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溺水事故频发!孩子遇到危险 这种错误急救方式会加速死亡!

这两天的北京

热到炸!

溺水事故频发!孩子遇到危险 这种错误急救方式会加速死亡!

在被高温炙烤的时候

做一颗海草~海草~

在浪花里舞蹈

溺水事故频发!孩子遇到危险 这种错误急救方式会加速死亡!

暑期将至,相信很多爸妈

都早已安排好

带孩子去海边或泳池

享受片刻的凉爽

游玩的同时不要忘记

溺水这一意外伤害

时刻威胁着孩子们的生命安全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2017年发布的《中国青少年儿童伤害现状回顾报告》显示,2010-2015年期间,我国0-19岁青少年儿童的死亡有40%-50%都是由伤害造成,其中溺水是首要伤害。

然而更令人心痛的是,还有很多人,不知道儿童溺水后如何急救,错误的急救方式,让很多本可以活下来的生命错过了最佳抢救时间,遗憾离去。

根据杭州日报报道,5月27日,广东开平某水上乐园,一名8岁男童走到1.6米深的成人水池,结果不慎溺水!事发后,现场一男子立马对溺水小孩进行抢救。

溺水事故频发!孩子遇到危险 这种错误急救方式会加速死亡!

但令人惊讶的是,该男子竟然将溺水男孩,进行了“倒挂”,并奔跑了一段距离,随后,医护紧急到场救治后送医,但最终男孩抢救无效死亡。

目前溺亡男孩详细的致死原因,尚未公布,但很明显视频中的急救方式是错误的。

北京地坛医院急诊科医生常宇飞告诉守护君:

溺水事故频发!孩子遇到危险 这种错误急救方式会加速死亡!

如果有人溺水,水通过食道进入胃中,进入肠胃的水不会造成多大伤害,但是如果水大量进入气道,短时间内就会使人出现窒息、呼吸心跳骤停,倒挂等方式也不能使水流出来,反而会耽误黄金急救时间,最正确的方法是立即开展心肺复苏。

在一些问答平台,仍有很人多提出类似问题:

溺水事故频发!孩子遇到危险 这种错误急救方式会加速死亡!

不幸溺水,这么做能救命!

如果有人溺水了,请立即寻求他人帮助,同时拨打120或者999。

溺水事故频发!孩子遇到危险 这种错误急救方式会加速死亡!

负责急救的人先判断溺水之人是否还有意识,然后判断呼吸心跳。

具体方法可以拍肩膀,在其双耳大声呼喊(游泳时水可能会堵住一侧耳朵,所以最好双耳呼喊),成年人可以摸其颈动脉,孩子可以摸肱动脉,看是否有搏动,同时观察胸廓有没有起伏。注意,千万不要用掐人中的方式。

溺水事故频发!孩子遇到危险 这种错误急救方式会加速死亡!

如果还有意识,患者只是呛咳、气短等,可以帮孩子控水。

把孩子放在施救者的前臂,让孩子处于头低臀高的位置;用掌根的位置去拍击,孩子两侧肩胛骨之间,拍击5次。

溺水事故频发!孩子遇到危险 这种错误急救方式会加速死亡!

如果没有意识,没有呼吸心跳,立刻开始心肺复苏。如果有AED,自动除颤仪,尽早使用。并且注意保证安全,并且注意保证安全。

心肺复苏按照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通气的顺序进行。

溺水事故频发!孩子遇到危险 这种错误急救方式会加速死亡!

溺水事故频发!孩子遇到危险 这种错误急救方式会加速死亡!

溺水事故频发!孩子遇到危险 这种错误急救方式会加速死亡!

溺水事故频发!孩子遇到危险 这种错误急救方式会加速死亡!

需要提醒大家,做5组按压后要重新判断患者的心跳和呼吸,如果有,则可以停止心肺复苏,如果没有恢复,接着再开放气道、人工通气。

人醒过来就没事了?小心二次危险!

溺水分为湿性溺水和干性溺水。

湿性溺水就是窒息和溺水时间长,患者被迫奋力呼吸,但由于缺氧导致意识丧失,大量水进入呼吸道和血液循环,造成肺泡损伤等,发生率约80/100。

干性溺水是水进入呼吸道,引发喉痉挛和气道阻塞,声门紧闭造成缺氧,呼吸道和肺泡很少有水进入,发生率约20/100。

溺水事故频发!孩子遇到危险 这种错误急救方式会加速死亡!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几乎所有的溺水者都会游泳,但为什么还会发生溺水?原因很多时候并不清楚,是肌肉抽筋?心律失常?癫痫发作?还是低血糖等等……有的人被救过来后,当时没事了,但过几个小时后,可能会出问题,甚至出现在家里突然死亡的风险。

所以不论是溺水后是否失去意识,只要有溺水病史的人,都要等恢复后到医院去作进一步检查。

关于溺水急救,还有哪些误区?

常大夫介绍,他在急诊中,曾经见过有的家长在孩子溺水后,立即给孩子喂药、喝水,甚至吃速效救心丸或者安宫牛黄丸来急救,或者在孩子醒过来之后让孩子喝水的。

这些方式都不建议,溺水后,不管孩子有没有事儿,都不要在急救前或者醒来后做这些。

如果孩子意识恢复,平安醒来,可以让孩子继续平躺,头垫高30°左右,等待医生到来。

防止孩子溺水 这几点要记牢

溺水事故频发!孩子遇到危险 这种错误急救方式会加速死亡!

  • 不要让孩子私自下水游泳,家长时刻看护;
  • 坚持让初学游泳的孩子,穿高质量的浮身物;
  • 提醒孩子下水前活动身体,避免出现抽筋等现象;
  • 不要在水中喂孩子吃东西,以防被呛;
  • 教育孩子不在水中相互嬉闹,防止呛水窒息;
  • 教孩子学习游泳,并学习心肺复苏等技能;
  • 不到不熟悉、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 不熟悉水性、水下情况不明时,不要擅自下水施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