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2 校园书店的三字经:进、出、和

文 / 付 帅(外研书店副总经理)

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校园书店,前后经历数次搬家,都未脱离学校的围墙,迄今已25年,跟这几年轰轰烈烈的校园书店开业潮相比,也算是一家老牌校园书店了。2016年重新装修开业后的外研书店能够老树开新花,得益于新经营理念的应用。

1

校园书店“进”校园

此处之“进”,可以理解为“融入”。每个学校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传承、精神、特色,故校园书店也应融合所在学校的特点,进行有特色的装修、设计、理念、偏重,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道和谐风景。以外研书店为例,因为处在外语院校中,一方面要满足、服务好广大师生的需求,一方面借重学校的外语资源、打造书店独特的外语特色,必然是题中应有之意。外研书店的slogan为“来这里,读世界”(英文版为:Read the Word,Read the World),其中就颇有以图书融通中外之意,既契合外研社“记载人类文明 沟通世界文化”,也符合北京外国语大学“把世界介绍给中国、把中国介绍给世界”的定位。而店内40多个语种的图书,既能满足师生需求,也算是外研书店的“镇店”法宝。

2

校园书店“出”校园

此处之“出”,意指需在融入校园之外,保留自己的书店特色。学校既是师生教学相长之地,亦是一个小社区,师生除了教学,还有很多生活需求。所以,外研书店相应开辟了亲子、文创、咖啡、艺术空间等不同区域,满足不同群众在学校工作、生活、学习的需求。另外,书店亦应有其独特的价值引导,潜移默化去影响身处其中的师生。基于大学里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外研书店特将整整一层打造为“通识阅读”主题人文书店,期待能够让更多学生受益其中。

3

校园书店“和”校园

此处之“和”,乃强调双方主体地位上的独立性。书店无论位于何处,都不可否认其在“公共属性”“文化属性”之外的“商业属性”,公益很难完全等同于免费,否则生存都变成了大问题。校园书店仍需要注意自己的经营问题,仅靠政策性“输血”,终难独立存活。除了满足校内,外研书店也积极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所谓的空间,既有服务内容方面,除了传统的图书业务,外研书店根据读者需求增加了亲子阅读、咖啡文创、艺术展览、艺术培训等方面的业务板块;也有服务对象方面,外研书店通过每年举办超过百场次的各类文化活动,去吸引全国各地更多的读者到店读书、消费;当然也有实体空间方面,随着品牌积累,外研书店今年成功走出校园,开办了第一家校外分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