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福建有几种方言?

用户59358004408


目前我国的方言一般分为七大方言(或北方话即官话和其他南方六大方言),分别为:官话,赣语,客家话,湘语,吴语,粤语和闽语。



福建位于我国东南部,分布于福建的方言有七大方言中的有闽语,客家话,赣语,吴语。




闽语

分为闽南语,闽东语,闽中语,闽北语四个片区,也被称为福佬话,在七大方言中是最复杂,内部区别最大的,是南方六种方言规范化的四种(闽南语,粤语,客家话,北部吴语)之一,是唯一一支保留了很多上古汉族的方言。

闽语覆盖了福建75%的面积。


客家话

客家话是南方六种方言规范化的四种(闽南语,粤语,客家话,北部吴语)之一,属于中古汉语中北朝汉语的后裔,虽然客家话使用者居住分散,但语言内部差距不大,可以互相交流。

在福建省主要分布于其西部。

赣语

赣语分为九个片区,没有完成规范化,处于消亡的边缘,属于中北汉语北朝汉语的后裔,

分布于福建西北部。

吴语

吴语中的北部吴语是南方四种方言规范化的四种之一,有北部吴语,南部吴语,西部吴语三个片区,属于中古汉语南朝汉语的后裔。

主要分布于福建北部一角。


张尧自媒体


福建人的“话”真多!

这是对福建语言多的调侃!

福建语言主要有:

1、以福州为代表的闽东话。

2、以建欧为代表的闽北话。


3、以永安为代表的闽中话。

4、以泉州为代表的闽南话。


5、以莆田为代表的兴化话。

6、以汀州为代表的客家话。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有人这样区分福建话:

以闽江流域为代表的,闽东、闽北、闽中为同一语系。

以九龙江流域为代表,闽南话与兴化话为同一语系,统称河洛语系,闽西的龙岩人(新罗、漳平)归为这语系。

以汀江流域为代表的,以古汀州府为主的客家方言。

由于福建是丘陵地貌,山势交错,就拿三明地区来说:闽中话为主,夹杂着闽南话、客家话、闽东话、兴化话,语言上主体一样,但交杂着原驻民与外来人的交汇,每个地方方言都有一点点变化。

我个人认为闽南话影响最大,漳州、厦门、泉州是闽南语系的主要区域,三明的大田县、尤溪县,龙岩的新罗区、漳平市都是闽南语系,闽南语影响到外省的主要有广东的潮汕地区,浙江的温州地区,海南省的文昌地区,在台湾地区闽南语可是主要语言,在东南亚地区使用闽南语的人也不在少数。

由于福建省还有许多小众语言,只限于该村范围之处,影响力不大,所以就没有细评。福建语多到无法细叙,不足之处,欢迎您来补充。


黑鸟户外


语言学角度看,福建是方言最复杂的地区,不是之一。今天福建地区的方言分类,在改革开放之前,不是按现在行政区划划分,而是依据语言特性划分,主要归为4大类,即福州话,闽南话,兴化话,客家话。兴化即今天莆田仙游,民俗学上属于闽南民系,语言特性上有不同。闽南人走四方,到处都有闽南后人,也在各地留下了很多小方言村镇,又称做方言岛,如闽东,闽北,甚至与福建交界省都有。福建的客家分数在福建境内山区,方言自成一家。有意思的是,客家人普遍通闽南话。福州话包括福建其他地方的方言,只是大归类,现实中,闽中的东西南北相互间,方言几乎听不懂。如古建州地域,不仅包括今天闽北全部,还包括今天闽中的三明地区的沙县等地,闽东的宁德地区屏南古田等地,地处南来北往通道,方言交汇,都统一归类于福州话。今天说方言的标准,是建国之后为了统一广播宣传,行政硬性指定,以大都市为标准,不涉及音韵审美,如厦门话成了闽南话标准。没有广播宣传需要,即没有标准,例如闽北话,古建州的建安,清代被屠城,建安解体,民国并入欧宁,取名建瓯;欧宁是从建阳、建安、浦城析地而来;闽北中心在地图上一目了然,所有县市接壤之地在建阳;原来的建安是不是跟欧宁话一样,或者说,今天的建瓯话依据什么可以成为闽北话标准?闽北自古以来是出入福建交通要道,方言被同化的比较多,音韵上不及福州话和闽南话复杂。


老唱片立体声


问话的是中国人吗?汉字的意思明白吗?要不我给你解释一下: 闽南,闽指福建,南指南部,闽南就是福建南部。还有什么疑问?去看下中国地图,放大福建仔细看。福建虽然是沿海,但只有南部稍有些平地,交通方便些,所以形成一种闽南语的方言。但福建西、北、东北就是典型的的山地丘陵,历史上交通极为不便,所谓“一重山养活一群人”、“十里不同音”、“蜀道难,闽道难于蜀”。占据超过福建大半的闽东、闽西、闽北基本上都是一县一方言,各不相通。在没有普及普通话的年代,能和外县人交谈的都是牛人。举个例子: 霞浦县(就是那个海带之乡,滩涂摄像闻名的地方,面积不到1500平方公里,50多万人口),一县四种方言,四种不能直接交流的方言。在中国其他地方不多见吧?因为福建对面岛上一群鬼子后代在闹腾,害得福建在国家高速发展的大部分时间和中西部省份差不多!当然,是好是坏也难说,至少目前福建的空气质量是最好的。


窗千西岭含秋雪


福建境内主要有闽语和客话两种方言,其中以闽语影响最大。  闽语又可以分为五个主要次方言:(1)以福州话为代表的闽东方言;(2)以厦门话为代表的闽南方言;(3)以莆田话为代表的莆仙方言;(4)以永安话为代表的闽中方言;(5)以建瓯话为代表的闽北方言。其中又以闽南方言影响为最。  闽南方言又叫闽南话,也有人叫它河洛话或福佬话。它早期以泉州话为代表,现在以厦门话为代表。但泉州话的影响仍然很大,闽南早期剧种梨园戏,至今仍以泉州音为标准音。  闽南方言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指福建南部和台湾一带说的闽南话;广义指福建南部和台湾一带及其以外一些地区、国家说的闽南话。全世界操闽南方言的有6000多万人,分布于省内外和国内外许多地区和国家。可见,闽南话是一个超地区界、超省界、超国界的一个汉语方言。按其广义闽南方言具体分布如下:  闽台片  主要分布于福建南部的厦门、泉州、漳州、大田、尤溪和西部的龙岩、漳平等市县,以及台湾的台北、台中、台南、高雄、桃园、苗栗、基隆、南投、屏东、彰化、花莲、嘉义、宜兰、云林、台东、新竹、澎湖等绝大部分的地区。使用人口近3000万人。  潮汕片  主要分布于广东省东部的汕头、潮州、澄海、潮安、饶平、南澳、普宁、惠来、潮阳、揭阳、揭东、揭西、陆河、汕尾、陆丰、海丰等市县。早期以潮州话为代表,现在以汕头话为代表。使用人口1000多万人。  雷州片  主要分布于广东南部雷州半岛的湛江、海康、徐闻、遂溪、廉江、茂名、吴川、电白等县市。以海康话为代表。使用人口400多万。  海南片  主要分布于海南省的海口、琼山、文昌、屯昌、琼海、定安、万宁、澄迈、昌江、东方、乐东、陆水、白沙、崖县、保宁、琼中、临高、儋县等市县。早期以文昌话为代表,现以海口话为代表。使用人口400多万。  港澳片  它分布于香港、澳门地区。使用人口有几十万。  国外片  主要分布于东南亚的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泰国、越南等国的华侨、华裔,使用人口至少有1000万人。亚、欧、美其他国家的华侨、华裔说闽南话的人数估计也不在少,由于资料限制无法具体统计。  此外,浙江的温州、苍南、平阳、泰顺、洞头等县市,约有140万人说闽南话。江西的广饶、广丰、玉山等市县约有40万人说闽南话。广西的柳州、平南、平乐、陆川等市县,近30万人说闽南话。四川、江苏的一些地方和福建闽北的福鼎、霞浦,闽中的永安、三明、沙县等一些乡镇,也有讲闽南话的。  闽南方言的形成,是语言学专家和学者颇感兴趣的问题,也是近些年来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各家对闽南方言的形成虽有时间早晚的不同看法,但都认为主要是形成于社会的分化和人民的迁徙。据考证,汉以前,闽南这个地区跟福建其他地区一样,居住着一支闽越少数民族,中原汉人涉足此地的甚少。中原汉人大规模入闽当是“五胡乱华”之际。晋代永嘉二年(308年),由于战乱,中原动荡,为避战乱,“如闽者八族”(《三山志》)。这次入闽的汉人,比较集中地定居在建溪、富屯溪流域,闽江下游和晋江流域。据《三山志》载,分置晋江郡(282年)时,才有3800余户,18万多人,永嘉之乱后,人口增加了一倍以上。此时,汉人已成为了福建境内居民的主体。这些汉人带来的是中州(今河南)一带的汉语,它应该是闽南方言形成的基础,反映着隋唐以前汉语的特点。中原汉人第二次大规模入闽是唐武后时。669年,唐王朝派遣光州固始县(今河南)人陈政、陈元光父子为首的123个将领,南下“征蛮”。这批汉人后来定居于闽南,并开发了漳州。他们带来的是7世纪的中州话,反映着隋唐汉语的特点。唐朝末年,中州王潮、王审知率大批兵马入闽,之后又在福建称帝。他们带来的10世纪的中州话对福建方言,包括闽南方言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到了唐末五代,这些多来源、多层次的语言特点,已经整合成定型的闽南方言系统。两宋之后,闽南方言陆续向广东扩展,播散到潮汕平原和雷州半岛,有的登上了海南岛。台湾与福建一水之隔,早在唐宋时漳州沿海一带就有人过海到台湾,明清两代,更有大批的人东渡台湾,尤其是郑成功率部到台湾后,更把闽南方言和闽南的风俗习惯带到了台湾。显然,福建的南部是闽南方言的发源地。  由于闽南方言保留下来的古汉语较多,因此被学术界称为“语言的活化石”。这些“活化石”,对汉语古音的构拟,古籍的训释,汉语史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清朝钱大昕提出的“古无轻唇音”、“古无舌上音”等古音方面的论断,在闽南方言中就可以找到有力的例证。因此,闽南方言历来为国内外语言学家所重视。


不点爱生活


其实做为土生土长的福建人!应该有点话语权,福建可以说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你就有感完全听不懂,从省会福州,莆田,泉厦漳,龙岩,三明,南平,最后宁德,除了泉厦漳以外,其他地方基本各说各的!福州人听厦门人讲,那基本听不懂,同样的,厦门除了闽南以外的话也基本属于文盲半文盲状态了!所以说,你到福建如果你能听懂福州话!但你并不一定了解福建!九地市六种语言!够你学的了!


小林116809471


题主是北方人吧。╮(╯▽╰)╭要不然也不会这么问。

毕竟这个问题跟问广东人广东只有粤语吗?一个道理。

至于福建有几种方言的问题,我觉得就算是专家也无法统计。

大概分大类分的出来,闽东片,闽中片,闽南,闽北片。

但是别的不说,像三明市,这座山山南说的话,山北人就听不懂。

莆田这边,哪怕只是一个县城的,由于口音的问题,不同镇的说话听起来也很费劲。


小柠檬的快乐生活



第一:很多人说:“一个村都有很多口音”,试问“你自己”的母语方言水平如何???若你母语方言水平一流,还听不懂周边的方言,那不是你的问题。若你自己方言水平差劲,就不能怪社会~~~

第二:史料记载,福建(代表性)方言有六个……先普及一下:一个独立方言语种可以分出若干个分支口音;少则三四个,多则几十个。若把每个分支都当做“语种”,中国的方言就数不清了。


归就柜苏


福建有9个地市,讲着不同的方言,有厦漳泉的闽南语,福州和宁德的闽东方言,莆田的莆仙方言,闽西的客家话,还有闽北方言…同样是闽南语,厦漳泉又各有不同,同样是闽东方言,福州话和宁德话又有些差别,就同样是福州话,五区八县又分为好几个语调…


妙伟


语言的形成和演化往往是在一系列语言“滚雪球式”的运动中实现的。在“雪球”滚动过程中,不光融掉一些表面的东西,同时又吸收或生成了更多的东西,使“雪球”越滚越大。

但做为方言的语言叫母语。是随山脉水系而稳定,随迁移融合而变音的。而叫什么方言,只不过是人为地去区分并命名出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