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5 江南烟雨美,小笼更美

二十万吃货的精神故乡

江南烟雨美,小笼更美

今日大暑,广州急风骤雨。曾有人问我,你不是讨厌下雨么,为何还是喜欢风雨无常,一年要闹几场台风才过瘾的广州。

这个问题真是问到点子上了,其实选一座城市,就如同选一个人结婚谈恋爱一般。你总要容忍一些不好,就像你可以享受一些好,这些好,足以让你与这个恋人达成和解,长治久安。

那说到烟雨江南,你觉得是什么让你心生爱慕呢,是婉转的小桥流水,还是温润的女子,今日的作者带来的答案,是小笼!

——深夜君

- 正文 -

你一天吃小笼包的最高纪录是多少?

我是八只,而且是纯肉馅的。我想如果我不怕它超高的卡路里,吃上十二只也有可能。

时间倒回到大学毕业,即将离开学校的最后一天。因为舍不得无锡的小笼包,我甘愿坐半小时地铁跑到市中心,最后一次打卡最正宗的滋味。

江南烟雨美,小笼更美

老实说,我讨厌无锡这个城市。因为它夏天太热,热的没有空调就活不下去。因为它冬天太冷,冻到我捂着东北家乡带来的棉衣,还是能感受到夹带潮湿的寒气。我不喜欢他们说的吴侬软语,让我永远感到独在异乡为异客。可是说到底,我只是讨厌高考失利,讨厌那个似乎再也触摸不到梦想的自己,因而懦弱地把一切愤怒撒向这个无辜的城市。

与无锡的和解,恰恰始于一客热气腾腾的小笼。

我对小笼包一直有一种深切的迷恋。孩提时代,我就执着于站在包子铺门口,盯着码得整齐的蒸笼里飘出的缭缭白烟。一句“出锅了”往往会令我心花怒放。蒸笼一开,伴随着弥漫水汽的是诱人的包子香。那时一块钱可以买三个小笼包,一手交钱,老板就会用塑料袋麻利地捡出烫手的包子。发面的包子松松软软,吃起来鲜嫩异常。如果蘸上醋,面皮还会吸饱醋汁。而小笼包的馅料也是多样的:芹菜猪肉、韭菜鸡蛋…虽然肉馅往往不多,但也算清新爽口。所以第一次看见无锡小笼包时,我是拒绝的。心想死面的包子怎么吃的下去呢?

直到某个夏天午后,我在烈日的灼烤下,步履匆匆的穿过一条小巷。偶然往巷里的餐馆一瞥,正对上案板旁热气腾腾的蒸笼。同样的情景唤起了我对小笼包的昔日记忆。

江南烟雨美,小笼更美

我点了四只小笼,安静的坐到桌边。老板用竹质的包子夹把小笼盛在白瓷盘里。只是加与不加酵母的区别,却造就两种口感与长相各异的小笼包。白净的面皮布满褶皱,看起来不如发面的松软,入口却十分弹牙。透过晶莹剔透的外壳,能模糊地看见包裹在内的馅料和汤汁。轻轻咬一口,饱满的汤汁立刻流了一盘子,但残留在口中的味道,却着实鲜美。别看它体量不大,却有一整颗大大的纯肉馅,品尝起来,又一次佐证了苏南嗜甜的名声。

从此我就成了无锡小笼的疯狂爱好者,开始搜寻有关它的点滴。比起小笼包,无锡人更愿意称它为“小笼馒头”。传说起源于乾隆十六年,这个无数民间美食被帝王“临幸”的时期。乾隆六下江南,曾七次游览无锡的惠山古镇,寓居于其内的寄畅园。该园的拥有者秦氏家族为皇帝奉上许多精美的无锡肴馔,其中的小笼馒头更是让乾隆赞不绝口,自此无锡小笼便成为锡帮菜难以忽略的存在。

最好吃的无锡小笼,也是那些拥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历史的老字号。无论是秦氏后人创立的“秦园”、“忆秦园”,或是业中佼佼的“熙盛源”、“芦庄超王记”、“鼎福记”、“笑喜来”,再或是相对小众的“古香楼”“顺客福”。小笼包不仅掩藏在每条市井气息浓郁的街道上,更成为无锡人日常生活的独特肌理。随便走进一家小笼店,都能看见些上了年纪的“老无锡”们。叫上一客小笼,再配一碗银丝面或馄饨汤,或拉家常,或静坐读报,偷得浮生半日闲凉。

江南烟雨美,小笼更美

如果你迈进一家老字号,会看见收银台后挂在墙上的木质餐牌,可选择的不多,只有小笼、不同浇头的银丝面与不同馅料的馄饨。如果是红火的店,到了中午,小半餐牌都会翻过去表示售謦。不过你也有许多隐藏菜单可以选择。比如爱吃辣的点馄饨可以告诉店员要红汤,爱吃拌馄饨也可以告诉她要干捞......一客小笼是四只,大部分的店都只出售鲜肉小笼,熙盛源和超王记绝对夺冠。而忆秦园则以蟹粉小笼闻名,如果你对鼎泰丰的蟹粉小笼赞不绝口,那我会骄傲地告诉你忆秦园绝对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品尝过无数小笼包后,我也摸索出一套吃法。小笼刚出锅就吃会烫口,放凉再食则会失掉本来的风味,极好是在温度稍散一点后食用。用筷子夹起包子褶,将皮咬开一个小口,吮吸尽其中温热鲜腴的汤汁,然后再品尝甜而不腻、柔软筋道的肉馅。而佐以镇江香醋或陈醋,再配点不算辣却极香的辣椒末,则又别有一番滋味。醋的酸甜既能解油腻,又为小笼增添回回甘,辣椒的余味又极绵长。这样酸、甜、辣的碰撞,又会在口腔里爆发出难以忘怀的滋味。

江南烟雨美,小笼更美

大学的最后一学期,我决心要做一个无锡小笼的测评榜单,没课时就会徜徉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有时我会透过店面的玻璃看来往过路的行人,有时我会为消食从南禅寺走到南长街,走过一条条残存的运河水道,幻想曾经的烟雨江南。你会不会因为一道菜而理解一座城市,在食用中追溯它逝去的历史?人们可以轻易的在建筑环境中抹掉历史的痕迹,却无法改变历史残留于味道中的记忆。

江南烟雨美,小笼更美

记得一次路过小笼店面的展示橱窗,我和妈妈站在前面看了很久。肉馅的原料、称重、包法与打褶,都牢牢地记在心上。然后回到家中,依样画葫芦。蒸笼一开,烟雾蒸腾,熟悉的味道又勾起我对当时的回忆。提起小笼包轻轻一咬,饱满的汤汁又灌了一嘴。我找出一只青瓷碟子,精细的装盘摆拍后发了条朋友圈。一条条评论都是“你回无锡了?”

也许我此生都不再有机会回到这座城市。

但通过小笼包,它给我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文 / 十七

图 / 十七

BGM / 风になる - つじあやの

深夜谈吃

你与吃的故事,讲给世界听

长按扫码关注

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账号

深夜谈吃是覆盖千万受众的WeMedia自媒体联盟成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