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1 保證教學品質,才是民辦幼兒園的護身符

中國民辦教育自1978年改革開放的浪潮中誕生以來,從微弱的星星之火、在夾縫中頑強發展,到後來的平等對話、爭得一席之地,始終自立自強,終得機會如燎原之火蓬勃發展。

保證教學品質,才是民辦幼兒園的護身符

特別是2016年《民辦教育促進法》修法,更是促動了資本的強勢進入,民辦幼兒園在這一年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保證教學品質,才是民辦幼兒園的護身符

然而,近年來隨著各種社會矛盾的顯露和凸出,政府力量強勢介入,歷經40年坎坷旅程的民辦幼兒園亦走到了生死抉擇的分岔路口。營利與非營利的分類管理,公辦園、普惠園以及企業辦園的多重擠壓,資本巨頭的割據爭霸……讓這個行業以往平淡安穩的中間選項不復存在。

保證教學品質,才是民辦幼兒園的護身符

僅一年來,有多少民辦幼兒園悄無聲息地倒下去,又有多少民辦幼兒園出眾獲利,我們已經無法統計。而目前尚在經營或正在籌建中的民辦幼兒園,又該何去何從,成了一個難解的謎題。

保證教學品質,才是民辦幼兒園的護身符

回顧往昔,在民辦幼兒園發展的道路上,有些幼兒園價格高、生源好,似乎從來不需要刻意競爭就能輕鬆出眾,而有些幼兒園卻不論怎樣努力都難舉步維艱。

為什麼結果如此不同?

保證教學品質,才是民辦幼兒園的護身符

各方觀點其實基本相同,正如京華合木幼兒園總園長分析,從某種程度上說,幼兒園經營者的思路決定了幼兒園未來收穫的價值和財富。硬件上的差距只是短期的噱頭,只有那些教育理念和管理模式先進的幼兒園才會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保證教學品質,才是民辦幼兒園的護身符

由此可見,真正決定民辦幼兒園生死存亡的,不是政策風向,不是資本環境,更不是憑空掉落的餡餅,而是幼兒園經營者的辦園思想。只有理解“教育”,並將其放在辦園首位的幼兒園,才有可能做到真正的出眾。

然而,時代在變,家長在變,孩子也與以往大有不同。中國德培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王莉暉曾在一次採訪中強調:

“在中國傳統教育的弊端已經逐漸顯露的當下,突破固有模式,選擇緊跟當前學前教育發展趨勢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模式,才是正確的選擇。”

保證教學品質,才是民辦幼兒園的護身符

顯然,國際上最為流行的幾種教學理念,如蒙臺梭利、瑞吉歐、華德福、DAP等,已經成為民辦幼兒園經營者信賴並堅持的選擇,在一段時期內也確實幫助幼兒園出眾、生存、創造更大的盈利空間。

保證教學品質,才是民辦幼兒園的護身符

只是很大程度上,市場僅看到了這些理念的先進性,卻自動忽略了所有理念各自的缺陷和適宜性。簡單來講,就是忽略了先進理念針對不同幼兒的適宜性,也忽略了在中國本土教學資源配置中的實際效果。

保證教學品質,才是民辦幼兒園的護身符

以蒙臺梭利和DAP(發展適宜性實踐)為例:

蒙氏教育非常強調兒童的智力開發,在兒童獨立自主的操作能力、培養兒童專注力等方面有著不可超越的成就,但是蒙氏理念卻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兒童天性的釋放和社交能力的提高,忽視了想象的價值,並不利於兒童創造力的培養。

保證教學品質,才是民辦幼兒園的護身符

蒙臺梭利教學環境

而DAP由於提出時間較晚,毫無疑問在理念的先進性上具有明顯優勢,它是一種開放式的教育理念,其核心是讓兒童主動發起和參與學習的過程。

保證教學品質,才是民辦幼兒園的護身符

它強調孩子的全面發展以及教學的適宜性和有效性,要求課程設計必須滿足每個孩子的發展水平並鷹架兒童的能力,但是,這也對實施教學的幼兒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並且中國現有的幼師平均水平很難滿足DAP的實踐要求。

保證教學品質,才是民辦幼兒園的護身符

那麼,在眼花繚亂的外來理念中,怎樣選擇才更加符合中國的國情呢?

本土化研究與落地顯得尤為重要。

不少機構在引進蒙氏教育時也會配合其他創想類課程組合教學。DAP在中國的研發落地成果——德培(DAP)教育也被立項成為全國教育科學十三五課題

值得一提的是,經過十幾年的研究、落地、實施和演變,德培(DAP)已經成為更加符合中國孩子的文化與教育特點的本土化教學理念,對於師資的要求也通過培訓、指導、督導等多種方式進行了彌補。

保證教學品質,才是民辦幼兒園的護身符

目前,在中國已經有超過200家幼兒園正在實施德培(DAP)教育,並且數據顯示,有93.3%以上的幼兒家長表示德培(DAP)理念的優勢在孩子入園半年內就有明顯體現。在學齡前,接受德培(DAP)教育的孩子更具明顯優勢。

保證教學品質,才是民辦幼兒園的護身符

德培(DAP)教學環境

當然,好的理念並不等同於好的教學品質,幼兒園還需要通過優質資源的支持才能保證教學品質並獲得更優質的生存空間。顯然,這也是目前幼教市場上能夠提供以某一教學理念為主導的綜合幼教服務的幼兒園加盟品牌存在的意義和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