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黑幫在臺灣是怎樣的存在?

眼鏡超人


當幸福來敲門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大學期間,做過兼職,推銷一份老年雜誌。

推銷雜誌需要挨家挨戶敲門,期盼著幸福在下一刻來臨,我可以開一個單,連續兩個星期激情滿懷期待被拒絕冷漠無情拋棄了,我開始變得麻木了。

心裡定下目標,就是下一個,這個不行只能放棄了,我懷著忐忑的心情,麻木的敲開了門,機械般的說完一推的臺詞。那是一位慈祥的老人,他耐心的聽著我說完後,示意我可以進來談談。

怎麼辦?完全沒有準備好,進還是不進?進了該怎麼下一步呢?老人看出了我的心事,她開口說話了對著我:你是學生吧?出來做兼職嗎?我回答是的。他接著說:我不需要你推薦的雜誌。我心想,那你讓我進來幹什麼,有什麼企圖?他接著說:我這些日子,一直看著你,在我們小區來回走動,在你身上我看到自己年輕的樣子,所以決定找機會邀你聊聊。你看我是一個虔誠的基督教徒,所以你不用擔心我有什麼問題。

神父的故事



他打開了記憶的盒子,我則謹慎選擇性記憶和判斷他的動機。老人原來是臺灣人,前些年受香港基督教教會派遣到內地傳教的,他有一雙兒女,事業有成,家庭幸福。他說這一切都是主賜給他的福音,阿門!

現在的一切與青年時代是天壤之別,老人出生在眷村,那裡是國民黨退守臺灣後為了安置軍人設立的地方。老人的父親是國民黨高級軍官,所以他生活無憂無慮。作為軍二代的他與一幫權貴子弟一起,充分向社會展示了他的優越性,他們加入臺灣的黑幫,他們欺負同學收保護費,耍流氓調戲女同學,甚至學會了吸毒。

父親覺得他無藥可救了,為了讓他與原來圈子隔離,父親通過關係把他安排到軍隊當兵,希望軍隊的紀律嚴明可以改造兒子青春的荷爾蒙爆棚,可是父親低估了他的叛逆,他當了逃兵,逃回了家裡。父親失望極了,可是自己只有這一支香火,於是通過關係替他磨平了。

他回到了家鄉,原來的朋黨興高采烈的重新把他帶入江湖。他當兵的三年,臺灣發生了巨大變化,蔣總統去世了,小蔣總統上臺了,蔣經國崇尚民主政治,開放了黨禁,這是兄弟們的機會。於是如江湖其他幫派一樣,他們給自己起了個名字竹聯幫,開始靠近國民黨分裂出來的黨派,希望與政治結合,可以獲取合法身份,謀取更大的利益。



臺灣第一大幫派無疑就是竹聯幫,據說已經是一個國際性的黑社會組織,竹聯幫意喻“綠林聯盟”,成立於上世紀50年代,以臺北為據點,在美國、澳大利亞、東南亞以及日本等地都有勢力分佈,目前據說竹聯幫有成員2萬多人,80多個分支和堂口。2007年,竹聯幫領袖陳啟禮病逝,由黃少岑擔任治喪委員會主任,實際上接掌了竹聯幫老大的位置。

臺灣的第二大幫派是四海幫,同樣成立於上世紀50年代,同樣以臺北為據點,勢力分佈基本與竹聯幫相同,曾經是臺灣第一大幫派,但由於政府鎮壓,實力大減,被竹聯幫超過。

第三大幫派叫天道盟,成立於上世紀80年代,歲歷史較短,但實力也只是稍遜於竹聯幫和四海幫,除了在島內勢力龐大,在美國、澳大利亞和東南亞等地也有勢力分佈。但與其他兩大幫派不同的是,天道盟沒有一個實際的當家人,而是由各個分舵的老大組成一個委員會,所有事物協商表決。



他參與了很多的黑金政治交易,政治勢力為了選票和民意,勾結黑幫做了很多臺底交易,他們可以圍標政府招標工程項目,同時很低價格獲得土地開發,他們壟斷高雄,臺北物流運輸,他們擁有臺灣最大的工會組織。



福兮禍所依,物極必反,蔣經國為了建設廉政臺灣,開始嚴查嚴辦政治人物與黑社會組織勾結,政治人物為了自保,毫不猶豫的把他們當作了替罪羔羊。他被送到綠道監獄,那是一個遠離臺灣本島的地方,四面暗礁重重,鯊魚出沒,被譽為地獄般的的監獄,據說沒有罪犯可以活著離開那裡。



禍兮福所伏,否極泰來,他在綠道自暴自棄之際,他的管教給了他一本英文版的聖經,讓他沒事感悟一下自己。他想閒著也是閒著,與其每日百無聊賴,還不如搞點事情充實一下自己,於是他開始看英文聖經,由於在學校沒有正經學習英文,所以幾乎看不懂。他有一股韌勁,看不懂不行,我非要搞懂不可,於是借來了字典一個一個單詞查。日子一天天過去,轉眼已經過去五年了,五年時間裡,他學習了宗教學相關的所有課程達到博士生的水平,可是他當時想這只是一種消遣罷了,自己一輩子出不去了。

下一個天亮



上帝總是無時無刻不在關注自己的子女,你自我救贖後,一切都在冥冥之中註定好運。時局變化,政府特赦,他自由了且被牛津大學神學院錄取,他成為了一名受人尊敬的神職人員。他回到了家鄉,沒有人敢接近他,過去被他敲詐勒索搞怕了,他向相鄰們懺悔自己罪過,用了十年時間做義工和慈善,傳播福音換取了他們的原諒。他在社群裡影響力越來越大,以至於宋楚瑜競選臺灣領導人都邀請他助選,後來馬英九也積極邀請他參與自己競選。

我聽的很感動,他說了自己的一生給一個素不相識的人,他希望得到我的祝福,也希望我能得到我的下一個幸福,結束了與竹聯幫大佬的邂逅,我看到外面的世界更精彩了,後來我做了一名法官,現在成為了金融家,總之我成為對他人有所助益的人。


唐俊龍55398571


臺灣長久以來就有幫派,雖然臺灣官方經歷多次的掃黑(一清專案、治平專案)行動,但是,就像任何社會一樣,幫派都會存在。或只是黑幫不要鬧大事情,黑白兩道各行其事,相安無事罷了!

臺灣幫派的三大勢力是:竹聯幫、四海幫與天道盟。其他各地也有各自的幫派與勢力範圍,就像臺北的北聯邦、松聯幫、華山幫、牛埔仔等等。

在2017年發生與幫派相關的事件是,2017年9月24日在大陸選秀節目「中國新歌聲」在臺北的臺大運動場合法申請舉辦活動,而臺大學生前去抗議鬧場,臺灣竹聯幫大佬張安樂領導的統一統促黨支持者,與抗議學生髮生爭執、推打、多名臺大學生被毆打。這個事件不僅引來竹聯幫或相關黑幫涉案,還被民進黨立委扯出後面有大陸涉臺機構支持的說法。

但就在臺大黑幫介入政治事件之後,臺灣治安單位展開了一連串的掃黑行動,包括在臺大事件後三天,就抄了竹聯幫戰堂;又在九月底以前,臺北、新北兩市共計出動警力逾1515人次,檢肅到案犯罪集團首惡「治平專案目標」7人,其中竹聯幫2人、北聯幫1人、威震堂1人、四海幫1人、暴力集團2人,各幫派旗下成員33人。

而在2017年10月底前,內政部警政署以人、行業、不法所得進行「三打掃黑」,檢肅天道盟太陽會及三光幫分子涉嫌恐嚇取財和組織犯罪等,共拘提14名幫派分子到案。

所以,臺灣的黑幫存在,也有少數的幫派人士,參與地方或中央選舉,擠身為民意代表,不過,選現市議員的還是比較多,因為,縣市議員除了相較好選,也更直接的能給地方警察等治安人員說項的機會與壓力。


伊昂loser竹裡


臺灣黑幫由來已久,可以追溯到明朝,今天小編就帶大家瞭解一下臺灣黑幫的前世今生。

臺灣黑社會由來已久,可以追溯到鄭成功在臺灣創立的“金臺山明遠堂”,也是後來洪門的立堂原始。民初時期,洪門的一個分支,青幫在上海的勢力越來越大,有黃金榮、杜月笙和張嘯林等。按照青幫幫規,黃金榮這一支不可以開堂收徒,然而他卻不管這一套,他的眾多門徒中,蔣介石就是最有名的一位。

後來蔣介石加入青幫以後,憑藉手黑的黑社會手段,實施了一系列暗殺行動,加上宋美齡的原因,他得到了孫中山的垂青,從一個黑社會底層殺手,成為了國民黨權力中心。後來蔣介石背叛革命,大力屠殺革命黨人的重要力量就是黑社會勢力。國民黨潰敗後,逃到臺灣的青幫分子繼續發展,開立大小山堂,就形成了如今臺灣大大小小的黑社會網絡。


目前在臺灣,有50多個山堂,成員達到30多萬。國民黨擊敗後,大批大陸人士去了臺灣,本省“角頭”以前如散沙一般的他們,居然結盟成立了天道盟。87年以後,解除臺灣禁令以後,臺灣經濟起飛。黑道也不例外的快速發展,除了傳統開設賭場,放高利貸和特色行業等,也開始介入商業活動。

最開始的時候,政治人物和黑幫交好來獲取選票,後來各地“角頭”乾脆直接出來參與競選,漂白成政界人物,對臺灣社會而言,黑幫發展最大影響就是“黑金政治”的興起,臺灣黑道和政治結合,已經成為了一種獨特現象。


現在,臺灣的黑幫已經相當現代化。三大幫派“竹聯幫”“四海幫”“天道盟”中,四海幫最有組織紀律,已經成立了公司經營。竹聯幫人數最多,天道盟最為強悍,和日本的山口組關係密切。

臺灣黑幫橫行幾十年經久不衰,其實還是和臺灣當局的縱容和利用分不開。雖然說臺灣屬於中國,不過還是希望未來的臺灣不要如此糟粕。


悟空看社會


臺灣地區一直存在黑幫,臺灣軍警也曾經執行過掃黑行動,可總是“越掃越黑”,現在臺灣地區的狀況是隻要黑幫不鬧事,警方往往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以求相安無事。


臺灣幫派的三個主角“竹聯幫,四海幫,天道盟”,除了這三個比較大的幫派以外,還有一些比較小的地方性幫派,比如北聯幫,華山幫,牛埔仔。早先這些黑幫組織從事於非法活動,但隨著臺灣經濟的發展,黑幫體制化改革,開始趨向於從事合法行業,甚至與政府進行合作,這一點和日本的“山口組”比較類似。

對與臺灣社會而言,黑幫發展的最大影響是“黑金政治”的興起,根據臺灣警方估計,如今臺灣中南部地區的民意代表背後或多或少都有黑道背景,這也讓臺灣的政治和黑幫扯上了扯不清的關係,有些黑幫老大或者幫派裡面有點威信的人自己甚至站出來參加競選,從而使自己成為一個“政治人物”。

舉一個例子來說明一下,有“木柵國”美譽的民進黨臺北市黨部主委黃乘國本身就是“天道盟”文山會的老大,他在陳水扁時代就參與政治,十多年政壇上風風雨雨的磨鍊使得他有了如今的政治地位。至於他的影響力有多大呢?他為自己父親舉辦壽宴的時候,臺北市市長柯文哲,蔡英文都去參加。

雖然臺灣號稱法制社會,但似乎現在的臺灣又離不開黑幫,因為臺灣的政治是選舉,有選舉的地方就需要選票,選票需要的是人脈,而那些黑幫又有著很多人脈,所以現在的臺灣黑幫存在狀況是“和臺灣社會相輔相成,和臺灣政壇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和當地居民是和諧共處的”


是阿維啊


曾經被利用後來被拋棄,現在做正當行業


大家提到黑幫的第一反應是什麼?燒殺打砸搶?黃賭毒嫖娼淫?現在都已經是21世紀了,早已經不是古惑仔當中所飾演的山雞與浩南。臺灣黑幫這些年裡面漸漸的從地下轉向地上,開始做一些正當的企業。


當今的臺灣有三大幫派,竹聯幫、四海幫、天道盟共稱臺灣三大黑幫。在蔣介石與蔣經國的時期,當時臺灣被竹聯幫、四海幫二分天下。雖然他們是作為“外省幫派”,可是在當時政府的照應下越來越大。我也不多囉嗦,他們三個就講“最火”的竹聯幫,從竹聯幫的發展,可以一窺臺灣黑幫。

只要提到竹聯幫,就離不開兩個人的身影。一個是第一任幫主陳啟禮,已經在2007年去世。另一個是竹聯幫大護法張安樂(白狼),如今是臺灣中華統一促進黨的領導人,一直在積極推進兩岸統一工作。(黑幫涉政)

張安樂與陳啟禮都是軍教工家庭出身,張安樂的父親是政治大學的教授,陳啟禮的父親是法官。當時蔣介石敗退臺灣的時候,他們父母一起跟了過來。作為一個來自外省的學生,在當地肯定受了不少的欺負。

▲張安樂(右)與陳啟禮

當時兩人都是十幾二十歲的年齡,正是脾氣最為橫衝的時候。他們加入黑幫組織也是在這個時候。開始的時候他們的想法很簡單,既然別人打了我,我就要打回去。竹聯幫一開始建立的時候,就不同於臺灣本地的黑幫。

儘管在發展的過程當中,他們參與街頭鬥毆,甚至也涉及到色情和高利貸行業。但是他們的發展更加的類似於企業,具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下設幾十個堂口,如今已經是靠著原始資本的積累,開始進軍影視行業,甚至是政治界。

陳啟禮比張安樂大了七歲,兩人年輕的時候都是帥哥。後來張安樂回憶第一次見陳啟禮的時候,他在文章中寫道:

“第一次見陳啟禮是在一個戲院門口,幾百人在那裡,可你一眼就能看出哪個是他,他鶴立雞群、玉樹臨風,長得帥,也瀟灑有風度,旱鴨子的外號我經常聽,但沒想到長得那麼帥。”

▲張安樂

他們兩個人剛加入竹聯幫的時候也只不過是外圍成員,但是就能這麼厲害,在相當短的時間裡面,開始接近中心位置。1968年的時候竹聯幫已經發展到了幾千人,當時準備在陽明山召開重組會議。時年25歲的陳啟禮被推為幫主,年僅18歲的張安樂做了一名護法。

由於在1970年的時候,陳仁想脫離竹聯幫陳啟禮指使殺手刺殺他。也就是當時比較轟動的“陳仁血案”,結果與臺灣警署發生了衝突。幫主陳啟禮被關在綠島五年時間,在這段時間裡面,竹聯幫剩下的事物都是靠張安樂來打理。不僅擴大了竹聯幫的勢力,並且還考上了淡江大學的研究生。

五年之後陳啟禮刑滿釋放,張安樂把幫中大權交還給他。就以前往美國留學的名義,準備在美國發展竹聯幫。等到了80年代初的時候,竹聯幫的幫眾已經超過了10萬人。還在日本,新加坡,美國等各大城市設立了堂口,他們的經營範圍也開始逐漸的從地下轉到地上,做過消防器材和工程基建。

▲江南案被頂包的陳啟禮

竹聯幫作為一個“外來幫派”,為何能在這麼短時間裡面發展如此迅速?還不是因為後面有政治勢力的支持。陳啟禮曾經說過一句話:

“如果有一天台灣落入了臺獨手裡,我要和兄弟上陽明山打游擊,我寧願被共產黨領導,也不願看到臺獨的那一天。“

這段話被當時臺灣情報局得知之後,就準備把他吸收進來。這個時候陳啟禮所做的東西,其實就和當年杜月笙做的一樣。當時國民黨不能做的,他陳啟禮幫他來做,著名的江南案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江南案發生在1984年,身為美國公民的作家江南(筆名),曾經寫了一本書《蔣經國傳》。在這本書中公然侮辱蔣經國,大肆披露當年蔣氏王朝統治下的臺灣。因此當時的情報局派人去刺殺他,前去動手的則是陳啟禮和他兩名手下。

當時江南的身份是三面間諜,同時被大陸,臺灣,美國所用。陳啟禮等人動手之前,他們堅信這是愛國的行為。在事成之後,陳啟禮前往加州見到了張安樂。等他了解到事情的來龍去脈之後,他只給了陳啟禮四個字“小心滅口”。為了安全起見,陳啟禮給了張安樂一份關於自身真實身份的錄音。



陳啟禮前腳剛來到臺灣,後面就收到了來自臺灣警界以其為目標的逮捕行動,陳啟禮和一起參加該項任務的郭敦被捕,最有可能的是面臨極刑。當時身在美國的張安樂,就開始為臺灣的陳啟禮東奔西跑。

他先是拿出當初錄音希望與臺灣當局交換,結果被拒絕了。緊接著他把這份錄音交給了美國的FBI,還在CBS電視臺公佈了錄音的內容。在這份錄音當中,陳啟禮自己說其所有行為是受到情報局局長汪希林的指使,導致汪希林被捕並且判處了無期徒刑。臺灣警署並不想放過陳啟禮。

沒有辦法之下張安樂謊稱自己還有第二份錄像帶,裡面是關於蔣建國指使他前往美國的證據。這一消息的曝出,引起島內外一片譁然。為了避免張安樂爆出更加勁爆的消息,才稍微的放過陳啟禮,沒有判處其死刑,但是也是要關幾十年。對於這件事情,陳啟禮在後來回憶道:

“國民黨連幫派都不如,幫派至少講點道義,國民黨卻過河拆橋,翻臉不認人。”


1988年蔣經國去世臺灣大赦,陳啟禮趁著這個風被保釋出獄。在美國的張安樂則是被釣魚執法,之後開始了長達十幾年的牢獄生涯。在這十幾年裡面,他最愛的妻子去世。當有人問他是否恨陳啟禮的時候,他讓你做了十幾年的牢,他坦然回答道:“沒有什麼恨的,這就是宿命”。

到了1996年的時候,張安樂被刑滿釋放。他剛剛回到臺灣不滿一年,臺灣方面又以組織犯罪為由逮捕他。他被迫逃往大陸,而陳啟禮則是被迫逃亡了柬埔寨。至於張安樂來到大陸做了安全帽行業,還做的很大,但是還是竹聯幫的大哥。

直到2007年陳啟禮在柬埔寨彌留之際,張安樂特地跑過去看他。等到陳啟禮去世之後,張安樂還寫了一篇悼文,文章中寫道:

“十一年來,啟禮哥雖然客居他鄉,卻身在海外心繫臺灣,對臺灣發生的種種都牽掛不已,對臺獨勢力的掘起更是憂心忡忡。每次與我見面時或在電話上,都會如何討 論在臺灣發展力量對抗臺獨的方法,可惜天不假年,竟然在臺獨叫囂最倡狂的時刻,遽然離去,未能見到兩岸的統一,那才是他最大的遺憾。 ”

▲黃少岑

陳啟禮在1996年從臺灣離開之後,指認了下任幫主黃少岑,也是第一位公開披露的幫主。但是由於後來臺灣掃黑太過嚴重,只好離開臺灣避風頭,最後由多位幹部堂主聯合推薦趙爾文代理。至於臺灣現在竹聯幫幫主是誰,暫時還是不清楚。

從竹聯幫的精神領袖陳啟禮去世之後,竹聯幫也是下滑了很多,在幫主之位上也是多有糾纏。從竹聯幫的處鏡也可以看出黑幫在臺灣過的也不是非常好,但是當年那些搶地頭的事情也很少發生了,大部分的產業開始從地下進駐地上。

比如說歌手阿信就是竹聯幫的人,而且地位還不低。不好好唱歌,估計就要回去做黑幫了。有一年他家人去世,臺灣黑幫去了很多人。當年江南案裡面的郭敦,現在就成了賈靜雯的乾爹。當年的“黑幫”不在了,時代在變,他們也在變。

▲阿信

總的來說曾經的黑幫受臺灣利用,如夜壺一樣用完即扔。現在的黑幫早已不是當年燒殺打砸搶,也已經開始做一些正規行業了。


史之策


這個問題要是細說起來就太複雜了,十篇論文都寫不下,這個答案先簡單講講黑幫在臺灣的歷史和發展吧。

如果參考我們今天對黑社會的理解,有穩定的組織和領導者,採取非法暴力手段謀求經濟利益,並且長期從事非法活動,那麼臺灣的第一個“黑社會組織”,就是鄭芝龍所領導的海盜集團。

鄭芝龍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是提另一個人,鼎鼎大名的鄭成功,他是鄭芝龍的兒子,後來他能打跑荷蘭人,並且長期和清政府拉鋸,靠的就是他爹經商劫掠攢下來的家底,而鄭芝龍當年有多猛呢?1627年,就已經有船隻700多艘,那個時候再叫黑社會其實已經不太合適了,應該稱之為海上軍閥,獨霸一方,權勢滔天了。

但是鄭芝龍本人,底子不太乾淨,原本是個在日本和中國東南沿海地帶經商的商人,依付鉅商李旦,後來又和倭寇領袖顏思齊結盟,一邊到我國東南沿海劫掠百姓,一邊在海上打劫各國商船,同時還做生意,腳跨黑白兩道,他和日本人,明政府,包括東印度公司,都是既合作又鬥爭的關係,期間自己的勢力不斷壯大,成為割據一方的強大勢力,而他的主要根據地就在臺灣。當時臺灣基本上是個三不管地帶,誰拳頭大誰話事,不過鄭芝龍本人和洪門沒啥關係,歷史考證洪門發源於福建高溪,創始人是萬二和尚萬提喜,也就是洪門常說的萬雲龍大哥,但是他出生的時候,鄭芝龍已經起碼死了五六十年了。

在明末戰亂時期,一些洪門子弟跑到了臺灣,這應當是洪門在臺灣的萌芽,但是鄭成功創建洪門,只是民間傳說,今日看來,不過是洪門子弟的攀附罷了,另外很多人不知道是不是清楚,鄭成功的母親是日本人,中日混血,捧他當洪門話事人,在血統上多少有點兒不太方便。

洪門真正在臺灣的發展壯大,實際上是從劉銘傳在臺灣開府之後,當時東南沿海有大量居民移居臺灣,人口由明鄭末期的20多萬逐步擴張到200多萬,東南沿海的民間會社組織也移入臺灣,比如說天地會,就是在1783年傳入臺灣的,其領導人林爽文後來發動了著名的林爽文起義,另外還有戴潮春組織的八卦會等等民間組織,皆以反清復明為口號,洪門和青幫的不同就在於,洪門本身是一個多組織聯盟的結構,而青幫體系較為明確和單一,只要反清復明,皆可自稱洪門子弟。

之後的臺灣就過度到清末日本侵佔之後的日據時期,這一時期臺灣的黑幫組織紛紛依付日偽政權,而日本在臺統治期間奉行警察政治,對民間組織管制極為嚴格,也抑制了黑社會組織在臺灣的活動,而在日本退出臺灣之後,國民黨統治臺灣,帶來了大批青洪幫人士,其中標誌性的事件是1956年舉辦的洪門懇親大會,本地的黑幫則形成了地方角頭,構成了今天台灣黑社會的基本雛形。

國民黨統治初期,以眷村子弟為主要成員的竹聯幫,四海幫紛紛崛起,大小幫派林立,1973年臺灣治安單位第一次辦理幫派解散登記,入冊的幫派就有500多個,登記3300多人,而到了1984年一清專案,又有600多個幫派,3000多人辦理幫派解散,人員自首,根據目前估算,臺灣至少還有1000多個幫派,成員上萬人,但是1997年之後,這些幫派基本上表面都已經解散,轉入地下活動,只是黑幫組織本身就根源於地下秩序,要實現徹底清繳,是完全不現實的,一些黑幫老大甚至早已經滲透到了政治體系上層,比如說天道盟第一任盟主羅福助,1995年,1998年當選立法委員,而一些黑道大佬的葬禮上,各派系政治人物紛紛亮相,2007年竹聯幫大佬陳啟禮去世,治喪委員會榮譽主委就是立法院長王金平,陳水扁也要送輓聯,即便到了今天,黑道政治依然是臺灣政壇上的一抹異色,立法會打架的新聞經常傳出,最近幾年更是不斷爆出黑道人物入黨的新聞,在今天的臺灣,黑幫已經是一股不僅根植於民間,更與上層政治糾纏不清,全面影響臺灣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


一笑風雲過


估計很多人都看過臺灣電影《艋舺》,雖然有一定的戲劇性,但確實具有臺灣黑幫一部分的真實寫照。

在這裡就不得不提一個鼎鼎大名的人物,許海清,綽號艋哥,被稱作臺灣的“末代黑幫教父”,也是上世紀整個臺灣黑幫歷史的縮影。

此人5歲時以撿垃圾為生,父母早逝,跟隨外婆長大,後來外婆去世,他就靠拉地板車賣水果為生,那時在臺北市萬華區的河溝頭,是眾多果販的聚集地,人來人往,三教九流,魚龍混雜,不到20歲的許海清,憑藉自己過人的膽識和義氣,很快在此結交了一大批“道上的朋友”,年紀輕輕的就很會辦事兒,同時也在年輕人中極具話語權,總而言之,誰家出了事兒,不管是經濟糾紛,還是江湖恩怨,都會找他去幫忙調節,而且大部分都還能解決,久而久之,許海清聲名鵲起,慢慢被推舉成為當地年輕黑幫的帶頭大哥。

手底下有了人,許海清就開始涉足商業,他最開始憑藉自己的辦事兒效率,幫當地一些權貴辦成了很多見不得光的“私事兒”,因此慢慢積累起了政商兩界的人脈,從此以後便開辦賭場,酒店,銀樓,就連雜貨店也有幾家,生意越做越大,腰包厚實的許海清很有眼光,開始廣招各路豪傑,早期手下最多時曾達上百人,後來他把這數百人分成三批,一批“賭場隊”,一批“打架隊”,還有一批“喝酒隊”。

賭場隊專門負責看管賭場,處理場內的大小事務,打架隊則是遇到有人鬧事,就會用武力將對方擺平,屬於職業打手。

這喝酒隊呢,就特別有意思,一般遇到困難了,比如說臺灣警察組織嚴查,許海清就會讓喝酒隊出動,暗地裡找人把當地的警察安排在一起,請他們吃喝玩樂,這批喝酒隊就是專門負責喝酒,屬於應付政商關係的一批手下。

從這個角度來講,其實許海清已經具備了企業化管理黑幫的思路,但他輝煌的年紀是在上世紀初,大約是1930年前後開始活躍,後來通過常年累月的積累,許海清很快成為了整個臺灣赫赫有名的江湖大佬,手下馬仔最多時曾達到過數千人,遍佈臺灣省各地。

雖然風光一生,但許海清有個最大的毛病:嗜賭成性。

他曾經最多時一天數掉幾百萬,甚至身無分文的情況下,當天就會賣掉一套房子換取現金繼續賭,也因此到了晚年,許海清幾乎將一輩子打下的家底揮霍乾淨,後來只能靠著子女接濟著過活,據可靠消息稱,有礙於家族黑道背景,他的四個女兒,沒有一個嫁出去,而且到了90歲高齡,許海清不賭博,又迷上了六合彩,常常把身上的錢全部用來買彩票,據說他最後統計下來全部用作買彩票的錢就高達上千萬。

許海清死後,臺灣各界人士前往弔唁,跟隨人員甚至將馬路堵的水洩不通,據說人數多達兩萬餘人,其中更不乏政界大佬與商界巨擘,由此可見,臺灣的黑幫主要向政商兩界滲透,並且擁有大量的政商資源,最瘋狂的時期,甚至能參與到臺灣省的“選舉”之中,影響“選舉結果”,其實力由此可見一斑。



————————


錢品聚


我如果告訴你,那就證明我在臺灣黑社會混過。那樣警察就會找我麻煩。所以只能告訴你,可惜沒在臺灣黑社會混過,不知道他們怎麼生存。嘿嘿。


散木17


黑幫在臺灣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清朝的時候,當時因為沒有強有力的政府,很多村莊互相之間遇到問題的時候,就會自行解決。比如搶奪種地的水源時,稍微解決不好就是械鬥。其中歷史上中最出名的就是漳州人和泉州人的爭鬥,他們之間爆發了不下十起大規模械鬥,每次都會造成人員死傷。

這種情況持續了百年之久,一直到日本人佔領該地之後,日本人不允許他們這麼混亂,於是開始武力鎮壓,鎮壓的確是挺有效的,他們改成了日本式的黑道,成立起了幫派,老大被稱之為是角頭。隨著歷史的發展,出現了竹聯幫,四海幫,松聯幫等有名的幫派,有趣的是,後來還出現了各種聯盟,比如天道盟。

實際上一開始他們就是爭地盤,隨著當地經濟的迅速發展,他們發現只是一味的打鬥,自己飯都吃不起,打完還是得該幹活就去幹活,於是他們也順應歷史潮流的發展, 開始介入一些商業活動,比如開設賭場,以及放高利貸,還有在一些特殊的地方,收取保護費。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錢越來越多,這些角頭們都紛紛洗白,最起碼外人看起來全部是商界的成功人士,曾經還一度幫助一些政治人物拉選票,再到後來更加誇張,有一些角頭站出來,自己競選一些職務,正常情況來說,角頭都是先競選鄉鎮的職務,然後慢慢發展。

比如雲林縣的縣長,曾經就是一個幫派的角頭,他們一家後來都在政治上面發展,當然發展到這個程度,這些幫派已經全部洗白,全部都是正常的商業經營,沒人會去打打殺殺,大家街頭看到的那些打打殺殺的基本都是一些小混混,在臺灣黑道的現狀就是如此,與政治相結合,也算是一種獨特的現象。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 喜歡歷史的讀者們不妨關注歷史雜貨鋪,如果有不對的地方歡迎指出,請多包涵。


歷史雜貨鋪


竹聯幫是不是該被定義為黑幫是仁者見仁 智者見智的,相比其他幾個幫派,竹聯幫在李登輝及其之後格外受到打壓,這無不反映出竹聯幫的“支持統一”的本質與臺灣當局格格不入。而其他正真的黑幫缺少被臺灣當局“照顧”,本省幫的天道盟不乏推出好幾個民進黨議員幹部。竹聯幫本來是在臺灣發生省籍對抗後外省人的青少年為了自保而發起的。當時的本省幫(天道盟前身)很多保留著日本殖民統治的產物,說的是日語,外號用的是日本名,打架用的是日本軍刀。外省人子弟在學校受到不少欺凌一,也就自然會形成互幫互助團體自保。竹聯幫幾度散聚,後兩次無不是因為當時國家需要挺身而出的。蔡英文當局和臺獨分子對竹聯幫恨之入骨無非是因為竹聯幫是死硬統派,“竹聯不除,獨立無望”,陳水扁更是要把張安樂自於死地而後快。而國民黨政權還是記得竹聯幫對國家做出的貢獻,沒有做什麼實質性的打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