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7 「父親節特刊」郭學軍|擡手打兒非爸願

點擊上方“芝蘭園”關注我們

「父亲节特刊」郭学军|抬手打儿非爸愿

“抬手打兒非爸願,打在兒身疼,疼在爸心間!往日的乖女兒你咋不聽勸,竟在爸傷口來撒鹽!……十八年的心血、十八年的親情、十八年的熱望、十八年的期盼----化雲煙!孩子呀!你一意孤行尋短見,拋下為父你心何安!”

城隍廟裡,全場寂靜。夜空上突然灑下了豆大的雨滴,“吧嗒吧嗒”打在身上,沒有一個人喧譁,沒有一個人起身。高大山淒厲的哭唱在院子裡迴盪,不少人擦起了眼窩,我不由得也眼睛發酸。

今晚,城隍廟裡上演的是大型現代戲《父親》。這部戲編劇編的很感人,演員演的很動情。故事講述的是農民工高大山,收養了孤兒春苗,兒子小龍和春苗同時考上大學,家境困難,無法讓兩個孩子同時入學。高大山狠心讓兒子打工,全力支持春苗上學。儘管爸爸給予了她全部的愛,不幸的孩子總是有那麼多不幸。春苗上學期間患了尿毒症,鉅額的醫療費讓爸爸一籌莫展。省吃儉用打工賺錢,拖著虛弱的身體賣血換錢,能用的辦法都用了。本以為自己不是孩子的親生父親,腎源配型不會成功,奇異的緣分再次顯現,竟然讓他們配型成功。手術前夕,春苗無意中知道了大山不是他的親生父親,一時接受不了事實,欲輕生,又氣又急的爸爸失手打了女兒一巴掌。

「父亲节特刊」郭学军|抬手打儿非爸愿

於是,就有了前面爸爸含淚打兒勸兒的一場戲。這段戲,唱盡了爸爸對兒的疼,訴盡了爸爸對兒的愛,演盡了爸爸對兒的盼。這段戲,唱到了每個爸爸的心窩裡,唱得每個爸爸心兒顫,估計每個爸爸心裡都有曾經的經歷。

我自小是個乖乖兒,很少惹爸媽生氣。記憶中,只有一次捱打的經歷。那時還未上學,不像現在的孩子很小就圈在了幼兒園裡。每天爬高下低,掏鳥抓魚就是我們的功課。有一次,瘋玩了一天,晚上爸爸沒事,就手把手教我寫數字。可我的雙眼直打架,怎麼也學不會寫那幾個數字,爸爸一生氣打了我一巴掌,我委屈地哇哇大哭。爸爸嘆了一口氣,把我抱在了懷裡,用粗糙的大手撫摸著我的面頰,一面又輕聲哄我不哭。那時,心裡好奇怪,打了我又哄我幹嗎?年幼的我並不理解爸爸的感情。說也奇怪,等我止住了哭聲,竟然一下子就學會了那幾個討厭的數字,難道真的是欠打?

當我第一次小心地把一個柔軟的生命託在掌心時,看著那幼小的生命在手心裡酣睡,一種心連心的感覺忽地從心底滋生出來,我知道,從此這個幼小的生命就和我的生命連在了一起。

我也知道從此身上就多了一份責任和牽掛。

孩子的成長帶給了我很多初為人父的快樂,然而,小孩子總有調皮搗蛋的時候。面對不聽話的孩子,偶爾我也會大打出手,每次一出手就後悔,那巴掌彷彿不是打在孩子身上,而是打在了我的心間。我每次都會難過的抱住孩子,給孩子擦拭委屈的淚花,給孩子誠摯地道歉。每次打過孩子,夜裡都會難過的輾轉反側,懊悔自己怎麼能那麼沒耐心,即使有“我是為了孩子好,我是恨鐵不成鋼”的安慰,也難以撫慰心頭的痛。

「父亲节特刊」郭学军|抬手打儿非爸愿

現在面對高我一頭的孩子,我心裡很是欣慰。多好的孩子,自己怎麼就會打孩子呢?我知道,天下所有的爸爸一樣,對孩子都傾注了滿腔的愛,對孩子都充滿了無盡的期盼,都希望孩子有個美好的未來。我也相信隨著孩子的長大,總會有理解爸爸的那一天。那是想起,我想回憶裡肯定是滿滿的愛。

震耳的掌聲突然響起,把我飄飛的思緒拉了回來。這雨來得急去得快,此刻又是滿天星斗。

“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知否興風狂嘯者,回眸時看小於菟。”戲中,高大山是天下爸爸的化身,為養育兒女他傾盡所有,甚至是自己的生命,他是真正的大丈夫!他叫大山,他的父愛也是如山般偉大。他的愛如一把巨傘,為子女遮住了風擋住了雨,為兒女撐起了一片天。他的愛如這涼爽的夏雨,濯洗著兒女的心靈,使迷途的孩子幡然醒悟。他的愛無窮無盡,會一直伴隨在兒女的身旁!

“父親是那登天的梯,父親是那拉車的牛”,父愛是嚴厲的,也許有時會覺得不近人情,但“抬手打兒非爸願”,請理解父親的“無情”,懂得父親的“心痛”。

「父亲节特刊」郭学军|抬手打儿非爸愿

觀眾都在用力地喝彩、鼓掌,這是對演員精彩演出的致謝,是對內心情感翻騰的宣洩......


郭學軍林州人,愛好文學。


「父親節特刊」郭學軍|抬手打兒非爸願

©原創作品 授權發佈 網圖提供證明付酬 打賞>10元付酬 <10元平臺維護

因微信系統修改,【原創】標識處只能顯示開通讚賞的賬戶,芝蘭園公眾號公用讚賞為“作家呂志勇”,此賬戶即為【公用賬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