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1 直击太原中考:2018年山西省中考物理试卷分析

直击太原中考:2018年山西省中考物理试卷分析

世界在未来二三十年内,一定会爆发一场重大的技术革命。目前可以预见技术革命引起的变化是:第一,5G、物联网的成熟和普及再一次深刻改变生产和生活方式;第二,人工智能的出现导致简单重复性劳动力就不再需要…… 这些社会变化将导致现在的学生毕业后可能:1、投入现在还不存在的工作;2、使用现在还没有发明出来的技术;3、要解决现在还根本不知道的问题……

如何应对这种变化是全社会、学校、家长必须替孩子们思考的问题。

纵观2018年山西省中考物理试卷,太原市杏花岭区教育局教研室物理教研员杨辉霞、尖草坪区教育局教研室物理教研员王伟、杏花岭区第七中学校物理教师阎晶森表示,山西省从2011年开始摸索中考改革之路,就是为了应对这种社会变化趋势,确立了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考改促课改”、以“六个维度”为抓手落实教育部提出的“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命题思路,从开始尝试、渐变调整、实践反思、丰富完善,逐步走向成熟。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在这条路上又向前迈了一步。

第一、试题突出基础性和综合性,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考查形式灵活。今年的考生反映:试题情境新颖,核心考点和难度与往年基本一致,考查的题型与往年略有不同,例如增加了综合应用题,而去掉了以往的填空题。由于试题重在考查对基本的、核心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理解,题型变化不影响考场发挥。

第二、继续加强开放、探究试题的考查力度。水的沸腾,伏安法测量定值电阻阻值,测量茄子的密度,对制作弹簧测力计的方案做出评价,设计实验探究“热水在冰箱里先结冰是真的吗”等五个实验,综合运用文字、图象、表格等多种呈现方式,全面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加工信息,并利用关键信息进行推理的能力。试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评估,进行开放性设计实验,学生答题能体现物理概念是否清晰,语言表达是否严谨科学,是否具有一定质疑创新精神

第三、试题着力考查阅读能力,引导教学中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今年试题除了设置科普阅读题外,开始把阅读能力的考查向全卷渗透。如:以刚发生的“嫦娥4号”探月工程为情境考查阅读能力,继承以往阅读题的命题风格,实验题中渗透“阅读元素”使得探究过程更真实,更能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

第四、减少了对知识性技巧性试题的考查,借鉴PISA测试理念,在真实情境中考查运用物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第17题,判断倒影距水面的距离,成功地将平面镜成像中的 “物距”“像距”物理问题转化生活问题。这样考查能区分学习物理靠背书与题海战术,还是经历了体验、感悟、归纳、分析、提升、应用的过程。第42题计算题,考查物理学的压强、功等核心知识和估测能力,同时精心选择升国旗的情境,引导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文化浸润,涵养正气、升华人生境界,有利于持续学习动力的形成。

第五、注重考查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决定了一个人能走多远。今年物理中考试题最具有创新性的试题是考查学生“模型建构”的能力。37题以生活中常见的装水玻璃瓶观察物体为情境建构凸透镜模型,38题考查对材料进行二次加工和建模的能力。第39题及其实验探究题中加大了质疑创新能力的考查,让学生在矛盾冲突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学习价值判断和决策。

第六、继续加大对“活动建议”的考查,引导教学丰富学生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具有工程意识,能将创意和方案转化为有形物品或对已有物品进行改进与优化”。如第34题制作弹簧测力计,第43题用电能表测量用电器的消耗的电能,从而计算微波炉的效率等等。完成“活动建议”是学习物理的基础,也是学好物理的起点。

总之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考查科学素养的同时,突出学科的育人功能。试题引领全社会重新思考教育的功能和方向,引领学校和家庭共同形成有利于孩子提前做好适应未来社会变革的合力,引领全省初中物理教育朝着主动应对未来社会变革的方向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