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俄罗斯治安问题如何?

甘文飞


俄罗斯的治安比国内要差一些。如果你不懂俄语的话就要格外小心了。我第一次去俄罗斯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先后在圣彼得堡和莫斯科生活和工作了五年,第二次是五年前,在俄罗斯南部城市阿斯特拉罕工作了两年。实事求是的说在俄罗斯的每一天都是提心吊胆的。治安不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警察

俄罗斯的警察从沙皇时代就留下了不好的名声,还记得契科夫的小说《变色龙》吗,警察的形象一直不招人待见。有个别警察专门靠敲诈外地人(除莫斯科居民之外的俄罗斯人)和外国人,赚取灰色收入。在九十年代,只要亚洲面孔的人走在莫斯科大街上,肯定就会有警车跟上来,查护照。警察以查护照名义,让你上警车,之后拉着你到处转圈,直到你交了小费后才会返你护照,让你下车。当时的大背景是,亚洲人,主要是中国人和越南人在俄罗斯大规模经商,在俄罗斯警察眼中,中国人个个都是大金主,所以敲诈金主也就成了这些警察的家常便饭。到了2012年,同样的事情继续在莫斯科谢列梅捷沃机场上演。我的两个同事在机场转机回国时,被警察查扣护照,理由是他们的邀请函发出地与护照上的居住地不符。这种借口当然是警察故意刁难而为之,因为我们的签证是合作方俄罗斯一家大工厂给办理的,没有任何问题。但两位同事不懂俄语,所以也不知道怎么交涉。最后还是我的俄罗斯同事在电话里为其调停,怎奈山高皇帝远,远水解不了近渴,最后每人交了200元人民币罚款了事。他俩当时没有美元,警察说,交人民币也行,反正人民币在俄罗斯也很流行。这样的事情我在该机场也遇到过好几次,当时出于打抱不平,为国内同胞解难,和机场警察交锋了几次,有一次,一位吉林同胞回国时护照在机场被扣,警察要罚款从7000卢布,的确在护照上没有当地居住地派出所的印章,被付款也不无道理。但罚款数额值得商榷。于是,我帮他讲到2000卢布,私下交易了事。

2. 马匪

在俄罗斯,有一个叫“马匪”的词很流行,相当于中国的地头蛇。在阿斯特拉罕的时候,一次从市中心超市购物后出来,去火车站坐开往郊区的小巴。我们一共七个人刚一上车,就上来一个俄罗斯男人,他让我们每人交500卢布,他自称自己是这里的老大。当时,如果我们不交钱,他就想打人。因为我有过类似的经历,再加上我们人多,又是大白天,我们最终没给。这样的事情不是天天上演,但偶尔会发生。

3. 高加索人、中亚人

在俄罗斯生活着大量的中亚人,如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也有大量的外高加索人,主要来自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这些人中有很多人经商,混的不错,有一部分则专干偷盗抢劫的事。

4. 茨冈人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吉普赛人,这些人流浪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的一些市场和公共场所,基本就是偷窃。多数是女子,她们成帮结伙,很少单独行动,她们的特征比较好辨认,类似于南亚人。

5. 海关

出入俄罗斯海关,也是个头疼的问题。首先不要携带大量美元现金,否则在申报时有可能会受到海关人员的特别照顾,比如,询问,没收等,也不要带太多东西,如酒类。有一次,我带了六瓶伏特加出关,在托运行李时,机场女海关死活不让我出关,最后不得不把俄罗斯朋友赠送的伏尔加河干鱼给了她几条。

除了以上问题,语言也是个巨大障碍。这虽然不属于安全问题,但对于不会俄语的人来说,在俄罗斯旅行会很麻烦。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地铁的站名和所有警示标牌都是俄语的,如果不会俄语,坐地铁就会寸步难行。当然现在俄罗斯正在举办世界杯,应该会加注了英文。这样也许没那么可怕了。

6. 酒鬼

俄罗斯大街上和地铁里酒鬼是很常见的,他们对外国人,特别是亚洲人会骂骂咧咧的,所以遇到这个问题要有心里准备。

说了这么多,不是故意摸黑俄罗斯,因为上面的事情的的确确存在,但普通俄罗斯老百姓还是很友好的,热心肠,肯帮忙的人也大有人在。

当前,中国和俄罗斯正处于友好的最佳时期,从官方到普通百姓总体对中国的评价是友善的,和正面的。比如2017年在俄罗斯电视一台举办的选秀节目《俄罗斯好声音》中,北京女孩杨歌脱颖而出,进入了最后总决赛,节目主持人和记者对杨歌进行采访时,充满了对中国这个邻居的赞誉之词。但总体友好并不代表安全特别好,尤其是母女二人旅行更要仔细斟酌,慎重考虑,说实话,像国内这么安全的国家并不多。如果你在俄罗斯有熟人,比如读书的学生,打工的朋友等等,我还是建议找个帮手陪你们一起旅行,或者在开始不熟悉环境时至少陪你们一段时间。

希望这些建议能帮到你,也祝你们旅途顺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