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7 教育部:2141所中小学存在“教师课上不讲课外讲”等现象


教育部:2141所中小学存在“教师课上不讲课外讲”等现象


5月25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情况。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透露了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最新的“大数据”。

据介绍, 截至5月23日,已摸排校外培训机构128418所。

其中,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机构10051所,占已摸排机构总数的7.83%;

无证无照机构44542所,占已摸排机构总数的34.69%;

有营业执照无办学许可证机构38594所,占已摸排机构总数的30.05%;

开展学科类培训(主要指语文、数学、英语等)“超纲教学”“提前教学”“强化应试”机构7413所,占已摸排机构总数的5.77%;

组织中小学生等级考试及竞赛,并与中小学校招生入学挂钩的机构1105所,占已摸排机构总数的0.86%。

已摸排中小学校85250所,发现存在中小学校不遵守教学计划、“非零起点教学”现象学校2148所;

发现存在中小学教师课上不讲课后到校外培训机构讲等不良现象学校2141所。

据了解,各地坚持边摸排边整改,截至5月23日,已整改培训机构12251所。

其中,整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机构2822所,占存在此类问题机构总数的28.08%;

整改无证无照机构5013所,占存在此类问题机构总数的11.25%;

整改有营业执照无办学许可证机构2963所,占存在此类问题机构总数的7.68%;

整改学科类培训(主要指语文、数学、英语等)“超纲教学”“提前教学”“强化应试”机构1241所,占存在此类问题机构总数的16.74%;

整改组织中小学生等级考试及竞赛,并与中小学校招生入学挂钩的机构212所,占存在此类问题机构总数的19.19%。

已整改中小学校272所。其中,整改存在中小学校不遵守教学计划、“非零起点教学”现象学校133所,占存在此类问题学校总数的6.19%,已处理教师(校长)117人;

整改发现存在中小学教师课上不讲课后到校外培训机构讲等不良现象学校139所,占存在此类问题学校总数的6.49%,已处理教师(校长)217人。

“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依然任务艰巨。”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表示,一些校外培训机构整改不够积极,一些校外培训行为转为“地下”或化整为零,一些地方对在职教师私自补课行为查处不力,一些学生退出校外培训后,课后服务还跟不上。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校外培训热还没有真正“退烧”,下一步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系统治理。

据介绍,下一步将继续加大推动力度。继续加大力度督促各地不放松、不打折扣地开展专项治理工作。5月28日,将在广州召开专项治理工作会,总结部署近期重点任务,要求各地加快摸排速度,并坚持边摸排边整改,建立详细的工作台账,对摸排中发现存在问题的培训机构,以及它存在哪些类型的问题,分门别类逐一建立工作台账,严格审核分析,确保整改效果,打赢专项治理这场攻坚战。

进一步做好课后服务。在总结各地开展课后服务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课后服务工作的政策措施,坚持学生自愿、公益普惠、成本分担、合理取酬的原则,指导各地建立健全课后服务保障机制,坚持立德树人和素质教育导向,推动中小学校普遍开展课后服务,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度过放学后的自由活动时间。

推动完善配套改革。以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为关键,统筹解决“吃不饱”“吃不好”两头问题。研究制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指导意见,加强课程管理,指导学校创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规范教学行为,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率,让学生在学校“吃饱吃好”,从根本上解决培训热。

另外,加快形成长效机制。制订印发关于规范面向中小学生的校外培训机构有序发展的意见,对校外培训机构的设置标准、审批登记、培训行为、日常监管等作出具体规定。深入做好文件宣传解读,狠抓意见贯彻落实,推广典型经验做法,加快构建校外培训机构综合治理的长效机制,努力构建校内外协同育人、共同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


文| 江远

数据及图片来源| 教育部

教育部:2141所中小学存在“教师课上不讲课外讲”等现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