人能力水平的,如果你足够优秀,也有可能进入这些医院。

4、不得不说,有些同学是家族企业,开私人医院,去自己家医院上班。不是说诋毁私人医院,希望私人医院合法经营,技术精湛,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5、如果能力够强,可以给别人当家庭医生,做一些护理工作,我有一个朋友就想从事这方面的工作,现在已经准备考家庭护理那个证了。

6、当然也有毕业转行的啦,由于各种原因,不想从事医疗工作,去其他行业工作的奋斗的同学。


希望各位医学生,不要忘了自己的宣誓,做一位有良心、有理想、负责任的医生。


Andi学姐


破锅自有破锅盖,啥人自有啥人爱。对于敢于选择医学行业的大学生,我都报以十二万分的敬佩,毕竟这个行业没有足够的耐力和毅力,是很难坚持下去的。我想,无论是985、211工程院校还是一本、二本、三本医学院的大学毕业生,都会有他们的用处和去处。二本医学院的医学生,相对来说核心竞争力并不是特别强,但只要能力强、人脉广,就算是二本毕业生同样可以在毕业后混得风生水起。二本医学院的大学生,毕业后何去何从?

NO1:曲线救国——考研。

想在一毕业之后就能进比较好的医院就业,如果只有二本的学历我估计还是远远不够的,除非你有一个手眼通天的好爹。

在一些省市级的三甲医院,博士生遍地走,研究生多如狗;三条腿的蛤蟆可能比较难找,但是两条腿的名校医学院毕业生一抓一大把。如果你是一个人脉资源比较贫乏的医学生,你想进省市级三甲医院就业,只有通过考研渠道才有可能把脑袋削尖挤进去。二本医学生选择考研后再就业的医学生特别多,必要的时候不妨可以随大流。

NO2:自食其力——自己开诊所。

只要自己的医术不错,自己偏居一隅开诊所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我们乡镇有两三家牙科保健诊所,那些医生大多文凭不高,但却一个个赚得盆满钵满。当然,自己开诊所要办理一大堆的许可证,比如医师执业证、营业执照、医疗机构许可证和诊所设置许可的审批之类的手续,让人烦不胜烦。但不管如何麻烦,你也要想方设法去办理,否则无证行医的后果可能有点让人吃不消。

NO:3:做城里人——进大城市的社区医院。

进入大城市的社区医院,对于那些性格文静、喜静不喜动的医学生而言是比较适合的,而对于那些动不动就想炒单位鱿鱼的“活泼人士”而言就明显不太对口,毕竟这种医院对于后者而言没有多少“自由”可言,这种医院在规章制度的执行力方面都比较先进。选择大城市的社区医院,好处就是户口可以和社区医院绑定在一起,对于自己孩子以后想上大城市比较不错的学校,可以省下一大笔买学区房的冤枉钱。

NO:4:清闲自在——进乡镇卫生院。

进乡镇卫生院虽然收入并不怎么可观,但优势在“清闲”二字。就拿我们镇的卫生院来说,那些医生就非常的自由:如果有病要找那些医生医治的话,最好手头上要有那些医生的个人电话号码,而且在去乡镇卫生院之前先确定一下医生的行踪才行。

那么问题来了:他们难道不在门诊处为一大堆病人轮流看病吗?不不不,他们有可能在买菜的路上,有可能在宿舍玩手机,也有可能躲在某个角落炒股……当然,你拨打他们电话的话,他们一般可以在半个小时之内出现在你的视线之内。

NO5:“钱途无量”——进私立、民营医院。

进私立、民营医院虽然称不上铁饭碗,但在近年来选择这一条路的医生,他们的腰包都狠狠地鼓起来,羡煞多少人。

在我们这边,但凡有谁一年赚几十万或者上百万的暴发户,这些人不是“做淘宝”的,就是在民营医院“拷药膏”的大神。我一个同行(教师)就在五年前辞掉事业单位的公职去某系医院妇科上班,每个月收入都相当于我一年以上的工资。

当然,在这些人当中也有极少的一部分人会选择卖保健品给一些中老年人,那些保健品既治不了病又吃不死人,唯一的好处就是让销售者拥有不错的收益……但是,这种缺德事还是少做或者不做,毕竟人在做天在看,是非善恶有公断,一旦报应临头,极有可能要付出惨痛的代价。

如果我的文章能帮到你,请点赞并关注;有其他想法要补充的朋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