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4 湘家蕩區域開創區域基層治理新局面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突出政治功能,把企業、農村、機關、學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區、社會組織等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鬥堡壘。”

以基層黨組織建設引領基層治理新局面,湘家蕩區域正在全力書寫精彩答卷!近年來,該區域以“嘉興城鄉統籌先行區”建設為契機,因地制宜實行六大社區物業自治,實現了“紅色物業”全覆蓋——以基層黨組織建設為引領,探索實行社區物業自治,連續三年各社區物業費收繳率均達92%以上,有效破解了“物業收費難”問題,開創了區域基層治理新局面。

亮點一:構築“三大平臺”

組織平臺“統起來”、議事平臺“立起來”、維權平臺“轉起來”,近年來,湘家蕩區域各社區在實行社區物業自治過程中,著力構築“三大平臺”,構建物業管理新局面。

一看組織平臺。該區域全面推行以社區黨組織為核心,居委會、業委會、物業自治管理中心為三翼的“一核三翼”模式,建立“黨組織負責總引導,居委會負責總協調,業委會負責監督,物業自治管理中心負責具體業務”的格局,大力推進社區黨組織、居委會、業委會、物業自治管理中心雙向進入、交叉任職。

二看議事平臺。各社區黨組織每月定期召開民情民意懇談會,由社區內的黨員幹部、網格員、居民代表、小區物業、社區工作人員、街道職能部門負責人參加,在會上共同商討近期社區物業有待解決的問題。據統計,2017年,六大社區全年收集到意見建議121條,除了少數問題因多重原因不能及時解決外,大部分問題已基本解決,問題答覆和解決率達94%以上。

三看維權平臺。各社區均成立由黨員、業主、顧問律師組成的社區物業維權隊,保證廣大業主利益,保障物業自治的有序推進。為維護廣大業主的權益,針對三年以上未繳納物業管理費且不配合社區工作的居民,社區物業維權隊將採取民事訴訟的方式進行維權。例如,從2015年開始,江南新家園社區已對轄區10戶“老賴”提出民事訴訟,通過法律途徑成功維權,“老賴”現象目前已基本清除。

亮點二:實行“四化工作法”

氛圍濃厚化、信息公開化、培訓常態化、收支保障化,近年來,湘家蕩區域各社區還通過實行“四化工作法”,不斷提升物業服務水平。

以培訓常態化為例,六大社區對物業工作人員每季度定期展開職業道德、業務素質等培訓,提升物業工作人員的業務服務能力,培養他們與人溝通、交流、協作的能力。2017年以來,六大社區累計開展志願者培訓12次,參與人數達200餘人次,其中6名物業管理人員榮獲南湖區2017年度優秀“紅管家”稱號。

以收支保障化為例,探索實行社區物業自治以來,充分利用自身優勢牽頭組織了多支社區志願者隊伍,與社區物業相互配合,為社區居民提供服務,在為居民解決問題的同時,也帶動了居民主動協助社區物業做好自治工作,大幅減少了費用支出。同時,各社區發揮自身信息及資源優勢大力推進商鋪招租,提高社區及物業配套用房的出租率以增加收入。目前,湘家蕩區域內各拆遷安置小區在社區物業自治的模式下,物業運作的收支能基本平衡。

亮點三:推進“五心工程”

黨員帶頭繳費,彰顯“初心”;維修到位及時,體現“誠心”;結對貧困幫扶,呵護“愛心”;共創文化家園,彰顯“悅心”;常態志願服務,營造“舒心”……近年來,湘家蕩區域各社區全力推進“五心工程”,營造物業服務新生態。

以黨員帶頭繳費為例,各社區黨委(總支)倡議轄區黨員及時按時繳納物業費,對於不及時上交的黨員同志,各社區黨委(總支)在召開黨員會議和民情懇談會時提出批評,督促上交。同時,各社區黨委(總支)已把黨員及時繳納物業費作為黨員年終考核的一部分,不及時繳納物業費的按不合格黨員處理。

以常態志願服務為例,各社區依託96345黨員志願者服務點,共成立42支志願服務隊,整合“6+X”紅色聯盟志願,定期開展便民服務、平安巡防、文明城市創建宣講等形式多樣的志願服務活動,不斷髮揮黨員志願者的先鋒模範作用,2017年以來已開展志願服務活動達260餘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