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2 一生只爱一个人:杜甫与杨氏的爱情

谈起杜甫,人们更津津乐道于他的诗,或是与他与李白二人之间的”单相思”友谊。很少有人提及他的妻子—杨氏。常言道:“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默默支持他的女人”而杨氏就是这样的女子,即使他穷苦潦倒居无定所她依旧不离不弃。当时兵荒马乱,杜甫作为丈夫,所有得生活来源都得靠自己的女人。要是搁现在老杜你就偷着乐吧!而我们的老杜除了没钱也算的上好男人,在那个可以三妻四妾的时代里,一生都只钟爱于她。

由于常年沉迷于学习中无法自拔,在三十而立那年,老杜终于摆脱了单身狗这个称号。更让他能从睡梦中笑醒的是:对象小他11岁,并且是个小女神。从他写的诗中就可以看出“仳离放红蕊,想象颦青娥”姿容如同花蕊一样姣艳,一颦一笑像嫦娥一样。更有“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为了看清她的容貌,恨不能将月中的桂树全部砍去。老牛吃嫩草又如何?人家有能耐你能怎么着。

一生只爱一个人:杜甫与杨氏的爱情

且说杨氏,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杨怡用现在的职位来说,算是个副局长,所以她就是个十足的一个小公主。

开元二十九年,两人领了小红本,从此红尘作伴过着吃了上顿就没下顿的生活。

婚后,生活日益艰苦。连安定的生活也是一种奢望。饥饿、疾病、担惊受怕和频繁的离别成了他们的家常便饭。但她以千金之躯,克勤克俭,任劳任怨,默默为丈夫作着奉献。三十多年来,没有丈夫的陪伴、没有锦衣玉食。最后贫苦到儿子都饿死在眼前。“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

据记载,杨氏共生养了八个孩子。这位母亲对孩子们是十分慈爱的,兵荒马乱四处漂泊的日子里,全凭她维系着这个穷苦的家庭:“世乱怜渠小,家贫仰母慈。”

后来到了安史之乱,全家流离失所,啼饥号寒,杜甫探家,看到妻子和儿女们穿着补丁摞补丁的衣服,“经年至茅屋,妻子衣百结”,“床前两小女,补绽才过膝。海图坼波涛,旧绣移曲折。天吴及紫凤,颠倒在短褐。”丧乱中,妻子无时无刻不思念着自己的丈夫,以致见面时,如同梦中一般:“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

一生只爱一个人:杜甫与杨氏的爱情

杜甫一生在颠沛流离,,只是在入住成都之后才获得了一段稍为安定平和的日子。杨氏在这里才恢复她作为书香世家小姐的感觉,与丈夫下棋,泛舟,弄文墨棋画,平淡却不失幸福,一生得一知己。

作为李白的小迷弟,我们老杜完全不像他偶像一样多情。李白他写贵妃“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写妓女“青黛画眉红锦靴,道字不正娇唱歌”,写陌生的女子“鲁女东窗下,海榴世所稀”作为风流才子他有不少诗都是写给美眉的,给妻子的是只是泛泛之谈。而我们的老杜,除了写国家人民之外,也写女子。存留下来的诗中,有20多首是写给妻子的,最著名的要属最著名和感人的当属《月夜》。《月夜》一诗。诗中后四句专门倾诉对妻子的思念之情:“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当时杜甫已经45岁了,用词还这么肉麻原因只有一个:他太爱自己的妻子了。

为诗人杜甫奉献了毕生精力的杨氏没有失望,身后40余年,最终夫妻合葬于故土。可谓千古家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