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6 政策解读丨一号文件发布!农村能源转型面临重大机遇!

近日,新华社播发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一号文件《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标志着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开始提速。

农村地区能源变革与农村农民农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在逐步开展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新阶段,农村能源革命也将是重要的着力点,在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中将占据重要位置。

当前,农村地区存在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能源利用形式落后、效率低等问题,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公共环境问题突出,亟需优化结构,向低碳高效的方向转变。

乡村振兴战略中关于农村能源应用的相关目标包括:

“加快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制定农村通动力电规划,推进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

“深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推进北方地区农村散煤替代,有条件的地方有序推进煤改气、煤改电和新能源利用。”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乡村是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此次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而乡村能源转型变革也将为能源发展奉献更多新的增长空间和更多因地制宜的创新模式。

国发能研院、绿能智库研究发现,结合乡村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农村能源变革的落点主要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政策解读丨一号文件发布!农村能源转型面临重大机遇!

为加快现代化农业建设提供清洁动力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乡村振兴战略提出,要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快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找到适应农村生产方式的能源供给形式尤为重要。

我国农村地区用能模式主要以分散式为主,生物质能、天然气、光伏等清洁能源分布式、灵活性等特点决定了其在农村地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分布式天然气发电、生物质能热电联产、分布式光伏、分布式风电等多种能源开发方式的有机结合,可以形成智能高效的区域能源网络和能源综合梯级利用的系统,满足现代化农业建设中的电力、能量需求,构筑清洁可持续并充满活力的农村经济业态。

农村绿色电力网络的兴起和发展,还将改变农民生活娱乐方式,有助于提升农村市场对于新增电器和新的交通方式的需求,推动农村生活现代化的步伐,带动农村地区电商、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加速。

清洁能源扮靓美丽乡村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的优势和宝贵财富。清洁能源开发能够遵循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基本原则,充分利用乡村自然资源,增加清洁高效的收益,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清洁能源可以为美丽乡村提供清洁的电力、能量等生产生活必备能源,起到节能减排、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

尤其是清洁取暖方面,扭转农村地区以散烧煤炭为主的取暖方式,是有效减少污染物排放的重要途径。国发能研院、绿能智库获悉,根据2017年12月十部委发布的《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2017-2021年)》,农村地区优先利用地热、生物质、太阳能等多种清洁能源供暖,有条件的发展天然气或电供暖,适当利用集中供暖延伸覆盖。到2019 年,北方农村地区清洁取暖率将达到20%以上,2021年达到40%以上。

农村地区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也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抓手,通过对农村生活垃圾、农林秸秆等废弃物的收集处理,将其转化成清洁的能源,能够达到降低污染美化环境的效果。

精准脱贫攻坚战的生力军

乡村振兴,摆脱贫困是前提。将能源发展和脱贫攻坚有机结合,精准实施能源扶贫工程,实现“惠民利民,能源共享发展”是当前能源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目前,清洁能源开发已形成重要的产业扶贫新模式。

如分布式光伏扶贫、生物质能扶贫,开发建设过程中不仅能够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生产清洁能源,规模化产业链的培育和兴起还能够达到改善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民就业、带动税收等显著效果。

同时,清洁能源扶贫能够因地制宜的与当地资源相结合,形成可持续的产业链,是实现产业扶贫、真扶贫的有效形式。

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为,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相信在清洁能源的助力下,加快农村能源应用形式转变和布局,美丽乡村新图景将更快呈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