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1 我們為什麼這麼關注御泥坊和戴躍鋒?

上個月,有幾家基金問我:化妝品行業兩大新上市公司御家匯和珀萊雅,它們的未來想象空間在哪裡?

此事透露了幾大信息,1、資本市場開始越來越關注化妝品行業了;2、雖然關注,但對於化妝品上市公司特別是品牌運營方還是處於觀望和研究狀態。

我記得我當時是這樣回答他們的:御家匯的想象空間在戴躍鋒。

我為什麼要這樣回答?也許你們會覺得每一個企業主都是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這個回答等於沒有回答。

然而在我看來,戴躍鋒和其他被稱之為傳統化妝品企業的創始人有著很大的不同。

2015年,我在御家彙總部跟戴躍鋒有過一次深入的交流,他給我的感覺正如雕爺(阿芙創始人:孟醒)所描述:淳樸,聰明和超級勤奮。當然,這些品質大部分化妝品企業家身上都具備。

不同的是戴躍鋒是一位80後,而國內G20品牌創始人絕大部分是60後和70後,相對於60後、70後,中國的80後一代普遍都經歷過高等教育更加開放,而且先天就是中國互聯網浪潮的原住民。

其次,御家匯是一個從天上(互聯網)來的品牌,而其餘G20品牌絕大部分來自地上(線下渠道)。

這兩點顯示著,御家匯的基因和戴躍鋒一樣,更加開放,御家匯在戴躍鋒的帶領下會使出一套別樣的打法。

這套打法是什麼呢?我認為就是化妝品+互聯網+資本。

御泥坊最初是在線下渠道售賣銷量並不是特別好,而後被戴躍鋒反向收購,戴躍鋒為其開啟了化妝品+互聯網之路,這樣一條“新路”成功地讓御泥坊營收超10億併成功登陸創業板。而今天,御家匯計劃收購阿芙精油,這便是戴躍鋒用化妝品+資本玩法的第一步。御家匯的0-1階段藉助了互聯網的翅膀,1-10階段資本將是御家匯的新翅膀。

這件事情讓我回想起了5年前,噯呵創始人劉曉坤找到當時市值66億港幣的青蛙王子,希望以1億美元的價格將噯呵賣給上市公司。然而,青蛙王子的回應卻是:花這麼多錢,難道我自己做不出來嗎?

我相信到今天為止,絕大部分企業主的回答仍然是:我可以(我可以用更低的成本做出和你同樣體量的品牌)!

人的最大侷限就是太過肯定自己的作用,而忽略了過程中的天時和地利,特別是成功過的企業家。我們所熟知的全球第一大化妝品集團歐萊雅,旗下幾十個品牌,幾乎都是由外部收購。雅詩蘭黛、資生堂都是第二代、第三代接班後才內部打造出新品牌。國內化妝品企業同時打造出2個10億級品牌並且進入良性發展的屈指可數。

過去幾年,戴躍鋒也在內部嘗試孵化了花瑤花、小迷糊等子品牌,但始終擺脫不了御泥坊的影子,也一直沒有獲得突破性的發展,至今,御家匯的主要收入仍然嚴重依賴御泥坊品牌。

但是戴躍鋒的強就強在領悟能力與開放性,馬雲和雷軍對戴躍鋒的影響尤為重要,萬億互聯網行業巨頭卻屈指可數,而3000億的中國化妝品行業卻有10幾家化妝品企業在頭部競爭,想必,戴躍鋒的理想應該是要成為中國化妝品界的馬雲,而御家匯則夢想成為化妝品的阿里。同時,雷軍作為御家匯的投資人想必對戴躍鋒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特別是雷軍在硬件生態鏈的投資佈局上。所以,戴躍鋒堅定了用資本的玩法把化妝品夢想做大。

雕爺在阿芙內部信中透露御家匯與阿芙的合併最大的原因是使命驅動(為此雕爺還在昨天晚上洋洋灑灑3000多字為使命驅動做了鋪墊),顯然雕爺之所以選擇讓阿芙納入上市公司我想更多的是利益驅動,但戴躍鋒用使命感召雕爺我也是相信的(為雕爺的套現找了一個十分高尚的理由)。戴躍鋒的感召能力是有過傳說的,據傳言2015年戴躍鋒便是利用使命感召了原上海家化副總經理方驊加盟御家匯還讓方驊掏出了1000萬現金購買御家匯股權。

雖然,方驊之前的金融職業經歷和在上海家化獲得過期權激勵,深知期權股權的價值,但讓一個上市公司副總從大都市上海跑到長沙還攜帶1000萬過去,這沒有一定的感召力是不太容易做到的。戴躍鋒的這一行為也體現了其開放之上的睿智,相比於傳統的僱傭關係,這種將員工關係(利益共同體)上升到合夥人(事業共同體)的方式更能激發員工的價值。這回收購阿芙如出一轍。

講了這麼多戴躍鋒的好話,也有必要聊聊我對御家匯收購阿芙這件事的看法。

一、中國化妝品行業的收購浪潮即將來到

首先我認為御家匯收購阿芙對於整個國內化妝品行業來說是一件歷史性事件,這是國內化妝品上市公司第一次收購規模化的本土化妝品企業。如果磨合的好,這種用資本實現外延式增長的方式將被其他化妝品企業接受,會有更多的化妝品企業前仆後繼選擇外部孵化與併購的方式實現業績增長。兼併是一件特別難的事情,歐萊雅兼併也會有很多失敗的情況,但如果歐萊雅沒有走兼併的路,我想就沒有今天的歐萊雅,御泥坊為中國化妝品企業開了個好頭。

二、其次,很多人都在討論阿芙到底是不是好的投資標的?

我的答案是,就目前而言阿芙是最佳的。

原因有幾點:1.御家匯的最大弱項在於線下,如果能收購擁有線下的渠道的品牌當然是最好的,但是目前來說並沒有哪個本土品牌在線下渠道擁有足夠的掌控權(代理經銷模式決定),只是擁有線下渠道運營能力,並且也沒有線下品牌願意被收購。2.雖然阿芙同為互聯網品牌,但精油和麵膜的競爭性並不是特別直接。3.兩家同為具備互聯網基因的企業,團隊融合更加順暢。4.有人質疑被外資收購的本土品牌無一成功,我相信本土企業收購本土品牌可能會比東西方文化融合更加順利;5.對於阿芙及投資人和高管來說這也是最好的變現方式,阿芙單獨上市未必能成。

當然,阿芙目前確實還存在很多問題,團隊穩定性、品類延展、新渠道開拓等等。

三、專注的力量

收購公告發布的當晚,我聯繫了多位化妝品企業創始人,其中,上美(韓束、一葉子)集團創始人呂義雄這樣回答“一個不務正業的人賣給了一個務正業的人,對品牌是個好事。也是務正業的人的一個情結,因為相生於同一個時代。務正業的人繼續苦逼幹活,不務正業的人繼續享受人生,各求所好。”,很明顯在評論此次收購,而他提到的“不務正業”與“務正業”的人自然指向“雕爺”和“戴躍鋒”。

在雕爺的內部公開信上,他也這樣評論:“我(雕爺)確實興趣太廣泛了,又是開餐廳,又是O2O,又是空氣淨化,還熱愛小劇場什麼的……而他,則真心喜歡研究化妝品,看他朋友圈就知道,他作為一位男性創業者,真的在日常大量試用面膜,對化妝品著迷、專注、富有激情。”中國化妝品行業需要這樣的有產品思維的新一代企業家,這就是專注的力量,這也是戴躍鋒無限的想象空間。

四、大家最為關心的合併方式

從雕爺的內部信可以看出,雙方基本上已經確定大概的合作方式,只是許多細節還沒最終確定。

從我的預測或者是我認為比較好的方式是,阿芙投資方套現退出;雕爺一部分套現、一部分換為上市公司股份,然後以智囊身份進入御家匯董事會;高管團隊部分套現,其餘部分繼續鎖定。這樣便能實現雕爺在內部信中所說,“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包括我在內的高管團隊,不會有大的變動”。阿芙作為獨立事業部在北京保持獨立運營,而雕爺也能發揮其戰略思考的優勢幫助御家匯發展。

當然,這只是我的猜想,更好玩的問題是阿芙究竟值多少錢,那問題來了,御泥坊願意為這次收購阿芙付出多少錢?

你認為御泥坊收購阿芙的價格為?

1、2億(含)以下

2、2億 -- 5億(含)

3、5億 -- 10億(含)

4、10億以上

以上內容純屬本人猜測,如有雷同純屬巧合。具體情況請查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

我們為什麼這麼關注御泥坊和戴躍鋒?

這樣的大併購只有上市公司才有資本玩,那麼還未上市的成熟企業應該怎麼做?

對於本土成熟企業想要實現多品牌發展,那就來參與6月30日聚美麗創辦的美妝新物種孵化平臺,用少量的資金投資如戴躍鋒式的新一代創業者,未來的獨角獸品牌就在你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