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9 船伕出了副刁鑽上聯,400多年無人能對,最後卻被一工人對出來

科舉制度的出現與盛行,徹底打破了血緣世襲關係和世族的壟斷,朝廷不再是達官顯赫的貴族們的天下,它給了部分社會中下層有能力的讀書人,進入社會上層的機會,讓他們盡情施展才智。當然,那只是部分人,還有許多寒門學子因為家庭困境,即使中進士了,但仍然沒有條件去做官,人才就被埋沒在江湖之中。但這些學子也沒有放棄自己的學問,他們在閒暇之時,也能一展才華。

船伕出了副刁鑽上聯,400多年無人能對,最後卻被一工人對出來

而這裡要說的就是一位船伕,沒有資料知道他叫什麼名字,住在哪裡,何年何月生,但是他的才華卻讓人記錄了下來。據說,這位船伕以前也是秀才,但是家庭十分困難,無奈之下,他做了船伕。

這件事發生在明朝嘉靖年間,還跟一位當朝狀元有關,叫做羅洪先。羅洪先是官員家庭出身,從小就十分端重,愛看書,立志長大做一名學者,他一生奮發於地理學等科學的研究,中狀元之後,授翰林院修撰。他親自外出調查收集資料,重新編了一內容豐富、地理位置準確的地圖,繪成了《廣輿圖》。他堪稱那個時代的東方最偉大的地圖學家。後來,羅洪先看不慣朝廷的腐敗,即請告歸。

船伕出了副刁鑽上聯,400多年無人能對,最後卻被一工人對出來

有一年,羅洪先與他的幾位好友一起泛舟飲酒。在小船上,他們玩起了對對聯。而這艘船的船伕見他們如此雅興,聽說羅洪先是當朝狀元,便問他是否能對一下他的上聯。船伕的上聯是:“一孤舟,二客商,三四五六水手,扯起七八葉風帆,下九江,還有十里”。船伕說完之後,羅洪先和他的好友都陷入了思考,但遲遲沒有對出來。這幅上聯寫得十分絕妙,用了一到十的數字,將此情此景都描述了出來。泛舟結束了,他們也沒有對出下令。

船伕出了副刁鑽上聯,400多年無人能對,最後卻被一工人對出來

羅洪先的博學多才是公認的,而且他還是當朝狀元,沒有對出一個船伕的上聯,這說起來,自己的面子都要沒有了,十分尷尬。但是直到羅洪先去世,這上聯的下聯還是沒有對出來。狀元都對不出來的對聯,其他人想必也對不出來。一直過了四百多年,這幅對聯成了一個謎。

可是,說巧也不巧,在上世紀50年代,這副刁鑽的上聯被一個船工給對出來了。在1959年的6月份,長江航運公司接了一個佛山市老裝修工人的單子,要運一種叫“九里香”的木料到九江。

船伕出了副刁鑽上聯,400多年無人能對,最後卻被一工人對出來

無意之間,一個名叫李戎翎的船工聽到別人聊到了這副對聯的事情,他思考了一下,對出了下聯:“十里運,九里香,八七六五號輪,雖走四三年舊道,只二日,勝似一年”。這個船工對出的下聯雖然有一些專業對聯上的問題,但是至少,句式上,用詞上還是十分對應上聯的。

船伕出了副刁鑽上聯,400多年無人能對,最後卻被一工人對出來

參考文獻:《和風堂文集》、《羅念庵的“學三變”與“三遊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