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5 央行降准支持“债转股”项目,机会在哪里?

6月24日央行宣布自2018年7月5日起,下调五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十二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释放约5000亿元资金支持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项目,同时撬动相同规模的社会资金参与。降准所释放得资金使用目的明确,并非流动性全面宽松。

央行降准支持“债转股”项目,机会在哪里?

债转股,通俗来讲,就是原本要还的钱和利息不用还了,发行等值的新股进行补偿。就好比你去餐馆吃大餐,吃完后发现身上没带钱,于是你跟老板说:老板,我在你这洗一天的碗,来抵这饭钱吧......

市场化"债转股"的政策与实施机构在2016年提出,银行系债转股实施机构是主要推动力量。但是,由于"债转股"意味着信贷转为股权,信贷到期后没有资金收回,对银行流动性产生不小压力,因而推行进度一直缓慢,债转股指数也是一路下滑。

央行降准支持“债转股”项目,机会在哪里?

本次降准,对于"债转股"项目是一个重大利好,受益主以国企和央企为主,但是,并非所有"债转股"项目都会获得降准资金支持,央行明确提出定向降准资金不支持"名股实债"和"僵尸企业"的项目。

目前,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债转股项目签约金额共计约1.6万亿元,落地金额共计约2300亿元。关于债转股项目的判断标准,2017年8月银监会发布的征求意见稿已经给出较为明确的标准:

央行降准支持“债转股”项目,机会在哪里?

关于债转股的运作方式,有些类似于银行不良资产的ABS。首先,银行相关主体为发起人,成立一般合伙人(GP)/有限合伙人(LP);其次,用基金募集的钱偿还银行贷款;再次,按照定价,基金将偿还贷款的钱转换成公司股票(类似定增),成为公司股东;最后,基金退出。

下图以武钢和云锡为例,从银行角度梳理下债转股项目的生命过程:

央行降准支持“债转股”项目,机会在哪里?

从银行端来看,本次定向降准有助于缓解市场对于银行基本面担忧。

债转股促进银行加快潜在不良风险的暴露和处置力度,通过不良贷款率的下降推升银行估值;此外,也为银行增加不良资产的回收率提供可能。息差方面,据机构测算,本次定向降准平均降低上市银行负债成本0.76bps,提高净息差0.46bps,对净利润正贡献0.34%。

目前信用违约风险尚在可控水平,并没有没有构成系统性风险。因此,前期压制银行板块的风险预期将有所缓解,银行资产质量向好的确定性趋势没有改变,全年息差有望保持企稳回升之势。

笔者认为,银行板块当前PB为0.91倍,PE为6.69倍,银行板块落后于沪深300的PB估值差异约为44.74%,PE估值落后约56.37%,安全边际较高。可关注业绩拐点突出的上海银行、中信银行、平安银行和南京银行以及龙头招商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和宁波银行等。

从企业端来看,本次降准有长期、短期两方面影响。短期存在一定投资机会,长期则以避雷为主。

基金入场时间节奏如下:1、基金向某集团或下属子公司增资入股,置换其高息负债;2、基金存续期间,通过该集团的分红获取期间收益;3、未来则通过将集团上市或子公司装入集团上市公司或由集团回购实现退出。

具体来看,首先,增资入股置换高息负债将显著改善企业的资产负债表,短期或对公司估值起到提振作用;其次,作为股东,靠期间分红获得收益;最后,如基金通过二级市场退出,可以预见,又将有不少韭菜倒下。

因此,笔者认为,对于企业端,短期(基金入场期间)的机会在于"债转股"项目落地确定性大的公司,依靠其现金流的改善修复估值;长期(到基金退出时期)则以避雷为主要任务。

接下来,笔者简单梳理下上市国企以及央企的有息资产负债率情况,资产有息负债率反映了由银行等金融机构借入的附息债务占企业全部资产的比重,揭示了附息债权人向企业提供信贷资金的风险程度。

目前,国企、央企上市公司有息负债率达到85%的个股如下表:

央行降准支持“债转股”项目,机会在哪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