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现在市面上还有酸爽多汁的西红柿吗,该如何挑选呢?

盐荒子孙V


是的,作为一个家庭主妇,买菜自然是每天必做的事情,但每次去菜市场买回来的西红柿都是如同题主说的那样,硬梆梆没有一点味道,而且有的西红柿如同木头,还有才。

究其原因,我问过买菜的商贩,他们回答是,现在菜农为了增加产量会在种植过程中施加化肥、农药等,这样成长起来的西红柿就会失去原有的味道,而且口感非常不好。但价格会相对便宜一些,这样的柿子只适合炒着、炖着吃,不适合生吃。

同学种植了好多年的大棚蔬菜,我也是她家的常客,每每蔬菜成熟后,我是第一个享用的人。同学也把没有施加农药的蔬菜给我预留一部分。这样的蔬菜确实口感非常棒,但颜值不是很好。我跟她说,能不能将所有的蔬菜不要施加化肥农药,自然成熟多好呀。同学直言不讳地说:每个人为了利益都要有做出一些违反良心的事情,比如我们菜农种菜,明知道施加化肥对身体不好,但为了高产,为了多结果实,只能在符合规定的情况下,加入一定量的化肥农药,这样的果实口感肯定没有自然成熟的好。

同学家种植了半棚自然成熟的西红柿,只接待农家游乐的人去采摘,价格为每斤6元,但采摘人并不多,每个周六日她都守在大棚里等待城里人下地采摘,但一天下来只能卖个百元左右。这样的收入真心不如那些施加了化肥推到农贸市场的西红柿收益多。

任何东西都是为了利益的最大化,西红柿种植户也一样,所以,有市场才会有商品。


新华融媒新消费


笔者知道,肯定有很多人和你一样,偶然间的某一天发现在市场上已经买不到原先经常吃的那种酸爽多汁的西红柿,反而到处卖的都没有一点味道、硬梆梆、吃起来像木头一样西红柿。他们不禁疑问,当年吃的那种带着沙瓤,酸甜可口的老式西红柿哪里去了?

很巧合,你问的这个问题其实也困扰我许久,因为我也是一名重度的西红柿爱好者!几年以前,我和你一样,都是不理解,为什么那么好吃的传统西红柿没有人卖了,都去卖这种口感极差的西红柿!

传统西红柿种子已经停售了!

后来,笔者在工作期间认识了一位国内西红柿育种界的权威人士,工作之余,我想他表达了自己的疑惑,他笑着告诉我,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还是因为种子的问题!

具体来说就是目前市场上所销售的几乎已经没有传统西红柿的种子,如果你去农资市场购买西红柿种子的话,你就会发现,现在市场上别说传统的西红柿停售,甚至连传统的西红柿种子都已经停售了,即便是想种都没得几乎。

而都是一些耐储存挤压的硬果!当我还在愣神的时候,他不紧不慢的说道,这还是根据市场来决定的,毕竟硬果更耐长途运输,农民更愿意种,商贩更愿意卖,慢慢的,传统的那种西红柿就逐渐的被挤兑出了主流市场,一般渠道很难买得到!

如今的西红柿更适合市场化销售!

笔者听这位专家介绍,其实现在这种硬果西红柿盛行,其实也属无奈,因此传统的西红柿虽然口感出众,备受消费者喜爱,但是劣势也非常明显,那就是不耐运势,不耐存储,很容易磕伤腐烂。

大家想一想,那些种植传统的西红柿的菜农面临的风险要远比种植硬果西红柿的风险要大!因为传统的西红柿很容易在采摘,运输和买卖的时候磕伤进而腐烂变质,这一点有过西红柿种植和购买经历的朋友都应该知道,如果再稍微赶上个天公不作美,情况更是危险。

所以,菜农和菜贩子为了保证收益,降低风险,也乐意种植和销售如今的这种硬果西红柿!

而消费者则无从选择,只能无奈接受。


粮油市场报


记得以前每次在地里干活的时候就喜欢在地里摘西红柿吃,那时候的西红柿当水果吃很好吃,水多,有点酸酸的,那是在农村也没有什么水果,农村里也没有什么可吃的,那时候的西红柿,黄瓜等等这些就是我们的零售,既可以做菜吃,又可以当水果吃。

记得农村小时候有一种很小的西红柿,不是现在外面卖的那种圣女果,以前的那个小西红柿比较酸,但是水多,每次吃面条的时候来几个最好了,酸酸的。

但是现在在外面买的西红柿我们都感觉到很硬,而且既不酸也不甜,没啥味道,不管是生吃还是做菜吃感觉味道都差了很多。所以现在当水果吃的话已经完全不适合了。所以基本上也不吃了。

现在的西红柿品种都是改良过的,以前都是农村自家种的,农家肥,没有农药,也没有激素,吃起来很好吃。都是新鲜的,即采即吃,但是现在需要上距离运输,所以现在的西红柿品种必须要是这些硬的,能够长时间保存的,可以看到现在的西红柿可以储存很久,但是之前的西红柿基本上只要一两天就会烂掉了。

现在农村种地种菜的基本上是没有了,所以不管是城里人还是农村人,很多都是买菜的,慢慢的以前的品种就没有了,导致现在新的品种慢慢的已经全部占据了市场了。


中国美食研究所


据钟情三农了解,目前普通的农贸市场和超市几乎是买不到那种老式西红柿,如果真的买的话,只能去一些农家乐或者生态农场了,不过那样购买到的老式西红柿价格比较昂贵,一个普通个头的西红柿可能就要5块钱以上,而且还不好买到。

所以,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要想长期食用这种西红柿,机会很小。它的供应量本来就很少,再加上多是外地种植,且有价无市,也很难买得到!

至于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笔者认为,主要还是市场需求和种植效益的原因,原先那种酸爽多汁、口感沙质的西红柿品种由于经济效益并不具备优势,已经被市场淘汰掉了!

反而是现在这样的耐运输,抗挤压而且可以长期储存的硬果西红柿颇受种植户、中介商以及农贸市场的欢迎。

就这样,越来越多人选择种植采购和售卖硬果,不知不觉中,传统的老式西红柿就逐渐的淡出人们的视线。

传统西红柿种植优势已经不再!

那样的西红柿虽然口感好,但是有一个知名的缺陷——不耐储存和长期运输,对于很多西红柿种植者来说,西红柿好吃不好吃固然重要,但是最为重要的一点是让自己辛辛苦苦种出来的西红柿卖上好价钱啊!

如果不能承受的一定的距离的运输和一定时间的储存,再好的西红柿也无法扩大市场,增加销量,自然也就没办法让菜农获得收益!所以,那种传统的西红柿虽然好吃,但是没办法让菜农获得足够多的收益,自然就被淘汰掉了。

耐储存运输西红柿备受市场喜爱!

而且对于一些中介商来说,现在市场上比较多的西红柿多是耐储存和耐运输的硬果品种,这些品种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口感,但是带来了更大的经济效益,不仅仅让农户种植收益更高,中间商的损失也尽可能的降到了最少,获取了最大的价值。

但是,笔者作为一名消费者来说,还是非常希望市场上多一些那种传统的口感绵柔,质感沙瓤的西红柿供我们来选择,哪怕贵点也没关系,毕竟有些口味是无法替代的。


钟情三农


科学兴农为您解答。

而今很多老人表示,再也吃不到原来在乡下时候所吃的西红柿的味道了,其实对于这些人来说,他们所感慨的不止是西红柿,还有很多瓜果蔬菜,比如说苹果、西瓜、葡萄等。那么原先所吃西红柿的酸爽究竟是怎么没了呢?

关于这个问题,科学兴农认为很大一方面因素来自于当今城市化过程中为方便瓜果蔬菜转运所采取的催熟办法。大家应该很清楚一点,成熟的西红柿,经过稍微的磕碰就会腐烂,然而生番茄则非常的坚硬,在运输方面非常具备优势。

老家也是西红柿的种植基地,外地来收购的菜商在收购西红柿的时候也是只收购青番茄,也就是不曾成熟的番茄,而成熟的番茄要么降价收购,要么拒绝收购。商贩给出的理由也非常的简单:成熟的西红柿难以运输!

而在过去来说,我国的城市远不如现在集中,在家基本上都可以吃到新鲜的西红柿,都是成熟之后采摘,这种西红柿来说味道自然鲜美。而今来看,城市人口高度集中,像郑州、武汉这些原来不算很发达的城市而今也都步入千万级别的人口大城市。而城市的蔬菜供给来源于郊区的话,已经难以满足城市的需求,不得不长距离转运,这就必然要涉及到耐储特性。在当今西红柿无法有效提高耐储品质的今天,则只能在未成熟之时,收获,然后乙烯利催熟。同我们北方所吃到的香蕉其实是一个道理!

对于番茄的耐储品质倒也并非完全没有办法,其实在只需要在番茄成熟阶段阻断乙烯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就可以实现耐储的特性,这就涉及到转基因了。我国的华中农业大学曾经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了耐储的番茄,不过目前转基因番茄的商业化种植已经取消。所以大家也不必担心市场上番茄存在转基因的问题。

至于大家所质疑的番茄变硬和化肥使用、转基因、农药这些因素真的关系不大,大家可以尝试在自己家的阳台种植一些西红柿,待到成熟后摘下来品尝一下,看看能否找回曾经酸爽的感觉?

这里是科学兴农,欢迎添加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科学兴农


最核心的原因是目前番茄大多是生的就采摘下来,然后采用焐熟的方式,所以不像原来自然成熟的番茄,果香味更浓,且味道更好。番茄的种类也很多,小编最喜欢的是粉皮的番茄,成熟后用手掰开,里面的瓤是白色切翻沙,吃起来的口味略甜,不酸涩。

现在的番茄品种也很多,有大的、小的、红色的、黄色的,各种类型的番茄在市场上你都见得到,番茄由于其维生素C的含量高,并且有丰富的番茄红素,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所以平时可以多吃一些番茄。也经常会有人问,那番茄到底是生吃还是熟吃呢?可以从两个方面思考。

一、补充维生素C,适合生吃

维生素C是还原剂,在空气下、高温下、遇碱条件下都会损失,所以从补充维生素C的角度来看,最佳是生吃。可以糖拌、可以榨汁。但番茄中的维生素C有个非常大的特点是在酸性状态下相对稳定。所以番茄的确是很好的维生素C的补充。

二、从补充番茄红素的角度来考虑,应该熟吃

番茄红素在加热的状态下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抗氧化作用,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番茄应该熟吃。

番茄是非常好的食品,可以拿来做番茄牛肉、可以做番茄鱼,当然我们还离不了番茄炒蛋。


美食理想


农民不种好西红柿,原来是中间商为自己的利润,电商能解决嘛

有人说现在酸爽多汁的西红柿为什么没有了,市场上到处卖的都没有一点味道、硬梆梆、吃起来像木头一样?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就是信息的不对称造成的;

首先,农民对和客户,也就是消费者之间没有直接联系,中间还有个销售商,销售商拥有各方面的资源,所以他在选择产品时,重点还是以自己的利益为主。大家都知道西红柿不好运输和储存,特别是成熟的西红柿更容易坏,中间的销售商收了你们的西红柿后不可能一下子销售出去,需要经过一些的渠道,才能到达消费者手中。

这个时间段不能让西红柿损失太多,所以,中间商一是收还未成熟的西红柿;二是收方便运输的西红柿品种,这种方便运输的西红柿就是人们市场上常见的皮厚、没味道、硬邦邦的品种。

其次,农民看到中间商的喜好,当然会选择有钱可挣的品种了,所以农民们就大量种植这种方便运输储存的西红柿。这时你也不要责怪农民,这就是市场需要,农民也是没办法,他们也是需要生活的。

最后,这些硬邦邦、没有味道、跟木头一个味的西红柿就到了消费者手中,消费者又不能自己生产,也没有别的选择,只能承受,所以农民电商的崛起,希望能改善这种局面,让农民知道客户的需求,从而实现大家共赢的局面,别让农民辛辛苦苦的种植后,赚着最少的钱,而中间商确实赚着丰厚的利润,通过电商不仅能降低农产品的价格,还能让农民真正的赚到钱。

对此,你对农村电商有什么好的想法呢?


聆听家乡


作为一个茄果类蔬菜的工作者,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首先我来介绍一下蔬菜生产过程中,西红柿生产基本是不会亏钱的(想从地里刨点钱还是不容易的),西红柿在大众菜谱里还是出现非常多的一个蔬菜,老少皆宜,最基本的西红柿炒蛋是好多人学会的第一道菜。


网络图片

为什么西红柿可以做到基本不赔钱呢?我想市场需要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起到必要重要的作用,那就是现如今的西红柿变硬了。为什么会变硬呢?老师上课时讲过,西红柿里的乙烯利合成途径破坏掉,也就是不能合成催熟西红柿的乙烯,具体是通过什么途径做到的我不太清楚,就想辣椒里面通过自然差异出现了不育一样,某个基因突变了,或者缺失都可能引起。有了这种可以使番茄变硬(有效延长腐烂时间)的亲本以后,育种工作者就会把育种目标往硬质上靠,一位追求硬质,而忽略了风味,导致我们吃的西红柿没有口感,不再沙。这可以说是育种目标导致的结果,也可以说是市场流通导致的结果,因为市场需要货架期长的西红柿,消费者的需求不考虑。


网络图片

以上是个人感觉为什么西红柿硬,没有风味的原因。

但是我们就吃不到以前的西红柿了么?答案是肯定的,一定能吃到,这个问题不光消费者发现了,连育种工作者也发现了,不记得是我们国家哪个大学还是研究所,在nature还是science上发表了文章说找到了控制番茄风味的基因,也就是说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大家的重视,在往回找补了。

再有就是在农村,一直坚持种自留种番茄的农户手里还是有传统番茄的,只要你仔细找,一定能找到种子,只是产量不好说,效益也就不好说了。毕竟番茄栽培过程中很容易发生TV病毒,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见到国外番茄种子卖那么贵,基本销售价在5毛一粒,批发价也不会低于2毛5。本人在某宝上购买了很多农户自留种,希望能找到风味较好的品种,我种的地只供应自己吃,可以控制农药施用,自己当心,毕竟孩子还小。

大家家里都有阳台,可以自己种一些,番茄分为有限生长型和无限生长型的,阳台适合有限生长型,长的矮,便于管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私信我。
网络图片


农科小孙说


早先的西红柿酸爽多汁,更适合生食,夏天的时候切开撒点白糖就是一盘很好的菜。现在为什么酸爽多汁的西红柿少见了,市场上到处卖的都是没有一点味道,硬邦邦的西红柿?主要由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首先,栽培品种的变化造成的,这是最主要的原因。为了追求抗病强,产量高的品种,育种家们在长期的育种过程中丢掉了大量的好品质基因,导致现在大量的西红柿品种品质较差。同时,农户种什么品种也是受市场需求决定的。早先农户种植西红柿都是自己去集市售卖,现在很多都是批发给小商贩。小商贩不喜欢果软,酸甜多汁的西红柿,一是不耐长途运输,二是到了市场上,被人一顿扒拉挑选,剩下的基本都有伤了,只能贱卖处理了,三是不耐贮藏,如果一两天卖不掉,很容易坏掉。但如果是硬质型番茄,就不存在这些问题。农户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大多种植硬质型番茄。

二是受采摘时期影响。为了增加售卖时间(完全成熟的西红柿不耐贮藏),市场上卖的西红柿,大多是未完全成熟时就摘下来的,此时的西红柿果实内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减少,酸涩难吃。虽然摘下来后会慢慢自熟,但是口感要远远低于完全成熟的。

三是化学药品催熟所致。农户为了提早上市卖个好价钱,有些人会选择使用激素进行催熟,使用了催熟剂的西红柿果皮是红色的,但是切开以后里面还是绿色的,由于不成熟,当然不好吃了。


首都农业人


我是黔东南非典型农民,乡下人,专注乡下事。

我家自己种得有,但是市面上没有。也许在我们这个四五线的小城,菜市场还有个别老农民种植本地的小西红柿,有运气的话可以还可以买得到。在大型超市,想想算了吧,那里有一个个色泽鲜艳但是硬梆梆的西红柿等着你品尝。

酸爽多汁的西红柿,一般都是本地品种,个小没有卖相,汁多不易保存,所以被市场淘汰。但是我们这些农民,也就是乡巴佬,对这种西红柿却情有独钟。每年都会种植一些,除下正常采摘食用之外,还会采摘一些放到冰箱冷冻层里,放到其它时间食用。还有一些人,干脆放到坛子里,放到冬天都能食用到酸爽的西红柿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