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3 別誤解明太祖朱元璋,他大殺功臣是因為他們咎由自取,原因是這樣

為什麼說那些大臣被朱元璋殺掉是咎由自取,都是自己過於張揚或者是沒有明白皇帝的真正心意。其中原因如下:

其中胡惟庸他是明朝的開國的功臣之一,是在河州的時候跟隨明太祖打天下,他這個人有辦事的才能,又善於揣摩明太祖的心思,由於他當時心思縝密辦事又小心謹慎,所以地位是漸漸的提高,由縣的主簿、知縣、太常寺卿、中書省參知政事、宰相

儘管當時劉伯溫曾經對明太祖批評過他,說他是一匹頑劣的牛犢,明確反對讓他做宰相,但明太祖還是把宰相的職位授予了他,

果真應了劉伯溫的話,做了宰相的胡惟庸,逐漸是得意忘形,從此是不再小心謹慎,連官員的升降案犯的生殺等許多大事,他都開始不向明太祖稟報,而是獨斷專行,京城內外官員送來的奏章,凡是有不利於他的內容的就派人自私攔下,他還收下各地官員無數的賄賂

別誤解明太祖朱元璋,他大殺功臣是因為他們咎由自取,原因是這樣

胡惟庸

然而,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明太祖開始漸漸的有所耳聞,公元1379年有使臣來到北京朝貢,胡惟庸卻不向明太祖報告就自行接待,宮內的太監發現以後立即奏告明太祖,太祖大怒嚴厲追究胡惟庸及其六部長官的責任,第二年又有人告發胡惟庸有造反的陰謀,朱元璋是越加憤怒,不但處死了胡惟庸及其全家,還屠殺了與胡惟庸有牽連的大大小小的官員及其家屬總計一萬五千多人,被胡維庸案件牽連的最有名望的開國功臣還有宋濂

別誤解明太祖朱元璋,他大殺功臣是因為他們咎由自取,原因是這樣

宋濂

宋濂是浙江人,公元1359年就跟隨明太祖,一向是很被重用一直做到了大學士,當過太子的老師,明太祖一向尊稱他為宋先生,他侍奉明太祖也很謹慎小心,這裡有一段小故事,就是有一天上朝,明太祖突然問他“你昨天晚上喝過酒嗎?請的是哪幾位客人“宋濂果然在昨天夜裡,請多幾個朋友便一一照實回答,明太祖聽了以後很滿意,因為他已經派過錦衣衛等特務秘密偵查過,知道宋濂所講的全是實情,

宋濂68歲的時候告老還鄉,明太祖就給他很高的禮遇,可是,胡惟庸案件追查到他的孫子宋慎的時候,宋濂也被明太祖派人從家鄉抓到應天準備處死

明太祖的妻子馬皇后,聽說他所敬重的宋先生即將被處死,難過極了,所以就苦口婆心的勸阻明太祖說”宋先生住在鄉下,怎麼知道他孫子做的事兒了?就饒了他一條老命吧“明太祖和馬皇后的感情很好,最後也就赦免了宋濂的死罪,但是死罪可免活罪難逃,就下令把他充軍到四川茂州,最終還是死在了充軍的途中。

別誤解明太祖朱元璋,他大殺功臣是因為他們咎由自取,原因是這樣

藍玉

公元1393年,又發生了大將軍藍玉謀反的案件,藍玉是明朝開國將領。有膽有謀,勇敢善戰,屢立戰功。於捕魚兒海中大破北元,基本摧毀其職官體系而名震天下,被封為梁國公

但是他自以為功勞很大,對明太祖傲慢無禮,明太祖早就不滿他的行為,但明太祖因為藍玉帶兵在前線打仗,沒有追究,後來這邊又有人告發說藍玉在府中埋伏士兵意圖政變,明太祖就立刻派錦衣衛人員逮捕藍玉,誅滅九族

這次因為藍玉而丟掉性命的將近兩萬人。所以至此之後為了鞏固皇帝的權威,明太祖所幸被除了宰相這一職位,把宰相的權力分散到了吏、戶、禮、兵、刑、工六部,由六部尚書直接向皇帝負責。

別誤解明太祖朱元璋,他大殺功臣是因為他們咎由自取,原因是這樣

朱元璋

又把掌管軍隊的,大都督府分為左軍,右軍,中軍,前軍,後軍,五個都督府,分散兵權,五軍都督府平時負責訓練士兵,戰時的軍隊調動和出征都由皇帝直接指揮,不過明太祖可能還沒有想到的是爭奪朱家天下的慘禍,不是出於權大勢重的功臣,而是出於朱家的親人。

所以我認為明太祖朱元璋之所以大殺功臣,首先就是因為這些大臣自己居功自傲與得意忘形,當然也有因為功高蓋主的原因。大家是怎麼認為的?

喜歡本文的可以轉發、點贊、關注,還可以留下評論,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