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5 专访张昭:乐创文娱“破茧成蝶”

专访张昭:乐创文娱“破茧成蝶”

文| 曹乐溪

“去年的12个项目都在路上,《爵迹2》《影》《刺局》拍完了,《神雕侠侣》3部进入研发,《狼图腾》在做前期形象设计,这一直是我们的工作。只是用什么心态和模式去做,决定了你不同的未来。”

乐创文娱董事长张昭从房间里拿出一盒烟,没有着急点上。为了准备了乐创文娱在上海的品牌战略分享会,他头一天忙到凌晨4点。不过当一起拍电影(ID:yiqipaidianying)见到他时,张昭并没有太多的神色疲惫,依旧侃侃而谈。

去年6月19日在“乐视影业IP垂直生态战略”发布会上,张昭一度哽咽。而在今年,更名后的乐创文娱一口气发布了28个大电影系列品牌项目,并提出以乐创影业和乐创动漫为核心,影文、影视、影品、影游和影旅联营的“飞轮模式”。台下闪光灯一片,不少人为这次剧烈的转型感到惊讶,张昭却显得分外冷静。

专访张昭:乐创文娱“破茧成蝶”

我们聊到前段时间《人物》关于“至暗时刻”的描述,从乐视影业到乐创文娱的转型思考,以及对中国电影乃至整个文娱市场未来的预测。他认为乐创文娱从传统影视文本行业进入到品牌+文本行业,成为知识产权影响力变现的生意。这需要更多耐心,也需要更注重电影的文化品牌价值与当代性,“这个模式在全球应该还是比较领先的,它已经触达了产业的核心。”

因此走出至暗时刻的张昭和乐创文娱,将发布会的主题定义为“照亮”。他觉得之前经历过的挫折如今看来是一种幸运,资本、同行和媒体大众的疏离,让乐创文娱有了更多韬光养晦的时机。

“这不是矫情,”他笑道。“做内容的公司还真不会轻而易举被打倒,我们觉得我们这次度过危机,也证明了生存能力吧,团队有了打硬仗的素质。”

很多时候张昭给人的感觉是“Tough”的,坚韧和果断铸成了这位连续创业者的人生关键词。但他也偶尔透露出自己心底的“小柔软”。

“我的双胞胎儿子,他们才是真正帮我度过‘至暗时刻’的人。”他抬眼望着前方,更多是望向未来,“我现在最在意的是,我们怎么去照亮他们、照亮下一代。”

从“至暗”到“照亮”:

核心是IP影响力的变现

《人物》一篇题为“挣脱乐视,走出至暗时刻”的报道刷爆朋友圈,文章以极具画面感的描述,复盘了张昭与乐视影业在过去一年经历的外部危机与内心写照。

专访张昭:乐创文娱“破茧成蝶”

“我觉得‘至暗时刻’这个比喻挺有意思的,”张昭笑道。在他看来,“darkest hour”发生在去年下半年到年底,乐视危机漩涡越陷越深,被爆出员工社保断缴的新闻,乐视影业正在操作的多个项目也因为资金问题延迟,一直由乐视影业出品的《熊出没》系列大电影,今年初推出的第5部由光线接手。

“因为去年有点困难。”张昭顿了一下,“2018年我们没有做,可能接下来还会合作。在这么难的情况下,我们坚持把正在做的几部电影像《影》《爵迹2》《刺局》《秦明》都拍完。真是咬着牙在做,因为这些戏都是很大的投资。另外还要面对未来大量的研发,新商业模式的孕育和团队的培养。”

比起项目推进,当时更让张昭感到担心的是员工团队的心态。“乐视的事到了一定时间解释都解释不通,觉得太复杂了,这时大家就会堕入一种黑暗。我们有很多东西也敏感,能说又不能说,特别是跟员工团队。”

他希望大家能够理解现在的困难,振作起来。有那么一段时间,看过《至暗时刻》电影的员工,会形容张昭就跟电影里的丘吉尔一样,“天天叼着一根烟,声嘶力竭地跟大家说好多事”。

这在张昭看来是好兆头;内忧外患、深陷舆论泥沼的丘吉尔,带领英国从二战前期的恐怖阴影中走出,而更名后的乐创文娱也必将迎来“照亮”时刻。

回到原点,降低估值是张昭的解决之道。去年在上影节,乐视影业发布了12个IP项目,今年这一数字变成了28,而且绝大多数都是系列化的品牌项目。这恰是过去乐视影业时期的擅长:无论是主打青春的《小时代》,还是亲子合家欢的《熊出没》,以及动作巨星集结的《敢死队》,似乎都验证了乐视在打造IP系列上持续成功的能力。

专访张昭:乐创文娱“破茧成蝶”

“我现在不太愿意说IP,其实就是知识产权。”在张昭看来,尽管IP泛娱乐开发如今成了各家公司都在做的战略,但多数人都在做知识产权变现的生意,没有关注知识产权品牌化打造。“知识产权变现和知识产权‘影响力’变现,这是两码事。没有品牌,变现是一锤子买卖,用好品牌则是做影响力的生意,后续才有衍生变现的可能。”

他谈到两个关键点,一个是电影开发要下行清楚其品牌的文化价值是什么,第二就是系列化。

“做知识产权品牌有很多方式,比如电影以外有文旅小镇,有消费品,也有游戏、剧集、电影书、短视频。”众多形式的产品围绕品牌塑造生产,其中电影的影响力最大,“电影本质上不是票房业务,而是影响力业务,这点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

但这样的模式如果能走通,可能需要5年、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资本市场是否等得起?去年融创中国成为乐创文娱的第一大股东,第二大股东乐视控股持有的16.3592%股份计划拍卖或转售,此后乐创文娱将完全脱离乐视体系,新一轮的融资也规划中。

“融资进展还不错,意向有很多,我一直说我们便宜,未来又不错,”张昭笑道。“光发布会上的内容就做了一整年的布局,很多人跟我说老板你这个需要时间,我说正常啊,欲速则不达。”

从乐视影业到乐创文娱:

打造双向品牌联营模式的“蝴蝶”矩阵

回望过去的一年,从乐视影业到乐创文娱,公司经历了从内到外的重大转型。全新的乐创文娱以乐创影业和新成立的乐创动漫为核心,“蝴蝶”的翅膀连接文学、旅游、互联网视频、游戏、衍生品等产业,并成立多家公司进行品牌联营。

专访张昭:乐创文娱“破茧成蝶”

以《刺局》为例,除了大电影将在2018年推出,同时还有超级网剧、品牌开放日直播、2000+小时短视频和刺客文化综艺相继推出。据乐创文娱副总裁陈肃介绍,《刺局》和西凤酒进行影品联营,推出了西凤刺客酒,在网剧中将会成为推动男女主角情感发展非常重要的道具。

在文旅地产方面,乐创文娱与融创文旅成立合资公司乐创文景,打造重文化、轻资产的模式。此次发布会上公布的系列动画电影品牌《东陵兽》,就是从河北遵化清东陵“石像生”中提取的灵感。未来,乐创文娱计划打造遵化“一诺小镇”和“东陵兽”体验园、夜间秀等实景娱乐项目,为IP创造更多衍生收入。

专访张昭:乐创文娱“破茧成蝶”

目前河北遵化、大连甘井子的文化小镇项目都进入到产品规划阶段。“文旅行业不缺少资本大颚,缺少文旅项目的持有者。”张昭认为,乐创文娱的价值是贡献文化品牌,“品牌运营是我们的强项,地产持有不是我们的强项。因此不是我们要进入文旅行业,而是我们要跟文旅行业联营。”

这次转型比计划中推迟了将近一年。2016年从传统电影公司的角度来看,是乐视影业的高光时刻:11部电影票房均过亿,市场占有率达到行业第二的水平。

“我的习惯是往上走的时候,就开始考虑下一个阶段的问题。”那一年,张昭和陈肃等副手在办公室的黑板前一遍又一遍地梳理思路,希望能在2017年就开启公司业务模式升级,从以电影票房为业务主导的公司,转型为以影视内容为主要媒介的IP运营公司

“传统电影行业模式的问题一直存在,好莱坞的模式已经摆在那儿,我们需要从中找到产业发展的阶段,结合中国的情况完成产业升级。如果不做,那就会出现上个月中国电影行业出现的情况,”张昭意味深长。

“目前BAT都在提类似泛娱乐生态的概念,乐视推迟了一年会不会有点晚?”

“争取把它追回来一点吧,”张昭点燃一支烟。“很多人在做渠道布局,大家都看到了这个商业现象,但没想清楚这个东西的本质。本质就是影响力,品牌化。”

在他看来,电影是品牌影响力媒体。因此在乐创文娱的未来规划中,电影业务始终是核心业务,“在3到5年的规划里,电影还是占到我们业务的50%。”

今年《爵迹2》《影》《刺局》《秦明:生死语者》等项目都将推出,其中《爵迹2》因为第一部引起的争议,一度不被看好;而张艺谋的《影》相对神秘,而且放出的预告片颇具艺术气质,也让人对于其市场表现保持观望。

“2016年《爵迹》没有达到票房预期,虽然还是挣钱的。当时大家在讨论要不要做第二季,我说这还用讨论?我们定的就是3到5季,”张昭的语气不容质疑。

“我从来都不是一个追求票房奇迹的人,单看票房就没有第二部了,《爵迹》要打造的是一个青少年成长的价值主题。

腾讯之夜的活动上我还在说,我们当时就是按照新模式在布局,根源于文学,通过电影把品牌打起来,慈文那边在做电视剧,多少年以后我们可以把同名游戏带起来,坚持下来就会是一个品牌。”

“做品牌都是要很多年,通过做系列化电影,我们练就了这种耐力。一家公司的资本价值由这些持久的东西决定,我当然知道这个产业是靠资本支撑,但资本为什么支撑你?一定是产业化、规模化。”

从娱乐驱动到品牌驱动:

中国电影的品牌化时代到来

今年上影节的一个关键词是工业化。对此张昭显得比较淡定:“喊中国电影工业化喊了很多年,其实不用喊,做就行了。我们从2014年做《九层妖塔》,这大概是中国第一部生物怪兽电影,2016年做《长城》,去年做《奇门遁甲》,还有《爵迹》的两部,包括现在在做的《狼图腾》,打造最适合在电影院大银幕观看的内容。”

《影》是众多大片中气质特殊的一部,张昭认为它作为一部完全符合东方美学和叙事风格的电影,同样可以被品牌化和系列化。

专访张昭:乐创文娱“破茧成蝶”

“这跟《长城》不太一样,《长城》是叮咣五四的’爆米花’,情绪都在外面;《影》全部在里面,这次在电影氛围、情绪塑造上,张艺谋花了巨大的精力。通过塑造一个影子替身的故事,来塑造一种文化。它的当代性就是人生处处是棋局,到底是棋子还是棋者?谁都不能回避这样的问题,因为整个社会就是一个棋局。”

虽然还未定档,豆瓣上已经围绕究竟是电影版《跑男》、第二部《英雄》还是中国《影子武士》展开了争论。

如果是第二部《英雄》,那我觉得很伟大。”张昭很果断地。“我一直认为电影产业不是关于当下的,大家太把当下当回事。《卧虎藏龙》最初口碑评价一塌糊涂,但它代表了中国文化电影在世界电影史上的地位。从中国和好莱坞合作的角度,以后大家也会重新评价《长城》的价值。”

而当下的中国电影市场在张昭看来,随着电影品质的提高票房肯定会进一步增长。“人们常说电影要拍得好一点,这是应该的,但并不能解决工业化的问题。中国电影的质量有了巨大成长,但依然不能解决上个月出现的诸多问题——就是当你的商业模式不具备资本长期持有价值时,这个产业就碰到大问题了。

前段时间影视板块上市公司纷纷经历“至暗时刻”,股价暴跌,这其中有“阴阳合同门”的舆论影响,也有更大的市场环境因素的不稳定。

很多人问我一直想要独立上市,我说幸好还没有上市,其实此前的乐视影业远远没有做好准备,”张昭并不讳言。“在中国登陆资本市场,一定要有不靠二级市场股权债权质押融资,自己有可循环、可持续放大的业务模式。从资本的角度来看,不是说你多快上市,真正要看多快退出或多久可以持有。这次经历至暗时刻,让我很认真、很系统地去解决资本价值的问题。你得逼着自己去做件事。”

最后我们聊到中国电影市场与乐创文娱的明天,“我的结论是中国电影的品牌化时代,不管你愿不愿意,它已经来了,因为这才是出路。”

谋定而后动,着眼于未来,这是张昭一直以来的做法。“我们2016年就想明白了,要从娱乐成分太多的行业转向一个品牌驱动的行业,因此迅速进行品牌化、系列化的布局。这些东西,未来大家会看到有多重要,”他目光坚定。

专访张昭:乐创文娱“破茧成蝶”
专访张昭:乐创文娱“破茧成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