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6 開封蘭考縣:小構樹盤活“大扶貧”

映象網開封訊(記者 崔學慶)“枝葉蔥蘢漿果鮮,巖上楮樹惹人憐。民步小康新夢築,幾家翁媼溢愉歡。”楮樹也叫構樹,這種名不見經傳的小樹種,在蘭考縣近年來的產業扶貧中,構樹產業扶貧為構築貧困群眾脫貧注入了新的強大動力,在促進農民增收、企業增效方面,發揮著巨大的推動作用。

近年來,蘭考縣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把強縣和富民統一起來,把改革和發展結合起來,把城鎮和鄉村貫通起來”的指示精神,以脫貧攻堅為統攬,在保障糧食安全的同時,積極調整農業種植結構,圍繞打造河南省畜牧業大縣目標,堅持以畜牧業產業化引領農業現代化思路,引進正大集團、禾豐牧業、首農牧業、中鼎牧業、華潤五豐等畜牧龍頭企業在蘭考投資興業,逐步形成雞、鴨、牛、羊、驢養殖和飼草種植的“5+1”產業體系,有力助推了脫貧攻堅,為全面小康奠定了基礎。

飼草是畜牧產業化發展的關鍵。構樹憑藉其獨特的經濟價值和生態價值,被列入2015年國務院扶貧辦推進實施的精準扶貧十大工程之一。蘭考在發展青貯玉米、蛋白桑等飼草作物的同時,積極響應國務院構樹扶貧計劃,緊抓構樹扶貧工程試點縣機遇,與中科院、國銀農牧等科研部門、龍頭企業合作,拉開了培育構樹產業鏈的序幕。三年來,蘭考縣完成雜交構樹種植1.4萬畝,建成年產1.6億株的組培中心2個,佔地300畝和200畝煉苗基地2個,年收儲加工10萬噸的飼草站1個,年產3萬噸的構樹磨漿飼料生產線1套,國家級構樹工程研究中心正在加快籌建。如今,構樹種植在蘭考已形成了“林-料-畜”一體化的完整產業體系,不僅保障了全縣牛、羊、驢等養殖飼草供應,還帶動全縣5600餘戶貧困戶、1.8萬人實現穩定增收,為蘭考穩定脫貧奔小康提供了強有力的產業支撐,也為全國構樹扶貧工程探索了一條可借鑑、可複製的模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為推動構樹扶貧產業發展,打造構樹產業鏈,蘭考縣從政策扶持、產業鏈打造、脫貧帶貧等方面出臺一系列政策,不斷增強構樹產業的經濟效應、社會效應、生態效應、扶貧效應。對帶領貧困群眾發展構樹種植的企業、合作社,給予土地流轉費每畝補助200元,連補三年,種苗每畝補助2000元、購置大型農機具給予40%的補貼等一系列惠農政策,不斷增強構樹產業發展的經濟效應和社會效應。同時,積極引導、鼓勵群眾通過土地流轉、入股、託管等方式參與構樹產業。東壩頭鄉楊莊村共有680戶,貧困戶24戶65人,全部利用土地入股國銀農牧。在緩解企業經濟壓力、留住企業在本地發展的同時,又增加了農戶收入。

謀民生之利,解民生之憂。為切實消除貧困戶的後顧之憂,蘭考採取以“公司+合作社+貧困戶”的模式,引導貧困村成立構樹扶貧合作社,鼓勵貧困群眾直接參與合作社從事構樹種植,實施統一供苗、統一技術服務、統一生產標準、統一回收的“四統一”產銷模式,按每噸不低於500元的訂單保護價收購,從根本上確保貧困群眾的收益。

構樹產業扶貧,看得見,摸得著,有持續性。2018年,蘭考雜交構樹種植面積將達到5萬畝,到2020年,將努力把10萬畝黃河灘區建成全省最大的優質飼草發展示範基地,用發展構樹產業的實際行動為全省精準脫貧作出更大貢獻!

惟其艱難,才更顯勇毅;惟其篤行,才彌足珍貴。

河南省扶貧辦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委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策部署,積極探索符合市場規律的產業扶貧模式,通過推廣蘭考構樹扶貧工程經驗,因地制宜規劃產業佈局,真正使構樹產業在全省各地開花結果,惠及更多貧困家庭。

目前,構樹扶貧工程已在全省範圍內全面鋪開,太康縣、淮濱縣、上蔡縣、宛城區、南召縣、濮陽縣、盧氏縣、長垣縣等地構樹扶貧工程也已初具規模,為當地的穩定脫貧奔小康提供了有力的產業支撐,真正實現了由“大水漫灌”轉為“精準滴灌”,趟出了產業扶貧的新路子。

如期實現脫貧攻堅目標,是全國人民的殷切期盼,是不容推卸的重要使命。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蘭考幹群有決心、有信心、有能力,將傳承弘揚焦裕祿精神,拿出滴水穿石的韌勁兒,擼起袖子加油幹,全面打贏穩定脫貧奔小康攻堅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