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7 “为父母养老送终的孩子通常不是在家里最受宠的那个”

“为父母养老送终的孩子通常不是在家里最受宠的那个”

Photo by Dakota Corbin on Unsplash

人人都有小确丧,扎心之后更要学习爱。

“为父母养老送终的孩子通常不是在家里最受宠的那个”

前段时间有个微博很火▼

“为父母养老送终的孩子通常不是在家里最受宠的那个”

  • 绝大多数植物人的护理者都是母亲,配偶通常宁愿放弃治疗;

  • 为父母养老送终的孩子通常不是在家里最受宠的那个;

  • 如果有女生来做宫外孕那一定要第一时间抓住送她来的男人,不要让他跑了,否则没人垫医药费。

而第二条——“为父母养老送终的孩子通常不是在家里最受宠的那个”引得很多人在微博下跟帖,

说自己有过或者见过同样的遭遇▼

自己照顾老人反而没有好脸色,

而不来照顾的,老人反为他们找“理由”...

“为父母养老送终的孩子通常不是在家里最受宠的那个”

“为父母养老送终的孩子通常不是在家里最受宠的那个”

“为父母养老送终的孩子通常不是在家里最受宠的那个”

“为父母养老送终的孩子通常不是在家里最受宠的那个”

付出最多的孩子,却得不到应有的爱▼

“为父母养老送终的孩子通常不是在家里最受宠的那个”

“为父母养老送终的孩子通常不是在家里最受宠的那个”

老实说,这些现象在我身边也不少见。

我的一个朋友,她外公重病住院,

在外公身边照顾的从来只有她妈妈一个人,

而从小被宠爱的大儿子和小女儿,

只是在蹭饭吃的时候最积极,

老人生病了主动照顾老人?

“为父母养老送终的孩子通常不是在家里最受宠的那个”

“为父母养老送终的孩子通常不是在家里最受宠的那个”

在天涯社区里,有个网友倾诉自己在家不被宠爱的故事▼

“为父母养老送终的孩子通常不是在家里最受宠的那个”

▲博主的父母有两个女儿,

极其宠爱小女儿,

而对他们这个大女儿从来都是冷言冷语,

指着她的鼻子骂“没出息”,

动不动就让她“滚,永远别回来”...

大女儿的一半工资都交给家里了还嫌她

不买东西回家...

故事下面大多数网友都是这样回复▼

“为父母养老送终的孩子通常不是在家里最受宠的那个”

“为父母养老送终的孩子通常不是在家里最受宠的那个”

“为父母养老送终的孩子通常不是在家里最受宠的那个”

  • 别再跟家里人联系

  • 以后不要伺候家里人

  • 远走高飞

...

给出这样建议的,

我想他们一定没有试过这种不被宠爱的感觉。

因为不受宠的孩子们,

他们还想找个究竟,

为什么同样是父母的孩子,

父母可以如此偏心?

“为父母养老送终的孩子通常不是在家里最受宠的那个”

他们更想用尽全力向父母证明,

自己是值得被爱的。

“为父母养老送终的孩子通常不是在家里最受宠的那个”

这让我想起了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松子从小得不到父母的爱,

于是她总是通过扮鬼脸让她的父亲笑,

按父亲所希望的路线生活,

但这并没有让她父亲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她身上。

“为父母养老送终的孩子通常不是在家里最受宠的那个”

但有的人穷尽一生的努力去追求父母的爱,

依然得不到一丝的关注。

“为父母养老送终的孩子通常不是在家里最受宠的那个”

记得看过一个名叫《被遗忘的时光》的纪录片,

实拍记录了几个患有“阿兹海默症”(老年痴呆症)的老人的病后生存状态。

其中有个年轻的时候打老婆孩子、

非常有暴力倾向生了病也脾气暴躁的的老爷爷。

“为父母养老送终的孩子通常不是在家里最受宠的那个”

患病期间,一直是女儿照顾的他。

“为父母养老送终的孩子通常不是在家里最受宠的那个”

女儿在纪录片里说自己是不得已,

住得近才必须得过来照顾的。

刚开始的时候,她非常排斥,

也不知道从何下手来照顾爸爸,

甚至连手都不想握。

“为父母养老送终的孩子通常不是在家里最受宠的那个”

看得我也是心疼。

什么样的经历才令到父女间的相处变得这么尴尬不自然?

“为父母养老送终的孩子通常不是在家里最受宠的那个”

这位老人说自己喜欢女儿,

从大学毕业就对她很好,

“为父母养老送终的孩子通常不是在家里最受宠的那个”

但女儿回应道:

“为父母养老送终的孩子通常不是在家里最受宠的那个”

这就很不给面子了。但很真实。

女儿说了一段话很让人泪目。

她回忆她父亲生病那晚:

“当我看见他得一刹那,其实,我就很想哭,因为我爸爸就是好像被折磨得不像他原来的样子,你听到自己的父母亲生病,有需要,其实你一个做儿女的,你会觉得你需要赶快去照顾他,但是就是,关系没有那么深的时候,不知道怎么样跨出去。”

你听到自己的父母亲生病,有需要,

其实你一个做儿女的,

你会觉得你需要赶快去照顾他。

女儿在说这段话的时候,有弹幕说“感同身受”。

都说父母对孩子的爱是天生的,伟大的,

我觉得,孩子对父母的爱才是。

我们总习惯性地觉得孩子欠了父母的爱,

常常忽略了孩子在这段“天注定”的血缘关系中只要收获了爱,

就会随时准备着爱回去,

就算等不到,也会想要爱回去。

鱼妈提醒:

今天的文章好像有点丧,

但我只希望大家知道,

父母的偏心是很伤人的。

但愿,我们都不是这样的父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