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6 這些和錢有關的漢字,原來這麼有意思

說起與錢有關,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房產?股票?豪車?……不僅僅這些現代專有詞語與錢掛鉤,還有很多單個漢字,其本身形式結構,就跟錢有關,那麼,什麼字跟錢有關,你知道嗎?

遠古時代,銀兩,銀票未出現的時候,人們進行商業行為,是以物易物的形式。詩經“氓之蚩蚩,抱布貿絲”,白話翻譯為“小夥子看起來憨厚朴實,懷抱布匹來換絲”,說的就是以物易物。

這些和錢有關的漢字,原來這麼有意思

社會不斷的進步,商業經濟逐漸繁榮活躍,原來以物易物的形式,已經無法滿足人們日常商品流通、交易活動的進行,這時候需要一個一般等價物衡量,進行商品交換以滿足商業活動,也就是說最早的“錢”出現了。

我國最早用以充當商品交換的一般等價物是貝,即貝殼。“貝”在是一個象形字,甲骨文,金文的“貝”字,就如我們看到的貝殼樣子形狀。

這些和錢有關的漢字,原來這麼有意思

且看下面漢字

“貢”:獻功也,從貝,本義為古代臣民向君主,或屬國向宗主國進獻物品“系貢包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酒”《左傳》

“賈”:賈市也,從貝,一義,動詞做買賣。二義,名詞商人。“長袖善舞,多財善賈”《韓非子》

“賄”:財也,從貝。本義為財物。“以爾車來,以我賄遷”《詩經》

“費”:散財也,從貝,本義為花去錢財。“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論語》

“貨”:財也,從貝,本義為財物,是金錢珠玉布帛的總稱。“六曰商賈,阜通貨賄”《周禮》

“貴”:物不賤也,從貝。本義為價格高。

……

這些和錢有關的漢字,原來這麼有意思

綜上,字全部從貝,即以“貝”為部首,其本義,或財物,或買賣,或商人……廣義均與錢有關。我們都知道,中國的文字是象形字,古老文字就是人們依物體的圖像所畫,

貝殼在遠古時代,是一種非常珍貴的東西,不容得且保存容易,所以,我國最早用以充當商品交換的一般等價物就是貝殼,說到這,你應該清楚跟錢有關的漢字了。凡是由“貝”為部首組成的漢字,大都與錢有關。除了上文列舉,“貿”、“財”、“購”、“販”等等,這是間接直接與錢有關的漢字,是不是都從“貝”,即與“貝為部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