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1 山乡劲吹文明风——青州市庙子镇推动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纪实

“告别了老式住房,住上新楼房,有独立的卫生间、洗澡间,现在的生活比以前方便多了。”“寻衅滋事、酗酒赌博、偷鸡摸狗的现象越来越少了,讲文明、懂礼貌的人和事不断增多,农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走在庙子镇,一排排崭新的居民楼鳞次栉比,城乡环境整洁有序;一张张幸福的笑脸迎面而来,目之所及,一幅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画卷正从容运笔,一股崇尚文明和谐有序的新风尚涤荡乡村,温暖人心。

不文明现象少了,社会风气好了。

庙子镇是个山区农业镇,地处潍坊淄博交界处。因为贫穷落后,过去,“偷鸡摸狗、打架斗殴、赌博”等社会治安突出问题对村镇危害巨大,农民群众深恶痛绝,强烈期盼党和政府对社会治安突出问题开展集中整治。

“美教化,移风俗”。该镇以建设平安乡村为契机,紧扣“以党建为核心,坚持法治、自治、德治三结合”的“一核三治”治理模式,针对以前农村存在的社会治安突出问题,在全镇开展了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大行动,引导群众自觉破除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

自“乡风文明大行动”开展以来,全镇结合教育实践活动,加强组织发动、宣传教育、集中整治等各项工作,社会治安突出问题得到了有效遏制。

“现在参加文体活动的人多了,酗酒、赌博的少了,我们的社会风气好了。”该镇黄鹿井村民刘文法告诉笔者。

这样的变化每天都在庙子镇上演。农村“人居环境差、文化娱乐少、文明意识淡、边界纠纷多”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美丽乡村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

此外,该镇还以分组联户为载体,进行入户宣讲,听民声、纳民意。通过召开户主大会、系列座谈会等方式,扎实开展“问计于民、共谋发展”等各类主题活动,对优秀村干部、党员、教育特殊贡献者等人员进行了表彰;相继开展农民运动会、象棋比赛、各类专题宣讲、“送文艺”下乡等活动近百场次;收集各类诉求423条,现场政策答复410条;文化大院、村活动室、农民大讲堂的建立,成为广大群众学习先进、感悟道德、净化心灵的好去处。

随着 “乡风文明大行动”活动的深入开展,全镇社会风气有了明显好转,农民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不断进步,形成了健康向上的良好风尚。

居住环境美了,村民生活更安心了。

美丽乡村承载着广大农民群众的美好梦想,体现着全镇农民群众的共同愿景。该镇自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以来,“街道车辆乱停乱放,垃圾乱堆乱扔”的旧貌一去不复返,农民群众高兴地称赞:环境卫生变好了,街道干净了、住着自然更安心了。

文明不文明,首先看环境。该镇本着“重视在先、整治在后、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不断向干部职工和农民群众灌输爱护环境卫生的观念,深入开展村容村貌整治活动。

近年来,该镇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的服务宗旨,完成街面亮化、绿化、路面拓宽等市政项目建设,极大地提升了镇容镇貌和群众的幸福指数。同时,该镇整合环卫力量180余人,统筹分工、定岗定责,每周日开展集中清扫。充分发动群众力量,强化观念,实现群防群治,形成了“日督促、周检查、月总结”的长效机制,切实改变了农村垃圾乱倒、粪便乱堆、柴草乱放、棚圈乱建等“脏乱差”现象,使农村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农民群众文明程度逐步提高。

矛盾纠纷少了,社会环境更加和谐了。

庙子镇地处临淄、青州、临朐、淄川交界处,流动人口多,管理难度大,以及旅游旺季游客集中的实际,对重点人群、重点部位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在镇区、景区人流比较多的醒目之处张贴或喷刷稳定及安全标语,设立集人民调解、治安保卫、食品卫生监督等功能为一体的多功能警务室。对各村外来人口、社会闲散青少年、有前科人员、不和睦家庭成员、参与黄赌毒人员五类人群情况进行统计造册,并密切关注其动向。对“法轮功”“善心汇”重点人员实行专人包靠,及时掌握他们的新情况,了解其思想及生活状况,对于生活上困难的群众,及时给与生活上的帮助。同时深化反邪教警示教育宣传活动,今年共举办2次法制讲座培训班、印发反邪教警示教育材料20000余份、写固定标语53份。今年对68个村、13000户全部发放了《家庭拒绝邪教承诺书》并进行了收签。对涉军、民办教师等人员,及时沟通信息掌握情况。全镇现有矫正对象23人,已解教9人,为每名社区矫正对象分别建立了个人档案,并将与矫正对象有关的法律文书、走访笔录、矫正个案、以及思想汇报,立卷归档,并建立了电子档案,进一步规范了社区矫正工作,从源头上解决了社会稳定的不利因素。进一步净化了社会治安环境,乡风民风也渐渐美起来了,如今的庙子镇,山清水秀,蓝天白云间,文明新风扑面而来;田园沃野中,文明之花分外鲜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