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都是富养的女儿,陆小曼和林徽因差在哪?

简十一读文史


优渥的出身,清丽的相貌,最好的教育,让人侧目的才华,甚至都拥有男人们趋之若鹜的宠溺,而最终为何陆小曼却比林徽因差?

下面我来分析陆小曼和林徽因差在哪里?

一、陆小曼任性,林徽因理性

两个女人都爱徐志摩,而结局是林徽因能清醒的认识到婚姻是长期的相守,相扶,相濡以沫,再轰烈的爱情都会有冷却的时候,林徽因明白什么样的男人适合自己,只有嫁给合适的人,生活、事业、婚姻、爱情才能和谐,浪漫多情的徐志摩不是合适的人选。

陆小曼19岁在父母的安排下嫁给王庚,前途无量的王庚完全能够给她提供名媛生活与关注度,可以在社交场呼风唤雨,可是王庚忙于事业,有钱而没有时间陪娇妻解闷,她觉得自己失去了自由恋爱的权利,只做别人眼里的好妻子,她心有不甘。

陆小曼的这种心理注定了她后来对婚姻的背叛,就算徐志摩不出现在她的生命里,她也会与其他能解其苦闷的人擦出火花,比如她曾给有家室的胡适写情书,为避免被胡适剽悍的夫人发现,她用又粗又大的英文写信。

她不能像林徽因那样拿捏得当与其他男人的关系,所以一遇到徐志摩这种浪漫的情种,陆小曼选择不顾一切,飞蛾扑火,葬送了王庚给她的幸福生活。

二、陆小曼只会索取,林徽因懂得付出

陆小曼只希望成为一个名流的耀眼的太太,得到热烈的爱情、壮阔的住宅、华美的衣服、体面的朋友、以及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东西,她理直气壮的觉得自己应该享受这些,却不愿意付出分毫的努力和妥协。

她懂两门外语,却荒废不用,有绘画天赋,但不像潘玉良那样凭借自己的钻研在画坛上出人头地,赢得身份和尊重。

她挥霍无度,导致徐志摩要兼任多份工作挣钱养她时,她不仅不体谅他的艰辛,控制自己的花销,还十指不沾阳春水,经常耍公主脾气,一点争吵就砸东西,粗暴、任性、傲慢,追求享乐。

嫁给志摩,她逐渐从女神变成了女神经。

而林徽因在自己的建筑领域上下求索,怀揣改造社会的理想和信念,因此而得到世人的认可和尊重。

对梁思成给她的爱,林徽因能做到,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三、陆小曼依赖他人,林徽因人格独立

陆小曼未出嫁前靠父母富养,倍受娇宠,少女时就被追捧和簇拥,她痴迷于众星捧月的感觉,以至于分不清生活和梦想的边界。

结婚后靠王庚给予她荣华富贵;嫁给徐志摩,她的豪奢必须让徐志摩为挣钱疲于奔命。

从没有直立做人,徐志摩死后,她与翁瑞午同居三十年,不然呢?

林徽因从小懂事,深得父亲喜爱,16岁随父出国留学,她像人间四月天,充满热量和智慧,她选择博学多才的梁思成为伴侣,两人志同道合,自尊独立,与丈夫齐肩共进,一起经历了无数的风雨,深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陆小曼一辈子活得旁若无人,逍遥自在,却从没得到世俗的两情相悦和现世安稳,是一个任性无知的蠢妇。月亮的光华,终究不能永恒。

而林徽因在每一个季节都活得繁茂而绚丽的女神,少时游历欧洲,婚后与丈夫携手游学,学贯中西,成为清华国宝级教授,中国建筑学的先驱。

这就是她们之间的差别。


有书共读


她们二人最大的差距,不是家世的差距,不是天分的差距,是性格差距——陆小曼出身不低,家世不差,为何最后没有拿得出手的成绩?一言以蔽之:太懒。

【偶尔拿拿画笔】

这里笔者暂且不和各位谈她们各自婚姻和爱情,毕竟诸君已经听得太多,笔者就谈一谈两人在事业方面的巨大差异吧。

首先我们来看林徽因的事业,从1920年和父亲游欧期间,林徽因就已经决定要从事建筑,1924年,梁思成和林徽因两人一同成为了宾夕法尼亚大学秋季班的学生,但当时这个班不收女生,林徽因只好在美术系注册,但是可以和梁思成一起修习建筑系的课。

【林徽因】

1926年春季班开始后,林徽因已经成为了建筑设计教授的助理,第二个学期又当上了建筑设计课的辅导员,引起了她的好友费慰梅的惊叹,她的专业水平是无可置疑的。

1928年3月,梁思成和林徽因结婚,婚后,夫妻二人在梁启超的建议下,他们离开美国,来到欧洲,在度蜜月的同时考察欧洲的西式建筑,留存了大量的图片和文字,也成为日后林徽因在任教东北大学和清华大学时,可以提供给学生的最直观的东西。

【林徽因与梁思成】

他们回国之后,在梁启超的安排下,辞去了清华大学的聘任,来到东北大学。因为当时东北大学的建筑事业更有潜力,他们来到东北大学后,建筑系只有梁思成和林徽因两个人,却要给四十多名学生上课;第二年,梁思成又和陈植一起建立了“营造事务所”,更加繁忙,因此两个人的课业负担是非常重的,在这种情况下,两人将东北大学建筑系办成了颇有声望的专业系科。

【林徽因与梁思成】

繁重的工作让林徽因的健康受到了损害,在女儿梁再冰出生之后,林徽因的肺病越发严重了,1931年,两人辞去了东北大学的职务,加入了北京“中国营造学社”,林徽因担任校理,这一段时光是较为平静的,她设计了许多建筑,还和梁思成一起对中国古建筑实地考察以及保护,在新中国建立之后,也不遗余力地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反观陆小曼,她也确实同样的美丽和聪慧,精通英语和法语,在文学上、绘画上应该说还是有一定的天分的,可惜,她确实太懒了——

且不说她跟王庚结婚之后,照样过着跳舞、看戏交际的日子,到后来以为徐志摩是她的终身依靠之后,她还是没有半点改变,或者说,她是比之前更加懒散了。

陆小曼最爱去的地方,便是上海的饭店、舞场和剧院,并且生活的习惯是每天早上睡觉,晚上六点起床,夜生活十分丰富(据陆小曼义女何灵琰的回忆)。当时徐志摩为了让陆小曼生活得好,给她雇了十几个仆人,可是家里还是一片混乱,陆小曼连徐志摩的衣服在哪都不知道。

【陆小曼与徐志摩】

而说到天才方面,陆小曼确实有些才华,徐志摩也知道她的才华,他知道只要稍加磨炼,陆小曼一定会有所成就,但是不管徐志摩怎样苦口婆心,陆小曼就是不肯动笔,有时候徐志摩甚至给陆小曼准备好了一切用具,和她一起创作,但是陆小曼往往写不了几行字,她这辈子最大的文学成绩,可能就是跟徐志摩刚认识的时候写的那二十封情书——对比起徐志摩给她写的,实在是非常少了。

【徐志摩】

陆小曼这样懒散的、毫无进取心的状态一直到徐志摩去世,徐志摩去世之后,陆小曼仿佛醒了,她发誓要给徐志摩出一套全集,另外就是想要潜心学习绘画,不得不说,在徐志摩死后,她确实比以前要勤快一些了,但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她最终的成果还是大打折扣——她的画,根据作家兼画家凌叔华的评价,是“原卷太差”应该“看看好的作品”,为什么太差?还是因为懒散,基础不牢的缘故。

【徐志摩的红颜知己凌叔华】

陆小曼确实和林徽因一样,有着优厚的物质条件,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拥有着一般人没有的美貌。在这些有利的条件面前,林徽因选择了更加努力,陆小曼却选择了浑浑噩噩,因此建树不多,浪费了自己的才情。


浔阳咸鱼


陆小曼和林徽因,都是上世纪出色的女性,成就却有天壤之别,这是为什么呢?


△陆小曼

首先她们父母的格局不一样,成长见识不同,对于女孩来说,精神上的富养更重要。

论家世二女皆不凡,不过林家更有尽心报国的家风,两位堂叔林觉民(对,写《与妻书》那位)和林尹民,都是黄花岗烈士。林徽因大家闺秀,从小聪慧过人,被曾留日早稻田学习的林长民寄与厚望,希望如同男子一样成就一番事业。她十六岁随父赴欧,曾在外交部任职,陪同泰戈尔访华。林才女不仅学业精进,日后与丈夫比翼双飞,又各有所成。



△林徽因父女

而陆父富养女,却是传统的旧式商人思维,格局不高。虽然都是掌上明珠,陆小曼并无学习上的压力,所学所为只为将来有门好姻缘,更具社交名媛气质。

陆小曼精通英语法语,会弹钢琴,国画诗词国学深厚,能歌善舞,一手漂亮的蝇头小楷,可谓名符其实的才女,与林徽因相比毫不逊色。可惜她我行我素的人生,很生动地展示了明明可以靠脸吃饭,何必依靠才华自己去努力的女子结局。

除此之外,两位才女因为性情上的差异,决定了她们拥有不一样的人生。决定她们对婚姻的选择,从而有了不同的人生结局。

在这个世界上,陆小曼似乎生来就是为捕捉男人而活。她明艳的容貌,轻盈的体态,柔和的声音和性情,比起林徽因更能撩人心怀。胡适曾说,“陆小曼是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


在王庚眼中,她是美艳的夫人;在徐志摩眼中,她是需亲手雕琢的璞玉;在温瑞午眼中,她是精彩绝伦的女人中精华……她肆意流露着无法抵御的性感,所向披靡又最容易恃宠而骄。

《寂寞烟花梦一朵》一书中,收录第一篇文章《哭摩》,若将此文与林徽因的《悼徐志摩》比较,就会发现林文克制哀婉,有点仙气,而陆文率性,悲恸的爱人喊天哭地,自责悔过。

△林徽因母子

当然有她们的身份不同,与朋友和妻子的角度相配外,与家庭社交阅历并没有太多关系,读陆林的文字,感性和理性之人泾渭分明。

林徽因和徐志摩在英国相念,但还是理性的选择了梁思成,更符合古典道德,也彼此成全。



△林徽因和梁思成

而陆小曼嫁给王庚以后并不幸福,她在日记中感性地写道:

"可叹我自小就心高气傲,想享受别的女人不易享受得到的东西,可……从前多少女子,为了怕人骂,怕人背后批评,甘愿与牺牲自己的快乐和身体,怨死闺中,呻吟到死。这类可怜女子,我敢说十个里有九个明知故犯,她们至死不明白什么害了她们。"

陆小曼冲破重重阻力与徐志摩结婚,追求幸福新生活,本应该算不上不道德,只是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甘苦得失,一桩不被世人祝福的婚姻,就此埋下祸根。



△陆小曼和徐志摩

但陆小曼说,徐志摩当时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用他用诗人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爱情。可我其实并不是他心目中,所想的那样一个人。

徐志摩所憧憬的爱,是虚无缥缈的爱,有着"苏格拉底式"的伦理抱负,林徽因是他的阿蕾特,陆小曼不过卡吉娅而已。她曾对王映霞抱怨徐对自己没有过去好,灵与肉都得不到满足,于是继续她的社交生活以填补空虚。


△陆小曼和温瑞午

看过徐志摩的书信,人们都认为是陆小曼害死了他,要是她勤俭过日子,也就不会为省钱搭便机而死了。此后陆小曼更不辩解,与翁瑞午平淡度过半生。

所以同为才女,陆小曼没有和林徽因一样成为女神,反倒成为贪图享乐沉沦的反面典型,实在令人叹息!


元元的天下


虽然都是富养的女儿,而且人生都跟徐志摩产生交集,但是陆小曼和林徽因在人生境遇上完全不同。

陆小曼的父亲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是伊藤博文的得意门生,从小就让陆小曼在外交部实习,还让其掌握了英语、法语等语言,能谈钢琴,擅长油画,还师从刘海粟学习国画。可以说琴棋书画是样样精通,符合国人对名媛的审美。只可惜,后来和王庚结婚之后,她玩心太大,彻底沦为了交际花,每天流连于上海饭店等娱乐场所,私生活也全在在意,亦无心进去,因为很多东西对她而言,得到的太过轻易。

林徽因则不同,庶出的她,虽然也是出身名门,但是也懂得世态炎凉和人情冷暖,更加的接地气。也早早赴国外求学,和梁思成结下良缘之后,更是谨记梁启超的教诲,相夫教子,把建筑学作为自己的毕生事业。从宾夕法尼亚大学到欧洲度秘书,到筹建东北大学建筑系,到赴清华执教,再到参与共和国的国徽等重要设计和古迹保护,林徽因一直坚持自己所钟爱的建筑事业,最终也有所成就,作为一个真正的才女和建筑学家,被世人铭记。


青年史学家


  1. 陆小曼的父亲是陆定,是当时日本名相伊藤博文的得意门生,后参加同盟会,历任司长,参事,税务司长等职务,最后创办了中华储蓄银行;其母吴曼华,多才多艺,于古文,工笔画颇有造诣。陆小曼的父母对其的培养可谓是极其厉害的了。陆小曼通英文,法文,且嗜画如命,并会朗诵,会舞蹈,会钢琴,还会一手蝇头小楷,可谓才女无疑了。
  2. 林徽因说实话并不能算是富养。她出生在爷爷家,8岁前一直由姑姑启蒙教育,后其母何雪媛与其妹妹到北京与其父林长民团聚,而她留在依旧留在上海(先前与爷爷一同搬到了上海),后其父娶了上海姨娘,才进京与父亲团聚。而她在这个家庭里也并不是很受关照,其母本就是妾且是个文盲,而其姨娘又生了儿子,她当时或许只能仿照探春积极“讨好”。这样的经历就使她很早熟了。
  3. 同样是有才气,有美貌,有着民国那一代的风采,之所以结局不同,或许是二人对自己的定位不同吧。
  4. 陆小曼的教育中,她是被指定培养成一个人妇的 对于自己的理想神马的或许只是嫁个让自己开兴的人,然而林徽因的早熟使她更清楚一定要实现自己的价值。
  5. 陆小曼先嫁王庚,但王庚并给不了她所希望的浪漫,她所需要的被人捧在手中,后与志摩相爱,她依旧离不了被环绕的烟火地,后更甚的在徐志摩面前和翁瑞午调情,她对于自己没有清晰的想法,她只是想获得被人环绕的感觉罢了。
  6. 而林徽因更明白要实现自己的价值,虽然爱上了徐志摩,但她明白不行(虽然后来有人评价其为绿茶婊,但终究只是理智战胜了年少的欢喜),她的人生实现了自己的精彩,先生之名可见之。
  7. 所以,富养,并不是养她娇纵,更是养她如子,养她灵魂。

薛定谔的细菌


用现在的话说,林徽因是精神上的富养,陆小曼是物质上的富养。

虽然林徽因的母亲不受宠,但林徽因的父亲对于这个女儿却是另眼相看的,并不只是当成掌上明珠,还有一种平等乃至于敬畏。

他曾说,做一个天才女儿的父亲,不是容易享的福,你得放低你天伦的辈份,先做到友谊的了解。你看,他是愿意低下来去了解女儿的所思所想的,换言之,就是首先把女儿当成独立的人,然后才是自己的女儿。

这决定了他对林徽因的培养方式,在她很小的时候,他就和她通信,他公干去欧洲,也把这个女儿带在身边见世面。徐志摩追求林徽因,林长民亲自写信替林徽因摆平这件事——需要注意的是,给徐志摩的信,他写得也极其客气委婉,并不摆出严父的姿态。

林长民的富养,未必是为这个女儿提供最好的物质条件,而是在教育上的不遗余力,他的各种用心,大概只有梁启超可以有一拼,难怪他们会成为亲家。

这种精神上上的富养,使得林徽因独立、自尊、有追求,面对最艰难的生活,也能苦中作乐,不忧不惧。

而陆小曼的父亲显然无法相比,关于他如何教育陆小曼,我们单知道一件事,就是陆小曼小时候顽皮异常,被她父亲抓过来打了一顿,以后就好好学习了。虽然体罚有时也是必要的,但这件事就决定,陆小曼和父亲之间无法建立像林徽因和林长民那样互相尊重的关系。

陆小曼的父母懂得帮她选如意郎君,却想不到送她出国留学,以至于陆小曼对林徽因的留学经历特别羡慕。她也希望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但一转脸,还是投入到各种物质诱惑中。

物质上的富养,不足以培养出优秀的女儿,而精神上的富养,需要不寻常的智慧和耐心,其实更难做到。这就对女孩子的父母提出更高的要求,而林徽因父亲在培养她的过程中所言所行,堪称教科书般的示范。


闫红说


林徽因与陆小曼年龄相仿,都来自名门望族,接受过最好的教育和熏陶,都明眸皓齿、冰雪聪明,然而她们并没有成为相似的人,因为选择不同,人生也不同。


一、首先是她们的起点

两人的父亲都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都是那个时期声名显赫的人物。先看陆小曼,她出身名门、有才有貌、装扮得体优雅、待人接物雍容大方,她的父亲陆定,与曹汝霖、穆湘瑶是同学,也是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的得意门生,母亲吴曼华也是名门之后,多才多艺,既善工笔画,又有深厚的古文基础。她接受了当时最好的教育,七岁上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九岁进北京女中,十六岁至圣心学堂学习,精通英文、法文,能弹钢琴,擅长油画,还师从刘海粟研习国画。父亲还把她送去外交部实习,在此期间,她一生中的才华与兴趣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尊重。外貌俏丽,才华横溢,是她成为社交明星。同一时期的林徽因,虽出身于大家族,但却是庶出,又是个女孩,母亲并不得宠,因为常年被冷落,母亲的脾气越来越坏,性格也越来越偏执,她敏感,自尊,早熟,夹在爱她的父亲和不受宠的母亲之前进退两难,她凭借自己的聪明伶俐,博得父亲的林长民的喜爱。父亲带她游历欧洲,开拓眼界,也催生了她投身建筑的志向。


陆小曼的前半生太过顺利,不需要付出任何努力,鲜花和掌声便唾手可得,以至于模糊了现实生活与理想梦境的边界。而与此同时的林徽因,是有一定的饥饿感的,她敏感、焦虑,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父母无限的宠爱,尤其是她庶出的身份,大概也是她心底的痛吧。

二、在婚姻对象的选择上

陆小曼十九岁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给青年才俊王庚,供她锦衣玉食,只可惜她不能清晰的了解自己,忘记了分寸,在婚姻内依旧与其他男子擦出爱情的火花,怕是没有哪一个男人能真正包容吧。此时的林徽因,正跟随父亲在欧洲游学,博闻强识,父亲慈爱的望着她说“做一个天才女儿的父亲,不是容易享的福,你得放低你天伦的辈分,先求做到友谊的了解”。当陆小曼费尽周折与懂她的徐志摩在一起时,林徽因却在异国痛失爱父,也断了继续求学的经济来源。如果说林徽因爱的聪明,那她的聪明就在于,她明白嫁给一个人,实际上便是嫁给一个家庭。庶出的身份是她心底不可磨灭的痛,早年不幸福的家庭生活让她在面对自己的婚姻时异常慎重和睿智。徐志摩是个诗人,情感浓烈,爱情浪漫,但婚姻需要的是稳定、担当与责任感,梁启超舐犊情深、声明显赫,梁思成宽容大气,勤奋踏实。成功的婚姻重塑了她,不仅摆脱了庶出的阴影,更在学业和事业上找到了最佳拍档。她婚姻幸福,丈夫梁思成是名门之后,夫妻二人伉俪情深、心有灵犀,低落时期也能相濡以沫。陆小曼为了爱情嫁给徐志摩,但是他微薄的收入却难以满足陆的奢侈,最后因搭乘免费的飞机遇难,令人唏嘘。



三、对于事业的抉择

不得不说,陆小曼手上是有很多好牌的,曾经年少时,父亲为了开拓她的眼界,曾把她送去外交部实习,在那里,她是社交明星。在徐志摩离开后,如果她坚强一点,回到外交部,结果会不会不一样呢,她有那么多才华,随便拿出一样,便足以让她大放异彩,但是她却从未想过用自己的才华谋划人生。当然也许是因为她太傲慢,才只把这些当做兴趣。她后半生最重要的两件事,就是画画和编志摩文集,以此来表达爱与思念。 林徽因对于事业的抉择,在还只有十多岁时,就立下了学建筑的志向,在当时,作为一名女性,能够有这样的志向和决断,是需要理性和智慧的。她学贯中西,成为清华的国宝级教授,是中国建筑学的奠基者,设计了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同时她还是个充满文艺复兴色彩的女子,林徽因的一生,虽然短暂,但是足够精彩。




陆小曼就像月亮,必须依赖太阳的光华才能发亮,但是却希望太阳只照耀她,而不干涉她, 想要很多很多的钱,又想要很多很多的爱,然而世间事,往往不能两全。她没有在优越的时候,好好珍惜,好好把握,恣意的挥洒着生命的馈赠,实在可惜,中年之后,也只能默默的吞咽自己酿的苦果。林徽因对人生一直很清醒,生活、事业、婚姻、爱情也能够和谐相处。她最过人之处,就是她总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这大概就是两人之间的些许差别吧,没有谁好谁不好,只是选择不同,方向不同。


呆萌的金小木


陆小曼的家境是大大好于林徽因的,所以,从一开始,陆家就希望把陆小曼培养成一个淑媛——陆小曼会英语法语,也读了中学,兼任外交部的翻译。除了没有送陆小曼留学,其他的教育和林徽因是差不多的。

林徽因因为母亲的关系,所以从小非常懂事,和父亲的关系更亲近。所以读了中学之后,就和父亲一起出国了,因为父亲更坚持认为,底子这样好的姑娘,已经多长长见识。

我觉得这个见识很重要,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陆小曼最吃亏的其实就是在这个见识上面了。

陆家希望陆小曼成为一个闺秀,她成为了,而且是新时代的闺秀。但归根结底还是闺秀,所以要在对的时候嫁出去。为她选的是王庚,这个选择,不能讲对,但又有一个重大的问题——没有人问过陆小曼,你喜不喜欢他?

而林家和梁家的处理方式则更新派,虽然早早订了婚约,但梁启超坚持让他们有一个恋爱的过程。虽然这个过程当中,林徽因和梁思成也发生过激烈的争吵,在美国曾经有一度这个婚都结不了了。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他们两个是有感情基础的。

陆小曼没有,王庚对于陆小曼的爱,就是宠她。让她买东西,给她钱,但她需要的是陪伴。这一点,王庚确实做得非常糟糕。

看到评论里很多都说,陆小曼性格不好,脾气大任性,拜托,你以为林徽因脾气就不大啦,多少回忆文章里,林徽因说话快,喜欢用各地方言和大家吵架的例子还少吗?

不要用“成王败寇”的语气来评价这两个姑娘,我觉得她们谁不也不比谁差!!!!!


susie李舒


不知道


陆军元帅伦德斯泰特


陆小曼似狐,亦有灵,些许圆滑陆小曼幼时在上海幼稚园度过,6岁随母赴京依父度日,7岁进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附属小学,9到14岁在北京女子中学读书,15岁转入北京女子圣心学堂,16岁已精通两国文字,能弹钢琴,长于画油画,当时曾被推荐参加接待外国使节的工作。3年外交生活,屡次显现她的机警、爱国的一面,18岁,就闻名于北京社交界。


陆小曼就是一个生性聪慧多才多艺的女人,她另类,不像张幼仪,得了世人的同情,也不像林徽因展示了她的智慧,她是一个另类的美人。

没有自由的包办婚姻:奉父母之命,与王庚结婚,王庚虽英俊潇洒,少年得志,但终究一介武夫,对陆小曼爱护有余,却温情不足。

天外飞鸿一般的浪漫爱情:相识徐志摩“一婚定终身”,许多人认为他们破坏了传统礼教,为此梁启超狠狠的批评了徐志摩,很多名人都认为是陆小曼不肯北上才导致徐志摩搭乘邮政班机失事,她只说:“我没杀之摩,之摩为我而死。”犹显宽容大度。



经济的压迫:在上海的生活荒唐、染上烟瘾、养佣人、特别嗜吃,都是人们难以接受。她出生官僚银行家的家庭,又是家里唯一孩子,有钱又有地位,导致她大手大脚,也导致徐志摩经济拮据,以及公媳之间的不和,都让陆小曼一个人承担了罪责,备受世人争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