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6 大通:供給側改革激發農業新潛力

踐行“兩個絕對” 共建幸福大通

時政 | 民生| 熱點 | 民俗 | 文化 | 新聞 | 旅遊

大通:供给侧改革激发农业新潜力

近年來,大通縣堅定不移地推進農牧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積極優化調整種養結構、產品結構和區域結構,突出做強做優優勢產業,大力發展特色產業,農牧業現代化進程加速推進,精彩紛呈的農牧業為大通縣經濟社會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大通:供给侧改革激发农业新潜力

1

換思路調結構大通農業搭上致富快車

“發展要有新思路,老路子雖餓不死人,但也賺不了錢。”在大通縣樺林鄉鄂博溝村會議室內,村黨支部書記馬福良不停地說著轉變思想觀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的重要性。正是村裡這種鼓勵先進帶後進的思想,使鄂博溝村一步步走上了發展之路。

大通:供给侧改革激发农业新潜力

近年來,大通縣在保證糧食生產的同時,大力調整優化種養結構,加大特色農產品生產,推進“糧經飼”三元種植結構,為養而種、種養結合,年種植飼料15萬畝,年產鮮草42萬噸,大力發展草食家畜養殖業,年出欄肉牛羊31萬頭(只),牛羊肉產量1.78萬噸。

大通:供给侧改革激发农业新潜力

全縣種植馬鈴薯10.3萬畝、油菜25萬畝、蔬菜12.2萬畝,其他4.9萬畝,其中,年產馬鈴薯18.5萬噸、油菜4.4萬噸、蔬菜33萬噸,其他0.81萬噸;肉、蛋、雞產量分別達到3.05萬噸、0.46萬噸和5.42萬噸。

2

變廢為寶全力打造生態循環農業

藏香豬養殖、特色種植、大型沼氣工程、生態修復,在外行看來是雜亂無章的“混搭配”,而在大通縣裕豐園農牧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賈生林的心裡卻唸的是有章可循的“循環經”。在大通縣向化藏族鄉立樹爾村賈生林的藏香豬養殖場,曾經棄如敝屣的豬糞,成了滋潤土地的“寶貝”,農業汙水通過內、外循環系統淨化處理,流入麥田、蔬菜地、飼草地中,而飼草又成為藏香豬的飼料。

大通:供给侧改革激发农业新潜力

近年以來,大通縣深入推進化肥農藥零增長行動,建立化肥減量增效綜合示範區,推廣化肥減量增效43.85萬畝、配方肥33萬畝、化肥綜合利用技術10萬畝;建立油菜專業化統防統治與綠色防控相融合核心示範基地11萬畝、推廣農作物病蟲鼠害綠色防控及植保無人機飛防技術1萬畝,實現主要農作物重大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覆蓋率60%以上。

大通:供给侧改革激发农业新潜力

提升耕地質量保護,推廣秸稈還田腐熟和糧食作物增施有機肥技術,加大農田殘膜和廢棄物回收力度,開展農藥廢棄包裝物的回收與處置。同時,加快推進畜禽排洩物從汙染治理向資源化利用轉變。

大通:供给侧改革激发农业新潜力

積極採取就地消納、異地利用、制有機肥等方式,實現畜禽排洩物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開展畜禽養殖場環境整治,對北川河沿岸500米範圍內的34家養殖場(戶)全部進行了清養並停養,對3家養殖場進行減畜、糞汙處理設施整改。同時,在長寧鎮雙廟村新建萬噸有機肥加工廠,加快推進畜禽排洩物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

3

融合三次產業培育農業發展新活力

大通縣景陽鎮匯豐景園現代農業生態產業園內,不同顏色的鮮花競相開放,與鬱鬱蔥蔥的常綠植物相互映照,美不勝收。

大通:供给侧改革激发农业新潜力

“以高品質果蔬生產、都市休閒、青少年科教為產業重點,以新模式、新業態、新技術為突破,以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模式為重點,重視創新模式和創新技術的示範和推廣,充分發揮園區在西北地區現代農業發展中的龍頭作用,從而構建高原特色生態田園綜合體。”大通匯豐景園產業園總經理董海清說,建設農業園區,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必然要求,為農村發展提供了新動能、激發了新活力。

大通:供给侧改革激发农业新潜力

大通縣大力發展休閒觀光農業,依託鄉村綠水青山、田園風光、鄉土文化等資源,發展鄉村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業,成功打造了遜讓鄉萬畝油菜花觀光區、向化鄉裕豐園生態牧場觀光區和朔北、塔爾等鄉鎮一批花海農莊。

大通:供给侧改革激发农业新潜力

全縣修建馬鈴薯貯藏窖222座、容量達1.9萬噸,蔬菜保鮮庫6座、容量達1.5萬噸,有力推動了馬鈴薯、蔬菜等農產品儲藏加工流通向規模化、產業化發展。

大通:供给侧改革激发农业新潜力

加快實施“互聯網+”現代農業行動,建成數字農業地理信息系統、農產品質量安全及追溯平臺,“四情檢測”、“農信通”手機短信、大通農業微助手微信平臺和 “12316”三農服務熱線,多種形式為農民群眾提供各類農業信息服務;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行動,通過“青藏百靈農畜林產品網”“高原農副產品網”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及實體體驗店,全力培育農產品網絡銷售。

大通:供给侧改革激发农业新潜力

已建成27個“郵掌櫃”系統和16個“天翼+店小二”服務站,建立了快捷、高效、方便、經濟合理的現代物流服務網絡;加強農業物聯網等現代化的信息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推廣和應用,有效助推了全縣農業農村經濟健康快速發展。

4

深化改革激發農業發展新動能

率先在我市順利通過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省級驗收,推進現代農業示範區發展“授信池”業務,開展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完成成員身份界定工作217個村、界定成員254497人……一個個農業改革的具體措施,激發出了大通縣現代農業發展新動能。

大通:供给侧改革激发农业新潜力

大通縣先後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推進現代農業示範區發展“授信池”業務,撬動社會資本,解決突出問題,促進向現代農牧業的加速轉型,制定了《大通現代農牧業發展有限公司組建方案》,組建成立大通現代農牧業發展有限公司。根據大通縣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實施方案,開展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按照省委、省政府文件要求,力爭用一年左右時間全面完成工作,探索出可複製、能推廣的做法和經驗。

5

創新驅動點燃農業發展新引擎

“今年剛買的一臺中型割草機,跟以前的比馬力足、速度更快更乾淨。”在城關鎮柳樹莊村,家庭農場負責人、農技推廣補助項目科技示範戶魯寶文告訴記者,這些年農機具升級明顯,特別是各個農事環節都有相適應的農機,不管是深松耕地,還是糧食收割。

大通:供给侧改革激发农业新潜力

近年來,大通縣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促進農業現代化為主線,以增強農業核心競爭力和生產效益為目的,加強農業科技推廣力度,加快推進馬鈴薯、油菜、飼草等主要農作物全程機械化生產,完成機械整地、機播、機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66.75%。加大新機具、新技術推廣力度,推進農機農藝融合發展,推廣農作物全膜覆蓋種植技術。

大通:供给侧改革激发农业新潜力

培育新型經營主體,截至目前,培育農牧業產業化龍頭企業47家(國家級龍頭企業1家,省級龍頭企業7家,市級30家,縣級9家)、農民專業合作社930個、家庭農牧場290家,年培育新型職業農民1200名。同時,提升農業社會化服務能力,強化農業公益性服務,以創建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為目標,實現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建立20個種植養殖基地農產品追溯點,嚴格落實農業投入品警示制度和產地準出制度。

大通:供给侧改革激发农业新潜力

積極探索政府購買防疫服務體系,組建動物防控扶貧志願服務隊,全年共注射豬、牛、羊、禽各類疫苗總計554.87萬頭(只次),防疫密度達到100%;防治畜禽寄生蟲病268.83萬頭(只次),未發生重大動物疫病。防雹期間全縣23個作業點開展防雹作業306次,消耗人雨彈9667發,防雹炮控率為99%,有效消除了多次雹災隱患。

6

品牌創建助推優勢特色產業快速發展

近年來,大通縣全力推進農畜產品品牌建設,積極打造“生態、綠色、有機”品牌,著力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場認可度,提高農畜產品附加值,農畜品牌建設成效顯著,已註冊綠草源、高原農斯、藍雀山、花兒之鄉、老爺山等農畜產品商標30多個,其中“綠草源”獲得中國馳名商標,“綠傑”獲得“青海省著名商標”,“老爺山”“山城嶺”獲得西寧市知名商標,提高了品牌效應,助推了優勢特色產業的快速發展。

大通:供给侧改革激发农业新潜力

截至目前,大通縣“三品一標”認證總量首次突破75個,認證企業35家。獲得無公害農產品認定的產品生產基地23家;獲得綠色食品生產、加工企業認證的5家,年產量13.7萬噸,畜產品產地規模15萬隻、年產量54噸;獲得有機食品企業認證1的家,有機畜產品養殖規模為2萬頭只。

大通:供给侧改革激发农业新潜力

登記保護“新莊黃瓜”和“大通雞腿蔥”、“大通蠶豆”、“大通犛牛肉”等農產品地理標誌4個。大通馬鈴薯生產基地被認定為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基地面積10.6萬畝,年產量21.2萬噸。

大通:供给侧改革激发农业新潜力大通:供给侧改革激发农业新潜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