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中國八大菜系,粵菜能否排第一?為什麼?

小道秘聞


甚麼是中國的八大菜系?當今已有很多人搞不清楚。

記憶中的是:粵菜,當然應該入選排第一,南方是一個物產富庶的地方,從最貴的鮑、參、翅、肚到最便宜的雲吞麵、叉燒包,粵菜影響到全國和海外的飲食。經濟起飛,更令從來不用貴材料的省份做起粵菜來。到底,海鮮類才能賣得起價錢呀。

在沒有海鮮的內陸,新鮮的魚總是吸引和迷惑著人民,所謂「欲食海中鮮,莫問腰間錢」這句老話,海鮮總是被大眾所向往。

再下來的是蘇菜和浙菜了。前者位於江蘇省,長江下游,黃海之濱,向來以「江南魚米之鄉」見稱。由淮陰、揚州組合成淮揚菜,再有南京、蘇州和無錫,總稱為蘇菜了。

浙江省的美食叫浙菜,主要是指杭州菜、紹興菜和寧波菜,佳餚無數,不勝一一枚舉。

徽菜,又稱皖菜,省會是合肥,皖菜包括徽州、沿江、沿淮三種口味,但香港人也許只記得有祁門紅茶,和天下第一奇山的黃山。其菜有「一大三重」之稱,就是芡大、重油、重色、重火了。其實它的名菜「清燉馬蹄鱉」,一點也不符合一大三重,可見菜式變化多端。

川菜不必說,味道流行於中外,但並不一定以辣迷人,在省會成都的一間菜館,可以做一筵席,十二道菜,沒有一樣是辣的。

湘菜是指湖南菜,省會長沙,也別以為都是毛澤東嗜吃的紅燒肉和辣菜,它的名菜有三百多種,洞庭湖的淡水魚又豐富,加入古代八大菜系之中,是有它的道理。

山東的魯菜,影響到北京菜,省府在濟南,很奇怪地,魚的內臟一概不吃,但是豬的,從頭吃到尾。最具代表性的「九轉大腸」,各家做法不同,但都有水準,小吃更以山東大包和炸醬麵見稱,地位擺在八大菜系之尾。

「甚麼?」友人問:「福建的閩菜也是八大菜之一?」

是的,很多人不知道,福建菜還排在第二位呢。福建省會福州,福建古名「八閩」,故福建菜以閩菜為名。當今香港人只知道廈門,其實廈門、漳州和泉州等地叫為閩南;而福州,武夷山等叫為閩西。福建人吃的多以海鮮為主,內陸人最為珍重,故閩菜不但列入八大菜系,而且是繼粵菜之後,排名第二位的。

重複一次,從前的中國八大名菜,是廣東省的粵菜、福建省的閩菜、江蘇省的蘇菜、浙江省的浙菜、安徽省的徽菜、四川省的川菜、湖南省的湘菜和山東省的魯菜。

但這八大名菜是在清朝定下的,距離當今時間甚久,也應該重新估計,像一個廣東省,已佔地甚廣,可以分出三大菜系來,那就是廣州、潮州和東江,東江菜指的是客家菜,而且珠江三角洲各地的菜已各有名堂,再分就更細了。

好吃的菜,都集中於首府,像位於河北的首都北京,是不是也應該分出京菜來呢?天津也在河北,津菜又如何?

上海位於江蘇,但滬菜已那麼出名,亦可成為一大菜系,而淮揚菜應不應從江蘇菜分出來呢?南京也在江蘇,蘇州也在江蘇省,從前叫為京蘇大菜,是否可各自排列在大菜菜系之中?

河北有北京和天津,那麼河南省的人說我們的豫菜也不錯呀,就是河北出名,鄰省的河南就那麼差嗎?為甚麼豫菜不能加入?

湖南出毛澤東,但鄰省的湖北呢?鄂菜不輸給人呀。這時雲南省也加入討論,滇菜的確有獨自的風味。廣東省的鄰居廣西的桂菜呢?甘肅省的隴菜呢?

還有我們的古都西安,陝西省的秦菜,可別忘記。

東北各省都有好菜,喜歡吃羊的話,我們豈能漏掉西藏和蒙古?

若以菜系記之,也許會混亂,搞出舊八大,新八大的十六大來。我想,還是以省份排列吧,把各大名菜選入一個省份去,叫它省宴,也許較為恰當。

廣東省的省宴,包括潮州和客家菜都列入。福建省的,閩南廈門、漳州和泉州,以及閩西的福州和武夷山菜,也都是福建省宴。

江蘇省宴包括了蘇州、揚州、無錫和南京的菜,甚至可以硬生生地把上海的滬菜也加了進去。

浙江省宴有杭州菜和寧波菜作為代表。

安徽省的省宴在省府合肥舉行。四川省的,委屈了重慶人,也並之。

湖北菜一向受湖南菜影響,對前者不公平,也只選湘菜作為省宴,湖北菜落選。

山東菜當然列入,新省宴應該有陝西的秦菜,很可惜不能選中雲南省、貴州省、廣西省。

取代八大名菜有十大省宴:一、廣東。二、福建。三、江蘇。四、浙江。五、安徽。六、四川。七、湖南。八、山東。九、陝西。十、臺灣。


蔡瀾的花花世界


粵菜能否排第一,小編覺得,在上個世紀,粵菜是毫無疑問的老大,牢牢佔據第一的位置,但自從進入本世界後,先受川菜的衝擊,辣成為了市場上最受歡迎的主流味道,接著湘菜又衝擊了一輪市場,近兩年淮揚菜也在市場中慢慢崛起,使得粵菜的市場被瓜分的差不多了,個人認為:當今八大菜系中,當之無愧的第一菜系應該是川菜。因為川菜的三個重要組成:川菜、四川小吃、和火鍋,近十年來在全國的市場表現都非常火爆。

舉幾個具體的例子:第一全國知名品牌中,領軍品牌眉州東坡、海底撈都是經營川菜的餐廳;第二近十年風靡的菜品,沸騰魚、香辣蟹、水煮魚都是川菜中的代表性品種;第三,全國遍地可見的川菜館,也足以證明川菜市場霸主的地位。

川菜的市場普適性強,各種類型各具風格特色,又互相滲透配合,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對各地、各階層的食客有著普遍和廣泛的適應性。據專家保守計算,在20世紀末,川菜的品種已不低於5000種。21世紀以來,隨著川菜行業的發展,菜品的創新速度越來越快,新菜源源不斷地湧現,因此其數量更加可觀。從製作精細程度與消費層次相結合的角度來劃分,有製作精細、適合高檔消費的精品川菜,也有製作相對粗獷、適合中低檔消費的大眾川菜;從技術特點與形成歷史相結合的角度來劃分,有正宗川菜、傳統川菜,也有創新川菜、現代川菜;從技術規範來劃分,有學院派川菜與江湖派川菜等類型。品類眾多的現代川菜能夠更好地滿足各群體的飲食消費需求,具有很強的普適性。


美食理想


中國人真的很喜歡排個一二三四啊......把你氣完犢子了你都不能改變四川人覺得川菜第一,江蘇人覺得淮揚菜第一的觀念。粵菜也並不能因為被米其林指南多推薦了幾家就說自己是第一了好嗎?

若要問我粵菜好吃嗎?我一定覺得好吃!但是我覺得好吃的也就是燒味和烹飪海鮮(我基本去過廣東的每一個城市尋味),對我來說其它菜也就不過爾爾。每一個人有每一個喜歡粵菜的理由,但是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已經很難清晰地把每道菜毫無爭議地劃分菜系了。

廣東當年最早得到西洋文化影響,很多菜都借鑑了西方菜式的烹調方式,比如說凍頂燻蹄這道菜就用到了白蘭地這樣的舶來品。

廣東是第一批把中國菜推廣向西方國家的省份,因為龐大的移民數量讓至今的“唐人街”裡充斥著粵菜的影子。但是隨著文化軟實力的提升,淮揚菜在無數國宴中被使用,加上四川料理在日本的傳承和發揚也都在漸漸削弱粵菜的影響力。

我是不贊同過於把中國美食按區域劃分後一較高低的。中國的食材品種豐富,地大物博,經緯跨度之大氣候萬千,烹調手法更是南北各異。如何跳脫出“一方食材,一方料理”的思想,尋找每一種食材最適宜的生殖氣候和烹調方式,南北結合,才能讓中國美食屹立於世界之巔。

所以,別再問誰是第一了,謝謝。


陳不謅


粵菜是八大菜系中最精緻的不僅好看而且好吃,做到了迴歸食物本身的鮮美味道!相比其它菜系粵菜系在國內外都享有很高的盛名,其它菜系基本還沒有走出國門。



粵菜可以細分為廣州菜、潮州菜、東江菜三種地方風味組成。廣州菜包括珠江三角洲和肇慶、韶關、湛江等地的名食在內。地域最廣,用料龐雜,選料精細,技藝精良,善於變化,風味講究。



其中潮州菜最具代表性,潮州菜講究原汁原味;講究菜、醬料、點心、茶,講究五味俱全。常用食材是以海鮮為主。因為製作精細,清而不淡,鮮而不腥,鬱而不膩。所以潮州菜以昂貴著稱。



潮式“打冷”凍紅蟹、魚飯、生醃鹹蝦蛄、還有“滷鵝”,都是潮州特色菜,在潮汕人的家常菜當中,有四種是肯定有的,潮式滷水、潮式生醃、潮式小炒,還有被稱為潮式“打冷”。什麼叫做潮州“打冷”,就是把新鮮海鮮蒸熟,等涼凍後沾香蒜油或豆醬(揭陽普寧做的尤為出名)吃,風味別緻,沒有腥味,反而格外鮮美。



這種做法由先前漁民於無意間發現的,從而流傳了下來。糯軟肥厚獅頭鵝潮州滷水,其主要配方跟全中國滷味大體相同,區別在於其熱衷滷的材料和火候。潮州人選擇的材料是獅頭鵝。這種頭部突起狀若獅頭的鵝,體型碩大,獅頭鵝最美味的地方是鵝頭及鵝頭連帶的鵝頸,你無法想像這裡的皮如豬皮那麼厚那麼肥美,同時絲毫不覺油膩。



還有以下這些名菜紅燜海參、清湯螺把、油泡魷魚、清燉鳳翅、甜芙蓉官燕、生菜龍蝦潮州菜最出名的是海鮮和素菜、清金錢鰾、紅燜鮑魚、白汁鯧魚,比較出名的菜式有護國菜、太極芋泥、滷水鵝、清金鯉蝦、幹焗蟹塔、清燉白鱔、鴛鴦膏蟹、紅燉魚翅、八寶素菜、潮州凍蟹、明爐燒大海螺、炊麒麟魚等。



粵菜和其他地方菜都是中國菜的一部分,都源於中國傳統文化,但同中原飲食或其他菜系相比,其傳統飲食文化的沉澱不如中原及其他地區渾厚。粵菜長期受海外文化的影響和滋潤,看重傳承,又不固於傳統,在統一中顯出靈活、清新和年輕,是我國飲食體系中最富於改革和創新的角色。它吸取西菜麵點和外來飲食中的許多優點,重視積極借鑑,吸納。消化外來飲食文化的先進方面,進而融會貫通於民族飲食文化之中。



粵菜用料十分廣泛,不僅主料豐富,而且配料和調料亦十分豐富。為了顯出主料的風味,粵菜選擇配料和調料十分講究,配料不會雜,調料是為調出主料的原味,兩者均以清新為本。



講求色、香、味,型,且以味鮮為主體。粵菜排第一不容置疑,廣東簡直就是吃貨的天堂山珍海味都是粵菜的食材,廣東最會吃最懂吃還懂得烹飪食材保持它的鮮美味道!歡迎關注點贊謝謝支持!


陳探長


排不排第一,這個是就很難均衡的

我是來分享一些好吃的粵菜 ,以下是去到廣東一定要吃的美食!沒有之一

第一件事,一定要找個老字號茶餐廳,去喝個早茶,一定要去體驗一下廣東人的早茶文化(還有下午茶,夜茶)

以下茶餐廳必點

糯米雞,潮州粉果,豉汁蒸鳳爪,銀絲捲,蒸芋頭糕,沙姜豬蹄,缽仔蘿蔔糕 ,榴蓮酥,煎釀三寶,鮮蝦腸粉,水晶蝦餃

粥類 這些都是我覺得比較好吃的粥

艇仔粥

由疍家人創造

食過返尋味的艇仔粥,配料有生魚片、瘦肉、油條絲、花生、蔥花、蛋絲、浮皮、海蜇絲、叉燒絲、燒鴨絲和魷魚

生滾鹹骨粥

味道鮮美,還有降火和補鈣的功效。

潮汕砂鍋蝦蟹粥

一定要吃的一道海鮮粥,特別鮮,說著我都餓了

還有一些別的 像潮汕的牛肉火鍋,燒鵝,白切雞,老火靚湯啦,如果只想吃美食那就去廣東潮州吧,這是一個吃貨的天堂。


玖月美食


有意思的話題。

八大菜系就不談了,談一下前身四大菜系。四大菜系是在清朝被評定的,所謂評定就是當時的一種官方認可。最後有了:魯菜、川菜、粵菜、淮揚菜。


歷史原因,再往前面去是沒辦法排的。原因很簡單:

1 中國那麼大,以前要想走遍全國品嚐各地正宗美食那是不可能的。


2 辣椒在16世紀末才進入中國,逐步才因地制宜被一些地區所接受,最終才形成當地的獨特口味。所以說,以辣為主要口味的菜系歷史才3-4百年,談不上去爭第一。

3 粵菜是有其歷史原因才領先其它菜系走出國門和(同樣的還有閩菜),並不是因為它一定領先其它菜系。

4 中國實在太大,如果認真劃分的話可以分出來幾十種菜系。因為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像我國一樣物產豐富,歷史悠久。可以不誇張地說,光四大菜系裡面細分一下,就可以去PK歐洲美食了。


好,接下來聊聊四大菜系,八大請自己補充。

四大菜系既然是官方認定的,必然有排名。通常來說排第一的是魯菜。

1 魯菜為官

齊魯大地是中國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其餐飲文化一直深刻影響著中原地區。魯菜的特點總結一個關鍵詞:大氣。也就是說無論什麼場合都上得了檯面。明清時期大量山東廚師和菜品進入宮廷,使魯菜雍容華貴、中正大氣、平和養生的風格特點進一步得到昇華。


但是現階段來說,魯菜中的很多食材已經被禁用。整體技法水準在下降,在全國流行度不高。


因為達官貴人喜歡,流行於官場,所以被排在第一。

2 川菜為民

川菜形成自己獨特麻、辣、鮮、香的口味後,迅速在全國流行。


平心而論,川菜整體用的食材比較家常(這也是川菜館到處流行的原因),普通老百姓都可以去品嚐(甚至現在可以在家裡烹飪),技法相對簡單(相對其它幾大)。

川菜的口味重油,帶麻辣,適合百姓平常聚餐,也適合下飯。

但是有一點也是致命的,因為口味較重,早期的川菜食材都沒有那麼新鮮(重口味可以掩蓋),所以川菜館裡一般高檔的食材比較少。


但是,隨著辣味的流行,目前川菜館是最容易讓老百姓接受的。

3 粵菜為商

粵菜的流行其實也是從清朝走出國門開始的。原本廣東地區不屬於中華的核心地區,達官貴人對粵菜接受程度不高。

但是,真正的情況是:粵菜是各大菜系中選料嚴格,做工精細的。


廣州因其在歷史上特殊的區位優勢為人們所熟知。古時一口通商、今時改革開放,得風氣之先的廣州菜在博採眾長方面表現較為突出,天上飛的、水裡遊的,筷子佳餚、餐刀美味,無所不容。狹義上的粵菜一般指廣州菜。

同時因為海外華僑以廣東人為主,粵菜成為了海外最流行的中華菜系。


從明清開始,廣州真正已經成為南方一座商業大城市。這時候的粵菜真正形成體系在商界流行起來,並隨著商人走南闖北,流行於世界。

4 淮揚菜為文

江浙一帶歷史上就是富庶之地,物產豐富。老百姓尚文,習性較溫和。

歷史上超過一半的狀元誕生於江浙兩省,其喜歡飲酒對詩的風氣也盛興於此。


淮揚菜因地處長江和淮河流域,菜系大多以江湖河鮮為主料,以頂尖烹藝為支撐,以本味本色為上乘。講究刀工,注重菜品形態。在烹飪上則善用火候,講究火功,水產注重鮮活,口味平和,清鮮而略帶甜味。

也就是說淮揚菜追求好吃又好看(一個字就是:雅)。這給了那幫文人墨客一個即興表演的機會。所以,電視中看到都是一桌精緻小菜,飲酒作樂(通常還有美女相陪),斷然是看不到“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橋段的。


淮揚菜在全國各地不太流行,因為其製作精細,耗費功夫,不符合目前快餐節奏的理念。但在清末,京城的高檔酒樓淮揚菜系佔據大半。

另外補充一點:目前的國宴以淮揚菜為主調,搭配其它各大菜系精華。

所以說,哪個菜系排第一,並不重要。沒有人能夠真正瞭解清楚全中華的美食。除了這幾大菜系,各地亦有數不清的小吃。中華美食真正是博大精深!


愛讀Ido科技


其實,中國只有四大菜系,粵菜,魯菜,川菜,淮揚菜。其他的所謂菜系都是這四個的分支。魯菜是官府菜,明清時代沒有冰箱也沒有空運,南方菜系的特殊食材不容易進京,因此魯菜佔據了京城官府的餐桌,菜品的名字也都帶著官氣,比如“當朝一品”“玉帶蝦仁”等等;淮揚菜是文人菜,古時候有些房子車子是有規制的,再有錢也不能超過官府的規定,比如門口石獅子的數量,房屋的大小,裝潢都不能僭越,否則殺頭。於是江浙的有錢人只能拼家中廚子的手藝,除了彰顯富有更要彰顯文化層次,因此淮揚菜不但食材精貴而且做工精細意境深遠;川菜是百姓菜,食材也許並不難得,但是調料豐富多彩,最為物美價廉,比如回鍋肉,魚香肉絲,乾燒魚等等;而粵菜是洋人菜,廣東是最早開放的省份,廣東人經常跟洋人做生意,因此粵菜也逐漸吸收了洋人的口味,比如咕咾肉,葡國雞,以及一些廣東點心。四大菜系各有特色,各有絕活,真的無法確定誰是第一,還是看各人口味吧


成不了灰的蠟燭


廣東菜一直是上得了檯面,吼得住胃口的知名美食。今天教大家做一道排骨砂鍋粥,是粵菜中的一道特色,今天粵菜大廚親自示範這道菜,步驟簡單易學,美味營養,學會了在家就能吃粵菜。快來看看吧!

準備材料:香菇、排骨、青菜、乾貝、肉丸、珍珠米、食鹽、雞精、油、薑片



煲粥之前把香菇泡發撕碎、肉丸切片待用。青菜切段待用。



做法

一、首先把排骨焯水後煮20分鐘,珍珠米泡水20分鐘。


二、下入食用油、薑片、珍珠米、煮的同時要不停攪拌以免糊鍋。有花生醬可以適量加入。味道會更鮮美。


三、15分鐘後,米逐漸開苞,這時改為中火,下入香菇、肉丸和乾貝。

四、米到一定稠度時撈出三分之一的米飯,改大火,再煮幾分鐘下入青菜。再煮幾分鐘,灑入雞精和食鹽調味即可。

排骨砂鍋粥就做好了。我們這次外出比較簡陋,用的電磁爐,但是把電磁爐換成砂鍋,煮法就是一樣的。香糯又營養的排骨粥喝在嘴裡,暖在胃裡。你還等什麼?這麼簡單易學。趕快做給家人和朋友吧!


辰雲私享美食


中國是一個美食大國,各式各樣的美食數不勝數!粵菜是其中的經典代表,滋養著嶺南億萬的人民,並受到了全國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喜愛。不過俗話說得好,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個人的口味不同,心中的第一肯定是有差距的。不過,就菜品在世界範圍的傳播成都來說,粵菜還真就是第一!下面就來好好說一說這傳承至今的粵菜!

粵菜概覽

粵菜即廣東菜,是中國傳統四大菜系、八大菜系之一,發源於嶺南。粵菜由廣州菜(也稱廣府菜)、潮州菜(也稱潮汕菜)、東江菜(也稱客家菜)三種地方風味組成,三種風味各具特色 。由於廣東海外華僑數量佔全國六成,因此世界各國的中菜館多數是以粵菜為主。

粵菜講究清而不淡,鮮而不俗,嫩而不生,油而不膩,有“五滋”(香、松、軟、肥、濃)、“六味”(酸、甜、苦、辣、鹹、鮮)之說。時令性強,夏秋尚清淡,冬春求濃郁。

粵菜在國外是中國的代表菜系,做法比較複雜,精細,費時,費人工,人均消費高,這也是粵菜餐廳在很多城市,沒有川菜系餐廳多的原因。粵菜是一種文化,是一種氣氛,是一種渲染,是一種和諧,是一種民俗,是一種色彩,也是一種健康標準的體現。

粵菜的起源與演變

粵菜歷史悠久,起源可遠溯至距今兩千多年的漢初。早在中原的移民到來之前,嶺南先民就已有獨特的飲食風格。廣東物產特別豐富,唾手可得,烹而食之,由此養成的喜好鮮活、生猛的飲食習慣。隨著歷史變遷和朝代更替,中原移民不斷南遷,帶來了“燴不厭細,食不厭精”的中原飲食風格。

漫長的歲月,使廣東既繼承了中原飲食文化的傳統,又博採外來及各方面的烹飪精華,再根據本地的口味、嗜好、習慣,不斷吸收、積累、改良、創新,從而形成了菜式繁多、烹調考究、質優味美的飲食特色。近百年來已成為國內最具代表性和最有世界影響的飲食文化之一。

粵廚們還敢於對傳統大膽否定,不斷進行過濾、篩選。例如粵菜的烹調理論,有“豬不落姜、羊不落醬”的說法。意思是說烹調豬肉、羊肉時,不能加入生薑與醬油,否則會使肉類的鮮味丟失。年輕一代的粵廚們,勇敢地突破了前輩們留下來的戒律,通過不斷探索與研試,一批諸如薑汁爆肉片、醬燒羊蹄、XO醬羊排等創新菜餚被推出應市,並深受消費者歡迎。

粵菜的特色

粵菜最大特色便是用料廣博奇雜,配料多而巧。飛禽走獸、山珍海味、中外食品,無所不有,可謂全國之冠。粵菜可選原料多,自然也就精細。粵菜講究原料的季節性,“不時不吃”。吃魚,有“春鯿秋鯉夏三犁(鰣魚)隆冬鱸”;吃蛇,則是“秋風起三蛇肥,此時食蛇好福氣”;吃蝦,“清明蝦,最肥美”;吃蔬菜要挑“時菜”,是指合季節的蔬菜,如菜心為“北風起菜心最甜”。除了選原料的最佳肥美期之外,粵菜還特別注意選擇原料的最佳部位。

粵菜明星

粵菜種類多樣,下面給大家推薦一些粵菜中的明星菜品!

白斬雞

紅燒乳鴿

上湯焗龍蝦

梅菜扣肉

蜜汁叉燒

腸粉

煲仔飯

看了這麼多粵菜美食,是不是流口水了呢?下面跟著我一起來做一道經典的粵菜——梅菜扣肉吧!

梅菜扣肉

梅菜扣肉也稱為鹹燒白,是特色傳統名菜,屬粵菜客家菜,其中以廣東梅州最具代表性。成菜後,肉爛味香,吃起來鹹中略帶甜味,肥而不膩。

梅菜扣肉配料

五花肉 300g

梅菜乾一包

生抽/老抽適量

冰糖 10顆左右

香料適量

姜適量

料酒適量

操作步驟

1.鍋中倒入清水將五花肉放入焯水,水燒開後撈出用涼水清洗一遍

2.鍋內倒入少量的油,將五花肉放入煎至四面金黃撈出,放在一旁

3.準備薑片

4.鍋內熱油,放入冰糖,香料和薑片炒香後倒入梅菜乾

5.加入適量的生抽和水蓋上鍋蓋悶煮5分鐘

6.時間到,將香料和薑片撿出不要,梅菜乾裝在碗裡備用

7.將五花肉切片

8.將五花肉鋪在一個碗裡,梅菜乾再鋪在五花肉的上面

9.蒸鍋中加水,將碼好的梅菜扣肉蒸10分鐘

10.時間到,出鍋後準備一個盤子蓋在碗上,倒扣過來,一盤噴香誘人、肥而不膩的梅菜扣肉就做好啦~

小貼士

1.梅菜最好不要和羊肉一起吃哦,否則會導致胸悶的。

2.吃完不宜大量飲茶哦。


舌尖計


我是當廚師的,新鮮食材作粵菜要求食材新鮮為基本。死魚死蝦做川菜,川菜多放辣椒蓋過食物本身的味道客人就吃不出來。 說白了川菜就是吃辣椒,喜歡吃辣的人是奔著辣去吃川菜的,而不是奔著川菜本身去吃川菜。 而吃粵菜的人是因為喜歡粵菜本身才去吃的。



排不排第一無所謂這是市場決定的,但是大家對川菜的誤區還是不小的,多瞭解一下川菜吧,川菜以麻辣著稱以麻辣為特色,其實只有真正的四川人才知道川菜到底是個什麼概念,川菜有26種基本味型,也就是說你平常吃的很多菜大部分都在這26種味型當中的,並不是所有的川菜都是麻辣的,麻辣只是川菜的組成部分而已。


對於菜系的愛好和適合個人口味及適合身體的承受來講,無所謂第一第二。比如在沿海住的人能長期吃辣的很少,另外無論內陸還是海邊,身體有某些毛病的人也最好不吃或少吃辣,比如長痔或怕火怕燥之類,這涉及到養生了,精緻排名肯定是粵菜第一。但是普及程度肯定是川湘第一,畢竟絕大多數中國人口重,擋不住辣椒的誘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