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9 「青苹」扶貧既要扶“志”也要扶“智”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對脫貧攻堅工作作出重要的指示強調脫貧攻堅時間緊、任務重,必須真抓實幹、埋頭苦幹。各級黨委和政府要以更加昂揚的精神狀態、更加紮實的工作作風,團結帶領廣大幹部群眾堅定信心、頑強奮鬥,萬眾一心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

楊 凱

基層扶貧工作有較強的複雜性,有很多基層幹部做了很多努力,一些貧困戶始終不肯摘掉貧困戶的“帽子”,有些是怕摘掉了之後沒保障,有些是不想摘掉,老是懷著“等靠要”的思想,要習慣了產生了依賴心理。要抽掉思想的“懶”筋,要先做好從以下幾個方面:

扶貧先扶心,當好貧困戶的特殊老師。有些貧困戶長期貧困而產生了自卑心理,總覺得自己低人一等;而且自己也沒什麼學歷和技能特長。這樣就要從他致貧原因開始著手。引導他去參加各項技能培訓,多學習科學文化知識,讓他們的腦袋先“富”起來。鼓勵他參加各種招聘,慢慢讓他樹立自信心。還有一些貧困戶同樣是沒什麼特長技能的,而且時間長了還產生了惰性,他老指望國家政策的救濟。甚至有些人是因為一些惡性而致貧,比如有些人嗜賭。這樣的貧困戶要脫貧首先治“心”,我們就要起到特殊老師的作用,用真情真意的去教育、培訓他,幫助他拔掉懶根。這樣的貧困戶需要長期跟蹤,嚴防出現反覆的現象。

用一顆真心去做好貧苦戶的知心朋友。“山河不足為重,重在遇知己”,人的有些心裡話甚至不便和自己的父母親人說,但是有時候卻會向自己的知心朋友傾訴。所以要真的想走進貧苦戶的心裡,首先是要慢慢的嘗試著和貧困戶交朋友,只有成了他的知心朋友,他才會和你無話不談,這樣才能從心裡把他貧窮的“根”先拔掉,只有讓他們的“心”富起來才能在現實中有所行動,才能“志”高氣昂,才會逐漸確立生活的目標。這樣才會有“幫我脫貧到我想要脫貧,再到我能脫貧的思想”,而不是坐等兜底政策、國家救濟。只有授人以漁才是脫貧的長久之計。只有從心裡找到了自信,擁有了自強的信念,掌握了生存的技能才能夠不再走貧困的老路。

用一顆愛心去做貧困戶的永久“親人”。有很多貧困戶沒有多少親人,有些則是因為貧窮與親戚之間交往比較淡,甚至有的貧困戶就是孤兒。所以他們內心是無比渴望親情的,內心時刻期盼能有個真心的親人。如果我們把他們當成自己的親人來看待,自己的兄弟姐妹有困難了,我們肯定全心全意的儘自己最大努力去幫忙。如果我們對貧困戶毫無保留的付出,把他們當成我們的至親,我相信他們也一定能夠感受到我們這顆熱騰騰的心,一定也會把我們當成他們的親人。先有我為人人,才有人人為我;以真心換真心。這有這樣我們才能攻堅克難,才能夠克服一切難題。

「青苹」扶贫既要扶“志”也要扶“智”

現在正是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我們全社會都必須緊密合作,我們黨員幹部要實幹、會幹加巧幹,這樣才不負黨和人民所託,只有這樣才能攻破所有難題難關。讓我們一起發力共建和諧幸福的社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