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国剧60年,戏喻人生,翻开属于钟汉良的那本人生之书

《一本人生的书》——钟汉良

想起多年前,第一次到北京怀柔镇拍戏,感受前所未有的寒冷天气,在接近零度的环境下拍摄淋雨画面时,雨水接触到头部和肩膀瞬间冻结成冰。对我而言,虽然身体在慢慢地适应,但陌生环境下伴随而来的孤独感,却是难以启齿。接下来的生活,重复着每天早晨走在天还没有亮的路上,左手提着保温瓶,右手拿着折叠椅,嘴上练习着不流利的台词,每天晚上回到房间播放小时候喜爱的音乐,听着普通话练习曲,努力试着不让空虚围绕,击倒自己的决心。

国剧60年,戏喻人生,翻开属于钟汉良的那本人生之书

就在某一天的某个瞬间,像发现了真谛般,体悟这是条一个人的路,只能孤独地前进。必须在未来的日子里学习独立,习惯独自思考、创作,完成每一个剧本赋予的使命。

幸运的是,在工作中出现过的合作者和前辈们,他们亲切地嘘寒问暖,与我分享经验,让我在漫长的探索旅途上能找到模范,朝着目标前进,稳步成长。回忆起看着戏中的义父骑在马背上,行云流水般驰骋,他看着我的眼神,像是提醒我,只要通过不断练习,不拍摔倒,便能成为他那样的英雄。有一次哭戏后,义父提醒我,不能封闭地表现情感。回想自己坐在地上,因为伤心、难过,便一边哭泣一边把头埋在双腿之间,本该悲伤的气氛,却出现只有我剃光头发的大脑门,对着摄影机的有趣画面。

国剧60年,戏喻人生,翻开属于钟汉良的那本人生之书

渐渐地,借由观察,开始意识演员和镜头的互动方式,研究角色和观众之间的关系。还有一次,我好奇某位资深合作者是如何做到不带剧本,把自己的台词以及其他所有人的台词皆熟读,他语带幽默地小声回答:“我眼睛不好,剧本带来也看不清楚。”这不仅仅是私下花多少时间,运用多少心力而已,而是他和他的角色与灵魂凝聚在一起,演变成潜意识中的真实演出。时间的积累,一个又一个良师益友使自己有信心,继续在未知的领域不停追求,让你尝试跟不同的人演戏,跟不同的导演合作,或多或少的经验交流,那种演戏的使命感和生命力便油然而生,享受其中。

国剧60年,戏喻人生,翻开属于钟汉良的那本人生之书

表演和生活是一条无止境的路。经过一些年月,愈往深里继续发掘,愈能在不经意的地方带给自己惊喜,在生活中找到戏中需要的样子。就在你身边的某个角落,在你开着车停在红灯前的时候,他会在你的车子前面经过。同样地,当自己在某个戏中角色表现不够确定,一整天闷闷不乐的情绪,也会影响着私下生活。有趣的是,所有的经历都无法复制,所有的痛苦和美好也不尽相同,重要的是如何挖掘并考验自己内心的定力。在过程中,不管是经验、想法和感受,都汇聚起来成为崭新的面貌,慢慢产生变化,在镜头前焕发更多光彩,蜕变出独一无二的形象。

国剧60年,戏喻人生,翻开属于钟汉良的那本人生之书

我常心存感激能成为被大家喜爱的演员,也庆幸经过岁月的积累,在影视和戏剧中,已经呈现一个又一个不同的样貌。从刚入行,演出有智能问题的少年到古代诗人,再到革命勇士,每一部作品把不同时期的自己记录下来,透过影像呈现出来,像一本人生的书,能不定时翻阅品位。

国剧60年,戏喻人生,翻开属于钟汉良的那本人生之书

现在的我仍然继续书写,也正在努力,希望把生命中的人生百态和风景,透过演绎,完成一部百科全书。

国剧60年,戏喻人生,翻开属于钟汉良的那本人生之书

文:摘自《中国电视剧60年大系▪人物卷》 图:小土,蜜蜂,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