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7 宝爸宝妈需注意,宝宝刚上学时期,这些病症可不好“惹”!

夏季天气炎热、气候潮湿,是肠道传染病高发时节。这些疾病发病急、传播快、传染性强、危害性大。

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指病原体通过肠道排出,以粪-口途径传播为主要途径的多种传染病,常见病种包括:手足口病、感染性腹泻、伤寒/副伤寒、细菌性痢疾、甲肝/戊肝、霍乱等。

一、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临床表现

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发热,手、足部出现皮疹(皮疹为红色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有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口腔黏膜出现疱疹,疱疹破溃后变成溃疡,部分病例无发热。也有病例会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

宝爸宝妈需注意,宝宝刚上学时期,这些病症可不好“惹”!

极少数病例会出现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及呼吸系统的并发症,发展为重症病例,因此在患儿病程中,家长应密切关注患儿是否出现高热不退、精神差、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呼吸心率快、出冷汗等重症病例早期识别症状,如出现应及时前往医疗机构就诊。

易感染人群:成人因隐性感染获得免疫力,但是学龄前儿童为主要易感人群。肠道病毒传染性强、隐性感染比例大、传播途径复杂、传播速度快,控制难度大,容易出现爆发和短时间内较大范围流行。

采取措施:需居家隔离,隔离期限为症状完全消失后7天。因为皮疹虽然消失,但肠道仍能排出病原体,可继续传播,所以需严格掌握返校/园标准,遏制病原体入校/园继续传播。

二、猩红热

猩红热是由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1-7天,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发病前24小时至疾病高峰时期,传染性最强,当咳嗽或者打喷嚏的时候,通过空气飞沫就会传给别人;也可通过被病人污染的食物、餐具、玩具、图书、日常用品等传播。

宝爸宝妈需注意,宝宝刚上学时期,这些病症可不好“惹”!

猩红热病毒

易感染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发病年龄以3-8岁小儿为主,6个月以内婴儿因从母体获得被动免疫,因而很少发病。猩红热虽多发生在幼儿园和小学,但是散居儿童也是发病的高危人群。

宝爸宝妈需注意,宝宝刚上学时期,这些病症可不好“惹”!

宝爸宝妈需注意,宝宝刚上学时期,这些病症可不好“惹”!

采取措施:

1、注意个人和家庭卫生

流行期间家长要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洗手液或肥皂等洗手,不喝生水,不食生、冷、不洁食物。要保持干净的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衣物应勤置阳光下暴晒。

宝爸宝妈需注意,宝宝刚上学时期,这些病症可不好“惹”!

2、加强学校卫生

托幼机构及小学要认真开展晨、午检工作,发现可疑者应请其停课、就医和隔离治疗。要每日做好教室、文具、玩具和餐具的清洁,儿童接触过的食具要煮沸消毒,用具、桌椅等用来苏水擦拭消毒;保证室内做到充足的通风换气,每日至少3次,每次15分钟,一旦发现病例,应对病例接触的物品进行及时消毒。

在高发季节、尤其是周围出现猩红热病人时,家长要密切关注儿童的身体状况,一旦发现儿童出现发热或皮疹,应及时送往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

三、急性胃肠炎

诺如病毒是急性胃肠炎的常见病原体,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等特点,人群普遍易感,在托幼机构、学校、老年护理院等集体单位常引起聚集性疫情。通过直接接触和气溶胶传播,是集体单位聚集性疫情,此外还可通过污染的食物、水源等传播。

宝爸宝妈需注意,宝宝刚上学时期,这些病症可不好“惹”!

症状:诺如病毒感染发病以轻症为主,最常见的症状是腹泻和呕吐,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有研究显示,在成人中,腹泻更常见,而儿童比成人更易出现呕吐。

宝爸宝妈需注意,宝宝刚上学时期,这些病症可不好“惹”!

应做好哪些预防控制措施

日常做好家庭卫生:餐具、水杯等一人一用,不能多人合用,衣被等及时清洗消毒

良好的食品加工习惯,烹饪食物时要生熟分开、烧熟煮透

☞ 教育孩子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喝开水、勤剪指甲、食用卫生的食品

☞ 及时告诉校方孩子的身体状况,不隐瞒病情

☞ 孩子发病期间减少与其他未发病孩子密切接触

☞ 积极配合学校采取的措施,及时带孩子就医或隔离观察(症状小时72小时后返校/园)肠道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猩红热就是其中之一。猩红热临床上以发热、咽峡炎、全身皮肤出现弥漫性皮疹为主要表现,可出现关节、肾脏变态反应并发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