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2 张胜辉:追求

拒绝平庸

1989年师范毕业,我放弃留校机会,回到了生我养我的家乡——李楼。如今,我在小学语文教师这个岗位上已经28年了。28年前,很多人不喜欢教师这个职业,尤其是男性。我也犹豫过,最终还是选择了这个职业,我认为:既然你改变不了自己的职业,何不改变自己的心态呢?做教师虽然物质生活比较清贫,但是你完全可以拥有丰富的精神生活。没有那么复杂的社交,读书、学习的时间便富裕许多。或许,这就是我一生的追求——做一名平凡但不平庸的老师,做最好的自己。

在平凡中执着前行,追求事业的高度

20岁的自己,立志当一名优秀的老师,便定下“教师素质十能”作为自我发展的目标。

能做到思想比业务更重要。

能讲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

能写一手好字。

能写一篇有分量的教学论文。

能备一份有价值的教案。

能胜任一门特长课。

能讲好一节优质课。

能练就一副好身架。

能带好一个班集体。

能独立承担教改实验。

作为语文教师的我,扎根农村,开展了国家级课题“珠心算与儿童智力发展”研究,获得成功。由于学生多、训练强度大,我的嗓子哑了,甚至几度失声,并再也没有好过,至今仍是这般的沙哑。不过,我感觉这样低沉的嗓音更有魅力。看到学生在全国珠心算大赛中为河南实现金牌零的突破,便是我最大的欣慰。

我常说自己是混在数学教师队伍中的语文教师。在业余开展珠心算教学的同时,我也从没有停止过语文教学的研究。语文教学中最难啃的骨头是作文教学,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面对学生味同嚼蜡的作文,我自己的心里有一种深深的挫败感,于是我开始探索属于自己的作文教学之路。我不再将教科书上的作文教学当作不折不扣的圣旨执行,不再将作文教学弄成口干舌燥的说教,尝试着把一个个小游戏搬进教室,引导学生观察,引导学生述说。我带着孩子们到田野里,观察春风中的串串槐花,观察秋风中披着霞光的小树林……就这样,在玩闹中,在自由自在的述说中,学生的作文活泼起来。他们开始拿起笔书写自己的生活,书写自己的感受;他们开始用文章与人沟通,用文章表现真情。

凭借珠心算和作文教学的研究,我先后荣获了“洛阳市中小学十佳青年教师”“洛阳市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并成为最年轻的洛阳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事业上的点滴成功并不能让我停下追求的脚步,1999年,担任了4年李楼乡桃园小学校长的我选择了新的挑战,到新成立的洛龙区第二实验小学担任教学副校长,那一年,我29岁。人们都说三十而立,而即将30岁的我选择了从零开始,选择了为成为名师而努力,为成就名校而奋斗的路子。

因为,我相信,舍与得之间能平衡自在,才是智慧的闪现!

在逆境中迎接挑战,追求理想的宽度

30岁的自己,做名师、成就师生是我追求的目标。我不断学习,促使自己不断成长,坚持做到“四个一点”,督促自己逐步迈向名师的行列。

学习勤一点,从学以致用做起;

反思深一点,从举一反三做起;

研究实一点,从解决问题做起;

创新多一点,从精益求精做起。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得让自己的眼睛紧盯课堂。2001年我获得国家级骨干教师荣誉,被国家教育发展中心聘任“中国西部教育顾问”;2004年获得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教育专家、河南名师、河南省学科技术带头人等荣誉称号,讲授的优质课《鹬蚌相争》获国家级一等奖;2007年被评为河南省特级教师;2008年破格晋升为中学高级教师。其间,通过自学获得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学历。我深深感受到,追求理想是幸福的,当理想变为现实,更是幸福的。

作为一名校长,我得着眼全校。我和我的团队提出“把教师发展为完整的人”,而语文教师更要发展为完整的人。何谓“完整的人”?我们的定义是:身心健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能不断提升专业水平,懂得感恩,会合作,懂生活,有一定的艺术修养……

在成长中孜孜以求,收获人生的厚度

40岁进入不惑之年,我又有了新的目标,那就是做“专家型”教师。

40岁进入不惑之年,我的团队也在经历了初期的高速发展后进入深度发展的瓶颈时期。

我想:专家型教师在学校是一种高度,是老师追求的目标,他们身上背负着很多人的期望。近年来,我始终笔耕不辍,先后在《人民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基础教育参考》《教育教学研究》《小学语文教师》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参与主编和编写专著10余部。作为洛阳特级名师,享受政府特别津贴的市管专家,我知道身上肩负着培养年轻教师、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责任。

我想:一所有思想、有执行力的学校才能有永久的生命力。因此,我们提出教师阶梯式发展策略及方案:

不做庸师—— 不做庸师是底线。

做平凡的教师—— 平凡的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

做优秀的教师—— 优秀的教师是大家前进的榜样。

做名师型教师—— 名师是引领。

做专家型教师—— 专家型教师是方向。

阶梯式教师队伍发展,成就教师的同时成就了学生,也成就了学校。

12年中,学校培养出3名特级教师、6名国家级骨干教师、3名河南省名师、6名洛阳市名师。指导张艳芬、张红利、叶峰亮等20余名教师在全国、全省优质课大赛中获得30多节次一等奖。

教师专业的发展带动的是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2008年,洛阳二外前三十名学生学费全免,我校占13名,我校报考二外的学生中有65%被录取。之后每年录取比例都在50%以上。

每每面对一个个由平凡走向优秀、由优秀走向卓越的教师,每每面对一个个稚嫩的学生,我都觉得自豪,同时,一种由衷的使命感也油然而生。

因为我懂得:一个人为自己而奋斗是自强,一个人为一群人努力是使命。

在成功中不断奋进,追求境界的深度

如果说收获是一种幸福,那么放弃也是幸福的一种:母校洛阳一师的盛情相邀,区政府的提拔调动,北师大青岛附小有车有房以及20万年薪的聘请,厦门海沧附小30万年薪的承诺……作为一个平常人,面对这些我也动摇过。曾记得,第一次调动,区教委主任说:“郊区的老师谁都可以走,唯独你张胜辉不能走!”——那一刻,我明白了,我明白了自己的价值,更懂得了自己的责任:以上种种,别人可以有,我张胜辉不可以有。但别人没有的,我却拥有。

我拥有领导的信任,我拥有教师的支持,我拥有一方施展自己才华的天空。

古人说:有舍必有得。我舍弃的是机遇,收获的却是更大的发展。

2010年上海世博会校长高峰论坛上,作为特邀嘉宾,我做了“以水为镜、引领发展”的主题发言;2011年作为全国一百所“非遗文化进校园”实验学校的校长,我先后两次走进人民大会堂参会并发言;2011年我被中国教育学会确定为全国30名“成长中的教育家”培养对象,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进修交流;2012年在国宾楼参加“面向未来小学教育的使命”国际教育论坛并发言。

2007年以来,先后受教育部、中国教育学会、国家体育总局指派,出访美、英、韩国及中国香港、台湾等地区。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28年来,从教师到校长,变的是职位,不变的是真情。当我走出洛阳,走出河南,走向全国,走向更广阔的空间时,太多的鲜花和掌声让我懂得,我已不属于我自己,我是一个团队的缩影,我是一个符号的代表。

28年来,我深深感受到:追求梦想让人心怀希望,执着前行让人幸福充实。尽管身上笼罩着很多耀眼的光环,尽管身上担负着更多教育的重任,但是我始终不忘:我是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愿自己永远是一名小学语文教师。

在洛龙区二实小整整14年,经历了创业时的艰辛,发展中的拼搏,并享受着成长带来的喜悦。但是在我事业将要达到高潮的时候,在二实小不断迈向新的辉煌的时候,我又一次选择了从“零”开始。2013年10月,在洛阳市政府的牵头下,洛龙区政府引进了百年名校——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在洛阳成立了“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洛阳分校”。经过层层选拔和考核,我最终被李烈校长选中,被市政府任命为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洛阳分校的第一任校长,同时也成为李烈校长的爱徒。

很多朋友都劝我说,你在洛龙区二实小奋斗了14年,把一个偏僻的农村小学带成了全省名校,自己作为特级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教育专家、河南名师,可谓是功成名就,为什么还要选择从头开始?我说:我担负的是市、区领导的信任,我承载的是全区、全市教育人的梦想,我为教育而生,这是我的追梦人生!

2015年4月16日,李烈校长带领的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对洛阳分校进行了全面考察,李烈校长对洛阳分校一年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的赞扬,她说这是一所让她惊讶的学校,惊讶于学校的快速发展,惊讶于写在教师和学生脸上的自信与幸福。华应龙校长听了我们的课后评价说,这不就是北京的课堂嘛!30所分校的校长也为我们呈现的精彩纷纷点赞。

一年半的时间,我和我的团队在学校“爱育精彩”办学理念指引下,用汗水写下拼搏,用智慧点亮生命,用爱一起行走在这条幸福的教育之路上,因为我们心中都有一个追求,那就是做最好的教育,用爱点亮孩子们的精彩今天,回望来时路,我依然信心满怀,激情涌动,因为有梦,我会不懈追求!

名 师 档 案

张胜辉,男,中共党员,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学历,1970年出生。中小学高级教师、河南省特级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全国优秀珠心算教练、中国西部教育顾问、中国当代特色学校优秀校长、成长中的教育家;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教育专家、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名师、河南省第二批名校长、中原名师培养对象;洛阳市十大杰出青年、洛阳市中小学十佳青年教师、洛阳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洛阳市师德标兵。2015年被评为洛阳市智慧教师第一人!

张胜辉:追求

选自《教师第一》,张胜辉 主编,大象出版社2018年出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