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6 和珅是清朝著名貪官,嘉慶為其羅列20條大罪,何以獨不提貪字?

無論哪個國家、哪個朝代,貪官都是人人痛恨的。因為他們是讓百姓陷入生活困頓的罪魁禍首,以致弄得民不聊生、民怨沸騰;更可怕的是,他們的貪婪與冷酷,讓百姓看不到公平與公正,未來與希望,從而對朝廷喪失信心。要說貪,人們肯定會想到一個人的名字,那就是和珅。

和珅是清朝著名貪官,嘉慶為其羅列20條大罪,何以獨不提貪字?

和珅,鈕祜祿氏,滿洲正紅旗人,是乾隆時期的寵臣。和珅初為官時,精明強幹,為政清廉,確實為朝廷辦了不少實事與好事。但是,隨著權力的成長,他的私慾也日益膨脹,利用職務之便,結黨營私,瘋狂斂財,以至天怒人怨。結果,乾隆一死,嘉慶帝立即下旨將和珅革職下獄。

和珅是清朝著名貪官,嘉慶為其羅列20條大罪,何以獨不提貪字?

據《清史稿》載,和珅所聚斂的財富,約值八億兩至十一億兩白銀,所擁有的黃金和白銀加上其他古玩、珍寶,超過了清朝政府十五年財政收入的總和。就是這樣一位天王級鉅貪,嘉慶帝在為他定罪時,一共羅列了二十項之多,卻唯獨不提一個“貪”字,這是為什麼呢?

和珅是清朝著名貪官,嘉慶為其羅列20條大罪,何以獨不提貪字?

是不是其他罪名比“貪腐”更嚴重呢?我們來看看嘉慶給他定下的二十大罪的前十罪吧——

一、當乾隆皇帝冊立顒琰(嘉慶皇帝)為皇太子時,先期呈給顒琰如意,洩露機密以為擁戴之功(這個罪名確實夠大,提前給嘉慶報了好消息,結果是馬屁沒拍好,拍蹄子上了,不挨踢才怪)。

和珅是清朝著名貪官,嘉慶為其羅列20條大罪,何以獨不提貪字?

二、在圓明園內騎馬,直入左門,過正大光明殿,至壽山口(這樣的待遇,不可能是和大人自己的主意,他那麼小心謹慎的一個人,能犯這種低級錯誤?一定是乾隆爺的旨意,不過,現在是死無對證了)。

三、乘轎出入神武門,直進宮中(這個第二條同,所謂賞紫禁城騎馬之類似)。

四、娶出宮女做小老婆(多朝都有宮女到了一定年齡出宮嫁入民間的慣例,這個不知是誰的主意)。

和珅是清朝著名貪官,嘉慶為其羅列20條大罪,何以獨不提貪字?

五、川、楚教匪滋事,各路軍營文書報告,延擱不報(貽誤軍機,罪大了)。

六、乾隆皇帝病重時,毫無憂戚,逢人談笑自若(這個要是有執法儀留證就好了,不然,人口兩張皮的事,還真扯不清)。

和珅是清朝著名貪官,嘉慶為其羅列20條大罪,何以獨不提貪字?

七、乾隆皇帝批閱文件,字寫錯了,竟然說不如撕掉另擬(大不敬,現在的大學校長還讀錯字呢,你能要求皇上字字都認得)。

八、管理吏、戶、刑三部,一手遮天,變更成法,不許手下的人參議一個字(給現代官僚帶了個壞頭,壞風氣一下延續幾百年,流毒太深,該殺)。

和珅是清朝著名貪官,嘉慶為其羅列20條大罪,何以獨不提貪字?

九、西寧報賊匪聚眾搶劫殺傷,將原摺駁回,隱匿不報(用心險惡,)。

十、朝廷有旨蒙古王公未出痘者不必來京,卻違背諭旨,無論出沒出痘者,俱不令來(可能是出於好心,因為那裡的檢疫手段與水平都一般,萬一漏檢或錯檢,把病傳染給皇上了,可咋辦)。

和珅是清朝著名貪官,嘉慶為其羅列20條大罪,何以獨不提貪字?

看看上面的十大罪,與和珅的“貪”字比起來,還真沒嚴重到哪裡去,甚至有些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但是,面對和珅這樣的鉅貪,嘉慶帝是急不可耐地要把他拿下,不僅僅是因為和家的財富,還有,就是和珅的權勢已經影響到新領導的權威。

和珅是清朝著名貪官,嘉慶為其羅列20條大罪,何以獨不提貪字?

但是,嘉慶要想除掉和珅,還真不能拿一個“貪”字說事。和坤在官場的根基很深,貪汙已久,那些錢財都是不計數的官員呈送的,這些官員數量以及分佈的廣闊都是無法預計的。要是嘉慶帝以“貪”治和珅,這必將會牽扯出他身後那些難以數計的大小官員。這一查,就會弄得整個官場人心惶惶(因為整個大清官場已經爛了,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道理,嘉慶還是懂的),搞不好就會導致天下大亂。嘉慶剛剛登基,局勢還沒穩定,故此舉萬萬不可,因此想要弄垮和坤只能想別的辦法。

和珅是清朝著名貪官,嘉慶為其羅列20條大罪,何以獨不提貪字?

嘉慶是個聰明人,他心中早有主意,所以,在乾隆駕崩翌日,嘉慶便寫了一封聖旨訓斥和坤,說道:“和坤平定叛賊沒有盡心盡力,沒有完成好先帝遺留下來的使命。”這看似並沒有什麼奇怪的,但其實是這場政治鬥爭的帷幕。

和珅是清朝著名貪官,嘉慶為其羅列20條大罪,何以獨不提貪字?

嘉慶帝的這封聖旨並沒有將矛頭轉向查貪腐,是對那些屁股不乾淨的官員們釋放的善意——冤有頭,債有主,我不會亂來的,你們都安心好好工作吧,這可讓大臣們懸著的心都放下了。緊接著,大臣們便列數和珅的罪狀,以此向新皇表忠心。

和珅是清朝著名貪官,嘉慶為其羅列20條大罪,何以獨不提貪字?

整個事件的進程也正是沿著嘉慶設計的劇本發展的。乾隆帝死後十五天,嘉慶帝就賜和珅自盡,一代鉅貪和珅將一根白綾套上自己的脖子,死時年僅49歲。

和珅是清朝著名貪官,嘉慶為其羅列20條大罪,何以獨不提貪字?

在處死和珅的第二天,嘉慶帝發佈上諭,申明和珅一案已經辦結,不大規模地牽連百官,以安朝臣之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