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 大胆交流,任何人与你都只有六个人的距离

在德国的法兰克福有一家土耳其烤肉店,虽然店面不大,但非常受欢迎。一次,一个记者到店里吃饭,和老板闲聊起来。其间,电视里正播放马龙·白兰度主演的影片《这个男人有点色》,老板便说要是这辈子能够让白兰度亲自尝到我做的烤肉那该多好啊,因为我最爱的明星就是白兰度。

那位记者便鼓励老板发动身边所有的人际关系,尝试跟白兰度建立联系。起初老板还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但是经过几个月的努力,这位老板只经过了不超过六个人的私交就跟马龙·白兰度建立了人际关系。

原来,这位老板有个朋友住在加利福尼亚州,刚好这个朋友的同事,是电影《这个男人有点色》的制作人的女朋友的结拜姐妹的男朋友,事情就这么奇妙。

大胆交流,任何人与你都只有六个人的距离

一九六七年,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斯坦利·米尔格拉姆提出了一个著名的理论——六度分隔。这个理论认为,任何一个我们想与之交流的人跟我们只有六个人的距离,或者说,我们与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比如,我们可能不认识比尔·盖茨,但是我们只需要通过六个人就能够跟他攀谈上关系。

这就告诉我们,在任何人进行交流的时候,不管是正式的场合,还是非正式的场合,我们都要认真对待,不要带着【以后可能再也不再见】的心态去跟人交流,在更不要因为羞怯而不敢开口,因为,每一个与我们交谈的人,说不定就为我们的某一个【目标】搭建了桥梁。

大胆交流,任何人与你都只有六个人的距离

奥巴马的一位朋友这样评价他:奥巴马好像从不会羞怯,见到任何人都是那么的大方、热情。

过去几年,随着奥巴马成为美国总统,【奥巴马热】已成为一种潮流,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奥巴马的出现将引领一种趋势:自信、达观,勇于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不扭扭捏捏。一群【奥巴马族】便应运而生,他们吃奥巴马牌子的食品,穿奥巴马牌子的时装,一改往日扭捏、拘束的个人形象,崇尚奥巴马率真、果敢的谈吐方式。在他们心中,奥巴马不比马丁·路德·金、甘地、约翰·蓝侬等人逊色多少。一些曾经在社会交流中遇到的挫折的人在他的身上找到了释放和解脱的途径,他们开始尝试表达,即使没有十足的把握也勇于说出自己的心声。

大胆交流,任何人与你都只有六个人的距离

羞涩或许能在男女相处时打动对方,却很难在人际交往与事业上助自己一臂之力,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甚至会成为障碍。不过羞恼的情绪可以克服的。羞恼是人们常说的对人对事难为情的心理活动的表露。羞恼心理是很常见的,各种年龄、各种职业中都有,而且数量还在不断的增多。但是,在不同的人身上羞恼的表现各有不同,比如回避生人,在公众场所说话紧张,还有诸如考试时紧张、体育活动时紧张、约会时紧张等等,当然羞恼心理活动,对青少年来说更为普遍。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一项统计结果表明,百分之九十七的学生认为公开演说是世界上两件最难的,最可怕的事情之一。(另一件是核武器)

大胆交流,任何人与你都只有六个人的距离

现代社会,若想取得成就,就必须要依托大量的朋友支持,以及适当的表现自己。不做社交中的【含羞草】就是要对自己充满信心,勇于展现自己的才华,并能和不同职业、身份,年龄、性别、种族的人进行无障碍沟通。

如果奥巴马是个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自己和极不自信的人,那么他便不可能在众多场合中准确而又精彩的阐述自己的观点,在实力强劲的对手面前显露出他非凡的一面。在竞选中,奥巴马丁点的羞怯和不自信都会被无限放大,会让选民觉得奥巴马并不是自己心中理想的领袖人选。

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的成功与失败都和周围的环境、物力、人力有很大关系。社交就是其中的一亿户最重要的一环,社交中可以遇到知己、贵人和机遇,但一个不敢于和不善于表达自己的人是无法获得这种改变命运的福祉的。

在当代社会,无论生活,工作还是爱情,勇于说出自己的内心的想法的人要比含蓄、害羞的人获得更多的青睐。人们欣赏的是一个人是否勇于表达自己,而不完全在乎这个表达的正确性

。所以如果自己是羞涩的人,不如尝试着改变自己,大胆地说话和办事,成功或许因此越来越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