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6 面对沙俄的威胁,西伯利亚汗国选择“攘外必先安内”,结果灭亡

当一个国家面临强大外敌威胁的时候,本国又在爆发内战,此时应该怎样处理呢?这个问题是困扰很多决策者的一大难题,因为一着不慎,就会满盘皆输。

历史上有很多领导人和政权面临过这一问题,结局我们不去评述,我们应该多看,看得多了,你就知道怎样做才是最符合本国国情的。

我们还是来说俄罗斯,因为它才是这一个多月的主角(2018俄罗斯世界杯)。

沙俄(沙皇俄国,俄罗斯前身)开启疯狂扩张模式后,触角逐渐伸向了广阔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在这里,他们遇见了已经先他们一步占据此地的人,那就是成吉思汗的子孙、“黄金家族”的后代,他们在这里建立了失必儿汗国(俄罗斯人称“西伯利亚汗国”)。

面对沙俄的威胁,西伯利亚汗国选择“攘外必先安内”,结果灭亡

按理说,蒙古人应该不是好惹的,他们(金帐汗国)曾经统治俄罗斯达200多年之久,后来由于蒙古人自己内讧导致分裂,才使俄罗斯人有了翻身的机会,不然也不会有今天的俄罗斯了。

蒙古人的分裂其实有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就是他们的人口实在太少,要从武力上以少数人统治多数人,似乎还可以实现,但要从精神上统治,那就太难了。所以,蒙古人只有不断接纳和吸收当地文化和思想,这样,他们就被同化了。影响蒙古人最深的,就是突厥人,在突厥人居多的中亚地区,蒙古突厥化最为严重。之前说过的“大胆狂徒”、曾经提兵180万,扬言要征服东方强大的大明王朝帖木儿(帖木儿帝国创始人),就是拥有双重血统的突厥人。

面对沙俄的威胁,西伯利亚汗国选择“攘外必先安内”,结果灭亡

而西伯利亚汗国在面临沙俄的威胁时,也恰好遇到了这一问题。

按照蒙古人的“铁律”,蒙古各大汗国的大汗只能由黄金家族的成员来担任,而时任西伯利亚汗国的大汗雅格迪尔却是突厥人,这引起了黄金家族成员库楚汗的不满。于是,库楚汗扯起了拨乱反正的大旗,向雅格迪尔发起了汗位的挑战。

一边是内部的反叛,一边是沙俄的威胁,在双重重压之下,雅格迪尔选择了“攘外必先安内”,他向沙俄抛媚眼,然后一心一意围剿库楚汗。可是雅格迪尔的举动并没有为他带来最好的结局,他虽得到了沙俄的支持,但却失去了所有的民心。

本来不占优势的库楚汗,反而民心所向,取得了大多数民众的支持,并一举将雅格迪尔赶下了汗位,西伯利亚汗国重新对沙俄变成敌视状态。

面对沙俄的威胁,西伯利亚汗国选择“攘外必先安内”,结果灭亡

即便西伯利亚汗国后来被装备先进的沙俄800多哥萨克骑兵击败,首都失陷,但库楚汗还是带领人民进行了长达10多年的游击战争,并最终淹死了哥萨克骑兵首领叶尔马克,光复了首都。但在众多贵族的倒戈下,汗国还是走向灭亡了。

(明天继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