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如何才能挑選出安全的P2P平臺?

hugh007


金融行業的騙局最多,而多數P2P平臺都是龐氏騙局。

這不是信口開河,而是有實際的數據證實。試問一個行業,跑路平臺超過70%,說多數是龐氏騙局不過分吧。

雖然當前監管在不斷加強,但是即使是通過了備案的平臺,也不能說是100%安全。

成功備案的平臺顯然要比沒通過備案的平臺要更安全,畢竟要達到條件才能備案成功。這是第一點。

P2P平臺備案非常嚴格,需要幾家指定的律師事務所和會計所到公司內部調研。所有的合同文件、賬目擺在一起供他們一一查閱。還要打開查看後臺系統,甚至要查每個標的的具體情況。

備案只是大浪淘沙第一步,能通過備案的,起碼有一定實力。

第二點則看P2P平臺的資金是否已經銀行存管。

銀行存管就是銀行管理資金,而P2P平臺管理交易,這樣資金與交易分離,大幅降低了平臺捲款跑路的風險,同時避免資金被平臺挪用。

第三點則要看平臺的透明度。

平臺是否公佈借款人身份,具體資質,借款人抵押物,借款用途等重要信息。

平臺的運營年限,具體運營的公司名稱,實際註冊資金,有沒有專業的風險控制團隊,公司及高管團隊的背景,這些都能說明問題。

第四點則要看平臺的安全保障,平臺是否保本保息。

平臺是否有風險保證金,具體多大規模,存放在哪個銀行。以及平臺有沒有擔保公司。

平臺的風險控制能力因為都很擅長吹牛無法判斷,所以先看承諾,是保障本金安全,還是保證本金和收益。一旦出現借款人違約,平臺是否賠付。

第五點則要看具體收益。

高收益對應著高風險。在製造業企業盈利平均不過5%的當下,金融行業憑什麼獲得超過10%的年收益?

隨著時間發展,P2P行業的利率會維持在6%-10%的區間。

過高利率的,一定是不安全的。當然利率低的也不能說就安全,需要綜合判斷。

相信很多人都發現了,網絡上的很多信息都是虛假的。一家平臺完全可以僱傭水軍發很多以假亂真的帖子,宣傳平臺如何如何的好,而普通消費者很難分辨真假。

一些平臺會宣傳自己的國資或者上市公司的背景,實際有沒有關係不說,真要是平臺虧損,這些國資和上市公司會兜底嗎?顯然不會!

可以預見的將來,P2P平臺還會關停很多。投資有風險,假如不怕風險,也要儘量選擇相對較好的平臺。

如果您認可我的觀點,敬請點贊或評論讓我知道,我會盡力回覆。


財智成功


1.看平臺基本面

一個是平臺的股東結構。是比較穩定還是股東較多且頻繁更換,如果頻繁更換,公司內部治理可能存在一定問題(可以去企查查、天眼查等工商網站查詢),如果平臺實際股東與宣傳不符,這家平臺就可能涉嫌虛假宣傳,同時也要留意平臺股東名下是否有多個關聯企業,警惕關聯企業融資行為。再看平臺是否有真實的資金入股,看實繳資金;另外如果平臺地址頻繁變更,也需要注意。

另一個是平臺的高管團隊,看人,為了鑑別平臺是否存在道德風險和經營風險,通常來說,要看高管介紹是否清晰、真實,管理團隊是否具有相關從業經驗和履歷背景等,有的網站可以直接看到,也可以通過裁判文書網以及各地區的法院信息查詢網站,管理層人員及公司是否有違法信息與被處罰的具體事件。

2.看平臺背景情況

國資背景:許多國資背景的頭銜確實比較虛,很多是買來的、或者一個小到沒有任何實力的國資入股。所以看到國資背景千萬不要頭一熱就投了,可能投到偽國資。

風投背景:不少P2P平臺宣稱獲得風投投資,但其實很多是老闆自己成立的一家公司對平臺進行入股,資金左手倒右手,這種基本直接忽略不考慮。但是如果是知名風投入股,還是值得重視的,畢竟知名風投都是趨利的,且風投有更多的維度和資源去了解平臺,有發展前景才會選擇入股。相當於也為我們廣大投資者做了一個篩選了。

上市背景:上市公司入股,需要注意是否是新三板,如果是新三板上市公司,增信度就沒那麼高了。看平臺的背景實力也是側面印證平臺的運用或者說是兜底能力,當然,如果是佔股比例很低的情況就忽略不計了。

3.合規程度或者是備案進展情況

合規方面,首先根據《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的規定,同一平臺上限符合個人借款20萬,企業借款100萬,這一點可以通過平臺網站的標的具體信息查詢,看是否有超額現象。

基本的合規考察指標包括銀行存管、電信業務許可證、ICP備案等,雖然這些已經不能成為平臺吸引投資者的最大亮點,但想要跨進合規的大門,這些是最基本的門檻。 銀行存管其實還是很重要的,這裡需要注意,和銀行簽訂存管協議並不是真正的上存管,只有存管系統正式上線才能規避平臺直接接觸投資人資金,避免資金池的情況。

其實也進一步說明平臺的合規意願,因為這是一個費財費力的事,有些平臺為了眼前利益或者很難整改現有的業務,可能就不太積極,或者放棄。

4.平臺業務模式

業務模式:車貸平臺一般是小額分散,流動性較好,所以車貸更受投資者歡迎。房貸業務由於流動性相對較差、房價波動大等原因,如果需要處置房產來作為借款人還款來源也需要較長的期限。而企業貸,如果無法實地盡調,就不建議盲目投資。

無論哪種業務,都要看標的信息披露情況,具體可以通過標的詳細信息做對比,看抵押物的信息、借款人的信息、照片等真實性,有沒有重複發標的現象,當然超額的標不會大肆發佈,所以需要多去看幾個來判斷,但是有些平臺無法打開已經撮合成功的標的,因為無法看到對應的真實的底層資產,那就比較可疑了。

再有就是期限錯配,就比如一個20萬的標的,借款人借款期限為12個月,而平臺會將此標每三月發佈一次,這樣就是4期,用下一期的投資本金返還上一期投資者的收益,以此類推,十個瓶子九個蓋,總有蓋不住的那一天。這也需要大家投資之前多去查標,多去對比。我在幾家平臺上看到過類似的情況,比如同一輛車的型號和對應的行駛證,甚至連行駛的公里數都一樣……很繁瑣,比別人給你直接推薦麻煩多了,但是想一下,如果平臺安全你賺的是利息,如有風險你虧的就是本金了!

另外備案期間有些平臺為了業務調整會有標慌的現象,所有要麼選擇觀望,要麼選擇比較穩妥的投資,也避免遇見虛假標的情況,有些平臺為了獲取穩定的客戶量虛假標。

5.看數據的變化

比如看平臺待收款與新借款,是否較前期有所增加,如果新借款體量大於待收款,說明平臺運營還不錯;看借款人前十名的佔比,判斷風險聚集度……一般這些數據是我們會定期更新並出具評估報告,大家可以直接通過社區的平臺搜索去關注數據變動。


多賺理財師心逸


想必大家對P2P理財並不陌生,但是對於琳琅滿目的P2P平臺,很多人不免挑花了眼、踩了坑,今天我就教你實用的三個方法,助您識別靠譜P2P,保證本金不受損失。

一、普通人投資P2P的三個困惑

首先看看普通人投資P2P常見的3個困惑:

1、監管不足

P2P行業經歷了從野蠻發展到逐步監管的過程,但是由於行業發展迅速、成交量攀升、交易信息披露不足,目前仍存在監管不到位、對投資人利益保護不足等問題,導致平臺犯罪成本極低、投資人本金受損後上訴無門。

2、行業自律不夠

由於P2P平臺准入門檻不高,很多經營者缺乏敬畏意識和自我約束,加上問題平臺頻發跑路,導致行業形象受損。截至2017年6月,P2P平臺數量累計5909家,其中正常運營的平臺數量為2114家,累計問題平臺數量達3795家,問題平臺佔總平臺的比例高達64%。

3、投資人專業知識有限、風險管理意識薄弱、盲目追求高收益

很多投資人缺乏基本的專業知識和投資常識,風控意識薄弱,盲目追求高收益和短期利益,對P2P理財產品缺乏客觀判斷。

2016年全年,在P2P投資人中,有32%的投資人遇到了問題平臺,在這32%的投資人中,其中有31%的投資人雖然經歷了問題平臺,但是並無任何損失;有11%的投資人僅損失了預期利息,保住了本金,但是有58%的投資人出現了本金損失。

二、識別靠譜平臺的三個方法

1、判斷限額整改要求是否完成

2016年8月出臺的網貸新規對於自然人和法人的借款限額做了以下規定: 同一自然人在同一平臺的借款餘額不超過20萬元,在不同平臺合計不得超過100萬元;同一法人或組織在同一平臺的借款餘額不超過100萬元,在不同平臺合計不得超過500萬元,並給予一年的過渡期整改。

眼看一年的過渡期到了,完成限額整改的平臺並不在多數,所以您在投資時,要特別留意同一借款人是否在平臺有超限額的借款行為。

常見的規避限額整改要求的行為有:同一借款人長期、頻繁地在同一平臺借款,或者夫妻家人一起借款,都可能有規避限額要求的嫌疑。

2、核實信息披露的真實性

第一,看資本金是否實繳到位

資本金實繳金額的多少可以部分地衡量平臺的資金實力和股東對於平臺的支持程度,如果平臺有股東增資、獲得風投機構的融資行為,那也是平臺經營良好、前景可期的側面佐證。而如果平臺連註冊資本金都不能到位,那平臺的實力就有待考量了。

第二,看管理團隊的專業性

如果團隊的高管和核心成員,都有金融專業,具備過硬的金融、風控職業背景,那至少說明平臺的經營能力較強。

第三,看平臺的股東背景實力

如果股東有強大的國資、上市公司背景、BAT,行業龍頭企業,那麼也是平臺實力的一個標誌。

第四,看平臺的風險管理制度

網貸新規明確規定了P2P平臺是作為信息中介而存在,而不是信用中介。但是在實際經營過程中,P2P平臺或多或少地扮演了“信用中介”的角色,風控能力是決定平臺能否持續發展的重要一環。

對於一個平臺的風險管理能力,我們可以重點從以下3個方面來判斷:

1)是否獲得銀行資金存管

網貸新規明確要求平臺要做銀行資金存管,很多銀行對P2P平臺開通資金存管的流程較嚴格,目前成功申請到銀行資金存管的平臺並不多。

2)瞭解平臺的信貸資產是否自營

平臺的借款項目是自己發起、自己審核、自己做風控,還是與外部金融機構合作的資產包。如果是平臺自營的項目,那說明平臺的風控能力相對較強。

3)瞭解具體項目的擔保措施

如果平臺有實力雄厚的機構擔保或資產有實物抵押,那麼資產質量會比純信用的項目要高。同時也可以查閱一下歷史數據,查看項目是否有壞賬、逾期、客戶提現受阻、技術故障等。

第五,多渠道核實信息披露

P2P平臺的官網會對以上信息做基本的披露,大家可在官網上仔細查閱,同時也可通過一些平臺以外的渠道做側面瞭解,比較權威的有: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網站、站長之家、網貸之家、百度詞條等。

3、具體的借款項目要素是否合理

需要重點關注的項目要素,主要有期限、利率、項目的具體信息等。

第一,看期限

常見的項目期限都在1個月-1年不等,部分長期項目期限在1-3年。為了吸引投資,很多平臺會時不時地發佈秒殺標、期限超短標(7天標、15天標)、利率極高,這些項目極有可能是虛假標的或真實項目拆分期限而成,建議要謹慎選擇。

第二,看利率

很多人會盲目追求高收益,但是高收益伴隨的就是高風險啦,如果是年化收益率超過20%的資產,那要格外謹慎了。

第三,看項目要素

看借款用途、借款人基本情況等是否可靠,是否有具體的業務支撐、還款來源是否穩健可靠等。

你還有哪些實用的投資P2P的好方法呢?歡迎在評論欄分享你的觀點。

大耳朵是名校碩士生,穿越過世界500強和創業公司。大耳朵聊“職場進化論”,歡迎你帶著大耳朵來聽,和大耳朵一起進化吧。


職場進化論


P2P平臺的安全性,是投資者最重要的考慮因素。

P2P是這些年出現的投資方式,每年都有大量的P2P平臺跑路,如e租寶。

那麼問題來了,如何挑選可靠的平臺呢?

首先申明一點,投資都有風險。

第二,這些都是筆者根據個人經驗所寫,不是投資推薦。

大概是14年的時候,第一次接觸P2P平臺,首先下載了幾個平臺的APP,瞭解了一下,挑選了一個平臺,投了1萬塊,試試,挑選的利率在11左右,中途還可以贖回。三個月後,有點擔心,就贖回了!後來也買過,利率低一些的,時間多數都在一年左右的!

結合自己和朋友在P2P上的投資經驗,這幾年的操作想法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是挑選排名在前十的平臺,這個有第三方評估。

第二平臺要有存管銀行,保證資金安全。

第三不要貪心,超過10利率不要投。

第四,多平臺分散投。

以上個人經驗都必須滿足,但願對你有用。


用戶5952602391


希望對你有幫助


管家小趙說理財


選行業前40名的平臺,投之前先去網上查查平臺的負面。結合這些情況,綜合而定。要知道,收益越大的風險越高,不要太貪心了。投資可以去返利網選擇投資,更有保障一些,列如米咖呀,掘金呀什麼的。


手機用戶100379062253


沒有絕對安全的,p2p風險很大,交易量過千億能靠譜點。陸金所,紅嶺,人人貸這三家相對安全,其他的無論哪家又雷了我都覺得很正常。


用戶55979681125


不要忽悠人了,在我看來p2p沒有一家安全,大部分均是騙子,套路貸高利貸,不要為p2p洗白,遠離p2p是王道。


深藍二號1


哪有一個是安全的?


陽光48872517a


時間久,有國資或者大企業控股或者參股的;收益在安全區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